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踏踏实实的去做些体力上的劳作。莽古尔泰今日的话语正好击中了他们心中的**,还有什么比把这些汉人变成自己的奴隶,更让他们快速致富的手段呢?
也正因为今日这场会议只有这些年轻贝勒们在,所以才能让莽古尔泰轻易的抛出了恢复父汗旧制的话题,就如同刚刚孤立无援的莽古尔泰一般,现在黄台吉自己也陷入了被动之中。
“五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精明了,看来是要查一查,他身边有没有人为他出谋划策了。”黄台吉盯着莽古尔泰的面容,心里如此想到。
这个时候提出重新启用父汗对国内汉人的旧政,黄台吉不相信莽古尔泰会不清楚,这种做法就是在制造后金内部的分裂,让国内那些汉人对后金离心离德。放在今日之前,黄台吉认为虽然他们四大贝勒之间争权夺利,但大家的目的应该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这个国家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起来,因此这种权力上的斗争应当是底线的。
所以他处置了阿敏,但不会去大动镶蓝旗内部的组织。可是没想到啊,他这位五哥居然已经堕落到这种地步了,为了和自己争权夺利,连后金的未来都不顾及了。
黄台吉心里既是怒火焚烧,又是感到心痛不已,最让感到懊恼的,还是现在他不管做什么反应,似乎都存在着诸多后患。反对莽古尔泰的说法,无疑会让这些年轻贝勒们失望,有可能会让他们倒向莽古尔泰一边,大大的增加了莽古尔泰在朝堂上的话语权。
但是他也不能赞同,因为一旦传出之后,不仅那些汉官会对他失望,就连那些底层的汉人也会背离后金而去。
黄台吉正绞尽脑汁的想着,要如何将这个局面含糊其辞的应付过去,然后再想办法解决这股割裂满汉族群的歪风时,却听到岳托突然指着他大声喊道:“血,汗王,血,你流鼻血了。”
黄台吉下意识的用手背抹了一把,果然一道血痕留在了手背上,而鼻血也开始不断的滴落了下来。岳托此时已经心急火燎的叫来了边上伺候的侍卫,并大声喊道:“还楞在那里做什么,赶紧送汗王回后宫休息,另外去个人把太医叫过来,今天的会议就先到这里为止,都散了,散了吧。”
黄台吉就势顺着两名的侍卫的扶持站了起来,临走时还不忘对代善和莽古尔泰抱着歉意说道:“这两天天气燥,火气有些大,还请两位兄长谅解。看来今天的会议只能到这里了,下次我们再接着说。”
代善赶紧回道:“汗王的身体要紧,还是赶紧回去休息,待汗王身体无恙了,咱们再讨论就是了,反正明人也不能把宁锦搬回关内去不是。你们还不快扶着汗王回宫去,都小心伺候着…”
待到岳托带着人把黄台吉扶走,大政殿内的人也走的只剩下代善和莽古尔泰两人了。
代善这才转身看着莽古尔泰,沉默了许久之后,才轻轻问道:“老五,这么撕破脸,值得么?退一步未必不是海阔天空啊。”
莽古尔泰看着座椅背后的楠木金漆屏风,许久才幽幽回道:“二哥有个好儿子,倒是有退一步的可能。可是大哥呢?当初他倒是想退,可父汗给他机会了吗?杜度在沈阳过的什么日子,二哥又不是不知道,汗王不一样拿他当贼防,逼得他只能投明国去了。二哥觉得,我若是退下去了,会不会是第二个杜度呢?”
代善哑口无言,他对着莽古尔泰拱了拱手说道:“也罢,是我多嘴了,自己的路还是得自己走,我就先走一步了。”
代善向着门口走了数步,突然又停下脚步说道:“明国派来了一个使者,就住在三官庙。”
代善说完就继续向前走出了大政殿,莽古尔泰这才振了振袖子,自言自语的说道:“三官庙么…”
第179章 对话()
返回了后宫的黄台吉便推开了搀扶他的两名侍卫,他接过布木布泰递来的丝帕堵住鼻孔,便挥手把大呼小叫的女人们赶出了房间。
当房间内安静下来之后,黄台吉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他对着身边的一名侍卫吩咐道:“你去把岳托和卓布泰叫来。”
黄台吉犹豫了一下,又叫住了向外走去的侍卫说道:“让他们分别来见我。”
侍卫答应了一声,很快就将岳托带了进来,岳托刚进房间还来不及行礼,就关切的上前问道:“汗王,你身体无恙吧?”
黄台吉摆了摆手说道:“我身体倒是没什么,不过刚刚五哥的话你也听到了,你觉得怎么样?”
岳托犹豫了下说道:“臣以为三贝勒说的不对,眼下后金国内的汉人因为汗王的仁政而心向我国,现在三贝勒挑起了满汉之争,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黄台吉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天命汗英明神武,百战不殆,所以能够一统辽东,创建了后金。不过我女真毕竟是小族,即便是加上那些野人女真,我族丁口也还不到百万之众。
在我女真的周边,就算是最为弱小的朝鲜人,也有六、七百万之众。更不必提,人数更为众多的蒙古人和汉人了。朝鲜人不必去管他们,窝居于半岛,君暗民弱,不过是只守户之犬罢了。
但是蒙古人和汉人就不同了,这两个民族不管哪一个,只要能够团结一致起来,我女真人就只能退缩回深山野林中去了。不过天佑我女真人,现下蒙古诸部混乱不已,名义上的蒙古大汗林丹汗不仅不能服众,甚至还造成了蒙古诸部之间的互相敌对。
而汉人虽然统一在明国之下,但是官吏**,将领无能,宗室贪婪残暴,底层百姓可谓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我看来,明国将来之忧不在于外,而在于内。
且那些汉人的书本上不是写着吗: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我们女真人当然不是什么夷狄,这不过是那些汉人对我们的污蔑而已。但是我们倒是可以从这句话中了解,那些汉人中读书人的心思。只要我女真人比明国的军队更为强大,比明国的朝廷更会治理天下,那么那些读书人并不在乎,统治他们的是一个汉人皇帝还是我们女真人。
所以,我后金若是想要长存下去,甚至如同前朝大金一般入主中原,首要之务就是让蒙古人和汉人认同我们。让蒙古人承认,女真和蒙古并无区别,这样蒙古诸部臣服我后金就不会有什么心里障碍。
我女真人若能得到蒙古人的帮助,那么虽然人口还不及明国汉人之众,但也是大大缩小了和汉人人口数量上的差距。后金若能臣服蒙古诸部,我们同明国的边境也从渤海之滨扩大到了西北大漠之中,明国终究不能如宁锦防线一般,将这数千里的边境都打造成铜墙铁壁。
然而光光是如此还是不够的,即便是我女真人口加上蒙古人口,大约还是不到明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若是只凭借武力去征服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另一个大元而已。
是以,想要入主中原,就必须得到那些汉人读书人的帮助。这些读书人虽然上不得战场,但是对于我女真人来说,却是统治汉人最好的帮手。
当然,我女真人可以利用这些汉人的读书人,却不可真的相信了那些读书人口中的道理,忘记了我女真一族的历史和出身,去学习那些汉人的文化和风俗。否则,岂不是成了民间那些过继的养子,替那些汉人接继香火去了。
满汉有别这种事情,只能记在心里,不能说出来。否则那些汉人还凭什么为我们女真人去打天下?我们要把蒙古人变成女真人,亲近但警惕汉人,这才是我后金立国的根基。”
以往黄台吉虽然同岳托亲近,但从来不会同他如此长篇大论的说上一通,有什么事便是直接下个命令,吩咐岳托去完成,根本不会同他讲什么缘由。
此刻听了黄台吉这一大通言论,岳托心里不但没感觉到受重视的欣喜,反而心中一紧,觉得汗王倒是和自己生分了不少,他赶紧回道:“汗王明见万里,不是愚笨如臣可以企及的。臣此生只愿为汗王的鹰犬,汗王的马鞭指向何处,臣就攻向何处,此臣肺腑之言也。”
黄台吉放下了堵住鼻血的丝帕,小心的呼吸了一下,发觉鼻血已经止住。他于是将丝帕丢在一边,高兴的对着岳托说道:“说得好,如果我后金国内人人都像你一样识大体,我们又何必担心什么蒙古人和明人呢?
我之所以要和你讲上这么多,就是想要让你知道,三贝勒此次实在是大错而特错,如果继续这么纵容他,我后金国今后就要永无宁日了。
侄子一辈里,你和我的关系最亲,又是年轻一辈的兄长,所以你一定要坚定自己的认识,千万不要因为顾虑长辈的面子,就对某些人宣扬分裂满汉的思想采取什么退让的举措。
你是莽古济格格的女婿,和三贝勒也算是姻亲关系。我希望你记住,我对三贝勒并无什么私人方面的不满,一切都是为了后金的将来,你明白了吗?”
岳托低头垂目,恭顺的回道:“汗王登基以来,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我后金的长远利益考虑,臣虽然愚钝,但又怎么会感觉不到呢?汗王不论有什么举措,臣都是支持的。”
黄台吉看着岳托的目光终于变得柔和了起来,他拍了拍岳托的肩膀说道:“你很好,国事和家事,那头要紧,你一向都分得很清楚。这后金的将来,终究还是要指望你的。
三贝勒今天这样的态度,指望正蓝旗出征大概是行不通了。我希望你和济尔哈朗能够将这个重担挑起来,我还就不信了,没了这张屠夫,我们就吃不了带毛猪了?”
黄台吉的看重,让岳托心里甚是为难。这镶红旗去岁远征明国关内并没落下什么好处,还损失了不少子弟。因此旗内对于他这个旗主也有不少抱怨的声音,认为他这个旗主贝勒只顾在汗王面前讨欢心,一点都不体恤本旗的子弟。
按照汗王的说法,本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