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冈城位于博多及那珂川之间的福崎丘陵上,城下町位于城池的北面,距离大海很近。这座城池虽然被称之为石城,但是为了消除幕府的戒心,前任藩主最终还是拆毁了城中的天守阁。
也就是说,福冈城其实和长崎一般,都是一座港口城市,既然明人和南蛮人同熊本…萨摩军联手,那么福冈城就面临着被海陆夹击的危险。
黑田忠之并不认为,有着明人和南蛮舰队相助的熊本…萨摩联军会输给幕府。于是他开始向家臣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要求竹中采女离开福冈城。
黑田忠之的倒戈,让竹中采女愤恨不已,但是幕府势力在九州的消退,让他无法对黑田忠之的行为作出任何反击,他只能离开福冈城,前往九州最北端的小仓藩。
栗山利章不能接受黑田忠之的决定,于是跟随竹中采女一起离开。但是当他们抵达小仓城不久,细川忠兴却下令抓捕了两人,然后将他们视为礼物送给了联军,作为小仓藩向联军彻底投靠的证明。
细川忠兴押着两人向联军投诚时,加藤忠广才带着9000军势跨过了筑后川,距离小仓藩还有百余里呢。
北路舰队在十一月十二日夺取长崎和平户之后,立刻在当地建立起了统治秩序。之所以能够这么快控制当地形势,除了9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之外,当地的华人和切支丹教徒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普特曼斯虽然极想独自霸占长崎港,但是郑芝龙及葡萄牙人的牵制下,不得不认可了长崎、平户自治的原则。虽然被幕府驱逐过,但荷兰人在长崎还是拥有一定根基的,在自治会议上占据了大约40的席位。
而华人和葡萄牙人支持的切支丹教徒同样占据了40的议会席位,最后的20席位则落入到了愿意和舰队合作的本地商人的头上。
郑芝龙对于这次行动也是心满意足,此次从长崎、平户中夺取的财富,有将近十分之一落入了他的口袋,而且他还接回了妻子田川氏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十一月十五日,普特曼斯带着主力舰队继续北上,十六日抵达了福冈城北面的海面,和加藤忠广形成了海陆合围的势态。黑田忠之这才手忙脚乱的放弃了中立的主张,表示愿意加入倒幕联军。
十一月十七日,舰队抵达了小仓城,接受了细川忠兴的投效,至此九州岛的幕府势力基本被清除。同九州岛隔着一道海峡的长州藩上下固然是大喜,但是对于四国岛上的土佐藩来说却是一个噩耗。
更让土佐藩上下忧心的是,十一月十五日,在纪伊水道发生了一场水战,德岛藩和纪伊藩的水军不敌明人舰队,最终丧失了纪伊水道的控制权,濑户内海航道陷入了明人舰队的威胁之下。
四面环海的四国岛,失去了海上航道的控制权,等于要独立面对九州联军的进攻,这让土佐藩陷入了紧张备战和惶恐不安的气氛之中。
不过在水战中失利的德岛藩和纪伊藩,情绪却比土佐藩稳定多了。在水战一开始就抛弃了盟友,逃回根据地的淡路水军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蜂须贺家政此前同东海巡阅府暗中达成的协定,使得德岛藩不仅没有受到明人舰队的进攻,反而使得德岛城成为了明人舰队的补给港。
至于纪伊藩,原本就没有什么实力的水军被歼灭,并不能损害到纪伊藩的实力,藩内领地上缺乏优良港口,也避免了明人舰队从海上的入侵。
藩主德川赖宣和家臣们,却从这场水战中意识到了德岛藩的不可靠和明人舰队的强大。赖宣和家臣们讨论再三之后,决定无视幕府要求他们出击大阪的意见,并不答应大阪方面的停战协议,先保住自家的安全再说。
十一月十七日,德川赖宣伪装成安藤直次的侍卫,在堺市和李晨芳、许心素进行了一次会谈。会谈中李晨芳、许心素向赖宣承诺,不管日后形势如何变化,明国都会确保其对于纪州半岛的统治权力,并将王子川…鹤田湖…狭山以南的区域交给纪伊藩。
赖宣则承诺,只要幕府军没有夺取大阪城,纪伊藩就会保持中立,绝不会出兵越过王子川…鹤田湖…狭山一线。除此之外,赖宣还掏出了5万两,赎回了被俘的纪伊藩将士,并购买了一批武器。
阿部正次带着返还的长州讨伐军刚刚夺下了兵库津,就遭到了停泊在港外的五艘战舰的炮击。被打的溃不成军的片冈支队趁机退往来了六甲山,而兵库津及港口却彻底被摧毁。
介于明人舰队控制了海上航道,阿部正次不得不止步于凑川以西。因为他担心自己率军进攻大阪时,这只舰队会截断他的后路,让他这只部队处于前后夹击之中。
阿部正次虽然停下了脚步,但也没有呆在原地发呆。他一边派人同舰队交涉,询问对方为何无故攻击本军,一边派出了小股部队对流窜于六甲山一带的片冈残军进行围剿。
此外,他还派出了信使前往京都,请求京都所司代板仓重宗带领召集来的京畿联军南下,和自己一起进攻大阪。
而在此时,叶雨轩正将联军指挥部从种子岛迁往长崎,并邀请九州诸藩及长州藩等西国大名在长崎会面,商讨联军上洛一事。也就在这个时候,由朝鲜三道水使林庆业带领的六、七十艘运输船,正浩浩荡荡的向着长门开去。
这座长州藩著名的渔港,现在已经成为了日本以西最大的捕鲸基地。大明的渔业公司在此地不仅控制着大批人手,还储备了大量的粮食,足以支持一只舰队的消耗。
林庆业将济州第一步兵团运来此处,也是想要借助此地的物资支持北上的作战计划。就在西南诸藩和联军紧张筹备着上洛作战时,京都所司代板仓重宗却陷入了麻烦之中。
阿部正次的出兵计划虽然很好,但是板仓重宗却感觉自己无能无力。因为京都正陷入了物资缺乏的难题,他甚至都不得不中止了向京畿各藩征召军队的命令。
按理说,坐拥京都盆地和临近大阪平原的京都,其实不应该缺乏物资。但是数十年的和平,使得京都人口已经超出了京都盆地能够承载的人口上限,基本上都需要从大阪输入各种生活物资。
但是现在大阪沦陷,而此前秋收的一部分粮食又被调拨给了阿部正次,这使得京都一下失去了物资输入的来源。板仓重宗虽然有意向彦根、尾张两藩求助,但是前者也就意思意思的送来了500石粮食,而后者则干脆一毛不拔。
在大阪出动军队做出进攻京都的举动后,又有不少人从京畿附近逃入了京都,更是加快了消耗京都物资的速度。在这样的状况下,板仓重宗能够安抚住京都不发生变乱就不错了,哪里还能领兵出征大阪呢。
第305章 西国之变二()
三面环海的长崎港是日本距离中国最近的良港,它同上海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只有860公里,距离对面的朝鲜釜山港大约53公里左右。如果顺风的话,从上海到长崎的商船也就只需10天,从长崎到釜山港大约也就一天而已。
所谓的长崎港,主要还在于中岛川的河口到兴福寺门前这一段。围绕着中岛川下游两侧河岸,正是长崎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和长崎西北百余里外的平户岛相比,长崎开埠的时间虽然较晚,但是发展的势头却极好。
如果说平户岛的外商主要是以华人、荷兰人为主,那么长崎大约就是葡萄牙人、华人的贸易基地了。不过,在普特曼斯攻下长崎之后,便将被幕府赶走的荷兰商馆人员安置在了这里,从而使得荷兰人在长崎的势力急剧膨胀了起来。
普特曼斯、郑芝龙带领舰队攻下长崎、平户时,不仅收缴了长崎町奉行的金库,还没收了幕府特权商人,主要是那些丝割符仲间商人的资产。
自从大明方面开始对生丝出口贸易进行管制之后,白丝价格便从2800钱每百斤生丝一度涨到了4000钱以上,其中等级最高的一级湖丝甚至达到了6000钱每百斤。
每年输入日本的生丝,过去大约为30…40万斤,前两年的时候一度上升到百万斤一年。从去年开始又回落到了每年60万斤左右。
原本主要针对葡萄牙人的丝割符制度,在明人控制了生丝出口之后,也被幕府扩大到了所有贩卖生丝到日本的商船上面。
在今年,生丝价格下挫到了3500钱每百斤(421两/担),至今为止销售了50万斤生丝左右,也就是创造了210万两白银的生丝市场。
但是这些仲间商人把这些生丝出售到京都,即可卖出5000钱每百斤的价格,差不多可以获得超过40以上的暴利。由于日本的生丝质量不及经过分级的中国丝,因此中国丝的大量进口还打击到了日本本土的生丝产业,更是增加了日本丝绸生产商人对于中国丝的需求。
普特曼斯和郑芝龙从长崎町奉行的金库中收缴了大约35万两存金,从这些特权商人手中没收了大约15万两,但是当叶雨轩抵达长崎后,北路舰队移交给他的存金,只剩下了30万两,主要是白银和铜钱。
消失的20万两存金,叶雨轩很快就弄清了去向,不过他并不打算揭破这件事。因为普特曼斯生怕他追究这些消失的金银,很是爽快的把长崎的权力移交给了他,然后便率领舰队继续北上了。
只专心从金库里弄钱的荷兰人,居然没有发现金库里的金银除了来自本州岛的石见银山之外,还有一部分则来自于长崎附近的银山。
而金库中的铜钱占了大约近三分之一的价值,铜钱种类主要为两种,一种是庆长十一年发行的庆长通宝,一种是元和元年发行的元和通宝,每枚铜钱大约重26克,每4000枚相当于黄金一两,白银50钱(日本的金衡制)。
不过荷兰人也并不是没做什么好事,虽然普特曼斯在叶雨轩抵达之前抢先建立了长崎自治会议,并让荷商史必克担任了长崎自治会的议长。
这位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