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阳好。
于是他便一不做二不休,揣着曹丹留下的军事演习计划书去了锦衣卫北镇抚司,举报叔叔曹丹是后金奸细去了。
然而这份军事演习计划书,是总参谋部和锦衣卫用来试探忠义八旗中的女真将领的,因此曹丹离开军营的时候,就已经被锦衣卫给盯上了。原本锦衣卫还想继续盯着张图,顺便保送他过关返回沈阳去,可是没想到这位奸细居然跑去锦衣卫出首去了。不得已之下,锦衣卫便把张图送到了李宏元这里,由他来处置这件事了。
利用一份简略版的军事演习计划书钓出了曹丹、张图两个奸细,还能顺便完成向后金透露演习计划,李宏元原本很是赞赏自己的计谋。但是这看似完美的计划却被张图给破坏了,他现在也难以决定,是继续要求张图把计划书送去沈阳,还是另外想办法向后金透露演习的计划。
继续要求张图执行任务,他担心这位年轻人破罐子破摔,回到沈阳后向黄台吉坦白交代,那么就等于是暴露了这份演习计划书是有问题的,接下去天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变数。可是如果要另外想办法,一来时间上有可能不够,二来也难以取得黄台吉的信任。
思前想后了许久,李宏元终于起身对着房内的下属说道:“先带他去隔壁房间休息,我先出去一趟,回来再处理这件事。”
张图倒是安然的跟着李宏元下属出去了,李宏元则心事重重的向着宫内武英殿方向行去,他觉得这件事还是由陛下亲自决定较好。
李宏元抵达武英殿的时候,从同僚口中得知皇帝正在武英殿的值房内,他刚刚感慨了下自己的运气不错。便看到新上任的海军参谋本部部长俞咨皋,正在殿前的台阶上不耐烦的来回走动着,他下意识的向同僚问了一句。
结果同僚告诉他,俞咨皋兴冲冲的跑过来向皇帝汇报海军参谋本部成立的事务,结果因为皇帝正在召见他人,把他晾在这里快半个小时了。
李宏元顿时有些惊讶的问道:“到底是谁被陛下召见了啊?连俞部长这样的红人都被拒之门外这么久。”
那名同僚想了半天,才不确定的回答道:“以前没怎么听到过的名字,是从海外刚刚回来的,似乎是东海巡阅府所属的官员,姓叶…”
李宏元向同僚打听被崇祯召见的人员时,叶雨轩也正在武英殿皇帝的值房内,向崇祯一五一十的汇报着他出海之后的经历,还有现在济州岛、海参崴、黑龙江下游、库页岛、琉球及日本的局势。
事实上在俞咨皋到来之前,他已经向崇祯汇报了近一个小时了,因为他汇报的内容太过详细,而皇帝还不时的加以询问,所以近两个小时下来,他汇报的内容也不到一半。
不过即便是他的汇报如此漫长,崇祯的兴趣依旧没有衰减,并没有对他有过任何催促。朱由检正细细的听取汇报时,看到王承恩再次走了进来,他不由向叶雨轩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才对着王承恩问道。
“是俞咨皋又在催促了吗?行了,朕知道他就是想过来露个脸。这样吧,朕今日就不召见他了,让他准备一下,朕在明日,还是后日吧。后日在武英殿侧殿内,朕会听取海军参谋本部成立的首次汇报,听听他们对于大明海军和海洋政策的目标和计划,现在就不必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王承恩点头答应了一声,却又开口说道:“除了俞部长之外,李宏元也在外面候着,他说想要汇报关于后金奸细的情报。”
朱由检楞了一下,便对着叶雨轩点了点头说道:“你先在这里喝口茶休息片刻,朕去去就回来。”
在值房的外间,朱由检见到了李宏元,从他口中听取了曹丹、张图叔侄的状况。朱由检思考了片刻,便对李宏元说道:“对于曹丹要加以监视,并注意他的接触对象。虽说不太可能,但是我们也不能保证除了他以外,没有第二个奸细。
对于曹丹的身份,通报给孙先生一声,杜度那边也可以通知到。但是对杜度也要监视一段时间,看看他到底有什么动作。不过对杜度的监视要仔细些,别让他发现。宁可监视不到,也不要让他发现,免得他心生它意。”
李宏元点了点头回道:“是的,陛下,臣明白了。不过那个张图应当如何处理?”
朱由检沉默了一会,便说道:“好生劝说他,最好还是能够让他去执行这个任务,会省下我们许多麻烦。如果他实在不愿意,那就再想别的法子。总不能把心向大明之人,硬生生赶回沈阳去吧…”
第149章 对叶雨轩的交底()
打发走了李宏远之后,朱由检便若无其事的返回了内室,坐回自己的位子后,对着叶雨轩微笑着说道:“好了,咱们接着谈…”
这一谈便谈到了日暮时分,朱由检也没有放叶雨轩离去,而是吩咐身边的王承恩准备一些简单的饮食,似乎有事要对叶雨轩说。
在王承恩离去之后,朱由检才开口说道:“不管是长州、萨摩还是日本其他的藩国,他们想要的火器,除了限定出口的那些之外,其他都可以出售给他们。当然,船只还不行,现在我国自己都缺乏船只。”
叶雨轩答应了一声,便继续安静的倾听着,他总觉得皇帝留下他,必定还有其他要事吩咐,因此并不敢打断崇祯的思路。
出身低微的叶雨轩在察言观色这方面还是不错的,正如他所猜测的,朱由检将王承恩打发出去,和他单独相对,的确是想说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言论。
虽然崇祯是大明天子,向他宣誓效忠的臣子犹如沙滩上的沙砾一样数不清。但真正家世背景简单的臣属,大概一只手都不到,而叶雨轩正是其中之一。
在对叶雨轩经过了两年的观察之后,朱由检觉得自己应当给他交代一点东西了,免得此人被大明的官僚给同化掉。
朱由检思考再三后,终于转移话题说道:“你今日汇报的内容很是详尽,这说明你这一年多在东海巡阅府干的还是不错的。
不过朕今日想要告诉你的是,朕派你去东海巡阅府,不仅仅是为了提防东江镇,监控许心素和扩大东海巡阅府的势力范围。
朕更希望能够看到的,是你在东海巡阅府内能够组建一个具有朝气的组织体系,而不是在海外再建立一个暮气沉沉的大明官场复制版。”
叶雨轩一头雾水的抬头看着崇祯,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回答皇帝的期许,毕竟他可不知道什么叫具有朝气的组织体系。
看着叶雨轩一脸茫然的样子,朱由检想了想便开口解释道:“你自小长在皇庄,对于我大明底层百姓的生活,想必是很熟悉的了。你且说说,在这些底层百姓的眼中,大明的官员是个什么形象?”
叶雨轩犹豫了一下,才小心翼翼看着崇祯的问道:“陛下,臣可以说实话吗?”
朱由检脸色不变的看着他说道:“当然要说实话,现在这内室只有我们两人,你还怕被别人听了去吗?”
叶雨轩低下头想了片刻,才毅然开口回道:“说实话,在臣从前看来,这衙门里的官老爷就是吃人的老虎,衙门里的书吏都是狐狸和豺狼,而下乡办事的差役则是永远喂不饱的恶犬。若不是陛下登基之后,兴利除弊,整顿了皇庄和朝政,臣恐怕早就背井离乡逃荒去了。”
叶雨轩虽然大着胆子开了口,但是他眼角的余光却也紧紧的观察着崇祯,生怕自己的话语过于刺激了皇帝。从前的叶七一无所有,自然天不怕地不怕,真的被逼急了,无非是一走了之,这天下这么大,哪里还没他的落脚之处。
但是今日的叶雨轩,不仅当上了从未想过的高官,还有了一位娇媚可人的未婚妻,又颇得皇帝的青睐,他自然是不愿意失去这一切的。因此在崇祯的面前,他的内心充满了敬畏的情绪。
让他松上一口气的是,皇帝并没有他的言论而感到愤怒,反而深深的叹息了一声说道:“是啊,连京畿附近的衙门在百姓眼中都是这个样子。可想而知,我大明的官场已经**到什么程度了。
虽然朕自从登基以来,一直想要整顿吏治,但想要在这样一个腐化了的体系内部自我革新,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朕一直在想,如果整顿吏治失败,大明官场的**失去控制,那么到时朕该怎么办?大明的百姓该怎么办?恐怕朕只有坐等革故鼎新的时间到来了。
为了避免这种最坏的状况出现,朕才设立了总理衙门和东海巡阅府,朕希望能够在现有的大明官僚体系之外,做上一份备份。如果当某一天,国内之事已经无可挽回,那么总理衙门和东海巡阅府就应当做好接收国内政务的准备。”
叶雨轩顿时被惊吓到了,他情不自禁的挺直了脊背,但脑子里却一片混乱,口中语无伦次的说道:“臣,臣才识浅薄,恐怕难以完成如此重任啊。”
朱由检的身体向后靠了靠,对着他摆了摆手,反而放轻松的说道:“不必如此紧张,朕说过,这只是一个预防措施,也未必真能用的上。更何况,朕也没打算让你单枪匹马的去操作这事,以现在的东海巡阅府和总理衙门的规模,还远远做不到朕刚刚说的要求。
所以,你现在只要安心的按照朕的要求去做,不要想的太远。当然,刚刚朕和你说的内容,你自己记在心里就可以了。”
在皇帝的安抚下,叶雨轩终于回过了神来,战战兢兢的向崇祯询问道:“敢问陛下,臣现在应当如何去做呢?”
朱由检注视了他一会,才再度开口说道:“东海巡阅府现在下辖济州岛府衙、海参崴镇守府、庙街镇守府、库页岛镇守府四处,想来文官的空缺应当是很大了?”
叶雨轩点头回道:“陛下明见,济州岛府衙还好,因为有国内流放的官员和百姓,其中不乏通晓文墨之人,因此尚有人手以供驱使。但其他三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