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领袖又是什么意思?”德国皇帝提问的时候猜想自己不可能是“领袖”,最多是个象征。“是阿道夫。希特勒吗?”

    阿道夫。希特勒从20年代当纳粹党党魁的时候,就被人称为:Führer。翻译成中文就是“领袖”,但不知道什么缘故,中国人又把希特勒的头衔翻译成了“元首”——“元首”一词起源于罗马,意指“元老院首席元老”。

    不过这和德国人没有什么关系。希特勒一直都是“领袖”,在当上了帝国总理后,他最正式的称呼就是“领袖兼帝国总理”,在历史上也是如此。

    “陛下,一个领袖是指帝国总理,”赫斯曼解释说,“帝国总理的正式称呼将是‘领袖兼帝国总理’,总理将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政府将取得和议会等同的权力,不过军事统帅权仍然将由陛下掌握。”

    正在制定中的《第三帝国宪法》。当然也是各方权力博弈的结果。希特勒和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同意复辟帝制也不是无代价的——帝国总理将由人民直接选举,而不是议会选举。因此议会不能再凌驾于政府之上,皇帝也不能像原来的总统一样用“紧急状态授权”治国。

    也就是说,“领袖兼帝国总理”将是一个类似于美国总统那样的存在。不过容克军官团仍旧坚守住了底线。

    第一是国防部长和副部长必须由现役军官担当。任命必须经过“三军统帅”也就是皇帝陛下批准。

    第二则是军事情报局和史塔西将会改组为帝国中央保安总局——它将由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共同管辖,帝国中央保安总局的正式成员,都必须是现役军人。

    “那么波希米亚王国的问题怎么解决?”

    在“德意志”号装甲舰靠上码头的时候,威廉二世又将话题转向了波希米亚。他现在还是波希米亚和波罗的的国王。

    “这个国家有许多非德意志族吧?”皇帝有些担心地说,“我们要怎么对待他们?”

    “同化!”赫斯曼斩钉截铁地说,“国家社会主义不搞多元化国家。”

    他这时举起了右臂。向码头上开始欢呼的人群行“德意志礼”,军队非党化的原则依旧,但是国家社会主义思想将是德国军队的灵魂,因此“德意志礼”也会替代军礼——在历史上,直到1944年希特勒遇刺事件后,“德意志礼”才会取代军礼。

    “陛下,根据新的《帝国宪法》,帝国将会实行紧密的联邦制度。首先将会对德国现有的行政区进行重新划分和整理,第二帝国时期遗留下来的‘邦’将会合并成‘德意志邦’。奥地利王国和波罗的王国也将改组成为‘邦’。德意志邦、奥地利邦和波罗的邦将组成帝国,而波希米亚王国则会变成德意志的保护国。”

    德意志的统一在制度上又被进一步加强了。如普鲁士自由邦、巴伐利亚自由邦这样的“邦”,很快就要不存在了。在德国本土,一个不拥有独立政府和议会,几乎是虚拟的“德意志邦”之下,将是20个州。

    奥地利邦和波罗的邦,也将由落干个州组成。而这两个邦的民众只要符合“白人、说德语、信基督”三个条件,就自动成为帝国公民,可以享受国家社会主义的一切福利。

    但是波希米亚王国的情况不一样,因为那里说德语并且认同德意志民族的人口并不占多数。

    “保护国?”威廉皇帝说,“听着像殖民地。”

    赫斯曼笑了笑,“我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他冷冷地说:“因为他们的看法是错误的,多数不必迁就少数,而是应该把少数融合进多数,这才是真正的保护。保护国就是起这个作用的,在我们的保护和指导下,他们将会成为我们的一分子。在波希米亚保护国,德意志人将会成为帝国公民,而捷克人则是预备公民,通过德语考试,并且宣誓效忠陛下和帝国,而且在中央保卫总局中没有任何不良记录,就能成为德意志人。当德意志人占三分之二数的时候,保护国将会成为邦。”

    现在波希米亚王国并不包括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只包括了原波希米亚省和摩拉维亚省的绝大部分。其余部分,切欣地区和喀尔巴阡乌克兰预备移交波兰,目前正在进行谈判。菲尔维代克邦已经给了匈牙利。

    而斯洛伐克则会成为一个由德国“保护”的独立国家——那里太穷了,德国人有点看不上。在30年代,捷克是和瑞士差不多的发达地区,而斯洛伐克只是个贫困偏远的山区。

    不过这片“山区”也不是没有希望,300万人(其中斯洛伐克人近200万)占据了近四万平方公里,森林和水利资源丰富的地区。只要进行必要的投资和开发,还是能建设起来的。

    所以斯洛伐克变成“斯洛伐克邦”也是早晚的事情。

    威廉皇帝看着“万字旗的海洋”,有些担心地问:“由占领到保护国再到邦,这套办法将来会在不少国家使用吧?”

    “看情况吧,”赫斯曼吸了口气,点点头说,“欧洲需要一个领袖,这样才能真正团结起来,而这个领袖只能是德意志。在我们成为欧洲领袖的过程中,合并一些国家是不可避免的。”

    “世界大战也是不可避免的?”威廉皇帝说。

    赫斯曼一笑,说:“陛下,这次我们会打赢的!到时候您会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凡尔赛宫!”(未完待续。)

第235章 大阅兵() 
1936年12月12日,就在那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英国君主爱德华八世退位的次日。德意志帝国国会通过了《第三帝国宪法》,同日,帝国国会根据新通过的宪法,选举威廉二世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皇帝。

    和历史上不同,从这一天起,德意志帝国第三帝国的皇位不再空悬无主——历史上,希特勒正式的头衔是“领袖兼帝国总理”,而在兴登堡总统去世后,希特勒则采取了“废除”总统职位的策略。这意味着“领袖兼帝国总理”这个职位成了德国的国家元首。

    总理成为国家元首是不是有些古怪?

    其实这是20年代、30年代许多欧洲独裁者常用的手法,让王位空悬而不是将之废除,同时再以“总理”、“首相”、“摄政”等名义独揽大权。

    譬如匈牙利王国摄政霍尔蒂。米克洛什,西班牙首相弗朗哥都采取这种策略治国。而希特勒在君主制的问题上也采取了模糊的方法,以“领袖兼帝国总理”的名义统治一个没有皇帝的帝国,给了拥护君主制度的容克军官们以无限的遐想——毕竟希特勒年纪不小,而且没有子嗣,他的接班人戈林又和威廉皇储关系亲密……

    不过在赫斯曼这些年的努力下,容克军官团的实力比原本的历史增强了不知多少,不仅军官团(指德国扩充军备前的军官)的人数更多,还有了一个庞大的特务组织,而且还拥有了一个三四百万人口的“容克国家”波罗的共和国。

    在这种情况下,威廉二世复辟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是整个容克集团的意志,而赫斯曼作为他们的代理人,自然要顺应他们的意志了。作为一个政治将军,赫斯曼也和绝大部分的政治家一样,必须牢牢抓住他的基本盘。

    “感谢您,大将阁下!”

    “向您致敬,大将!”

    “干得好。大将!”

    赫斯曼站在一辆敞篷的62型大众(国民汽车厂)军用车的车箱内,从一群群穿着一战时期军服的老兵和老军官面前驶过时,很多人向他行抬手礼。

    这些人是来参加皇帝加冕阅兵式的,每个人的旧军服上都挂满了勋章。赫斯曼看到自己的父亲也在他们中间。老头子现在是祖国人民党的国会议员,不过今天却没有和其他议员在一起观礼,而是自己穿上了保存得很好的旧军服和昔日的战友一起走方阵,接受皇帝和领袖兼帝国总理希特勒的检阅。

    “向你们致敬!”赫斯曼也抬起右臂还礼。

    因为“拥立有功”,他在容克集团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现在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侯爵和陆军大将了。和之前当步兵上将的时候有很多人不服气不同,现在他这个大将却是深得人心——至少保皇派军官们都服了。

    已经当了二十多年军官的赫斯曼知道,这种“服了”对于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执行力”,下的命令不仅有人听,还会有人卖力去执行,不会阳奉阴违。

    要获得这种“执行力”,光靠搞小圈子是不行的,还得做出一些让人服气的事儿。希特勒干成的事情是完全解决失业问题,让德国在经济上起飞。而赫斯曼和施莱彻尔则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国防军,还把德国皇帝请了回来。

    “大家伙儿的士气很高啊。要是老总统兴登堡阁下能看到这一幕就好了。”

    刚刚当上元帅的施莱彻尔坐在赫斯曼身边的位子上,手里攥着权杖,面孔上全是得意的神采。

    “他会看到的,在天堂里面,和几百万德意志的英烈一起!”赫斯曼说,“他会很高兴的,我们不仅把陛下请了回来,还建立了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

    两个人说话的时候,他们乘坐的62型大众车已经从老兵方阵前开了过去——赫斯曼是这次检阅的总检阅官,而施莱彻尔则是作为国防部长来进行检阅前的最后检查。

    作为对参加过上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们的尊敬。老兵方阵将是第一个出场的。这个环节没有什么问题,一群穿着军服挂着勋章的老人家而已,能马马虎虎走一下方阵就行了。

    老兵方阵后面是军乐队——德国人比较喜欢音乐,他们的军乐队水平也很高。能够演奏出非常动听的乐曲。而在德国军队的许多仪式中,吹吹打打的军乐队往往走在最前方。

    军乐队方阵后面是骑兵方阵。德军当然是有骑兵的!虽然本时空德国汽车的年产量比原本的时空多了将近一倍,但是和美帝的几百万台年产量还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