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啸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文其见对方如此热情,颇觉的意外,不过心下的那份担心却也随之少了几分。

    进了大厅,双方分宾主坐下,赵霸吩咐上了茶,指着旁边的朝仓信川介绍道:“这位是我寨中的二头领,朝仓信川,来自日本,今后我不在的时候,出货的事便由他来负责。”

    李文其连忙行礼道:“见过二寨主。”他以前和汪直合作的时候就见过很多的日本人,所以对于朝仓信川的身份倒也不足为怪。

    朝仓信川连忙起身还礼,他原以为李文其会对自己的身份有些介意,不过现在看来,应该是自己多虑了。

    赵霸对着李文其笑着道:“自从上次贵属前来洽谈后,我便想着怎么着,也要等到年后才会有消息,没想到李员外你竟能来的这么快,这可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啊。”

    李文其忙道:“现在正直冬季,刚好利于出海,我手上又有现成的货物,所以宜早不宜迟,怎么?寨主这边有什么困难么?”

    赵霸摆了摆手道:“我这边能有什么困难,想必郑通也已经带你看过了,我那三艘大船绝对是目前最好的,我们石港人数虽少,但海上的实力却绝对不容小觑。”

    李文其听到这话,心算是完全放了下来,他笑着道:“船我已经看过了,比我想像的可好多了,要是早一点知道,我就多带点货了。”

    “啊?哈哈哈!”

    赵霸大笑道:“没事,没事,以后我们合作的机会还多嘛。”他顿了顿,颇有些犹豫的道:“李员外,只是不知我们上次提到的定金……”

    李文其闻言,连忙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银票,说道:“钱我都带过来了,这是一张一万两的银票,寨主请过目。”

    赵霸见到银票,身子猛的一挺,狠狠的拍了下桌案,大声道:“李员外真不愧是爽快之人,我赵霸交你这个朋友了。”

    他心中大喜,这些银子对于现在的寨子而言绝对是雪中送炭,自从进驻石港之后,数百人的日常开销便是他最头疼的问题,对于其他人四处打家劫舍,他颇为不齿,所以日子也就过的十分紧巴。以前的家当如今已经花了七七八八,在这样下去,不被朝廷剿了,他们自己也非散伙不可。

    李文其将银票放在桌案上,笑道:“只要以后贸易畅通,这银子绝对是源源不断,到时候就怕寨主数不过来啊。”

    赵霸听的哈哈大笑,就连一向不苟言笑的朝仓信川,也开怀的笑了起来。

    海外的贸易就这样顺利的开始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李大元带着满仓的货物和一众石港的水手在众人的目光下缓缓的离开了港口,而等他们再回来的时候,带回来的就将是数不清的黄金和白银。

第89章 拜于谦() 
时间转眼进入到了十月,天气变的越来也冷,杭州城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早了许多,漫天的雪花洋洋洒洒,将整个古城都装扮的银装素裹。最新章节全文阅读石青行走在杭州城郊外三台山的小道上,他看着旁边的肖权,问道:“肖掌柜,还有多远啊?”

    肖权看了看前方,微笑道:“不远了,就在前面。”

    石青“哦”了一声,今天早上,他去平康药铺,刚好碰到肖权要出门,问清缘由之后才知道,今天竟是肖权的生日,不过,这位仁兄过生日的方法很是特别,不是搞什么庆祝,而是去山中进行一场祭拜。

    石青大奇之下,便与他一起来到了这里。

    雪花簌簌的落下,二人转了一个弯,前面出现了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路,石青远远的便可以看见一座高大的墓碑挺立在正中央,走到近前,只见上面写着: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肃愍于公墓。

    石青问道:“肖掌柜,这位是?”

    肖权看着眼前的墓碑,先是出了一会神,然后恭敬的拜了拜,最后才道:“这位是我大明的一位英雄,姓于名谦,字廷益,乃是英宗时期的一位名臣,当年要不是他力挽狂澜,我大明就很有可能重蹈宋氏南迁的结局了。”

    石青挠了挠头,显然对于这位名留青史的人物并不是很了解。也难怪,现代的电视、电影,描绘的最多的都是清宫戏,什么格格啊、阿玛的,对于明朝,除了抗倭以及一些太监、锦衣卫有些戏份之外,演大臣的,还真是凤毛麟角。

    肖权见他一脸茫然,便说道:“正统十四年,瓦剌的也先大举来犯,边疆告急,太监王振怂恿英宗皇帝御驾亲征,当时虽有多位大臣反对,可英宗一意孤行,亲率二十万大军前往迎战。在行军途中,王振多次修改前进路线,致使人困马乏,将士苦不堪言,在行至土木堡时,一路尾随的也先大军突然出击,结果我军仓促迎战,未经几阵,便全军大溃,这一役,不但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就连英宗皇帝也被也先俘了去。”

    石青听的目瞪口呆,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大明的皇帝竟还有过这样一段历史,于是连忙问道:“那后来呢?”

    肖权道:“英宗被俘,也先长驱直入,我大明王城岌岌可危,当时郕王监国,很多大臣都主张迁都南京,在这危机关头,于谦挺身而出,他力斥那些主张南迁的大臣,并陈述了保卫京师为天下根本的观点

    。'千千小说'最新章节全文阅读郕王被他的话语打动,最后终于下定决心与也先决一死战。”

    石青颇为不解的问道:“肖掌柜,也先既然俘虏了英宗皇帝,那只要将他搬出来,我大明的臣民不就只有听命的份么?郕王又如何能够抗敌?”

    肖权摇了摇头道:“这一点也先也想到了,他将英宗皇帝做为人质,致使很多守关的将领因为怕违抗皇命而打开了城门,不过,在北京城下,这一招却没有得逞,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的话语驳斥了那些主张投降的大臣,同时他力谏郕王登基,要以一个全新的朝廷来对抗城外的大军。”

    石青拍手叫道:“好一个社稷为重,君为轻,这个于谦还真是不简单啊。”

    肖权继续道:“那个时候,郕王虽然登基,可整个北京城却还是人人自危,防守京城的三大营,主力都折在了土木堡,留在城中的就只剩些二线部队,无论是军心还是士气都已经跌到了极点。在这紧要关头,于谦临危受命,他一方面命令各路备操、备倭兵马火速进京,另一方面则加固城防,训练新兵。至也先大军赶到之时,原本人心惶惶的都城已经变得众志成城。前后差别之大,直是令人刮目相看。”

    他轻轻的拂了拂墓碑上飘落的雪花,对于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京城保卫战,只要一谈及,肖权便觉得心血澎湃,一时间,目光竟变得有些迷离。旁边的石青迫不及待的道:“那这一仗到底是怎么打的?你快说吧。”

    被石青催促,肖权继续道:“也先大军兵临城下,于谦下令城内所有兵士全部出城,在九门外列阵迎敌。”

    石青听到这,不由得一愣,他虽然没有行过军,打过仗,可也知道当敌强我弱之时,据城坚守不失为上上之策,可是这于谦为什么要出城呢?他奇怪的问道:“肖掌柜,我听说京城的城墙是我大明最为坚固的,可这于谦为什么会选择在城外迎敌呢?要知道蒙古骑兵最善于打野战,这不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么?”

    肖权摇了摇头道:“这也正是于谦让人佩服的地方,他亲率大军开赴九门之外,同时命令,开战之日,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入城者,立斩!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要知道当时的守城官兵虽然恢复了一些斗志,可对于也先大军却还是心有余悸。也先夹胜而来,斗志高昂,如果据城死守,则很容易形成被动挨打的局面。也只有真正的破釜沉舟,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他顿了顿,十分郑重的道:“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一战已经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关系到了我大明的根本,胜,则驱除鞑虏,扬我大明国威。败,则会重蹈宋氏覆辙,京城若失,北方无险可守,不要说丢掉半壁江山,甚至国破家亡都是很有可能的。”

    “那这一战到底胜了么?”石青心中焦急,可话刚一脱口,便觉得不对,如果此战败了,如今的大明,又岂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肖权笑了笑道:“这一战当然是胜了,也先自认为我军主力已失,此战必胜,可他又哪里想到,如今迎接他的已经不是那支主力被奸,丧魂落魄的残兵败将,而是一支立下了死志,誓死保卫家园的大明健儿。他先是在德胜门中了我军的埋伏,损兵折将不说,还搭上了自己的亲弟弟,随后在安定门和西直门也没有讨得什么便宜,在我军强有力的反扑之下,他也只能是兴奋的来,而灰溜溜的去。”

    石青虽然明知历史如此,可却依旧听的如释重负,看着身前这座矗立在群山中的石墓,他感慨万千,这锦绣河山也正是因为有了于谦这样的人,才能够驱除外虏,保卫家园。

    走上前,他郑重的拜了几拜,这样的英雄值得他敬重

    说完于谦的故事,肖权一下子便陷入到了沉默之中,他抚摸着墓碑,眼神中充满着痛惜,直直过了好一会,他遥望着天空,轻轻一叹道:“唉,可惜像于谦这样的英雄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就像十年前,蒙古的俺答虽然依旧没有攻破北京城,但却将整个城外一扫而空,大明的官军竟只能龟缩在城内观望,这才多少年?当年的热血豪情就都已经丧失殆尽。”

    他情绪激动,又指了指远处的杭州城,大声道:“你再看看这座杭州城,古城虽然依旧,可就在它的不远处,却是倭寇肆孼,匪盗横生,如此内忧外患,真不知道我大明还能走多远?”

    说完,他双目一闭,摇了摇头。

    石青看着眼前这个身材矮胖的人,他还真没有想到,肖权虽是一介草莽,竟还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他轻轻一笑,拍了拍肖权的肩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