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这样的场面,朱由检脚下并未停顿,他依旧面带微笑的上前,在林丹汗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张开双臂和林丹汗轻轻拥抱了一下,口中以蒙语问候了一声。

    崇祯这种新奇的打招呼方式,让林丹汗有些手足无措,不过却很好的化解了双方之间谁先行礼的尴尬。林丹汗身后的台吉们也总算是反应了过来,一一屈膝向崇祯行礼问好。放开了林丹汗之后,朱由检便和边上的绰克图台吉行了抱见礼,让这位漠北来的台吉心里甚为欣喜。

    虽说没能从礼仪上占到什么便宜,但是和崇祯的拥抱见礼,让林丹汗也能自我安慰下,崇祯也算是承认了两人在地位上的平等。待崇祯和众人一一见礼之后,林丹汗便邀请皇帝进入大帐说话,不想在这里继续丢脸了。

    进入了大帐之后,崇祯便被林丹汗迎上了主位,和他一起并肩坐在了一起。海兰珠则侧着身子坐在了崇祯的身边,为崇祯奉茶并翻译着其他人的话语。

    林丹汗先是为崇祯介绍了帐内就坐众人的身份,接着便同他寒暄了起来,回顾了一下双方过去一年来的交际往来。待到一碗奶茶落肚之后,林丹汗这才把谈话导入正题说道:“我听说皇上愿意支持,我察哈尔部同漠北叛逆之间的战争。我敢请皇上说一说,您打算怎么支持我察哈尔部呢?”

    朱由检听着海兰珠在耳边的翻译,还不忘扫视了一圈众人的脸色,只可惜这大帐内的光线并不是很好,倒有一大半人的神情难以看到。

    不过看到了那一小半人的神情,朱由检也知道察哈尔部内部对于出征漠北一事,恐怕还是存在着不少分歧的,所以林丹汗在和自己一见面,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他的支持,来作为说服部下的理由了。

    朱由检只是思考了一下,便朗声响林丹汗说道:“汗王的眼界未免也太小了些,今天你、我在此地会面,乃是草原和内地百年来难得一见的场面,未来也许会是青史上流传的一段佳话。

    难道汗王希望,在史书上记载的是,今日汗王和朕会面,只是为了讨论要不要攻打漠北蒙古诸部这等小事吗?朕觉得,这不仅有些小家子气,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朱由检的话语让在座的台吉们连连点头,这让林丹汗想要对崇祯提出的要求,也被这番话语给咽了回去。林丹汗情急之下,不由向崇祯嘲讽道:“既然皇上以为我们之间的会面如此之重要,那么皇上想要同我谈些什么呢?”

    朱由检只是沉吟了片刻,便滔滔不绝的说道:“朕是大明皇帝,你是蒙古大汗,除了这个身份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大家都是中国人么。因此,基于我们之间的共同身份,我们为什么不谈一谈,如何在中国的秩序下处理好草原诸部之间的关系,草原和内地之间的关系,并说说对于未来中国政治局势之设想呢?”

    除了林丹汗之外,在座的台吉们对于中国这个概念还是有相当兴趣的。因为他们知道,现在中国之权力,完全掌握在大明手中,以察哈尔部现在的实力,连统一草原都难,更不必提入主中原了。

    可是,不能以武力入主中原,不代表他们不愿意沐浴在中国的荣光之下。像右翼诸部那样,被大明融入到中国的治下后,生活可过的比他们有滋有味多了。而林丹汗自己也不反对用中国框架把蒙古和大明囊括在内的设想,他反对的是明国获得对中国这个框架理念的主导权力。

    林丹汗想到这里 ,不由对崇祯讥笑道:“既然皇上也承认本汗是全蒙古的大汗,那么皇上又为什么要保护右翼蒙古诸部呢?难道不是应当把他们交给本汗,以维护皇上您所说的中国秩序之建立么?”

    被林丹汗这么顶了一下,朱由检也是一时语塞,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说道:“朕虽是大明之皇帝,但同样也是中国之君长。蒙古人也中国人也,难道有中国之臣民向朕哀求而朕却要袖手旁观吗?

    庇护右翼蒙古诸部,并不是朕对蒙古诸部有什么贪念,而是朕在尽一个中国之君主的责任而已。如果不是蒙古右翼诸部被汗王逐出了家园,他们又何须朕去庇护?”

    朱由检毫不客气的刺了林丹汗一句,顿时让林丹汗和在座的台吉们都变了脸色。不过他仿佛浑然不觉,又将话题岔开继续说道。

    “…朕以为,蒙古人也好,汉人也好,都只是中国之一份子。只要是中国之人,就有权力过上幸福美好之生活。换而言之,蒙古人和汉人一样,也有权力追求幸福生活。

    我作为大明之皇帝,你作为蒙古之大汗,我们难得坐在一起面谈时,难得不应当谈一谈,如何让治下的中国人之间和平相处,共同迈向美好生活么?如果我们连这样的共识都没有,其他那些细枝末节,谈起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比起林丹汗成日挂在嘴边的成吉思汗的荣光,在座的蒙古诸部台吉们倒是更中意崇祯的这番说辞。跟着林丹汗从辽东打到漠南,左翼诸部不仅没有见到什么成吉思汗的荣光,自家的部众倒是损失了不少。

    在这种情形之下,还想着跟随林丹汗恢复大蒙古帝国的台吉们,已经不多了。事实上即便是重新建立了大蒙古帝国,得利的也只有林丹汗自己,诸部台吉们基本得不到什么好处。只有黄金家族才能继承蒙古大汗的草原铁律,虽然稳固了黄金家族在蒙古诸部心目中的地位,但也消磨掉了蒙古诸部的进取心。

    有那个台吉愿意为大蒙古帝国奋斗一生,最后却落的一个绰罗斯·也先的下场呢。因此对比起林丹汗的理想,他们倒是更喜欢崇祯提出的,追求蒙古人和汉人一样幸福生活的目标。 

第208章 会盟二() 
崇祯别出心裁的谈话主题,将林丹汗启程以来一直设想的谈话步骤完全打乱了,这让他一时陷入了失语的状态。

    林丹汗同样也在观察着自己的部下和漠北来的绰克图台吉的表情,他只是扫视了一眼,便了解了这些人对于崇祯的主张有多感兴趣。

    林丹汗对此也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他虽然处处以成吉思汗为榜样,但是在刚毅果决的性格上,却连这位先祖的百分之一都没有。

    在对付后金的各个战场上接连失败,实际上已经让林丹汗的自信严重不足,他从前在部下和臣民面前竖立起来的英明宽厚形象,现在已经差不多完全破产。

    现在的林丹汗,就像是一个快要输光筹码的赌徒,对于自己的每一次下注,不是瞻前顾后,就是莽撞冲动,就像是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的旅人一般。

    见到了部下们的心意之后,他优柔寡断的毛病又犯了,并不能立刻反驳崇祯的说法。然而他的沉默,在其他人眼中也是一种态度。

    比如绰克图台吉就把林丹汗的沉默当做了默认,作为势力较弱的漠北蒙古,一向都是名义上臣服于实力强大的漠南蒙古,并以此来对抗他们共同的敌人…漠西蒙古,也就是卫拉特蒙古诸部。

    但是,臣服归臣服,并不代表漠北蒙古诸部真愿意给漠南蒙古当小弟。比如绰克图台吉要不是和外喀尔喀右翼诸部的作战中失败了,他也不会千里迢迢的来撺掇林丹汗出兵漠北了。

    更何况,绰克图台吉对外看起来像是一个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对于世俗权力没有什么追求的人。但是他同外喀尔喀右翼诸部开战的起因,不就是为了争夺那些从漠南蒙古逃往漠北去的部族人口么。如果不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他又怎么会因为同右翼诸部抢夺人口而开战呢。

    是跟着林丹汗去恢复黄金家族的荣光;还是听从于明国皇帝的建议,追求蒙古各部的幸福生活,在绰克图台吉心中其实没什么可选择的。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这个道理并不只有汉人才明白。

    他看着林丹汗不出声反驳,便立刻出声说道:“皇上的仁厚之心,像我这样的化外之臣都能感受到了。如果皇上真的能将蒙古人和汉人同等看待,并帮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又怎么会不愿意呢?大汗,您是我们蒙古人的大汗,对于皇上的提议,自当由您来决定。不管其他人怎么看,只要是为蒙古人谋利益的事,我绰克图愿意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大汗和皇上的谈判。”

    绰克图台吉的表态,顿时引起了一群台吉们的声援,本就犹豫不决的林丹汗,这时就更难说出拒绝的话语了。

    为朱由检做翻译的海兰珠,一边观察着林丹汗等人的反应,一边悄悄的看着给林丹汗抛出一个难题后,就悠闲的吃着桌上奶条的崇祯。

    作为科尔沁部宰桑家族的长女,海兰珠对于部族之间的权力争斗并不陌生。林丹汗虽然在后金国面前连连吃瘪,看起来似乎有些无能。但是在后金没有崛起之前,在左翼蒙古诸部中,还没有人击败过林丹汗。就连科尔沁部,也是靠着女真人的帮助,才没有被察哈尔部完全吞并。

    只不过,科尔沁部虽然逃脱了被察哈尔部吞并的命运,但不是依赖自身力量独立的他们,现在还是慢慢变成了后金的附庸。

    见证了崇祯和林丹汗的初次交手之后,海兰珠顿时发觉,自家部族那些台吉、那颜们争权夺利的方式,实在是太过小家子气了。

    让蒙古人和汉人一样,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云云。倒是和那位后金大汗所说的,满蒙一家的言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比起只有武力出色的后金,富庶的大明说这样的话,显然更容易被这些蒙古台吉们听的进去。

    无法和大明撕破脸的林丹汗,在部下们的殷殷期待中,最终还是犹犹豫豫的接受了崇祯提出的这个说法,为两人的这次会盟定下了基调。

    虽然是在自己的大帐之内,林丹汗却依然觉得自己孤独无比。由于崇祯的提议打乱了他此前和亲信们商议好的各项议题,因此林丹汗很快就截断了崇祯想要继续往下谈,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