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特勒的话说完,又看了赫斯曼一眼。赫斯曼连忙补充了一句:“可以再加一条:我们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国,可以向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施加影响,促成双方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以确保日本在南进期间的煤矿、铁矿石、有色金属和粮食等各种战争资源的充足供应。”

    ……

    就在希特勒和赫斯曼在讨论怎么利用日本去给美国找麻烦的时候,美国人也有同样的打算。美国国务卿赫尔和商务部长霍普金斯,此刻正在美国驻日内瓦总领事馆内会见南斯拉夫王国的摄政王保罗亲王。

    南斯拉夫王国实际上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产物,在1918年12月德国和奥匈帝国投降后成立的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这是一个联合王国。但是国内各个民族除了塞尔维亚人都反对这个联合王国,因此当时的国王亚历山大一世之1929年1月解散议会、废除宪法,禁止包括布尔什维克党在内的一切政党的活动,实行严格的新闻检查,还将国家从联合王国变为统一的王国,把国名改为南斯拉夫王国。

    但是这样的改变和镇压措施却引起了更大的反弹,1929年4月20日极端的克罗地亚民族主义组织乌斯塔沙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成立,准备采用恐怖手段为克罗地亚赢得独立。在1934年10月9日,该组织在法国的马赛成功刺杀了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

    而此时,亚历山大一世的继承人彼得二世还没有成年,无法统治国家,便由叔父也就是今天和赫尔、霍普金斯二人会面的保罗亲王摄政。

    “亲王殿下,罗斯福总统和美国人民是坚定站在南斯拉夫人民一边的,任何企图肢解南斯拉夫的行为,都将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南斯拉夫人民抵抗德国进攻的一切行动都将得到美国的援助……”

    听着美国国务卿赫尔鼓舞人心的讲话,南斯拉夫王国的保罗亲王却脸色阴沉的可怕,仿佛听到的是对南斯拉夫王国的死刑判决书!

    “国务卿先生,部长先生,”保罗亲王沉默良久,才艰难地开口,“我想你们是了解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的独立意愿的,从1919年以来他们一直在和我们塞尔维亚人斗争,用和平的和暴力的手段。这本来是不应该发生的,如果没有《特里亚农条约》肢解大匈牙利,塞尔维亚王国会比现在更加繁荣和安定。现在德国已经成为了欧洲大陆的主宰,他们要废除《特里亚农条约》,这对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我们塞尔维亚人来说都是好事……你们美国为什么要反对?难道你们希望看到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人陷入没完没了的互相杀戮吗?”

    赫尔和霍普金斯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意外——南斯拉夫居然也有头脑清醒的政治家,知道靠塞尔维亚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统治整个南斯拉夫王国的。因此必须要放弃一些本来就不属于塞尔维亚人的地盘,比如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

    实际上这两块地盘从来都没有被塞尔维亚人统治过,克罗地亚和匈牙利人的联盟国家存在了800多年,而斯洛文尼亚人被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时间也长达400多年。如果拥有血统、封建法统和宗教加持的哈布斯堡家族都无权统治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那么牧羊人出身而且信奉东正教(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都信天主教)的奥布雷诺维奇王朝又有什么资格去统治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

    “而且让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离开南斯拉夫,也符合你们美国一直主张的民族自决原则。”保罗亲王望着两个美国政治家,仿佛在盼望他们发发善心——现在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情绪非常强烈,如果美国再和英国一起使劲儿煽风点火,那么保罗亲王领导政府很有可能会被塞尔维亚人推翻。到时候,南斯拉夫的局势将会完全失控!

    可是这位亲王很快就陷入绝望了,美国国务卿根本不提什么“民族自决”,而是用冰冷的语气告诉他:“美国政府不仅仅看着现在,它也注视着未来。任何国家如以很容易就会被打败为理由,惟命是从地屈服,对其所获的世界同情将少于奋起抵抗的国家——即便这种抵抗只能维持几个星期。”

    保罗亲王明白赫尔的意思,这实际上是在强迫南斯拉夫反抗德国,否则它就将在未来的和约中受到惩罚!

    亲王坚决地摇了摇头:“你们大国真残酷。你们谈到我们的未来,但是你们离得很远。”(未完待续。)

第393章 打酱油的土鸡() 
在1940年6月进行的日内瓦和会上,并不是所有国家的代表都忙着进行各种斡旋和交易的。至少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表现得非常沉闷,抵达日内瓦后就直接住进了他们在日内瓦的总领事馆集体当起了宅男。除了必须要参加的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大会,就基本不见客,更不参加什么斡旋和交易。仿佛他们就是来日内瓦打酱油的。

    但是他们所代表的国家却应该是这一次日内瓦和会的重要参与方,他们是土耳其共和国的代表团。

    “领袖,元帅,”德国驻土耳其共和国大使冯。巴本在6月17日这天对希特勒和赫斯曼说,“土耳其总理雷菲克。赛达姆之所以会亲自率代表团来日内瓦,并不是为了达成什么协议,而是为了什么协议都不达成。他主要是担心土耳其的外交官被我们迷惑,在日内瓦做出什么有损于土耳其中立地位的事情,所以才亲自带队而来的。”

    “元帅,”阿道夫。希特勒用深凹的灰蓝色眼睛直望着赫斯曼,“你一直认为土耳其是我们赢得战争的关键?”

    “没错,”赫斯曼说,“他们的确是个关键因素!土耳其扼守着我们从陆路进入中东的门户。如果土耳其同意我们的军队过境,最多1个月,我们的军队就能占领苏伊士运河,并且将伊拉克、伊朗、沙特和英属科威特置于帝国的保护之下。而这四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足够满足整个欧洲对石油的需求。”

    伊拉克和伊朗现在是英国石油的主要来源地,而沙特阿拉伯和英属科威特现在虽然没有大规模产出石油,但是早在1937年1938年,这两国的沙漠中都发现了储量丰富,而且非常容易开发的石油资源。

    而且伊拉克和伊朗这两个国家长期被英国压迫,因此就把英国的对头德国看成了救星,是非常亲德的。如果土耳其可以开发通道,德军进驻伊拉克和伊朗毫无困难。

    另外,法属叙利亚当局现在也服从贝当政府的领导。如果德军可以从土耳其通过,立即就可以接管法国在叙利亚的军事设施和政权,将那里变成德国在中东的大据点。

    如果历史上隆美尔的装甲部队是从叙利亚南下,并且由伊拉克和伊朗供应石油的话。英国人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守不住苏伊士运河。

    而苏伊士运河一丢,那么英国在地中海东部的海权也就算完了,同时英国在地中海西部的存在也维持不了几天。因为英国在地中海西岸只有直布罗陀这么一个大据点,是非常容易被封锁和监视的。

    正因为土耳其所处的关键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和英法都在努力拉拢土耳其。

    当然,双方对土耳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英法,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英美现在对土耳其的要求是中立,用中立和土耳其多山的地形封住德国南下中东的通道。

    而德国则希望土耳其可以和上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样,成为德国的坚定盟友。作为回报,德国将会帮助土耳其部分恢复失去的帝国。在日内瓦和会上提出废除《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就是为明确向土耳其政府传递德国的善意。

    但是土耳其这个曾经让欧洲基督教文明心惊胆颤的帝国,现在却已经丧失了雄心壮志,只想守着自己的小亚细亚半岛过安稳日子了。

    “总理先生,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多诺万上校看来是个神通广大的人物,或者是他背后的华尔街财阀们足够神通广大,总之他现在已经见到了躲在总领事馆里当宅男的土耳其总理。

    穿着剪裁得体的西服,戴着黑木框眼镜,长相也非常欧化的雷菲克。赛达姆总理看上去就像一个上了些年纪的老派欧洲政客,老奸巨猾而且滴水不漏。

    他对来访的多诺万微微一笑,开口就是流利的英语:“上校,我现在一点都不忙,因为日内瓦和会要讨论的事情和土耳其没有太大的关系。”

    “没有关系?”多诺万一愣,“你们土耳其不是《洛桑条约》的缔约国吗?”

    “是的,我们是《洛桑条约》的缔约国。”雷菲克。赛达姆说。

    “可是现在德国人要废除这个条约。”

    “土耳其对此没有意见,”雷菲克。赛达姆认真地说,“我们土耳其向来遵守国际法和国际联盟。”

    多诺万被土耳其总理的表态吓了一跳,“你们要站在德国一边了?”

    雷菲克。赛达姆总理摇摇头,说:“上校,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您难道认为《洛桑条约》废除和土耳其参加战争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难道不是吗?”多诺万问,“《洛桑条约》一旦废除,土耳其不就能收回阿拉伯地区的领土和塞浦路斯岛了吗?”

    雷菲克。赛达姆总理一脸惊诧地看着多诺万:“啊,你们美国人是这么看待国际法的?你们以为领土划分和土地买卖一样简单,买卖合同无效,就能收回土地了?”

    “这个……”多诺万看着眼前的土耳其总理,“您的意思是土耳其不打算收回阿拉伯地区的领土?”

    雷菲克。赛达姆总理笑了起来,说:“阿拉伯地区的领土并不属于土耳其,那是奥斯曼苏丹作为哈里发的领地。而土耳其在二十年前就驱逐了奥斯曼苏丹并且废除了哈里发制度。所以阿拉伯地区和土耳其没有半点关系!”

    这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