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想了片刻,便同意了王承恩的建议,王承恩马上转头敲击了车厢前壁,让车夫将马车转向了勺园。

    米万钟建立勺园,起初只是想要给自己在京郊野外修一座避世清净的所在,并不是用来接待宾客的地方,因此勺园的入口和勺园的正门之间只有一条供人行走的柳堤小路,并不能容纳车辆入内。

    虽说刚刚从山上下来,但是建于湖边的勺园景色之秀丽,使得朱由检并不厌烦散一散步。勺园利用了海淀原有的湖泊和河道,并没有对地貌进行大的变动,因此入门这一段深入湖泊的柳堤小路两侧,还是一片原始的自然风光,湖边的芦苇之间还隐隐有野鸭在其中活动,实在是很有野趣的很。

    柳堤小路的尽头是一座高高的木拱桥,木桥的对面就是拐向勺园正门的大道了。站在木桥上就能看到勺园临湖的码头,码头上还停靠着一只游船,显然这家主人还常常泛舟进入海子里游玩呢。

    看着勺园隐没在树木之中的楼台亭阁,朱由检大为羡慕的对着边上的王承恩说道:“米万钟这园子修的的确不错,住在这种地方,估计和做神仙也没什么区别了。”

    王承恩赶紧凑趣的说道:“陛下若是愿意,不如也在附近圈一块地方修建园林,夏季也好出城避避暑气啊。”

    朱由检想了想,还是摇头说道:“算了,内库的钱都有去处,在这里修建一座园林,费用恐怕不小啊。”

    王承恩转了转眼珠,又建议道:“要不然陛下干脆买下这里算了,米万钟去世之后,为了修建这园子可欠了不少债,他的儿子正寻思着出卖了这里抵债呢。”

    朱由检摸了摸下巴,思量了一会才犹豫的说道:“要不你先问问?这宫内住的实在是太闷了,若是有这样一处外宅,今后出城就不用这么急着回去了。不过要是价格太贵,就算了。”

    王承恩立刻笑着说道:“陛下不必忧心,臣一定会办的妥妥当当的。”

    朱由检正站在木桥上和王承恩闲聊时,勺园的现主人米寿都已经得到了皇帝到访的消息,他赶紧令人大开中门,自己带着家人迎上来。

    朱由检同他闲聊了几句之后,便让米寿都带着自己去了海兰珠居住的院子。海兰珠的院子在勺园的另一头,这里清净雅致,原本是米万钟平日里作画的所在。

    朱由检来到院子门口时,正看到海兰珠穿着一身汉女的打扮,为楼下的花草浇水。米寿都看着这样的场景,脸色有些发白,正想将管园子的仆妇叫来责骂时,却被崇祯拦住了。朱由检示意其他人都离去,自己单独向着低头浇花的海兰珠走了过去。

    “这株是海棠,你这么浇法,会把它浇死的。”朱由检站在海兰珠身后许久,看她都没有发觉自己,不由开口提醒了一句。

    “啊,看起来这么高高大大的树木,浇点水它也能死?”海兰珠顿时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的回了一句,旋即她就反应了过来,放下了手中的水壶,转身向崇祯行礼问好。

    两人稍稍寒暄了几句,海兰珠就不由有些好奇的问道:“陛下今日如何会来此处?可是有什么话要嘱咐妾身吗?”

    朱由检看着一脸恬静的海兰珠,不由笑了笑说道:“看起来你倒是很容易入乡随俗啊,这么快就适应了大明的生活吗?”

    海兰珠垂下了视线说道:“大明虽好,但妾身还是更喜欢家乡的草原。不过为了科尔沁部,为了陛下,妾身还是会努力适应的。”

    朱由检沉默了一会,才继续说道:“那你准备一下,朕打算去蓟州巡视,也许还会出关一趟,你陪着朕一起去转转吧…” 

第181章 离京() 
坤宁宫内,穿着一身家居常服的朱由检正抱着快要一周岁的女儿,一上一下的抛向天空玩耍着,还不能说话的朱婷婷显然对这个游戏很是着迷,不断的发出“咯咯”的笑声。身子已经有些显怀的周玉凤,满脸微笑的坐在一边看着崇祯和女儿玩耍,却又不时担心着崇祯会把女儿甩出去。

    过了不一会,为了自己的心脏着想,她还是忍不住出声叫停了崇祯的危险举动。朱由检把手上的女儿递给了林香儿,虽然林香儿并不是周皇后身边的旧人,但是获得了皇帝信任和凭借着一手医术,她已经成为了后宫颇有权势的几位女官之一,两位皇子皇女和皇后的健康现在都由她在负责了。

    林香儿小心翼翼的抱过了小公主,哄着还不肯结束的她走出了房间,房间内一时便安静了下来。朱由检刚刚收回看着女儿的目光,就听到周玉凤对着他说道:“陛下明日就要出京了,这次要多久才能回来?能赶的上宝宝出生吗?”

    朱由检看着正温柔抚摸着肚子的皇后,不由上前坐到她身边安慰道:“不用这么担心,今次出京并没有去年这么危险,只是去地方上走走,巡视下当地的军队和民情,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我想,正旦之前应当能够回来的…”

    朱由检正小心的安抚皇后时,王承恩站在房间外大声着汇报道:“陛下,连善祥、王德化、吕琦都已经到了。”

    依偎在崇祯怀里的周玉凤顿时有些不乐意的说道:“都最后一晚了,陛下难道还要处理这些俗务吗?”

    朱由检握了握她的小手,温和的说道:“不是我要处理这些俗务,而是出京之后,你要知道一些事情,所以才把他们叫来的。”

    周玉凤把手放到自己的胸口,睁大了眼睛看着崇祯有些疑惑的问道:“陛下说的是我吗?有什么事是需要妾身知道的?”

    朱由检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转而起身把王承恩、王德化、吕琦、连善祥四人叫了进来,站在周玉凤身边的崇祯对着四人说道:“朕明日出京的事,你们想必也应该清楚了。朕这次出京之后,这宫内事务就由皇后做主,宫外的事务则交给内阁去处理,王承恩你负责皇后和内阁黄先生之间的沟通。

    朕离开京城之后,皇城的保卫工作就由王德化和连善祥负责,京城内外的安全工作由京畿都督府忠贞侯负责,皇城内外军队之间的沟通工作,就由吕琦负责。你们四人之间有什么争执不下的,内事交由皇后裁断,外事交由黄首辅裁断。可都明白了吗?”

    王承恩、王德化、吕琦三人齐齐应了一声,但是连善祥则有些犹豫的说道:“陛下此次出京,臣不是应当护卫在陛下身边吗?”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朕又不是上战场,只是在蓟州左近转一转,你还是呆在京城替朕守着皇城,更让朕安心一些…”

    朱由检对着四人交代了自己离京之后的事务,便让王承恩等人退了下去,刚刚一直保持安静的周玉凤,才有些紧张的抓住了崇祯的手说道:“陛下,难道你离京之后,京城会出什么事情吗?臣妾怎么感到有些心慌呢?”

    朱由检微笑着安抚道:“怎么会出事,现在除了关外还有些麻烦,其他地方都太平的很,更不必提京城这个首善之地了。朕只是担心出京之后,你遇到事情不知道如何处理,所以未雨绸缪而已,你不必过于操心的。”

    周玉凤还是有些不安,看着崇祯欲言又止,朱由检不由再次劝说道:“外面的事情,听凭黄首辅和忠贞侯他们去处理,真有什么他们也处理不了的麻烦,朕回来之后会亲自处理的。你只需要保持宫内的平安就好,你要是觉得有什么自己难以处理的事务,不妨问一问忠贞侯,秦夫人阅历丰富,一定会给你出个好主意的。

    朕已经给了她进入宫禁的腰牌,在朕离京之后,她每隔三日会进宫来问候你一次,若是有什么急事,你也可以让吕琦去传召她。忠贞侯刚刚入京不久,同京城其他人员并没有什么瓜葛,因此你多亲近她一些,不会有什么问题…”

    同去岁大张旗鼓的出征不同,今次崇祯离开京城时,只有内阁、六部、海军参谋本部和京畿都督府的一些主要官员参加了送行。

    朱由检也没有直接前往蓟州,而是先去了天津进行视察。崇祯三年九月,京城内外已经建成了两条环城铁路,还有一条京城和天津之间直达的铁路线。

    因此一干官员为皇帝送行的地方,变成了朝阳门外的车站。宽阔的站台上今日除了卫兵之外,便是大大小小的官员。

    朱由检同这些官员们交谈了几句,便准备转身登上自己的专列,这时大明时报的主笔孙之獬拿着一份报纸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满头大汗的他恭敬的将手上的报纸送到了皇帝面前说道:“陛下,这是今日的大明时报,还请陛下在路上抽出时间看一看。”

    朱由检接过了他手上的报纸,拍着他的肩膀微笑的鼓励了几句,便登上了专利。在司机的驾驭下,拖着列车的马匹开动了起来。虽然不及后世蒸汽火车这么迅速,但列车上却要安静了许多。

    朱由检透过车窗向站台上的官员们挥手示意,直到车窗外的景物完全变样之后,他才收回了目光。坐在他对面的海兰珠,有些好奇的指着他面前的报纸问道:“这是什么?看起来似乎不像是书籍,也不像是什么字画啊?”

    朱由检取过了报纸,一边翻看一边随意的说道:“这是报纸,就是一种用来传递各地新闻、消息的纸张,就好像是一种对所有人的公开信件,只不过上面谈的都是国家和民众身边发生的事情,不是某个人的私事…”

    仅仅是翻看了几页,朱由检便找到了孙之獬想要让他看到的东西,一篇关于《太祖圣训》颁行的文章。虽说《太祖圣训》采用的是白话文写作,文字语意原本四书五经的原文要浅白的多。

    既然《太祖圣训》要作为一本考试教材,那么就应当有一篇官方认可的注释才行,否则考官就无法对考试内容作出一个合理的评判。朱由检也不希望,最后有人拿着《太祖圣训》中断章取义的内容来反对新政。

    只是要给《太祖圣训》先做一本注释,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