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大胜仗一样来庆祝,不知道的还以为海峡对岸的德国人才是战争的失败者呢。

    不过英国政府的这次“洗地”行动效果似乎出奇的好。也许是英国民众迫切需要给自己找点自信心,不管约翰信不信这些官方的宣传,反正他们是信了的。一个又一个被媒体塑造出来的“英雄人物”,成为了人们争相讴歌和传颂的对象。

    比如约翰手中报纸上的这段报道:“安德鲁上尉指挥着他的连队,打退了德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当侧翼友邻部队出现缺口,他又主动率领36名士兵,赶去支援,击退了至少500名德军。最后当他的部队弹药消耗殆尽,他才带着仅存的8名官兵,在深至下巴的水里艰难跋涉16000米,回到后面的阵地,并很快再次投入了战斗……”

    在报道的最后,作者骄傲地宣布这位哈罗德·安德鲁上尉已经被乔治六世授予了英国联邦军队的最高荣誉——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今后,人们在提到这个上尉姓名的时候,都必须在之前冠以“V。C。”的称谓,以示尊敬。

    除了军人,一些积极参与撤退行动的平民也被媒体广为传颂。BBC甚至将在英吉利海峡沉没的游艇“布莱顿女孩”号的故事改编成了广播剧。盛赞他们毅然“离开清白的世界,航入地狱之火去拯救我们的士兵。现在这艘小汽船,如同她所有被击毁的勇敢的姊妹们一样,成为不朽。”

    虽然约翰个人认为这些报道有些过于煽情,但英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确实因此高涨起来。各地的征兵登记站都开始排起了长队,甚至有一批残疾的一战老兵因被征兵部门拒收而去国防部门口示威抗议。

    约翰这边还在感慨丘吉尔的“洗地”能力,一位美国的“洗地”高手再一次刷新了他的三观。

    这位高手就是罗斯福总统。自从英法联军节节败退之后,美国民众的危机感也开始逐渐增加,对加强本国国防力量并不太排斥了。但是在是否介入欧洲的战争,介入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上,依然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罗斯福自打宣布自己将打破总统只连任两届的惯例,参与今年年底的总统选举之后,在这方面就变得更加小心。特别是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杜威和塔夫脱不断攻击他将把美国带入战阵深渊的时候,罗斯福不得不站出来安抚民众,公开表示美国绝对不会介入战争。

    这一次,罗斯福为对英国人的武器援助计划想出了一个绝妙的避开《中立法案》武器出口条款的借口——租赁。在他的口中,英国人这次不是购买武器,而是以130个海外军事基地为抵押,向美国政府租赁借武器。

    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如果你的邻居家里着火了,而你手里恰好有一根可以用来救火的水龙带的话。你不应让他事先付钱买这条水龙带,待火灭后邻居原物送还即可。如果到时候水龙带完好无损地的话,你就不会有损失。如果水管损坏了,你自然可以让他按价赔偿。”

    同样是卖军火,给罗斯福这么一包装,竟然立刻变得“伟光正”起来。在众多媒体的配合下,很多“善良”的美国民主居然一改之前的反对态度,将这笔军火交易视为了慷慨、无私、友善的绅士行为。国会这在种舆论形势下很快就批准了这起援助,困扰了全美军火商人的难题,就这么被他绕过去了。

    哪怕约翰知道明年3月,参众两院会正式通过的《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可以以出售、交换、转让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他也不得不感慨,罗斯福和丘吉尔操纵媒体“洗地”的水平真不是一般的高。

第四十六章 选举下注() 
虽然约翰最近在陆军参谋部的工作非常忙,但他还是抽出了一天的时间去参加家族大佬的聚会。再过半个月,共和党代表大会就要在费城进行总统候选人选举了,范德比尔特家族也到了必须要表态的时候了。

    虽然自从罗斯福宣布他将再次参选后,共和党这边的支持率就不太乐观。民众普遍倾向于选择这位“成功”带领他们走出经济危机的强力总统,来领导国家度过这段战乱时期。

    但是作为共和党核心力量的组成部分,范德比尔特家族还是要坚定立场,为协助党内同仁打好这次选战尽心尽力的。

    约翰是第一次参与这种家族会议,四年前他还在辛辛那提当他的分公司经理,只有根据家族“会议精神”乖乖掏钱的份,压根没有参与讨论的资格。

    往年,这种事一般都是由家族在政界的代表——威廉堂兄来主持。大堂兄科尼利尔斯负责发动家族的媒体力量,哈罗德和艾尔弗雷德则分别负责在工商界和学界摇旗助威。

    如今,约翰也算是家族大佬之一了,尤其是进入陆军参谋部后,也算是半个“官场中人”,在这方面自然也就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现在摆在他们这些家族决策层面前的有三个投资对象:托马斯·杜威、罗伯特·塔夫脱和阿瑟·范登堡。

    这三个人里面,跟范德比尔特家族最熟的是今年56岁的阿瑟·范登堡。范登堡做国会参议员已经有18年了,从1937年起就一直是参议院的共和党领袖。

    论公,范登堡无论是政治手腕还是施政经验方面都完爆塔夫脱和杜威。特别是他近年来成功弥合了党内两大派别(代表东北部和西海岸的温和建制派和代表中西部和南方的传统保守派)之间的矛盾,更是将自己的威望和号召力推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

    论私,范登堡和威廉是几十年的好友和政治伙伴,两人的配合一直非常有默契。约翰也与他的侄子,霍伊特·范登堡私交甚密。

    按理说,范德比尔特家族应该尽全力来支持范登堡参加竞选的。可问题恰恰出在范登堡本人身上。

    范登堡虽然资历最老,党内地位最高,但斗志并不旺盛。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这次参选甚至有些不情不愿。

    近几年由于共和党在历次选举中接连失利,党内要求更换新鲜血液的呼声很高。一批“老面孔”接连在换届中败选,倒是一批出身基层的年轻党员在1938年的中期选举中战绩不俗。

    所以,作为党内的元老,范登堡不愿意在这次胜算不高的选举中消耗自己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人气和威望,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他第一个被范德比尔特家淘汰出了资助名单。

    剩下的两个候选人,塔夫脱和杜威都是新人。塔夫脱前年刚刚成为联邦参议员,步入全国政坛。而杜威,到现在和还在纽约州当他的检察长。相比较而言,范德比尔特家族对塔夫脱更为熟悉一点。

    这位参议员是美国著名政治家族——塔夫脱家族的成员。他的爷爷阿方索·塔夫脱在格兰特总统任期内担任过陆军部长和司法部长。他的父亲威廉·塔夫脱是美国第27任总统和第10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尤其是老塔夫脱这位美国历史上最胖的总统(上任时体重332磅),卸任后留下的可不只是华盛顿那3000株日本樱花树,和著名的“金元外交”政策,还有一张庞大的家族关系网。

    小塔夫脱自从参政后就一直顺风顺水,在连任了多年俄亥俄州参议员后又顺利进入了国会。即使是在约翰穿越前,塔夫脱家族仍然活跃在美国政坛。小塔夫脱的儿子也是一名资深联邦参议员,他的孙子则是俄亥俄州的州长。

    范德比尔特家跟塔夫脱家族是几辈子的交情了,就连约翰在辛辛那提分公司的时候,也跟小塔夫脱的弟弟(辛辛那提市市长)打过不少交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始终站在大资本家一边,坚定维护自由资本主义传统,主张政府节约开支,平衡预算和减少权力集中的塔夫脱是“自己人”。

    而且罗伯特·塔夫脱跟他那个因为太胖容易打瞌睡的“糊涂老爹”(塔夫脱总统有嗜睡病,会见外国元首的时候都能打瞌睡,总给人一种头脑笨拙的印象)不同,他是个精力充沛、头脑睿智、善于从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中抓住主干的政治家。这几年,他在参议院异常活跃,为约翰他们这些大家族抵制罗斯福新政、打压工会运动出了不少力。

    约翰还知道,就是他在1947年成功推动了《塔夫脱·哈特莱法》的颁布,赋予了资方组织反工会行动的权利,将他们这些资本家从《瓦格纳法案》的压迫中解救了出来。

    所以,在会议上,哈罗德和科尼利尔斯都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对塔夫脱的支持。

    但是,威廉和约翰却不大看好他。如果是在其它时期,支持小塔夫脱倒也未尝不可。但是1940年的总统大选有些特殊。人们在选举总统的时候更关注他的对外政策,而不是国内经济政策。

    偏偏塔夫脱是个坚定的孤立主义者(不仅反对美国参战,战后还反对美国建立北约组织),而范德比尔特家族更偏向于主战派这一边。所以,约翰和威廉都主张支持比塔夫脱更年轻的杜威。

    与塔夫脱相比,杜威的政治经验更为浅薄。这个年仅38岁的纽约州检察官是个靠打黑和反腐起家的政治“黑马”。通过对纽约黑帮、和腐败毒瘤坦慕尼协会的铁腕打击,短短几年间他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律师、小助理,爬到了全国政治舞台的中心。

    目前,杜威在底层选民中具有很高的声誉,他那标志性的牙刷胡子一度在纽约州非常流行。根据盖洛普的民意调查显示,有33%的共和党人把杜威视为总统候选人的第一选择,大幅领先于其他潜在的参选者。

    “杜威虽然不是罗斯福那个老狐狸的对手,但是他还年轻,很有潜力,值得进行长线投资。”政治讲究的就是走一步看三步。在威廉看来,家族可以将杜威作为进行长期培养的扶持对象。

    “我觉得反正这次胜算不大,倒不如让杜威这个年轻人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