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嘉靖攻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公可没有像老师这般碌碌无为的独善其身阳明公入世,文武兼备,为百姓做了许多事情,而老师,什么也没做到。

    既如此,老师有何颜面自称阳明公门人,有何颜面为汝师?眼见学生为官而不能予以保护,反而要倒过来被学生庇护,这样的老师,能被称为老师吗?”唐顺之阻止了郑光想要说的话,继续说道:“你父之丧,是老师最大的心病,老师在你父坟前发过誓,定要护你一生平安,可在野之人,如何护得你一生平安?”

    郑光心中感动已极,说不出话来,唐顺之握住了郑光的手,开口道:“去考取进士吧,不要担心别的,安心做你想做的事情,不论何时,老师都会支持你,保护你。”

    言毕,唐顺之迈步离开了郑府,此时,距离乡试还有三天。

    郑光不知道未来的唐顺之会选择什么道路,但是他知道,唐顺之所选择的道路的核心,永远是自己。

    郑光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是幸运的,还未曾踏上仕途,就已经拥有了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前辈的保驾护航,而且只要自己达成某些要求,就会有一个大明最大的在野政治学术集团与自己结成最初步的联盟,这是无数人都无法具备的机会。

    自古以来欲成大事者,必须要有的,就是支持自己的力量,可以自己建立,也可以与其他政治力量结盟,亦或者加入到其他政治力量之中,成为他们公认的领袖,这样,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力量,在推行触动就有利益集团利益的同时,拥有压制对方的能力。

    而就目前的大明来看,王阳明的学说无疑是最先进最实际的学说,至于明末清初一大批思想家所提出的理想类乌托邦,在这个时代,并不适用,无论是李贽还是何心隐,他们的理想都十分美好,但是各有各的缺陷,唯独王阳明通过自己的时间而提出的知行合一,是可以通行全世界的优秀思想,也是最适合大明的思想。

    不过王阳明也没有想到去彻底的改变这个无奈的现状,知行合一是做事方法,心学思想是学术理论,这些是通往最光明道路的必经之路,却不是终点。

    郑光收拾了自己的心情,认真的准备乡试。

    八月初七,嘉靖二十五年南直隶乡试正式召开,按照规定,考试时考生须提前一日进场,因为有搜身和打扫号舍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要做,耗时很长,因此学子们必须提前进场准备考试。

    在此之前,老夫人已经在郑氏祖祠里面向郑氏列祖列宗祷告了数日,向郑光离世已久的父母还有爷爷祷告,让他们保佑郑光一定要考取举人,光宗耀祖,接着考取进士,再光宗耀祖!

    天还没亮,郑光已经起**洗漱完毕,整顿了一下行头,把自己打扮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就走出了房门,老夫人带着一家子人早就站在门口等候,握着郑光的手,不停的唠唠叨叨,似乎要把一辈子的话都说完,赵蝶儿满眼放光地看着郑光,越看心中越是甜蜜,衷心祝愿自己的夫君可以考取举人,光宗耀祖,顺便也考取进士,就能早些把自己娶进家门,她什么都满意,唯一一点不满意的就是,考场居然不让带女眷进入

    好不容易在一家子女人的期许之下离开了家里,郑光一出门,就看到了唐顺之和三叔郑江一起坐在马车前沿的左右两端,不由得一阵愣神,正准备发问,唐顺之笑道:“上来!今日乡试,为师亲自送你去考试!”

    郑光顿了一下,笑了出来:“多谢老师,学生定能考取举人!”

    唐顺之哈哈一笑:“上来!”

    郑光大大方方的登上了马车,唐顺之看了看郑江,郑江高兴的挥舞着手中赶马鞭,操纵着马车缓缓向江南贡院前进。

    郑江和唐顺之操纵着挂着有“南直隶乡试”五个大字的灯笼的马车缓缓前行,今日是乡试的重要日子,应天知府调动了足够的兵马来实现全城戒严,所有临近贡院周边的商铺不得开张,非考试人员不得接近,不得喧哗干扰考生,整个贡院区域用兵马强行封锁,九天七夜的考试结束之前,不准任何闲杂人等进入,否则官兵有权直接抓捕,容后再审。

    光从这一点就能体现出乡试和童子试的不同,郑光拉开了马车的帘布,端正地坐在马车里,看着外面无数和自己一同前往江南贡院的学子,还有数不尽的红色灯笼,感慨着科举考试的盛况,走着走着,马车停下来,前面传来了中气十足的声音:“来车止步,出示考试证明!”

    郑光探出脑袋,看见一条大街被武装齐全的精锐士兵全面封锁起来,一批文官打开了五个通道口,神色肃穆的一个个检查学子的考试证件,只有出示了考试证件的马车才能进入考试区,而且只有一人可以陪同,充作书童,以备不时之需,郑江已经在马车里准备了一些用具,做好了陪伴郑光考试的准备。

三十三 秋闱(三)() 
郑家没有别的男丁,郑光也没有书童,老夫人本想让郑勇友情客串一下书童的角色,郑光拒绝了——阿勇是我兄弟,非我书童,断不可如此。

    郑光如此坚持,老夫人也没有继续要求,还是郑江站出来,说最近大家都在关注考试,生意不忙,当初大兄考试时就是我来陪同的,如今,还是我来吧,阿勇就好好习武即可。

    郑勇原本极为纠结的面色一下子开朗起来,郑光不由得想起同时期朝鲜的陋习,朝鲜的重文轻武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状态,一门两子同胞兄弟,读书的坐在堂上,习武的站在堂下如同奴仆一样任其驱使,把武人看作奴仆,连宋朝都没有如此过分,所以朝鲜才会在丰臣秀吉的进攻之下迅速土崩瓦解。

    武将不是奴仆,军人不是罪人,这是郑光秉持的两条原则,郑勇既然要习武,就要有尊严,绝对不能成为文人的应声虫,失去了尊严的武人连狗都不如。

    郑光拿出了考试证明递给看守官员,说道:“苏州府考生郑光前来参加考试。”

    官员看了一下郑光的考试文书,就把文书递还给郑光,看了一下马车和另外两人,说道:“只能一人驾车进入,另外一人需离开。”

    唐顺之下了马车,看了看郑光,微微点头:“不要紧张,正常发挥即可,按照你的水准,为师相信你定能考取举人,为师期待你的好消息。”

    郑光郑重的点头:“弟子明白。”

    说完,郑江便驾驶着马车进入了考试区的贡院街,唐顺之在外面看了许久,直到再也看不到那辆马车,才缓缓离去。

    抵达贡院外面的大广场上,已经有很多马车依次排列好了,郑光一眼望去,颇有一些看到现代停车场的感觉,郑江娴熟的驾驶着马车找了一个位置停好,就帮着郑光把考篮和考箱搬下来,感受着考箱的重量,不由得开口笑道:“这里头得装了多少东西啊!”

    郑光无奈笑道:“早就与奶奶说了,不要装那么多东西,否则搬都很难搬进去,奶奶还是不听,不仅有锅,还有米和肉,甚至还有油,就差没把整个厨房和卧室装进去给我带入考场,我是去考试,又不是去借宿,这一弄,可要让人家看笑话了。”

    郑江摇了摇头,笑道:“你要考九天七夜,吃喝拉撒睡都要在里面解决,不多带一些吃食,怎么有力气考试,虽然也或许会有人在贡院里贩卖食物,不过都不是些好东西,还贵的要死,家里自然希望给你准备的完完全全的,至少精力要充足,才能好好儿的考试不是?”

    郑光看向那庄严肃穆的江南贡院,开口道:“这次若不过,可真是没有脸面去见江东父老了,三叔,您说,我能考过吗?”

    郑江环视了一圈周围神态各异的学子和陪考书童,笑道:“你父亲没来得及做到的事情,都托付给你了,三叔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郑光微微笑了笑,闭上眼睛不再言语,回想起了自己来到大明之后的点点滴滴,心中无限感慨,曾几何时,自己还在舒适的家庭里过着悠哉悠哉的生活,也曾在大宋的焦土上和异族强盗浴血拼杀,维护着最后的尊严,一转眼,便又到了大明朝,和万千学子一起逐鹿乡试,这世道,为何如此奇特?

    自己到底是为什么去到末日大宋,又为什么会来到大明朝?冥冥之中,是否真的有人在指引着这一切?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来到大明,认识了许多人,经历了不少事情,自己原本是打算要做一个看客,看遍这万里河山,看遍这璀璨人间,可不经意间,看客也融入了这世间;认识的人越多,羁绊越深厚,就越是无法割舍。

    可现在想这些,又有什么用呢?睁开眼,郑光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绪,把目光投向了贡院,又想起了之前自己所遇到的那些人。

    徐渭,何心隐,诸大绶,自己之前所认识的那些人,两个在浙江,一个在江西,都不和自己一起考试,王世贞已经通过了乡试,只会在会试时遇上并且交手,他们和自己无法直接对战,但是徐渭还是毅然给自己下了挑战书,要比拼名次,的确,按照南直隶和浙江的水平来分析,是不相上下的,若是真的考出来自己还不如徐渭,还真是不好说。

    但是那又如何呢?徐渭有大才,只是性格偏执,偏执到了一定程度,才会使得自己连一点点的拖鞋都不愿付出,若要改变世界,你必须要付出和改变世界同等的代价,否则便违背了这个世界的真理,而你什么都不想付出,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随时间流逝而老去的容颜罢了。

    徐渭一定是了解了自己所说的意思,所以才会写下那封挑战书,这是否代表着,他已经下定了某种决心,并且表示自己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考取功名,来挑战自己呢?若是如此,郑光真的会很高兴,白白做了一次坏人,还被狠狠的打了一巴掌,若是换不来什么东西,也太过于不公了。

    郑江倒是知道这场赌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