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海加上松江府正好是一个突出的鱼嘴地形,若是海上有台风登陆这一地区,必然横扫整个区域,还要加上长江口的崇明岛。

    朕以为,应当将上海、松江、崇明岛、嘉定合并为一个大的行政区,统一对地方上的水利及抗灾行动作出管理,特别是该地区每年夏季的台风季节,更是应该进行统筹管理。本地区不管是经济发展、人力资源还是物资资源都是比较充沛的,只要有一个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他的并不需要朝廷多加操心了。”

    钱谦益和同僚用眼神交流了一会,便向皇帝说道:“陛下深谋远虑,的确远超臣等。臣以为合并这些地方为一、一”

    朱由检快速的接话道:“还是直辖市,不过行政规格提升到省级,还是叫上海市,撤销松江府的编制,令其同上海市政厅合并,今后这一地区就分为县、市两级。

    宋应升依旧担任上海市市长一职,不过可以挂巡抚头衔。既然是巡抚,今后上海地区内的军队自然可以任由其进行调动,只要不出上海地区即可。”

    钱谦益顿时有些吃不准了,他不由说道:“可是陛下,宋应升虽然没有挪动过位置,但是上海市由县级到府级,现在又提升到省级,他岂不是五年时间连升数级?这升官的速度是不是有些惹人非议?”

    朱由检转头看了一眼钱谦益,不由笑了笑说道:“那也是他运气好,谁让大明只有一个上海呢?既然他能够将上海市发展起来,朕以为也没什么可以非议的。”

    内阁的阁臣们面面相窥,不知道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也只有从后世穿越的苏长青才知道,大上海意味着什么。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上海背靠着这个时代大明最为精华的江南地区,还能通过长江勾连两湖、四川的内。

    只要上海按照历史上崛起的过程重新来上一遍,现在所谓的江南名城的璀璨光芒,都将会被上海一城所独占。后世的北上广深和东方魔都岂是随便说说的。

    而对朱由检来说,极力扶植上海的崛起,用心也是有些不良的。现在江南士绅之所以势力雄厚,无非就是依靠着这江南地区的富庶,从而在经济上卡住了大明的命脉而已。

    一旦江南的财富从苏州、扬州、无锡、金陵、湖州等地流向了上海,那么就是朝廷掐住了江南士绅的经济命脉了。当年上海开埠之后,还不到六十年,就把曾经的江南地区变成了东方魔都一枝独秀,朱由检自然也是会照猫画虎的。

    经济格局上的改变,将会把江南士绅赖以存在的基础一一变革,最终令这个阶层被历史的车轮压个粉碎。

    当然,朱由检现在并没有和阁臣们交底的意思,他点了这一句之后,便扯开话题说道:“至于崇明岛的赈灾,朕看5万元实在是太少了,而且仅仅只是修复外围的土堤和村民的房子,并不是治本之策。

    朕之前查过,崇明岛遭受潮灾也不止一次了。以崇明岛的地势,一旦让潮水破开了土堤,低洼地区的村子基本就难以自救。而崇明岛围江造田,普通百姓的家园几乎都在低洼地区,听说足足有数万人口之多。

    此次土堤破围并不是特例,只要年年都有台风,潮水就有可能破堤而入。所以朕的意思是,既然要救灾,那么就想想办法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海宁地区修建的扞海鱼鳞大石塘如今也修建了近四千丈,据说效果还不错。朕的意思是,从海宁抽调一部分人员前往崇明岛及上海,研究下如何修建更为牢固的石堤。

    在环岛石堤没有建成之前,令岛上居民在自家村子边上修建一个大土墩子。一旦风暴来临,便让全村的人上墩子等待救援,起码也先保住百姓的性命”

    钱谦益等内阁阁臣虽然接受了皇帝的主张,但表示修建石塘的经费实在是难以筹措。

    于是朱由检表示会令内务府和海关各拨付一部分,此外他还说道:“朕此前也说过,税收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既然如今上海地区的百姓遭遇到了灾害,朕看当地的税收也可扣下一部分,就直接划拨到修建石塘的工程中去。另外地方上的积欠也可彻底清理一下,有钱的还钱,没钱的自然就要出力”        

第424章 来自欧洲的交流() 
大明时报开办数年之后,终于从当初皇帝自娱自乐的小报,变成了足以影响大明舆论的重要宣传机构。这种影响力上的变化,同样也造成了大明时报社政治地位上的变化。

    这也使得大明时报社从原先东厂旧址搬了出来,搬迁到了京城图书馆和同文馆隔壁,一处占地将近10亩的大宅子内。至此,大明时报背后那若隐若现的东厂背景,终于开始不被人提及了。

    这座大宅子是一座典型的京城四合院格局,十分之四的建筑加上十分之六的园林庭榭,正附和了明人居住在城市内,却又无时不刻想要亲近自然的审美观念。这样的建筑对于二十七岁的亚历山德罗来说,无异是一种令他想要赞美上帝的杰作。

    亚历山德罗,一名出身威尼斯画派的画家,严格来说他还不能被称为画家,只是一名结束学徒生涯不久的画师而已。像他这样的无名画师,在意大利可谓是比比皆是,亚历山德罗也是诸多画师中较为寻常的一个。

    他从老师的画室内毕业之后并没有留下替老师工作,而是来到了罗马,试图在这里闯出自己的名头,从而开辟自己的画室。不过显然一个没什么特色,又没有得到贵人赏识的画师,是不能在人才济济的罗马城内出头的。在罗马流浪的这三年,除了替教堂修补圣象和打一些零工维持生活之外,亚历山德罗没有创作出一副称得上是作品的画作。

    就在他心灰意冷,准备回乡下老家承继家业时,刚好遇到了中国使团前来访问教廷的事件,中国使团还在招募一些特殊技能的人手前往中国。亚历山德罗于是决定在放弃自己的画家生涯之前,前往遥远的东方去冒一冒险。

    他向中国使团开出了300荷兰盾的年薪,并愿意签订三年的雇佣合同。虽然亚历山德罗极力鼓吹自己的画技,但耶稣会的教士很快就揭破了他的处境,不过是一个没有作品的无名画师而已,年收入不会超过100荷兰盾。

    不过鉴于亚历山德罗是唯一一个应募使团的西洋画师,而威尼斯画派画作的华丽色彩及世俗气息也令中国使团的带头人极为满意,于是他最终还是被中国使团接受了。年薪降到了200荷兰盾,不过使团表现愿意负担他往来的船费,当然是在他按照约定完成了三年的雇佣之后。

    在经历了太平洋的惊涛骇浪和各种远航旅途中的艰辛之后,亚历山德罗终于抵达了他幻想中的东方世界,只不过这个东方世界和他想象中的那个并不一致。但是这个现实中的东方世界,却带给了更大的惊喜。

    亚历山德罗觉得,三年时间也许足够让他完成一幅真正意义上的作品了,那么这趟前往东方的冒险就没有白费。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居然是为一家报社服务,而不是为皇帝或是某个贵族服务。

    在东张西望打量周围环境的亚历山德罗对面,孙之獬正拿着一张素描头像端详着。这正是他自己的头像,孙之獬还是第一次看到同自己这么相像的画像,差不多可以抵得上几位本朝知名画家的手笔了。

    放下了手中的素描之后,孙之獬对着一边的通译说道:“告诉他,现在报社需要一份陛下的标准像刊印在报纸上,只要他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会举荐他成为正式的宫廷画师。”

    亚历山德罗听完通译转述的话语之后,立刻认真的看着对面的孙之獬说道:“请帮我告诉这位大人,就算是让我成为了宫廷画师,我画的每一幅作品,都应当支付单独的报酬给我,一副油画最低不得少于300荷兰盾。”

    对于这名斤斤计较的西洋画师,孙之獬心里颇有些不耐烦,不过想到如果能够在报纸上刊登出清晰而准确的皇帝画像,对于报社在政治宣传上的意义,他最终还是忍下了自己的厌恶感。

    “告诉他,只要他能够完成我的要求,那么今后向他*的每一幅油画,都可以单独进行定价。当然,他的油画作品价值多少,那就要看他的绘画水平了”孙之獬含糊的答应着,不过心里却觉得,应当没有什么人会花150元请他花什么油画的,这个价格已经同大明顶尖画家的画作相去不远了。

    获得了孙之獬承诺的亚历山德罗心里非常高兴,在欧洲一位有名望的画家制作一件作品,大约在1000…3000荷兰盾,他的画作能够达到300荷兰盾,意味着在这里他终于踏进了画家的门槛,而不再是一名没有创造性的普通画师了。

    和亚历山德罗一样,从南欧各地招募来的数十名拥有特殊技艺的人才,正按照他们自身所拥有的才能分配到合适的地方上去。有的人带来了适合酿造红酒的葡萄品种,有的人则带来了欧洲啤酒花的改良品种和啤酒酿造法,也有人带来了美利奴绵羊的蓄养和羊毛加工工艺等。

    这些来自西方的良种和工艺,极大的促进了大明农科院对于农业的认识,也给了大明各工坊不少启示。不过科学文化的交流也是双向的,当大明吸收着来自欧洲的农业和科技发展结晶时,这些来到中国的欧洲人,也第一次了解了农科院对于农业技术研究的加速作用,认识到了什么叫做标准化生产,什么是大工业生产。

    虽然欧洲此时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工业化和工业革命,但随着大明不断扩大对于外界的交流,大明的工业化道路终究还是隐隐约约的为欧洲各国指明了时代发展的方向。

    应该来说,此时的大明在崇祯的推动之下,就像是一只刚刚从冬眠中清醒过来的巨熊。这只巨熊饥肠辘辘的从自己的窝里走了出来,第一次眺望着固有领地之外的森林,试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