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轼苏辙两人的流放地,从海南移到岭南,又从岭南移到荆南,后又再从荆南移到川南。
川南嘉州,就在苏轼老家眉州隔壁,兄弟两人最新的流放地就在那里。如果皇帝没有驾崩,再过一年半载,两人就能流放回乡了。
载酒时作凌云游,正是苏轼少年时在嘉州游览乐山大佛时写下的诗句。
章惇的动作,韩冈都没有干涉。这种事没必要计较了。
但章惇要帮老朋友彻底脱身,韩冈还是觉得不妥,“管束可以不用,任其往来也行。但太后尚在,好歹给太后留点面子。”
“……也罢。再多等几年。”章惇并不强求,他也只是顺便问问。
走了半天,两人也没说过正事。从寺庙里出来,翻身上马,韩冈漫不经意的问道,“真的不担心京城?”
王厚不在京师。
王舜臣不在京师。
李信也不在京师。
章惇所信任的将领,也多半不在京师之中。
对辽开战在即,一支支精锐开往边境。
从京师往北去的铁路上,有一半的运力是军队和军需。
十余年来,京师从未有如此空虚。
韩冈扯了下缰绳,不让自己的马走得太快,“是准备引蛇出洞?”
“那帮人,有胆子的没计较,有计较的没胆子。”章惇说起他瞧不上的人时,还是那般目无余子的口吻,“等他们下定决心,我就已经回京师了。”
“京西打算怎么办?”韩冈问。
“先军中,后府中。抓一批,关一批,放一批。不然还能怎么办?……但望之的死,必须有个交代!”章惇转过头,“玉昆你看呢?”
韩冈并不认为章惇与吕嘉问的死有关,但真凶到底是谁,想要查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过整顿京西势在必行。
“我意亦如此。”韩冈点头,“吕望之不在了,河南府这里要重新挑个知府人选。”
“军民之中素有威望的最好了。还要能下手整治地方。”
清洗京西军中。所有士兵整编待用。沙汰老弱,整治空饷。要做到这一点,军中必须要有点声望。至于整顿地方,只要有了兵马和朝廷的支持,倒不用担心,只是要能狠下心来。
但仅仅是满足着两条的文官,这世上也就那么几个。
章惇看着韩冈,韩冈摇摇头,“现在身上这差事,我都没什么兴趣了。”
“那游景叔呢。”
“景叔倒是好人选。但他现在在都堂里可是做得好端端的。”
在吕嘉问出事之后,接任知府的身份不能比他低。从现在都堂中挑人是最好不过。可韩冈在都堂内的人手并不多,少了一个游师雄,黄裳就更加势单力薄了。
“枢密使,兼判河南。”章惇给出了条件,“没有这个身份,压不住此处的大户。”
“也好。”韩冈点头,“剩下就看景叔他自己愿不愿意了。”
章惇笑了下,他和韩冈作出的决定,又有谁敢不愿意。
第295章 并行(中)()
和韩冈在渑池逛了半天,当天夜里,章惇回到自己的驻地。
虽然觉得没有聊尽兴,还有些事要再商讨一下,但两人都没有抵足而卧彻夜深谈的打算。
一开始说的只是河南知府的新人选、赦免流放罪人这类轻松的话题。到了后面,聊得就深入了,就是工厂、种植园、商业新法案之类的事了。
章惇和韩冈的根基,都在于两大商会为核心的利益集团上。吕嘉问这样的宰执,就算死上十个八个……的确还是会有些问题,如果只是一两个,对章惇、韩冈来说毫无影响。
而关西系的工厂,福建系的种植园,进一步根除地域性歧视的商业新法案,事关核心利益,就是两人交流的重中之重了。
章惇和韩冈就这几个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充分交换了意见,对对方的立场和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此,两人回头都要跟自家的幕僚计议一番。要不然一个不小心,一句话就是几十万贯的利益让出去了。
章惇驻地,禁卫森严。驻地百步之内,民户商家全数清空,民房商铺都住进了随行的护军,成了临时的营地。
白天护卫章相公出外游玩的卫队,回来后就进驻地对面的临时营地中。
章惇在院中下车,隔了院墙和街道,那边岗哨上的口令声仍清晰可闻。
如此规模和等级的警卫,章惇四十年官宦生涯,经历过很多次。仁宗皇帝的,英宗皇帝的,还有熙宗皇帝的。刚刚死掉的大行皇帝倒是没有,给宰相享受到了。
大概五六里外,韩冈的驻地中,情况应该也差不多,同样带了两个指挥的精锐作为护卫。
到了如今,章惇越发觉得,他与韩冈之间与其说是同僚,不如说是形势使然的盟友。
眼下的渑池县是标准的两国会盟的场面。
比起当年秦赵会盟,少了剑拔弩张,还多了一个共识,合则两利,分则两败。
关系方面,有工业制造方面的优势,而张敦义芳,掌握着全国的粮食供给,同事张墩还是宰相,官营的工场,,他的影响力更大一点。
包括军队在内,双方的实力相当利益争夺不可避免,但总体上,还是合作的模式
“西狗根本就不想跟我们谈!”
老远就听到章恺愤怒的声音。
章惇皱了一下眉头。
“大不了拼一场,比钱多,谁怕谁呀?!”
章惇眉头的皱纹更深,他记得,为了这一次会面,他特地给章恺选了几个性格稳重的助手。
本来想直接回房,再招章恺进来问话,现在章惇直接转身进了偏院,“怎么回事?”
“相公。”
“七兄!”
一见章惇,室中几人纷纷起身。
章恺愤然上前,“七兄,你不知道,韩家小儿这一回欺人太甚。”
“好好说话。韩家小儿是怎么回事?”
“七兄,你不知道。这一回来的不是冯四,是韩钲。韩冈的这个儿子,叫叔叫伯,叫得殷勤,一说起事来就翻脸不认人了。”
章惇和韩冈会面,谈的自然是大略。具体的合作细节和利益分配方案,就是下面的差事了。
类似的会议,过去几年开了多次。章恺也不是第一回参加会议,与雍秦商会的冯从义打过多次交道,争执归争执,交情还是有一点的。但今次换成了子侄辈的韩钲,就让章恺好生没脸。
章恺气急败坏,“靛蓝棉布的事,当初跟冯从义说好了。两家价格一样,同进退。保证每家工厂都有钱赚。韩钲倒好,一概不认,说是要降价两成。还不是新机器出来了,成本又降了。跟他说两句,他却推销起他家的新机器来。这算什么?”
章惇没去在意章恺的愤怒,而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件事,“……关西又出新的纺织机了?”
“是啊,才三年。据韩钲说,效率翻了一番,但必须要用蒸汽机带动。”章恺苦着脸,“七兄。要办这样的一座新工厂,所有机器全都得从关西买,少说也要百万贯。这到猴年马月才能捞回本啊。”
“关西怎么能做的?”
“机器就是自家产,给我们肯定不是一个价码!”
“你还少说了一条,买来还不一定能用得上。”章惇冷下脸,拆穿章恺不敢明言的内情,“早几年就叫你们多培养工人,而不是跟江南的那些奸商学,把人当畜牲用。”
倭国、高丽的奴工是便宜,但放在全是机器、操作复杂的工厂里,他们只会添乱。
盘剥奴工的确能降低成本,甚至能与关西的工厂竞争,但工厂里的机器能继续进步,而人的能力是有极限的。压榨到极点,奴工会死、会反抗、会消极怠工。
“江南的那些丝厂一家家连着倒,马上就只剩下生丝能卖了。还不接受教训。”
“七兄。话不能这么说啊。明明两家都能得利的好事,他们偏偏要一家赚,连一点面子都不给七兄你……”
“他们能赚得更多为什么要让利给你们?我面子,我面子全是给你们丢的。”想起方才跟韩冈的对话,章惇就一肚子火,一群丢人现眼的货,“关西最大的优势就是技术高人一等,花了那么多钱去开发新技术,当然要赚回来!”
章恺还在辩说,但章惇已经不想听了。
只看着兄弟嘴里一条鲜红的舌头在翻动,他却一句也听不下去。
福建商会在章恺的掌握下,的确财大势大,但技术上的进取心,全然没有,
若论工业技术水平,天下无一家能出关西之右。即使是将作监、军器监,如今也已经被关西抛出了老远。
炼铁高炉,关西正在修建的最新型号,容积已经高达十万升。建成之后,平均每天出铁可达千石。仅此一座,便可胜过二十年前全国一年的产量。
如今辽国十万铁工拼死拼活,一年的产量,同样也远不及这一座高炉。
军器监的京北铁厂和徐州铁厂,民用器物的销售额一年低过一年,而关西的铁器,则是年年增长。
“因为我们在技术上的投入足够多啊。”
韩冈说这句话时的自负,章惇现在记得还很清楚。
过去新旧党争,争的是国本,变法还是不变法,说到底就是钱归谁。朝廷多拿一点,巨室豪族就少拿一点。
如今东西两家争执,争得也不过是利益。但利益的损益,就体现在根本理念的差别上了。
何者为工商之本。
技、工、贸三件事,哪个该排第一?
“道理其实很好懂,之所以关西能够坚持技术优先,而福建商会还抱着赚钱第一。”
“不过是一个已经吃到了甜头,一个还没吃够苦头。”
“你们啊,也该吃吃苦头了。”章惇叹着气。
第296章 并行(下)()
福建商会控制下的种植园,遍布南海沿岸。
二十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