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嘉靖攻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光很确定的点点头:“不是。”

    同时,郑光心里暗道:“我就是他。”

    徐胖听不到郑光的心声,自然更加郁闷了,考虑再三,缓缓说道:“你现在写出这些来,不太有说服力,毕竟你没有全国范围内的执政经验,贸贸然拿出这样一份东西,我估计就算是陛下也要被吓到,然后调查你到底是何居心,所以,我建议,你还是暂时不要拿出来,写出来可以,做个参考,等咱们有了足够的经验的时候,再拿出来,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兀。”

    徐胖的话还是让郑光略有感悟的,的确,徐胖在有些地方还是说的挺对的,现在自己就一个举人,立下战功是不假,但到底还是年轻,甚至是年少,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个毛孩子,只不过打仗厉害点,还没有到可以和那些四五十岁的精英臣子一起谈论国家大事的级别。

    而就是这样的自己,居然能提出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军事改革措施,说出去,谁信啊?谁也不是傻子不是白痴,你给个练兵策略就已经很惊才绝艳了,你居然还要搞军事改革,锦衣卫立刻抓起来审问啊!

    “你说的也没错,我是有些操之过急了,只是,咱们越早办成这些事情,大明也就越早从南倭北虏之中脱身,咱们搞得缓慢了,苦的,还是民众唉”郑光也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还有现在的大环境,连个进士都不是,有什么资格给皇帝上书呢?看来,还是要尽早把科举之路走完,考取一个高名次,这样,才能真正的为今后打下基础。

    郑光决定埋头读书备考的关口,朝廷内部也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主题是河套到底该不该收复,辩论的起因是三边总督曾铣给皇帝上奏了一本奏折——请复河套疏。

    这本奏折被内阁首辅夏言看到了,夏言看到之后,惊为天人,曾铣在奏疏里提出的论点非常有理有据,言辞恳切,条理清晰,很有可行性,而且曾铣此人夏言也略有耳闻,进士出身,性格刚烈,早年在山东任职的时候就对蒙古人年年南下抢掠非常不满,往往一听到这些消息就气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没日没夜的想着如何解决这种祸患。

    他的名声在山东任职的时候就已经很响亮了,就任三边总督之后,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自己的志向,屡屡率军出击打败俺答的入侵,而且多方面的发明新式武器,让蒙古人吃尽了苦头。

    什么地雷什么定时炸弹都被他弄了出来,把地雷埋在蒙古人进兵的必经之处,炸得蒙古人人仰马翻,把定时炸弹用五彩丝线包裹住丢到蒙古人军营里,引来大量蒙古人观看,时间一到,炸弹爆炸,大量蒙古人死于非命。

    蒙古人攻城,他在城池底下搭建戏台子,搞木偶戏,搞得有声有色,戏台子底下是定时炸弹,城头暗自埋伏大量火炮,等蒙古人接近观看的时候,炸弹爆炸,火炮齐鸣,城门一打开,大量铁骑冲出,蒙古人损失惨重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为曾铣的才华,他的辖区已经很久没有小股蒙古骑兵敢于入侵了,要来也是一大批一大批的来,这样有点安全感,不过曾铣也不闲着,你不来,我就打过去,我不能坐在这里等着你打过来,于是蒙古人倒了血霉了,在曾铣任职的几年里,被曾铣折腾的苦不堪言。

    而现在,曾铣已经不能满足于小打小闹了,他深刻的意识到,如果不把曾经掌握在大明手里的河套地区夺回,那么大明将一直受困于蒙古铁骑,而无法主动反击,为了达成目标,必须要想方设法的收回河套,为此,他实地考察,设计战术战法,花了几年的时间,将一整套完整的战术战法设计出来,向皇帝请求,带兵收复河套!

一百四十六 请复河套(上)() 
“分宜,关于三边总督曾铣所提出的请复河套之说,你还有些什么别的看法吗?若是没有的话,老夫就上奏陛下,建议陛下施行了。”内阁办公室内,首辅夏言拿着曾铣的奏折,向严嵩征求意见,目前的内阁里,只有他和严嵩两人,去年还有两人的,不过今年都已经不在了,内阁里的大小事务都是他们两人处理,夏言渐渐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正打算上奏皇帝请求增加辅臣,分担压力。

    严嵩知道夏言对自己很不爽,也不拿表字称呼自己,而是称呼自己的家乡,看起来挺尊重自己的,不过熟悉夏言的严嵩知道,这是夏言的疏离,不过这并不要紧,自从上一次跪在夏言面前请求饶命的事情之后,严嵩就********的想着如何除掉夏言,对,是除掉,而不是赶走。

    我再也不会给你欺负我的机会,我再也不会把自己的性命置于任何人的手中,自己的性命,要自己掌握!严嵩紧紧握住了拳头,却摆出一副极为温顺的表情:“这些事情还是首辅处理就好,下官不过是次辅,首辅决定的事情,下官是不会反对的。”

    夏言的眉头皱了皱,严嵩最近很不对劲,对于政务表现得非常不在意,这和他之前无论如何也要单独处理一些事物的做法相差实在太多,夏言理解的严嵩一直以来都是醉心于权力的人,为了权力可以做出任何事情,所以在内阁之中也显得不是那么老实,经常争着抢着处理一些事情,尽管他一直在笑,但是夏言却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这笑脸之下利欲熏心的面庞。

    这是个虚伪到了极点的人。

    国家大权,怎能交付于此人之手?只要我还在内阁一天,就断不能让此人执掌国家大权,否则会发生什么事情,夏言自己都不敢预料,他现在这样,指不定在算计什么,不过自己的资格比他老了太多,资历深厚,没有理由怕他,夏言很自信,非常自信,相信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倒在严嵩的口蜜腹剑之下。

    他现在不想管这个事情正好,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做好了,那自己首辅的位置不但固若金汤,而且还可以分出一部分北地雄兵南下东南剿灭倭寇,虽然据说之前东南出了一位大才,年轻俊杰,一举荡平苏松倭患,斩首达七千之多,但是他手下的兵马只有三千,而且据说为了避嫌,这少年还被陛下秘密招至北京备考会试。

    对,这个少年就是之前在苏州大破两千倭寇,斩杀著名倭酋林碧川的郑光,这一次郑光算是打消了夏言之前对他的所有疑惑,因为他练出三千精兵,面对面的荡平苏松倭患,苏松巡抚和苏州知府、松江知府三人联名为他做保,表示此事绝不虚妄,被押运至北京的七千首级据说也得到了认同,生擒的东南巨寇陈东什么也不说,被陛下下令允许郑光斩杀他为父报仇。

    东南出了一位能人,这是好事,但是,也正因为此,东南军方和官场面临着一场浩劫,所有相关人等对郑光和他的新军都恨之入骨,夏言已经听到风声,陛下打算对东南卫所和文官动手,贬一批,杀一批,据说锦衣卫南镇抚司已经准备好要动手了,不日就会有召令下达内阁,内阁无论如何都不能驳斥。

    这种背景之下,就算把郑光留在东南,也办不成事,这种事情夏言经历的太多了,然而大明的悍卒基本上都在北方戍守边疆,如果曾铣可以一战定河套,那么夏言至少可以保证抽调五万人左右的北地悍卒南下东南对付倭寇,然后辅以郑光训练出来的新军,那么东南的倭患就基本上不是问题了。

    把东南的问题解决了,财赋问题得到解决,那么其他的事情就更好解决了,有了钱,朝廷才能做事情,没有钱,朝廷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被动挨打,虽然目前来说先南后北才是正确的方式,可是如果从北地抽调兵马南下,起码需要一年左右时间才能平定倭患,而在这期间北虏一旦南下,情况就不堪设想。

    所以看了请复河套疏以后,夏言的想法就和曾铣不谋而合,认为先把河套收回来,稳定战线,然后和蒙古人在河套地区对峙,稳住北方,调动北敌悍卒南下平定倭患,再回过头来全力收拾蒙古人,仿蒙恬北伐匈奴的战例,就是要先夺取河套地区作为后勤基地,汉武帝北伐匈奴之前也要稳定河套地区,然后才能继续往北。

    大明所面对的蒙古人已经没有三个世纪以前那么凶悍了,现在的蒙古人只是一群掉了毛的野鸡,往日的辉煌早就看不见了,但是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强大的骑兵和战斗力依旧不容小觑,大明必须要做好汉武帝的准备,准备在漠北发动决战,彻底驱逐蒙古人,占据草原。

    这是夏言心中的至高理想。

    怀揣着这样的理想,夏言警惕地看了看严嵩,大跨步而去,严嵩恭敬的送别夏言,而后,望着夏言的背影,眼中流露出了极为危险的神色,淡淡的杀气环绕周身,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夏贵溪,我等了好久,真的等了好久,上一次,我心软了,没杀了你,这一次,你必死无疑!你太自信了,自信到了居然不去思考皇帝的想法,我告诉你,虽然你是首辅,但是一言以决你生死者,皇帝也!

    严嵩想起自己那个多智近妖的儿子的话——夏言太骄傲了,太自信了,自信到了自负的地步,还把原先想要支持他的人都给赶走了,那就离死不远了,他以为皇帝一定会支持这样的做法,但是只要夏言极力支持这个策略,咱们就有办法把他弄死!爹,皇帝最忌讳的是什么?身边的臣子和边地统兵将领有私下里的联系,结交近侍,那是死罪啊!

    严嵩当时还没有反应过来,疑惑着问道:“可是夏言和曾铣并不认识啊?”

    严世蕃翻了翻白眼,急道:“他说不认识就不认识?我偏说他认识!爹啊!皇帝现在十分宠幸您,十分宠幸您!比之夏言,皇帝更宠幸您!所以,只要夏言明确表态支持曾铣,让他们弄,让他们多弄一会儿,把事情弄得更乱一点,让皇帝更担心一点,那个时候,就是咱们下手的良机!别忘了,咱们手里还有仇鸾这张牌!”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