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恩也拿徐应元没办法,不过他和徐应元毕竟是崇祯身边的老人,有什么事一向都是互相照应着,他也知道徐应元这人性格虽然不错,但是却是个瞻前不顾后的货。

    到了这时,他也不得不开口点醒他两句,省得徐应元得罪了宫内的首领太监们,还茫然不知。

    果然徐应元听了王承恩的提点之后,脸色迅速翻白了。“这个,这个,当时我也没想这么多啊。我只是想在陛下面前表现一二,这一个多月没见到陛下,我总感觉陛下待我有些疏远,这才想要哄陛下欢心。天地良心,我可真没想过要砸大家的饭碗。”

    王承恩摇了摇头,叹气的说道:“你呀,我都劝你多少回了,让你在陛下面前要谨言慎行。你我能走到今天很容易吗?别看你我现在都这么风光,这不过都是虚的。这皇宫之内就是一个鳄鱼潭,你我两人素来在宫内没什么根脚,今天的地位全是来自于陛下的宠幸。老实说,在宫内我也只敢相信咱们信王府出身的旧人,其他人都巴不得看咱们倒霉,好给他们腾位子呢?”

    徐应元对着王承恩拱手道谢,接着求恳道:“王公公,你素来知道我是个没脑子的,这陛下稍稍一夸奖,我就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但是现在我该说不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恳求王公公给我出个主意,这事可怎么收尾。这些宫内的太监要是听说,是我透露了这些事给陛下,还不撕了我的心都有啊。”

    王承恩看着徐应元对着自己低声下气的求救,心里不免有些得意。这些日子来,都知监的势力在宫内越来越大,而执掌都知监的王德化,也越来越跋扈,颇有点要和自己别苗头的感觉。

    原本宫内衙门排名第一的司礼监,现在也有不少首领太监纷纷向他抱怨,说都知监在内廷完全排挤了司礼监的权力,这完全不符合祖制啊。

    而崇祯亲自提拔的乾清宫副管事吕琦,也越来越得崇祯的看重,有些事都不再交给他经手了。这让王承恩这个正牌的乾清宫管事太监,有种被架空的感觉。

    王承恩同样知道,虽然崇祯没有按照惯例把信王府出身的太监安排到各衙门,但是凡是重要的事,崇祯都会特别交代信王府出身的太监去办。可见在崇祯心中,最信任的还是他们这些信王府的旧人。 

第123章 告别() 
王承恩看了看左右,再次确定四周无人之后,才压低声音说道:“刚刚在书房中,听到你说钱法一事的,只有陛下、你、我和吕琦四人而已。”

    与其等日后陛下整顿宫内钱法发难,让宫内众人知道是你向陛下说出了钱法的内情,倒不如先下手为强,你先主动散布消息,说是吕琦向陛下汇报了钱法的内幕。

    王承恩出的主意,让徐应元迟疑了片刻,他有些犹豫的说道:“这个,这个会不会太过分了些,要是吕琦矢口否认,反而把我给交代了出去,那不是弄巧成拙了吗?”

    王承恩微微一笑,“你和我加起来两张嘴,吕琦只有一张嘴。你说宫内众人到底是会相信我们两人,还是相信一个混堂司出身的仆役?当然如果你想当一个正人君子,不屑把事情推给吕琦的话,那么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好了。”

    徐应元脸上一红,赶紧分辨道:“王公公休要说笑了,我是什么样的人,你难道还不清楚吗?我要是正人君子的话,王公公你就是圣人了。我只是担心,虽然王公公你站在我这边,但是陛下难道也会帮我撒谎吗?”

    “陛下倒是不会撒谎,但是宫内又有那个内宦敢去找陛下求证的?”王承恩看到徐应元因为事情涉及到他自己,心神不宁之下,连基本的事实都看不清了,不由出声点醒了他。

    徐应元这才发觉他似乎有些多虑了,他对着王承恩深深行了一礼之后,才满怀感激的说道:“王公公的恩情,杂家会记住的。今后王公公有什么吩咐,杂家必有回报。”

    徐应元告辞离去之后,王承恩看着他的背影,感觉自己终于出了一口郁气。接着今天的事,他拉拢了徐应元,又敲打了吕琦,可谓一举两得了。

    原本他就想着要怎么巩固自己的地位,现在倒是想瞌睡就有人送上枕头了。

    徐应元心思重重的走出了乾清宫,虽然王承恩说的建议不错,但是徐应元同样知道,他这样做等于是让王承恩抓住了他的小辫子,虽然王承恩在宫中的风评一向不错,但是能想出这么阴损的主意,这好人也好的有限了。

    想到这里,徐应元不由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部位,一本小册子正好好的躺在他的怀中。

    这一刻,徐应元想起了在凤阳和魏忠贤告别时的最后一次会面。

    在凤阳镇守太监府的后花园内,一座小小的茅草房突兀的竖立在了花圃内。原本种植了奇花异草的花圃,被人粗暴的铲平了。在茅草屋的四周还能见到一两株没有清理干净的花草,徐应元在府内仆役的带领下,前来和魏忠贤道别了。

    原本徐应元并不想这么快离开,他还想着多呆上几天,安慰下自己的老赌友。毕竟从一个权倾天下的权阉,变成在中都凤阳被圈养起来的镇守太监,这种陡然的人生落差,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但是想要安慰魏忠贤的徐应元发觉,自从进了镇守太监府之后,魏忠贤就把自己关在了镇守太监府内,连徐应元也等闲见不到了。

    凤阳虽然号称中都,但不过是一座皇权意志体现下的产物。这座城市内真正的平民很少,主要人口大多是守卫皇陵的军人和营建皇陵工匠的后代。

    因此凤阳城内并没有江南地区繁华的人文景观,倒像是一座画地为牢的大监狱。徐应元在这里呆了几天,就开始怀念京城的生活了。

    徐应元在凤阳无所事事的呆了几天之后,发觉魏忠贤似乎并不需要自己的安慰,就打算向魏忠贤告辞,返回京城覆命去了。而魏忠贤到了凤阳之后,对他似乎也没有什么表示,也让徐应元心中有些不快。

    因此被仆役带进茅草屋的时候,徐应元不由出声嘲讽了魏忠贤几句。“我还以为,魏公公你真是打算清心礼佛,为先帝守灵,从此不问世事了呢。想不到这茅草房外面看起来不怎么样,这里面倒是别有洞天,这地板遮莫不是粤北铁力木所制,魏公公出了京城还是一样这么讲究啊。”

    茅草屋不算大,为了隔绝地气,整个地面被上好的铁力木制成的地板架空了。一具小小的屏风把房间分成寝室、客厅两个部分。

    因为时间赶不及,房间内的器具还没来得及制作。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之外,整个房间看上去空空荡荡的,这倒是让茅草屋看起来宽敞了一些。

    当徐应元进来的时候,魏忠贤正跪坐在客厅中间的一张炕桌前。客厅的角落上,一个10来岁的小童,正守着一只红泥小火炉为他烹茶。

    对于徐应元的讥讽,魏忠贤似乎毫不在意。他伸手指着对面的位子说道:“徐公公请坐,听说你要回京,我得了些上好的黄山云雾茶,想请你尝尝鲜,也算是为你饯别了。”

    徐应元大大咧咧的在魏忠贤对面坐下了,他看着童子为自己端上来的云雾茶,不由有些苦着脸说道:“魏公公你什么时候开始玩上这些风雅玩意了,让我喝这云雾茶,还不如来上二两小酒,再来上一碟酱黄豆呢。”

    魏忠贤看着徐应元,不由呵呵笑了起来,他不由说道,“想不到,你还记得十多年前的旧事。当年光宗皇帝虽然被立为太子,但是福王迟迟不肯出京就藩,光庙这太子之位可谓做的心惊胆战。

    当时连光庙自己都岌岌可危,不知道这太子之位还能坐多久。郑贵妃在宫内仗着神庙的宠爱,更是权势滔天。先帝天启虽然贵为皇太孙,但是宫内众人却顾忌郑贵妃和福王的看法,不敢有所亲近。

    当年你我二人虽然各在先帝和今上身边侍候,但也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小内侍罢了。

    那时朝中大臣和神庙都围绕着国本争执不下,宫内朝中,关注的不是福王就是光庙。先帝和今上,也就成了无人过问的孩童。而你我二人当日最大的享受,不过是弄上几两劣酒,再搞上一碟酱黄豆解乏罢了。”

    听到魏忠贤动情的回忆当年,徐应元的一点不平之气也很快消散了。他取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后,才淡淡说道:“当年的事记得这么清楚干嘛?我听宫中老人说过,他说一旦人开始靠回忆过日子,那么这个人也就快成废物了。陛下虽然把魏公公你发配到了中都,但是却也没有对你赶尽杀绝,我看你也不必太过悲观,也许还有起复的时候。”

    “徐公公说笑了,我比你年长10岁,现在已经59了。等到陛下再想起我,恐怕我的坟头都要长草了。更何况,这些年杂家也得罪了不少人,当年有先帝在,杂家也不惧什么。杂家干的事也许对不起别人,但是起码对得起朱皇帝。

    今上虽然仁厚,但是毕竟和杂家亲疏有别。若是陛下想不起杂家,杂家还能在此安度晚年。若是陛下想起杂家,估计就是杂家去见先帝之时了。”魏忠贤略带激动的说道。

    徐应元对此也有些无言以对,因为他知道,魏忠贤说的正是确确实实的大实话。当年张居正得罪了天下缙绅,那些文官不同样没放过他吗。张居正还是文官中的一份子,比魏忠贤这种天生政治不正确的太监,地位要高的多。

    陛下要是忘记了魏忠贤,大约朝中文官们也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如果陛下再想用他,恐怕就要朝野群起而攻之,必除之而后快了。

    徐应元举起了自己面前的茶杯,对着魏忠贤正色说道:“既然此处无酒,我便以茶代酒,向你作别了。我这次返回京城后,也不知今后还能不能再见到你,你我20年的交情,今天就做个告别吧。”

    魏忠贤没有举杯回应,而是对着烹茶的童子,和一边侍候的亲信太监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