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嘉靖攻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靖皇帝听后,若有所感,挥挥手让小太监停下,自己微微抬起头,看了看屋顶,叹息道:“看来是人总说人生苦短,是没把时间用在正道上,郑光年岁虽轻,却比那些大他二三十岁的人更看得清如何才叫人生,他的十年,比旁人三十年还有价值,若是真的给他十年时间,他说不定还真的能为朕把南倭北虏都给解决掉了。”

    陆炳一听这话不对味儿,觉得嘉靖皇帝是打算重用郑光了,便开口道:“那陛下,郑光若是真的考上了进士,还考得很好,被选为庶吉士,甚至是三鼎甲直接授予翰林官,陛下真的打算让他在翰林院待上数年,而不把他放到外面去用?”

    嘉靖皇帝瞧了瞧陆炳,笑道:“你什么时候如此关心郑光了?他又给你塞钱了?”

    陆炳双手一摊委屈道:“陛下,天地良心,臣真的冤枉。”

    嘉靖皇帝笑着摇摇头,摆摆手道:“玩笑话而已,只知道给你送臭豆腐的孩子,哪有如此深沉的心机,不过你这话说的也很有道理,朕是为了平定东南的局势才把他给调离是非之地,想要保全他,可如果他真的被选为了庶吉士,甚至是三鼎甲,按照惯例,是要在翰林院待上好些年份打熬资历的。

    可是,他有一身的本领,又如此不愿虚度光阴,朕也需要他为朕平定南北祸患,这样的人才,怎能放在翰林院里荒废呢?文明,你有什么看法?若他能入翰林院,就真的把他放在翰林院里?那里没什么事情做,纯粹就是熬资历熬品行,这孩子的品行已经没什么必要放在翰林院里了,直接丢出去才更好,可是,若是丢出去,没了翰林这一关,以后想提拔他,难免又要走上张璁的老路,朕,有些承受不来啊”

    嘉靖皇帝正在头疼间,朝堂上的几位实权大佬也在暗自谋划着,科举在大明朝从来就不是多么纯洁的东西,但凡是和权力名位牵扯上关系的东西,不论初衷如何,都能变味道,还变的让大家一无所知,科举作为大明朝最重要的官员补充途径,选出来的都是精英,是未来的高官,各大势力都想要拉拢一些优秀的人才作为自己的人手,扩充自己的实力,首辅夏言不结党营私,对这块不感兴趣,但是不代表别人不感兴趣。

    几位实权大佬之间,对于本次会试的主考权也在积极的争抢之中,反正这几日就要出结果,回事主考不是礼部尚书就是内阁大学士,夏言从来不参和科举,他最近都在关心曾铣的伐河套之事,那么竞争的主要人选,就是内阁次辅严嵩和礼部尚书孙承恩,但是严嵩的官声很差,名望不好,大批举子对严嵩很不感冒,如果选择严嵩做主考,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岔子,严嵩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只是暗中运作自己一派系的子弟积极参考,打点上下,并未直接表示自己要竞争主考。

    那么,本次会试的主考,不出意外,就是最有希望入阁的礼部尚书孙承恩了。

    会考尚未开始,孙承恩和严嵩已经开始明争暗斗,严嵩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好,所以硬要竞争主考的位置,只会让自己的名声更臭,所以干脆装装样子,不要面子,瞅着里子使劲儿,运作自己一派系的子弟积极参加本次会试,为自己的势力增补新鲜血液,以备将来不时之需,而孙承恩一贯看不惯严嵩的媚上,所以竭尽全力的争取主考的位置,一定要选出真正能够为国家做事的人才来遏制严嵩势力的发展。

    就在这个档口,两位大佬都听说了郑光的演说内容,感慨是各不相同的,不过他们纷纷感到,这位有军略有文采还能努力的学子,恐怕很有可能成为今科最有竞争力的种子选手之一,而且作为已经知晓能力值的极其稀少的选手之一,各派系肯定会开始动手拉拢此人,因为大家都不缺一肚子坏水的,最缺的,就是真正能做事情的,这样的人放在任何一个势力里,都是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人。

    会试开始之前,京城里暗潮涌动。

    而在整个北京城暗流涌动的大环境之下,郑光和徐胖还有王世贞张居正等人稳稳的端坐在郑家小屋里温书,对外界的一切都不屑一顾。

一百六十 会试来了() 
“我说,你们要不要那么拼命,要不要那么认真,现在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咱们收拾收拾,吃饭吧!”郑光苦着一张脸看着占据了自家几乎全部桌子和椅子的认真温书的一群人,满心的悔恨,恨自己装逼过度,以至于引来了那么大的麻烦!

    徐胖就不说了,几乎就是郑光的贴身肥棉袄,王世贞把郑光的话视为至理名言,大有作为座右铭的架势,端坐在桌前一脸认真的读书,张居正和李一元请学问最深的李春芳出了一道题,两人奋笔疾书一篇时文作为练习,李春芳和凌云翼还有徐渭则就一个问题讨论的非常激烈,杨豫孙和朱笈人手一本书看得摇头晃脑

    简直是把郑光的家作为了他们的自习室,而且还是那种蹭吃蹭喝的极其不要脸的那种,来郑光家里读书学习,美其名曰切磋学问,但是真到了吃饭的点儿,你还真不好意思不给他们一碗饭吃,吃饱喝足了这些家伙就更不走了,继续窝在一起切磋学问,写文章,三天以来,写的文章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篇。

    至于这个小型学习研讨会的成立起因,就是郑光在苏州会馆里发表的那一次演说,这些和郑光之前就熟识的人不约而同的来到了郑府上,说自己之前怎样怎样的荒废光阴,每天就读一两个时辰的书就当作是完事了,然后就出去玩耍了,现在才知道自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浪费上天赋予的才华,郑光一语惊醒梦中人等等。

    总而言之一句话,要在郑光的督促下努力读书,奋力备考,绝不浪费一丝光阴。

    所以现在每个人都是高度集中精神,尤其是李春芳,双目圆瞪气喘吁吁,口中言语滔滔不绝如江河直下,明显已进入了化境,再看徐胖,面红耳赤,吞吞吐吐,明显功力不足,张居正紧握笔杆奋笔疾书,一点都不停顿,似乎思维的畅通已经超越了他的写字速度,他正在超越自我,努力让自己的写字速度跟上思维,握着笔杆子的力度几乎都要把笔杆子给捏碎了

    看着这些未来的大官儿们齐聚在自己的家里,努力读书的模样,郑光突然之间有一种感觉,如果手里有照相机或者手机,把这一幕给拍照拍下来,那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数十年后,如果今天的这一群人还能活着,还能聚在一起,再把照片拿出来看看,那该是何等的感慨和情怀?

    但是这之前郑光的肚子很饿

    无奈之下,郑光和郑江说了一身,把饭菜全都端进来,等饭菜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之后,这群努力地过了头的家伙们才不停的吸着鼻子,把目光转向了香喷喷的饭菜,集体一致的做出了排排坐等吃饭的姿态,把桌子收拾好,盯着饭菜两眼放光,等到郑光也就坐准备吃饭的时候,徐胖就开口招呼道:“来来来,大家吃,快点吃,吃完了还有问题要研讨!”

    一群人就开始大吃特吃,吃的那个香啊,这吃香看得郑光都有些汗颜,年纪最大行事最优雅的李春芳都给徐胖带坏了,吃相一天比一天差,现在已经不顾自己的胡子都搁到了米饭上,和着菜一起把胡子都吃进了嘴里,然后才吐出来,随便摸了摸,继续吃

    你说现在张居正啊王世贞啊他们都是二十三四岁的年轻小伙子,吃相差一点还能理解,李春芳都三十七岁的老大哥了,朱笈也是三十五岁的老一辈了,吃起饭来如此粗旷,叫郑光徒呼奈何,一盘子菜没多少工夫就被吃个精光,徐胖还把饭盒端到桌上招呼大家添饭,继续吃,吃完继续弄。

    郑光忍不住的吐槽道:“你们也太拼命了,不是这样拼命的,读书温习最重要的是平时的功夫,平时的功夫到了就宛如春雨,润物细无声,那效果自然就达到了,你们现在突然一阵狂风暴雨,会闹水灾的!”

    徐胖不屑道:“你那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咱们都给你说的无地自容了,你还说什么说,这不正在加快脚步追赶你的进度吗?你看看子实兄长,咱们里面就属他年岁最大,现在也是要追赶你的脚步,咱们都觉得慢了,过去浪费了太多时间,现在加紧追赶啊!”

    大家伙看了看李春芳,李春芳正在往嘴里扒饭,顿了一下看了看大家,接着毫不在意的继续扒饭,嘴里嘟囔着:“在下浪费的时间最多,要是不加倍努力,就会被年轻人狠狠甩在后面,所以,繁文缛节就不在乎了!”

    好嘛,吃饭的时候都开始说话了!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都给忘光了!

    可是,可是他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法反驳!

    郑光觉得很无力。

    “子实兄长说的对,咱们就要抓紧一切世间弥补自己往日之过错,绝对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使得一身才华没来得及施展就抱憾离世,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古人诚不我欺也!”张居正摇头晃脑的来了一句,继续猛吃,郑光大怒道:“他们就算了,你们两个一个湖广人一个江西人,不去找你们的老乡,来找我这个苏州人做什么!”

    李一元跟着徐渭混久了,居然也开始油嘴滑舌起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子曰,有教无类,平之,我等以为你的学问才是我等需要追求的真正的学问,所以上门请教,何故以地域之分别而排斥我等?”

    郑光指着李一元半晌说不出话来,朱笈和杨豫孙两个老好人开始和稀泥了

    “平之,你也不要说他们,大家都是被你所言惊醒,惊觉自己这些年来浪费太多光阴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这才觉得羞愧难耐,想要从现在开始改变自身,努力读书,这是好事,你应该觉得高兴才对。”朱笈缓缓说道,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夹了一块羊肉,一口吞下肚。

    “就是啊,平之,你不知道现在北京城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