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了意料之外的回答,让多尔衮有些一愣,他下意识的看向了达海,达海同样有些惊讶,他赶紧问道:“如果明国出兵攻打我国的话,我们谈成的商业协议还有什么意义呢?而且,田大使你出访我国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两国之间的和平相处的吗?”

    田弘遇思索了一阵,才小心的回道:“我出使沈阳的确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维护后金同我国之间的和平,另一个则是洽谈四海贸易公司在后金的商业合同。

    我能够出现在沈阳,不就已经证明了我国对于两国之间和平的诚意了吗?至于你们刚刚所说的军事演习,那不过是我**队在自家疆土上行事,怎么能看做是准备向后金出击的行动呢?

    至于我们在此期间达成的商业协议,这我倒是可以向两位保证,只要你们履行了自己的义务,那么哪怕就是后金同我国之间出现意外的冲突,这些协议依然会得到公司的尊重。”

    多尔衮顿时奇道:“我知道你是皇帝陛下的国丈,但即便是如此,你拿什么保证这些协议会得到尊重?难道四海贸易公司还能大过皇帝陛下的旨意吗?”

    田弘遇笑了笑说道:“虽然我说这话你们可能不太相信,但我将要说的全是事实。四海贸易公司的最大股东就是陛下自己,所以在我出京之前,陛下已经给了我这个承诺。只要协议能够达成,就算后金和明国之间发生了战争,协议依然会得到执行。”

    达海和多尔衮都有些哑然无语了,他们感觉自己似乎听到了一个荒谬的笑话,但是看着田弘遇一本正经的样子,显然这又不是一个笑话。

    无法理解明国皇帝到底想要做什么的两人,只能暂时将这个问题搁置在一边了。多尔衮和达海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不由开口岔开了话题说道:“不管你说的是不是真的,我们暂且愿意相信你的说法。

    我看,大家不如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掉,比如镶蓝旗现在被中止的合同。根据我国现在的形势,想要全部履行镶蓝旗和公司签订的大豆贸易合同,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此外,原本阿敏贝勒和公司独占的木料贸易,现在也要重新谈过。至于营口的地位,这就更不用说了,以往镶蓝旗和正红旗答应给公司的条件,恐怕也不作数了…”

    听完了多尔衮一口气提出的条件,田弘遇的眼皮也下意识的跳了跳,他有些苦笑的说道:“按照贝勒你刚刚说的这几点,等于是全部推倒重来了。看起来,我们之间的缘分,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结束的了…”

    达海赶紧在一边打着圆场说道:“田大使不必担忧,沈阳虽然不及京师繁华,但也有可观之处,招待田大使住上一段时间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田弘遇却不领情的说道:“沈阳有没有可观之处,我是不知道。不过我倒是知道,我的随行人员连三官庙都出不去,买菜办事只能通过三官庙的管事,这方小院倒是成了我的囚室了。”

    多尔衮对着达海点了点头,达海便解释道:“田大使不要误会,他们也只是为了保护田大使的安危。既然田大使想要出门看看,哪又有什么难的,等会我吩咐他们一声就是了…” 

第183章 贸易中的利弊() 
从三官庙离开的多尔衮和达海,很快就进入了边上的汗宫内,向黄台吉一五一十的汇报了,他们同明国使者今日交谈的内容。

    恰巧也在文馆和黄台吉商议事情的岳托,听了两人的汇报之后,顿时睁大了眼睛说道:“这明国皇帝是想钱想疯了吗?整个明国的财富还不够满足他的挥霍,连这点小钱他都不放过?”

    一旁倾听的几位文馆成员们也窃窃私语了起来,宁完我小心翼翼的瞧了瞧黄台吉的脸色,思考了一会便站出来说道:“奴才请为汗王贺,为我后金贺。这明国皇帝贪财之处,实在是太像其祖父了。

    昔日神宗皇帝好利而远仁,故而国内官吏**,民怨沸腾。上天因其失德,故而授河西之地于先汗,创立我后金一国。

    今日明国皇帝重踏覆辙,不念上天之警示,不修仁义,不尚道德,一味贪财好利,这是上天欲赐中国予汗王啊。奴才恳请汗王,设六部,建官学,以争天下之民望。”

    宁完我当日因为攻击四大贝勒共治之制,被黄台吉狠狠的惩罚了一顿,但随后阿敏事件的爆发,和黄台吉对宁完我的信任有加,都让众人看到了眼里。虽然宁完我冒了一次险,但是却成功的获得了黄台吉的信任。

    而今日,这位背上的鞭伤才刚刚养好,居然再次开始冒险押注了,这种疯狂的劲头,即便是文馆的汉人官吏,此刻也是有些瞠目结舌的。不少人暗暗的叹服,这宁完我不愧是文馆内出了名的赌徒,做什么事都喜欢赌上一把。

    不过于公于私,这些汉人官吏都是支持宁完我的这个建议的。毕竟不仿效中国设立六部机构,汉人就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今日后金国内的体制,还是依赖于八旗这种军民一体的军事组织进行管理,虽然上下政令传达很是高效,但是管理体制上可谓是相当混乱,各旗之间互不统属不说,即便是汗王也很难插手各旗内部的事务。

    在某些程度上说,旗主对本旗部众的命令,还要高于汗王的命令。黄台吉对此固然不满,投降后金指望荣华富贵的汉官汉将们,也一样怨气冲天。因此依附于黄台吉的汉人官吏们,劝说黄台吉仿效中国建立后金的官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只不过,过去他们只敢在私下里劝说,像宁完我这样公然提出来的,还是第一次。

    对于宁完我激动的言辞,黄台吉却没有什么反应,这倒不是他不想仿照中国的官制,而是他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他皱了皱眉头对宁完我训斥道:“休得胡言乱语,难道上次那顿鞭子还没能让你记住,什么叫谨言慎行吗?我看你是脑子又糊涂了,你出去清醒清醒,别打搅了别人的思路。”

    斥退了宁完我之后,黄台吉环顾了房内众人的神情,这才放缓语气说道:“汉人书中说的大道理有很多,其中颇有可观之处。君王好仁义修道德,方才能够得到臣民的拥戴,这话固然是不错的。

    但是我后金立国之根本,在于弓马而非仁义。不明时势,一味讲求仁义道德,这愚昧固执,而不是利国之言。我后金周边虎狼群伺,蒙古人、朝鲜人、明人无不欲亡我后金而快之,这个时候讲仁义道德,能抵挡他们的进攻吗?

    我后金国想要生存下去,没有一只强大的军队是不成的,而一只强大的军队不仅仅在于要有勇猛的战士,还要有精良的甲胄、刀枪,要有强壮的战马,要有供应军队出征所需的粮食等等。

    一言以蔽之,没有钱粮就没有军队。你们读书是一件好事,但是要读懂书里面写着的真正道理,而不是拿着一些肤浅的语句来糊弄人,这不是侍奉主子的道理。”

    黄台吉的训诫,让在场的汉人官吏们唯唯诺诺,不敢再发出支持宁完我的声音。另一半的女真官吏,看着这些平日深受汗王器重的汉人吃瘪,倒是喜气洋洋了起来,原本对于这些汉人同僚的不满,倒是因此泄去了大半。

    黄台吉训诫完毕之后,也知道这些文馆的满汉成员对这场商业谈判提不出什么建议来了,满人是因为实诚,汉人则是读书读傻了,于是他干脆的将这些人都遣散了下去。

    岳托见状也知趣的告辞了,房内只剩下了达海和多尔衮之后,黄台吉才和颜悦色的向两人问道:“你们对这明国使者的说法,可有什么看法吗?”

    达海想了想说道:“汗王刚刚说的不错,这打仗需要的是钱粮。奴才从二贝勒府上查抄到账本后发现,这营口市场一天的贸易成交额,今年以来就在5000大明元上下浮动。

    这个市场的税率为十五税一,也就是一天能收取300多元的税金。按照协议,阿敏贝勒得税收的50,代善贝勒得20,剩下的30则用于建设营口的城市和港口。

    以一年开市8个月计算,阿敏贝勒就能从中获取不少于3万6千元的收益,相当于4万亩田地的产出,足以养活1000名白甲护兵。这样巨大的利益,居然还不需要什么投入,奴才以为,维持营口的存在,于我国是有利的。”

    黄台吉倒是听说过营口市场很是赚钱,但是怎么个赚钱法,他到没有详细打听。他总以为,在人参和貂皮生意被控制之后,营口再怎么赚钱也是小利而已。直到他现在听到了达海的汇报,才算是明白了过来。

    他顿时有些不悦的说道:“营口市场都贩卖些什么货物?难道阿敏和代善还在偷卖人参和貂皮吗?”

    达海赶紧回道:“那倒不是,我国在市场上贩卖的主要是各种木头,明国在市场上贩卖的是棉布、丝绸、各种皮毛帽子、裘服和木制家具、瓷器、茶叶等。市场上,我国货值占3…4成,而明国的货值高达六成以上。”

    黄台吉有些奇怪的问道:“这木头和皮毛都是我国的特产,何以还要向明国购买帽子、裘服和木制家具?都是什么人在购买这些东西?”

    达海迟疑了下,才硬着头皮回道:“木头和皮毛虽然是我国的特产,但是我国的工匠手艺过于粗糙,且样式也不及明人的款式多样。尤为重要的是,单以加工的费用而言,卖出木头、皮毛,再购回家具、帽子、裘服,反而更为划算一些。宗室和各大臣家中,现在都以使用明货为荣。”

    “混账东西。”黄台吉终于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虽然他不懂什么叫贸易逆差,但是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天才,他立刻意识到了这样的贸易对后金有害而无益。

    黄台吉看了一眼还有些不知所措的达海和多尔衮,这才为两人解说道:“皮毛出产于东北山林,此物虽然贵重,但是对我国人来说,也只不过是御寒取暖之物。我国之有皮毛,犹如明国之有棉布、丝绸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