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嘉靖攻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光为之一愣,眨眨眼睛,细细想想,这还真不好说,自己之所以可以打败倭寇,完全是靠火炮和运气,还有胆量,如果倭寇也装备了火炮,说明倭寇里肯定有会使用火器的人,那么那批老手对付自己带的一批菜鸟,苏州的下场又会是怎样?还会有苏州大捷吗?

    “锦衣卫的确杀了不少人,因为锦衣卫自从太祖爷建立起来,就是为了杀人而存在,锦衣卫也的确做过很多混帐事,那是因为锦衣卫只是工具,国朝权贵争权夺利的工具,并非锦衣卫自己的意识,而锦衣卫也不允许拥有自己的意识,锦衣卫做的一切,都是按照命令行事,锦衣卫从未主动杀过任何人。

    更何况当今指挥使陆炳陆大都督上任以来,平反冤狱,保护大臣,多少人为此得活你知道吗?多少人为此受益,你知道吗?之前锦衣卫从未对北方俺答和南方倭寇进行情报搜集,陆大都督上任以来命令锦衣卫对俺答和倭寇进行情报搜集,及时传达抗倭主官和九边将领,为大明挽回多少损失你知道吗?

    我为何能成为同知?那是因为我已经在俺答的腹地里七进七出,七次几乎丧命,为了对付俺答,我手下的三百个弟兄已经换了一茬儿,全都死在草原上,大都督为了对付倭寇,在南镇抚司安排了多少人手去对付倭寇你知道吗?那些本来都不是之前的锦衣卫会做的事情,但是陆大都督上任以来,都做了,锦衣卫为此死了多少人,你可知道?

    你们这些读书人还把锦衣卫当作是专门对付你们这些所谓正人君子的机构,专门对付你们,杀你们是吗?要对付你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之人,何须那么多顶尖高手?锦衣卫的顶尖高手全都死在草原和东南,没有一个是用来对付你们的!”

    马涛看似随意的说出些话,但实际句句都是控诉,郑光听在耳朵里,也没有当作耳旁风,等到马涛说完之后,郑光才回了一句:“陆大都督的名声我也听过,平反冤狱,保护大臣,的确劳苦功高,但是,我只想问一句,陆大都督之前,锦衣卫不是这样的,那么陆大都督之后,锦衣卫还会如此吗?”

    马涛愣住了。

    “好了,不说这些了,马同知,您这样位高权重的锦衣卫大员莫名其妙的出现在在下的家中,要是被家人知道了,肯定会被吓坏,在下家里基本上都是老弱妇孺,马同知还是不要出现在她们面前为好,现在时间也不早了,马同知有何要事,可现在就说。”郑光也没给马涛反应的时间,直接开门见山。

    马涛深吸一口气,面色变得严肃起来:“这是陆大都督亲口吩咐给我的事情,你的功绩,陛下知道了,朝臣也知道了,他们商量了很多关于如何赏赐你的事情,这方面事情我就不参与了,很快苏州知府会来通知你,我来找你的主要原因是陛下有事情想要问你。”

    郑光顿时瞪大了眼睛,那位深宫之内的道君皇帝陛下有事情想要询问自己?

    “陛下?有事情想问我?”郑光反问道。

    马涛开口道:“那是自然,否则,怎会由我出面?你打了大胜仗,还是带着不堪一用的苏州兵所打的胜仗,而大明在东南有十几万兵马,精锐之兵不在少数,可为何屡战屡败,还屡屡以多败少,陛下希望你这个东南本地人可以给陛下解答这些疑惑,你要是有对付倭寇的策略,也可一并写出,写成一份折子,我会为你转交给陛下。”

    郑光更加吃惊:“皇帝陛下问我这些问题?我写的策略还能直接抵达皇帝陛下手里?”

    马涛点头道:“事关重大,陛下希望得到的是你的第一手资料,毕竟陛下人在北京,得到的任何消息都是经朝臣转达,官场之上官官相护互相包庇的事情也不在少数,陛下心知肚明,所以希望以更直接的方式得到最清楚的情报,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你,我会在半个月之后启程回京,那之前,你要把这份折子写好,交给我。”

    郑光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虽然早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事到临头,依然有些惶恐,自己所说的事情,所指出的真相,真的可以被嘉靖皇帝所接受,并且因此而改变抗倭大局,影响历史吗?

    自己目前只是一个小人物,还无法改变历史,但是这次的机会,应该是目前的自己最接近改变历史的时候,能够通过一份上书,将这里的一切消息完完整整明明白白的传达给皇帝,或许,可以改变历史也说不定。

    一念至此,郑光点头道:“我会尽快完成这份上书,我也正好苦于有很多的想法不能直接传达给陛下,还请马同知鼎力协助。”

    马涛摆摆手:“这是我的职责。”继而站起身子,拍了拍灰,露出了些许笑容:“这次来苏州不错,不仅看了江南的繁华,还见识到了一个如此刚烈的文人,不愧是苏州文豪,我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你以后是可以做大事的人。”

    转过身,马涛走了几步,然后顿了顿,停下脚步开口道:“我是个苦出身,因为大都督的救命之恩才加入了锦衣卫,我是为了大都督做事,锦衣卫只是一个身份而已,你所说的我不担心,我也不管,大都督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至于锦衣卫,我也不是太担心,但是你既然知道锦衣卫之前的事情和之后的可能,将来你做到高官,能改变锦衣卫吗?”

    郑光连连摇头:“锦衣卫是天子亲军,能改变锦衣卫的,只有天子,只有陛下,除此之外,任何人都改变不了。”

    马涛没再说什么,径直离开了,郑光过了一会儿,消化了一下方才遇到的事情才离开,到客厅的时候,马涛和另外的一个人已经不在了,郑光看向门口处,久久不语。

    离开郑府,马涛和赵六走在大街上,平素里都是马涛挑起话题,然后趁机找寻收拾赵六的借口,但是现在,马涛却是一脸严肃的思考着什么,这叫已经做好了被马涛收拾的赵六有些不习惯,于是便主动询问道:“头儿,你这是怎么了?从出来就一直这样,这可不像平常的你。”

    马涛瞥了瞥赵六,又把视线转移了,叫赵六好生诧异,以前马涛也曾装深沉,赵六这样一说,马涛就会开打,但今日,貌似马涛开启了新的装逼模式,赵六等着挨打,却没有等到预期的巴掌。

    “不知道怎么了,总有种奇怪的感觉,这个郑光,以后能做出一些让锦衣卫天翻地覆的事情啊”马涛低声的自言自语,仿佛不是说给任何人听的,却刚好叫赵六听到了,赵六一阵迷茫,不是很明白马涛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七十四 三旨(上)() 
马涛的来访对郑光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当天晚上郑光就吃了三碗饭以示庆祝,然后把自己关进了书房,谁也不让进,说除非自己出来,否则出了送饭的谁也不许进屋子,这叫郑家一家老小有些疑惑,但是一想接下来郑光就要去和全国的举子们一较高下,紧张也是理所当然,所以,他们也就不再大惊小怪,全心全意地为郑光备考服务。

    郑江已经带上了一笔银子出发先行前往北京城为郑光打点一些事情,比如选择合适的房屋购买等等,毕竟郑光如果考中了进士,就要在北京城至少有一处房产可以居住,还要有些人伺候着,不过京城的房屋可能稍微贵些,郑家虽然富裕,但是一时也拿不出太多的银子,只好先去看看,如果不行,还有时间调整。

    郑光要读书备考,郑江去了北京打点,郑勇在苏州城防营做事,郑家只有靠一家子女人勉励维持着生计,不过郑光已经考取了举人,郑勇也能拿到一份兵饷,家里的负担小了许多,她们也可以稍微放下心,多找些专业人才来为她们分担工作,逐步准备扩张郑府的家业,为郑光的未来做打算。

    也就在此时,马涛离开的第二天,苏州城爆出了大料——前任苏松巡抚在倭寇袭城之时擅离职守,罪大恶极,皇帝陛下亲自下令革除其官职,着锦衣卫押回北京受审,由苏州知府范庆暂代苏松巡抚职责,新任苏松巡抚很快就会到任。

    说起来,那个倒霉的巡抚也是真悲惨,因为往年的苏松巡抚也会在乡试的时候暂住在南京城几日,凑凑热闹,谁也没说过什么,谁叫这一次他的运气那么不好,正好碰上了倭寇来袭,差点儿把苏州城给赔出去,不惩罚他惩罚谁?正好苏州知府范庆在此次的事件中表现良好,虽然正式的封赏还未到,不过这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讯号。

    朝廷要对东南动手了!

    一时间,知府范庆的府衙门庭若市,大量来路不明的权贵人士纷纷请求拜见范庆,倒是把另一个功臣郑光给忘记了,不过这也难怪,郑光再怎么着,目前也只是一个举人,范庆以五品官的身份暂代二品巡抚职,可谓是前所未有,怎么看,怎么觉着范庆的辉煌时日要到来了。

    这都是人之常情。

    很快,人们的预感就成为了现实,此次战功的首级运到京城之后,得到了官员和皇帝的认同,此次大功得到了大明官方的承认,皇帝亲自叮嘱,一切按照流程来,各方面的封赏已经有了确切的消息,封赏的队伍就快要抵达苏州城了,据说,这一次的封赏为了表示皇帝的重视,封赏主使是皇帝身边最亲信的大太监黄锦。

    郑光此时还在闭门写奏折,并未了解到外面的事情,郑家人倒是对此有些许了解,但是郑光不出来,他们也不好进去打搅郑光,只能静待而已,再者说,他们并不认为皇帝会多么在意一个少年,尽管这个少年拥有出众的能力和学识,但终究还是一个举人,并未涉足官场,没有权势,这和外界的猜测是一样的。

    不过从嘉靖时期四十五年的种种情况来判断,大明王朝的子民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了解过这位聪明绝顶也自私自利的强势皇帝,他们凭借着外部的评价和流传的小道消息来理解自己的君父,却从未试图真正的了解这位可以一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