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雨轩和许心素小声的交谈了几句,方才开口说道:“我们对于这场战争的计划也只是一个粗陋的框架,我们倒是很希望各位能够对于这个框架进行补充和完善。
首先,我们在三日前已经以东协的名义向江户幕府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幕府在十天内交还大明商船及船上的人员,并进行赔偿。
幕府还必须停止锁国令的实施,准许东协成员国或公司的商人在日本自由贸易的权力。另外,鉴于日本法律的不公开和不公正,所以我们要求任何涉及东协成员国民的审判,都必须要有各国代表在场,审判的结果必须符合东协所认可的法律观念。
最后,幕府应当停止对于天主教徒的迫害,释放被关押的天主教徒并作出赔偿…”
这份最后通牒只有日本人和荷兰人不知道,因此当叶雨轩进行宣布时,他们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叶雨轩也不予理会,他接着说道:“这份最后通牒,幕府应当不会接受。不过这是我们介入日本内部事务的一个机会。我相信大家应当不会反对,毕竟我们这么多舰队汇聚在这里不是来郊游的。
接下来便是日本内部的事务,幕府将军的弟弟德川忠长起兵反抗兄长,从而给予了萨摩、长州、熊本三藩起兵支持忠长反对幕府的机会。
接下来就是,对于拒绝了东协最后通牒的江户幕府,我们将会扶持出一个新的将军,然后同这位新的幕府将军签订一个和平条约。
东协将会获得在日本自由贸易的权力,而忠长殿下得到将军的大位,三位日本大名将会获得他们失去的领地。这就是我们设定的一个初步框架,在座的代表们可有什么异议?”
熊本藩的代表加藤主水听完后忍不住问道:“击败了幕府之后,大明真的只是想要一个自由贸易协定?然后就撤兵吗?”
叶雨轩扫视了一眼在座的众人,发觉大家都很关心的看着他,于是便笑了笑说道:“日本乃是我洪武皇帝钦定的不征之国,中日之友谊远至汉朝就开始了,虽然中间有些不愉快的经历,但我们两国毕竟还是东亚邻国。
只要日本不能把列岛搬走,我们最终还是要做邻居的。所以出征之前,陛下有言在先,我们这次出兵,乃是为了保卫大明商人的自由贸易权力,和大明人在外的安全。
只要幕府能够正视大明的要求,我国自然不会对日本有什么想法。只要新幕府不试图挑衅大明在东亚的权力,我们自然是要撤兵的。”
叶雨轩的表态,不仅让三藩的代表松了口气,也让几位欧洲代表放下了心来。只要中国的军队在战后离开日本,三藩代表觉得对付剩下的南蛮人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几位欧洲殖民者的代表则认为,中国的撤兵将有助于他们获得独占金银岛的机会。
叶雨轩的全盘计划,已经解决了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战略部分,即便是经历了多次殖民地战争的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对于这个计划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毕竟中国人已经给了他们太多的惊喜,不仅拉住了西南三藩倒幕,还在幕府内部拉拢到了一个反叛势力。在这样的条件下,不要说打败幕府,就算是想要征服日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了。
而有了一个整体作战规划之后,接下来往里面填充战术内容的讨论就极为简单了。
九州岛上,熊本藩加上萨摩藩就已经差不多占据了半个九州岛了。能够和他们两藩抗衡的,不过是锅岛氏、细川氏、有马氏三家幕府亲信率领的小藩。此外便是四国岛上的松平、山内两家诸侯,也许会渡海支援。
大家讨论了一会之后,郑芝龙就提出了一个建议,萨摩藩可以举兵响应忠长,以此为借口进攻熊本藩。然后,熊本藩向周边诸藩求援,诸藩若是不援,则萨摩藩再派出一路人马从日向、丰后、丰前一路攻击下去,各个击破。
若是诸藩前来援助,那么萨摩藩选取一个有利地形进行两军决战,然后熊本藩临阵倒戈,一次性击溃诸藩联军,把九州岛完全掌握下来。至于四国岛的援军,联军派出军舰封锁水道就可以了,不必去和岛上的亲幕府藩军争斗。
九州岛一旦拿下,那么便可以征发九州诸藩兵力渡海协助长州藩,一路向东直到和大阪义军汇合。然后再夺取京都,切断朝廷同江户的联系,取消江户幕府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
熊本藩的加藤主水面露不忍,他觉得这个计划实在是太歹毒了。岛津久元倒是眼睛发亮,觉得这个计划实在是太出色了。
梅思沃尔德思考了下便说道:“我觉得这个计划很不错,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倒不如把舰队分成两只。
一只分舰队负责日本列岛南面的海上封锁,另一只分舰队负责日本列岛北面的海上封锁。”
梅思沃尔德的提议倒是获得了西班牙、葡萄牙人的赞成,许心素思考了一会便说道:“我赞成分成两只舰队,主力舰队放在大阪和江户之间,分舰队则用于保护九州、本州联军东进…”
荷兰人只是犹豫了一下,便同意了这个计划。有了这些日本藩军作为炮灰,倒是可以让他们减少人员登陆的风险了。
第292章 公债和孔府()
九月十五日,经过了两周的航程,郑香终于指挥着明勇号返回了天津港。一次带回价值200余万两白银的金银,即便是在开埠了三年多的天津港也是极其稀罕的事。
扣除了给予立功将士三成的奖励,这些奖励将分别存于各位将士的银行户口之内,剩下的金银也相当于170万两白银,将近240万大明元。
而对于中央银行来说,账目并不是这么算的,他们可以凭借着这批金银印刷出三倍价值的纸币来,然后用纸币来支付奖励和战争账单,这场战争现在对银行来说这就是一场赢得暴利的生意,而这场战争只不过才刚刚开始。
收到了这批金银之后,中央银行的行长汪逢元再崇祯的授意下公布了一个消息,把用于日本的130万元3年期战争公债的年利息进行了调整。100万元海外发行的公债,从原本的年息12调高到了24;30万元国内发行的公债,从原本的年息16调高到了32。并宣布开始支付第一年的公债利息。
100万面向海外发行的公债倒也罢了,除了少部分被定居在大明的外商所购买之外,大头都在日本商人手中,朝鲜和琉球也有少量公债出售。给这部分公债提升利息,根本影响不到国内的民众。
但是面向国内发行的公债,由于此前三家银行已经发行了数千万的债券,相信朝廷并能够大笔购买债券的士绅豪商也差不多被消化完了,剩下的都是不太相信朝廷信用的士绅豪族,虽然民间有财力,但是购买公债的人员并不多。
虽然三家银行向崇祯表示,愿意包销这笔30万元的公债,但崇祯并没有答应,而是建议把原来100元面额的公债拆分成5元、10元、20元的小额公债进行销售,最终这30万元的公债大部分都被京城和上海地区的普通市民认购了。
当汪逢元代表公债发行银行发布了调高利息的公告后,一部分持有公债的市民便半信半疑的上银行领取了利息。当他们拿到了第一年的利息之后,关于购买债券可以获得高额利息的传闻,便开始在百姓之中传播了开来。
和数百年之后的普通中国人一样,这个时代的大明百姓对于官府的公告总是半信半疑,对于流传在市井中的小道消息总是深信不疑。于是乎,原本只是士绅豪商才能进入的债券市场,开始日益被普通市民所关注,连带着大明的债券市场也热火了一把。
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多数人并不明白,战争公债的高收益便意味着某一个国家正在被大明劫掠。当然这些人也许根本不在意另一个国家在遭遇什么,他们只知道自己正在从战争中获益这就足够了。
北京、上海地区的市民,开始对大明的海外政策产生了兴趣。因为辽东战争给各地百姓带来的高税收,导致大明百姓对于战争的普遍性厌恶,但在这些百姓从海外战争中获得收益后,一部分人开始转变了态度,他们开始把战争视为改变自己生活的一个机会。
仅仅从大阪城内运出的三分之一财富,就为崇祯解决了不少资金上的问题,不管是对于南方地震区的赈灾,还是北方的水利、道路建设,这笔财富可谓都来的相当及时。再次向常德等地震区追加了一笔100万的赈灾款项之后,朱由检这两个月以来的焦虑总算是放下了不少。
在朝廷、内库和民间善款的连续投入下,加上这一笔100万元的额外拨款,对于湖南地震区域的投入已经超过了400万元。朱由检自己估算,哪怕是被官吏豪绅贪污了一半,起码也有200万元落在了受灾百姓身上。只要能够在入冬之前恢复生产和住所,那么这场大地震造成的危害也就算被中止了。
不过最近比崇祯心情更好的,应当还是大明的首辅黄立极。当1个多月前常德大地震的消息传来,他的确是惶惶而不安的。一来是生怕别人借此攻击他;二来则是国库虽然这两年有所好转,但是想要赈济这么大范围的地震区域,也实在是力所未逮。
虽说因为地震发生在夏收之后,灾民暂时不必担心粮食的问题。但是如果耽搁了秋收,那么这个冬天就会成为灾民最大的难关。而地震所毁坏的房屋、道路、水利等设施,如果光靠灾民自己恢复,那简直就是一个灾难。但是依靠朝廷投入,却又让他束手无策,他可变不出钱来。
不过当崇祯自己揽下了最为棘手的筹款问题后,接下来的赈灾等行政事务性工作,对于黄立极和内阁来说,倒是变得极为轻松了起来。因为大地震而渐渐泛起的民间不满言论,在朝廷及时的调度物资赈灾措施下,迅速消失了。
原本对于新政一直持批评态度的士绅们,在看到了朝廷比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