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大唐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乡绅耆老试图找比较熟悉的官员进行活动,没想到反对灭蝗的官员全都被大王免职了!

    这让一众乡绅耆老都是手脚冰凉,大王亲自罢免反对灭蝗的官员,已经说明了大王对灭蝗的态度!

    欧阳辰正式让人集合的时候,乡绅耆老他们最后的希望商人也全都对欧阳辰一脸的恭敬,这下乡绅耆老们都意识到一切都完了!他们无法再反对灭蝗!

    等人都到齐了之后,欧阳辰扬声说道:“本官打算采用灭蝗的办法来解决蝗灾问题,这件事也得到了大王的同意,现在,你们谁同意?谁反对?”

    参事吴文可首先站了出来:“总参事的灭蝗行动,皆是为了天下苍生,是正义的举动,吴某表示支持!”

    参事张平也表示了支持:“总参事此举,乃是为了百姓的生计,这也是我等官员的职业,我张某也支持!”

    其余的官员也纷纷表示支持。

    接下来是陶安定这个教派代表:“总参事的灭蝗行动可挽救无数的生灵,是对信徒的负责,我们风神庙也完全支持!”

    随着陶安定的发现,其他的庙宇代表也纷纷开口,表示对欧阳辰的决定表示严重的支持。

    接下来是商人的代表,首先开口是来自周地的商人杨可:“总参事的措施,乃是为国为民,我等商人也愿意全力支持!”

    随后其余的商人也开口支持,这让欧阳辰不太放心的心现在也彻底放了下来。

    欧阳辰转向了乡绅耆老们,其实不管这些人是否支持,结局都已经注定了,欧阳辰相信这些人只要不傻,都不会反对的。

    现在其余各个势力都表示了支持,乡绅耆老们要是敢反对,他们的下场一定是非常悲惨的。

    但是乡绅耆老们还是难以表示直接支持,毕竟他们的内心是不情愿的,一时间竟然有点冷场。

    欧阳辰等官员没说什么,但是商人们不耐烦了,对于商人而言,每时每刻都是财富,现在这些乡绅耆老不说话,浪费时间,就是再谋财害命,这让商人感到很不舒服。

    杨可带着不爽的声音说道:“几位,怎么个意思?要是不同意,也可以说出来嘛!我们不会计较的!”

    杨可说“计较”两个字的时候,咬的很重,显然是威胁。

第183章 灭蝗行动() 
虽然杨可说的是“不会计较”,但是乡绅耆老们谁敢当真?杨可说的绝对是反话,他们敢反对,今后肯定有八辈子都穿不完的、量身定制的小鞋。

    一时间乡绅耆老们体会到了什么叫“孤立无援”、“四面楚歌”,这两个成语,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乡绅耆老们暗暗想到,这欧阳辰不会是他们的天敌吧?他们还是第一次弄的如此狼狈!

    但是无论如何,杨可的威胁还是很有效果的,乡绅耆老发现他们已经没有一个援军,无奈的表示他们也同意灭蝗。

    乡绅耆老们咬着牙说完同意之后,杨可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道:“早这么痛快不就完了嘛!干嘛要浪费那些时间,真是不识抬举!”

    这声音刚好让乡绅耆老们可以听到,让他们气的浑身发抖,一口老血也差点吐出来。

    这话欧彦辰等人也听到了,不过都没什么反应,这次灭蝗,就属这些乡绅耆老最顽固了,给他们点教训也好。

    欧阳辰看到最后的顽固势力乡绅耆老也屈服了,当下便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本官就宣布接下来由官府带有,大家齐心协力,一举消灭蝗灾!”

    说完这句话,欧彦辰转向了陶安定,让他打消普通百姓的担忧。

    陶安定站了出来,朗声说道:“我知道你们都担心蝗神报复,但是我告诉你们,大王乃是龙的传人,前些天特意和天庭沟通,天庭的神仙也感于我川地百姓困苦,特意同意大王灭蝗来保住百姓们的庄稼,大王为此也辛苦了很多,希望大家要记住大王的好处!大王是爱民如子的!”

    陶安定的威望在普通百姓中相当高,比起乡绅耆老也丝毫不差,这一说辞得到了百姓的共鸣,很快现场就欢呼起来。

    当然,除了李有信得到了好名声,主持这场灭蝗行动的欧彦辰也到了“欧阳总参事好官啊”之类的赞扬。

    面对这样的盛况,那些商人和教派人士也不甘落后,纷纷和百姓么一起喊了起来。

    这次的灭蝗可以说是皆大欢喜的,各个庙宇参加了这么大层次的聚会,在彭城的城池里露了个脸,以前他们都只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活动,这次进了城,可以说一个较大的收获了。

    官员们也很满意,这次是替大王办事,损害的也不是自己的利益,他们自然乐见其成了。

    至于欧阳辰等人,更是满意,谁都不想默默无闻,不敢说是替百姓主持公道,起码他们也想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到了参政部总参事这一级官员了,估计没几个人只想吃吃喝喝等到退休吧!

    普通百姓也很满意,对于蝗灾,他们的内心还是感到恐惧的,灭蝗害怕遭到上天的惩罚,没想到大王利用自身的优势化解了可能到来的“天罚”,他们自然高兴,感到遇到了一个英明的大王,而不像其他藩镇或者皇廷那样,只知道横征暴敛!

    商人们也很高兴,这次顺应了大王的请求,成功给乡绅耆老们施压,让他们不得不接受灭蝗的行动,他们又可以向大王邀功请赏了。

    李有信也很满意,这次不管怎么说,也成功的解决了蝗灾的问题,对于稳定川地、发展经济,有很大的好处,至于消除迷信思想,还需要一段路要走……

    唯一垂头丧气的,就是乡绅耆老们了,这次他们被所有人抛弃了,当然他们也无可奈何,乡绅耆老要是没有人在下面帮衬着,那也是外强中干!

    很快川地就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灭蝗行动,不仅官府组织了大量的百姓参与,就连军队都参与其中,弄的声势无比浩大,再次引起了皇廷和其他藩镇的注意。

    不过大多数人对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特别关心,李有信想灭蝗就让他灭吧!反正就算出了蝗神报复的事情,也不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皇廷和藩镇的百姓则是心态复杂,一方面担心川地的人会因为他们的“愚蠢”而遭到“天罚”,另一方面又有点羡慕,不管以后会不会遭到天罚,眼前这一关,川地的人都过了……

    当然,皇廷和其他藩镇的百姓都没勇气去灭蝗,官府的人更是当没看见,即便有少数官员想这么做,也苦于得不到百姓、同僚的支持,只能无奈的放弃。

    其实有些级别较高的官员明白,川地这次要不是川王亲自出手,灭蝗的事情也很难成的,要是皇帝李江或者一方诸侯不亲自发话,估计都很难有什么效果,毕竟乡绅耆老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而乡绅耆老和下层百姓又是关系紧密,要是摆不平乡绅耆老,灭蝗行动也就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到时候估计成绩没有,麻烦倒会有一大堆。

    就算是川王要对付乡绅耆老,还要联络那么多的势力呢,可见乡绅耆老的难对付,其他的官员可没这个号召力,他们也没有川王那么多的产业来吸引各路人马来支援。

    皇廷和各地藩镇的不作为也让他们尝到了苦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的流民越来越多,暴动的规模也逐渐增大,刚开始地方官员还能镇压住,并且隐瞒事情的真相。

    但是现在已经镇压不住了,不少县城都被攻破,杀死了里面的官员和乡绅耆老,开始有人为他们的疯狂付出代价了……

    这下更没人关注李有信这里了,后院失火的情况下,谁还顾得上关注别人……

    而愈演愈烈的暴动不仅在有蝗灾的地方发生,还威胁到了其他的地方,其他藩镇也只能咒骂那些惹祸的势力,另一方面派兵剿灭那些暴动。

    这一次是秦王被殃及池鱼了,从楚地出来的乱军跑到了秦地作乱,让秦王头大无比,秦王要求楚王尽快派兵剿灭这些乱军,但是楚王以乱军已经逃离楚地为由,拒不出兵。

    各个藩镇的关系并不好,好不容易把乱军打了出去,吃饱了撑的派兵去追?楚王李德秋才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呢!

第184章 华凯的阴谋() 
两人的扯皮持续不断,皇廷和其他藩镇都在看热闹,一时间大唐乱成了一团。

    对皇帝李江来说,本来藩镇闹的一团糟是件好事,可是自己的地盘出现了暴乱就把他的好心情给弄没了,而他又没有勇气像李有信那样去灭蝗,只能让文官带些粮食去招安,以尽快平息事态。

    但是暴乱已经发生,哪有那么容易能平息?因为迷信而遭殃的不仅仅是百姓,还有皇帝李江,因为勇气不够,给自己种下无穷无尽的祸端。

    唯一清闲的就是李有信了,灭蝗的效果是很显著的,川地并未受到多少损失,各地的农民依然可以过正常的生活,川地因此而超级稳定。

    这天李凡依也出来晒晒太阳,最近发生的事情他也听说了,暗道自己这个儿子突然变得如此能干,皇廷和各个藩镇都是一地鸡毛的时候,川地却没有任何的动荡,让李凡依感到很欣慰。

    同时还有那么一丝的后悔,当初要是早早把川王的位置给这个儿子,另外两个儿子到现在也能好好的活着……

    可惜的是世界上没有如果,现在另外两个儿子已经死了,让他这白发人送黑发人……

    一阵清风吹过,李凡依摇摇头,不再去想这些事情,这时候一队士兵从他眼前经过,当然这不是重点,这些士兵都骑着钢铁制成的马,一个个行动飞快,让李凡依觉得自己见到了天外来客。

    这又是工坊制造的新东西?只是看起来好像要自己用力蹬,对于他来说不是好的选择……

    这个时候李有信也过来了,这段时间都是文官在忙,他这个喜欢打仗的人并没有多少事情要做,正好多和李凡依坐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