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呵呵”冷笑了数声,方才说道:“这吴管理和周皇亲,到底是谁主动结识谁?又是谁先提出吓唬照儿的计划的?那张**是谁的?”
王德化有些胆颤,一时记不起这么详细的细节,倒是他身边的吕琦立刻接道:“回陛下,吴管理和周皇亲的认识,倒是吴管理主动的。吴管理当初只是想要借此攀附下皇后家,为自己找条出路。
不过没想到周皇亲某日向他提及了孝定皇太后的传闻,有意借小殿下受惊一事,让陛下放弃对于勋戚购买土地的限制,和对他们的田庄实施统购粮棉的决定。
至于那张**,倒不是周皇亲所有,而是英国公府的管事交给那个入宫的嬷嬷的。”
朱由检沉吟了一会,才怀疑的问道:“你们确定,这两人的话都可信?”
王德化马上抢答道:“回陛下,臣等已经反复询问了几次,两人的回答都没有出现什么漏洞。当然,想要证实他们的话语,莫过于找周皇亲和英国公府的那位管事回来,让他们对质一番就更好了。”
王德化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崇祯的称赞,反而被皇帝训斥了一通,“你是昏了头了么?就周皇亲那个猪脑子能想,敢想出这种主意来?将他请进宫来倒是不难,惊动了给他出主意的那个混账,你打算上哪去抓他?”
王德化下意识的说道:“要不,臣带着锦衣卫把周皇亲府上先围了,然后再去问话?”
朱由检就更生气了,“派兵围了周皇亲府,你是要置皇后于何地?要是你这边围住了周皇亲府,外边就有人大肆宣扬,周皇亲找人谋害大皇子,朕是承认还是不承认?”
王德化这才想起,这周皇亲的女儿正是皇后殿下,才刚刚生下一个皇子来。这外面要是传起了谣言,皇后估计很难脱离干系,听着皇帝的语气,似乎并没有要动皇后的意思,他顿时就不说话了。
朱由检稍稍按捺住了自己的情绪,方才开口对吕琦问道:“这两日监视周皇亲府,可曾见有什么可疑的人物出入府上吗?”
吕琦摇着头说道:“周国丈向来很少呆在府内,他喜欢乔装出入外城的赌坊。自从陛下封了内城的赌坊和勾栏之后,这外城留下的十二所赌坊,就成了龙蛇混杂之地,实在是难以看出国丈和什么人格外亲近。”
朱由检伸手按着额头想了许久,方才说道:“如果是这样,那就先放着周皇亲这里不动,先把英国公府的那个管事抓回来问一问…”
朱由检正说着,便听到房外有小太监说话的声音。他不由住了一嘴,片刻之后一名在尚书房服侍的太监便悄悄走了进来,对着吕琦小声说了几句。
在皇帝的目光注视下,吕琦不敢隐瞒的说道:“陛下,监视英国公府的锦衣卫小组报告,那名管事昨夜暴毙了,现在英国公府的人正购买棺材,准备将之送出城去安葬呢。”
朱由检沉默良久之后,方才面无表情的说道:“这人死的可真够及时的。”
到了这个时候,尚书房内的几人都隐约知道,这管事一死,英国公府和永宁宫事件大约是脱不了干系了。
王承恩、王德化、吕琦三人立刻向崇祯表达忠心的说道:“陛下,这人死的实在是太过蹊跷,是不是让锦衣卫去把人要过来,顺便仔细盘查一番?”
朱由检却彻底冷静了下来,他敲击着椅子的扶手,好一会才下定了决心说道:“让锦衣卫跟他们出了城再动手,王德化你让人去请周皇亲一家入宫,以皇后的名义去请,然后分开好好询问吧…”
当日晚间,在尚书房哄宝宝的朱由检,正听着王承恩给他念唐王世孙朱聿键的一封信件。
唐王的封地在南阳,世系来自于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受封于永乐六年,至今已经有九世了,现在在位的是唐王朱硕熿。
南阳土地肥沃,境内又水系众多,自古以来就没有受到什么自然灾害,秦岭风景也极为秀美。受封于此的唐藩,生活悠闲享乐,大约仅此于受封成都的蜀藩了。
由于南阳盆地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因此地方上的商业也非常的发达,山、陕、江、浙、川、鄂客商纷至沓来,各种商馆、公会在南阳城内遍布,市场上:粮食、棉花、生丝、烟草、绸缎、油料、皮毛、木材、药材、铜器、铁器等应有尽有,可谓是百业俱兴。
如此富庶的唐藩,自然是人人都想争着当唐王了。老唐王朱硕熿宠爱小妾,对于自己的庶长子,也就是世子朱器墭极看不上眼,一直想要废了他,让小妾的儿子继承唐王的位子。
他此前暗中把朱聿键父子囚禁在承奉司内,想要活活饿死这对父子,被囚禁时朱聿键才12岁。幸亏王府内有小太监同情他们父子,一直为他们送来食物,方才活了下来。但是两父子也一直被软禁在府内的一处别院内,一关就是16年。
天启去世,崇祯登基,时任南阳地方官的陈奇瑜听说了他们父子的事,便借口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要求唐王将父子两人放了出来。
老唐王朱硕熿其时已经老弱多病,看起来两父子很快就要熬出头了。可是世子朱器墭两个不甘心放弃继承王位的弟弟,在去年年初的一次聚会中,干脆用毒鸠杀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兄长。
老唐王不但不打算替世子报仇,反而准备就此册封爱妾的儿子为世子。陈奇瑜上门吊唁世子时,警告老唐王说,世子死因不明,贸然改变世袭人选,说不定朝廷日后会怪罪。这才让老唐王改变了心思,立朱聿键为“世孙“。
和父亲相依为命数十年的朱聿键,并没有因此而忘记毒杀父亲的仇恨,对于下毒的两位叔父朱器塽、朱器埈极为痛恨。只是碍于自己没有承继唐王之位,因此只能默默忍耐。
当崇祯处置陕西宗室,对犯了人命案子的宗室也毫不留情的进行了处罚之后,朱聿键顿时看到了希望。他亲自写一封长信,将自己父子长期被囚,相依为命的经历,及父亲被两位叔父下毒杀害的事,一一记录了下来。
朱聿键希望,崇祯能够给他的父亲主持公道,即便是他不继承这个唐王的位子,也是心甘情愿的。
本就因为有人图谋伤害儿子而闷闷不乐的朱由检,听了朱聿键在信中描述的深厚父子之情,也是极为感动。对于老唐王和他两个儿子的恶毒心肠更是厌恶不已。
若不是手上抱着儿子,他都要拍案而起了。饶是如此,他也是压低了声音怒气冲冲的说道:“虎毒尚不食子,这老唐王如此昏聩,简直是可恨。
他那两个儿子就更不用说了,连自己的兄长都要谋害,对待普通百姓还能不祸害么。
你去拟一份旨意,让福王世子前去南阳查明这起案子,让陈奇瑜协助福王世子办案。另外再查一查,唐藩平日的风评究竟如何…”
王承恩心里明白,这唐藩算是要完蛋了,不过他心里倒是暗自松了口气。皇帝憋在肚子里的这口恶气既然出在了唐藩身上,那么他们这些陪伴在皇帝身边的人,接下来的日子显然就要好过多了。
不过还没等王承恩出声,在尚书房外守候的一名太监进门来汇报,说皇后来乾清宫了。
第236章 抓谁?()
知道永宁宫事件和周后的父亲有关之后,纵然崇祯心里明白这事和皇后其实并没有什么关联,但是他这两天也是厌烦见她,连去坤宁宫看望两个孩子的次数都少了。
听到皇后到来的消息,朱由检第一反应便是,“她来做什么?不好好在坤宁宫坐月子,跑出来吹什么风,让她赶紧回去。”
进来报信的太监也知道崇祯这两天心里不痛快,因此听到吩咐就答应着想要下去拦截皇后。陪伴崇祯时间最长的王承恩却知道,这不是皇帝的真心话,因此赶紧咳嗽了一声,方才小心说道:“陛下还是见见皇后吧,如果不是出了什么要紧之事,殿下也不可能跑出坤宁宫来。”
听着王承恩意犹未尽的劝谏话语,崇祯倒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坤宁宫内的两个孩子,他心里也是一惊,便匆忙站了起来说道:“王伴伴说的也是,皇后到哪了?带朕去看看…”
刚刚听到王承恩的咳嗽声,便停下脚步的传话太监再次答应了一声,领着皇帝出门去了。大着胆子劝说崇祯的王承恩,这才掏出手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方才小步跟上了皇帝。
崇祯刚刚走到汉白玉平台上,便看到周玉凤一行人走到了台阶下,他赶紧提着袍服一角,三步并作两步的下了台阶,把在周玉凤面前提灯照路的两个太监顿时都吓得躲开了去。
农历二月的北京,白日有阳光时还是有些温暖,但是到了晚上却依然寒冷的紧。朱由检就着灯光看到,面前的周玉凤只是外面裹着一件斗篷,里面却还是一身单衣时,顿时有些不悦的对旁人说道:“你们就是这么服侍皇后的?这样的天气让皇后披着一件斗篷乱跑?”
跟随在皇后身边的太监宫女纷纷跪下请罪,周玉凤则强颜欢笑的说道:“还请陛下不要怪罪他们,是臣妾一时心急,倒不是他们的过错。”
握着周玉凤冰凉的双手,朱由检终于没再说什么,只是一手搂着她向乾清宫内走去了。进入了尚书房之后,王承恩已经命人泡了一杯红糖姜水上来,给皇后去寒了。
看着周玉凤喝下去之后,朱由检这才满意的问道:“什么事情这么着急,还让你亲自跑过来。你现在还没出月子呢,受不得寒。有什么事,让杜勋传个话来不就成了么。”
见到崇祯后一直没什么言语的周玉凤,突然起身向着崇祯跪下,快速的向皇帝说道:“臣妾知道今日是冒昧了,但臣妾实在是心里放心不下,臣妾跑来就是想要问一问陛下,我父亲他们究竟去了哪?他们到底犯了什么错?请陛下不要隐瞒臣妾。”
看到周玉凤突然对自己跪下,正伸手去扶她的崇祯顿时僵住了,他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