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仅是柳八苟、钱梦久等几个高级官员过来了,实际上李轩是把大半个内阁都从溪口村搬到了澜江渡口。
等渡江并拿下兴泉府后,大唐王朝的统治中心自然是不可能继续窝在溪口村的,就算是正泰县城也不适合,到时候李轩会把整个大唐王朝的各类机构都搬迁到兴泉府城去。
毕竟大唐王朝如今规模是越来越大,内阁的各个机构需要处理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而溪口村乃至正泰县都是无法满足大唐王朝的统治需求,最好的地方自然是兴泉府城了。
现在就让内阁的高级官员随军行动,等打下兴泉府后,就能够让内阁第一时间接受兴泉府的治理,并把整个兴泉府的三十万人口纳入统治之中。
和柳八苟他们开着会的李轩听到外头的人方希同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了苏家康的时候,立即兴趣大增。
当即就是道:“把他带进来吧!”
说实话,他对苏家康还是很好奇的!
他李轩和苏家康彼此敌对也有好几年了,彼此都打过了好几次,在战场上的时候也远远地看过一眼,但是真正近距离打量却还是没有过。
如今把苏家康给俘虏了,怎么能够不看一眼!
苏家康很快就是被士兵带进来了,看到苏家康的第一眼,李轩就觉得这人和自己预料的不一样啊,他的官袍脏兮兮的,头上戴着的乌纱帽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头发有些散乱。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个人低着头,整个人彷佛失去了所有色彩一样,一点表情都没有。
这人傻了?
李轩有些搞不懂了,根据他打听到了诸多情报以及从战场上对苏家康的了解而言,这个人应该是能力不俗的啊。
怎么这会看起来跟头死猪一样。
就连士兵大声喊着让他跪拜的时候,他也是无动于衷,任凭士兵抓着他跪倒,但是他那都不是跪,而是软瘫在地上。
看到这一幕,李轩略微皱眉,他不知道这个苏家康是真的彻底绝望,了无生趣了,还是说故意装作这副傻乎乎的模样。
略微皱眉后,他开口道:“把他带下去好生看管着!”
说着,他又是加了句:“别让他死了!”
这个苏家康的政治含义还是很巨大的,可不能让他白白死了,对于大唐王朝而言,活着的苏家康比死了的苏家康更有意义。
因为只要他活着,那么大唐王朝就可以随便说,比如说苏家康归顺了大唐王朝,当了什么大官之类的。
甚至都可以以苏家康的名义发几篇讨伐明王朝的文章,这对于鼓舞军心士气,对于大唐王朝的威望提高是很有好处的。
至于说苏家康愿不愿意怎么做,这并不重要,苏家康不愿意,李轩同样能够借用他的名义。
李轩只要让别人,尤其是明军官场上以及那些普通读书人,士绅们知道苏家康这么做了就行了。
苏家康的作用不在于他是不是真的投贼了,而是要让别人知道他投贼了,仅此一点,就足以大大改善大唐王朝在当代社会上层,尤其是那些读书人、官员、明军将领们的地位。
他们会在时局不妙的情况下想着,苏家康这个进士出身的官员都投诚大唐王朝了,他们为什么不可以?
当苏家康被押送出去的时候,似乎挣扎着想要回头,但是李轩看到了却是没有理会,那些士兵就更没有理会了,直接带着还在挣扎的苏家康出去了。
看着苏家康被押送出去了,李轩回头看着柳八苟他们:“我们继续说到府城后开科举招揽士子的事,刚才柳爱卿你说到那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险方案()
此时柳八苟他们还沉浸在苏家康被俘,看到苏家康那副了无生气的情形里呢,听到李轩的话后略微一愣,才是反应过来。
柳八苟当即道:“启禀陛下,方才臣说到向兴泉府下属三县广为布告,让府内士子知晓我大唐办科举兴教化!”
李轩微微点头:“嗯,那就继续!”
柳八苟道:“臣,遵旨!”
说着,他又是恢复了之前内阁首辅的气度,对李轩以及众人道:“我大唐如今占据正泰不过数月,后续占领整个兴泉府后,也是时日过短,怕是难以让天下士子归心,哪怕是广发布告,恐怕到时候来参加科举的士子也不会很多!”
“然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把这一次的科举办好了,再加上大军在外获得胜利,不难让这些士子真正看到我们大唐王朝的实力,到时候归心是情理之中的事!”
此时负责教育事务礼部尚书谢老头也是道:“即便这一次的科举来参加的士子不多,但是我等也务必要做到最好,而且还要重要中举士子,做出求贤若渴的姿态来!如此一来,下一次我们再办科举的时候,不愁天下士子不归心!”
李轩听到柳八苟和谢老头的话,也是微微点了点头,看来柳八苟和谢老头他们还是保持了基本的理智,并没有被大唐王朝眼前的胜利和扩张眯了眼。
知道自家的大唐王朝虽然已经占据了一县,乃至以后占据了整个兴泉府,也不过是一股小势力而已,对于当代的士子而言吸引力非常的小,甚至会被这些读书人们视为反贼。
因此到时候会有多少士子来参加科举,那是已经可以预料的,绝对不会有多少,甚至有可能都没人来。
所以李轩自己都是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到时候科举就是做一个面子工程,不奢求多少人真正的来。
当然了,为了到时候不至于太难看,他还是会弄一些手段,比如说暗地里派一些人去参加科举,或者干脆是威胁利诱一些士子来参加科举,总之这一场科举表面上必须是成功的。
说完这科举,他们又是继续讨论了一番抵达兴泉府后该如何主政。
这些事情大多琐碎,而且说实话李轩自己也未必会比柳八苟,马维等人懂得更多,因此这些半吊子更多的是参考现有的王朝,那就是明王朝。
虽然说大唐王朝的内阁和明王朝有些不同,但是这更多是名称上以及职能划分上,而整体上还是差不多的。
有了明王朝的内阁可以参考,这内阁制度的完善自然也就没有太大的难度了。
不过在这个时候,李轩却是考虑的更多,他不仅仅是想要一个明王朝的内阁,因为这样的话,大唐王朝的内阁权力就太大了。
而李轩可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
身为一个后世人,他很清楚让文官彻底掌控后,自己这个皇帝会变成一个橡皮章,而这可不是他想要的。
因此在完善内阁制度的时候,他也是开始着手完善另外一个部门,一个不嫡属于内阁,而是由他直接掌控的机构。
这个机构就是翰林院,这个翰林院很早就成立了,一开始的职能就是效仿明朝的翰林院,主要是负责起草诏书之类的普通文书工作。
但是李轩却是想要让这个翰林院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明王朝那样只是官员用来养望的清贵之地,他要让翰林院成为真正的辅助天子处理朝政的私人机构。
为此他对翰林院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下设各科,希望招募一些实干型的人才,用来辅助他处理政务。
换句话说,他是希望用翰林院成为明王朝里的司礼监,清王朝的军机处。
改制后的翰林院根据内阁以及军事各部,分别设立各科,比如有吏科、税科等。
不过虽然名字相同,但是和内阁和枢密院的只能自然是不一样的,这各科的职能只是审读各部提交上来的奏折,归纳重点以便李轩批阅奏章。
而传统的起草诏书等职能也是依旧。
如果用后世的角度去看,那么这个改编后的翰林院,实际上就是秘书机构。
这种秘书机构看上去没有实权,但实际上权力相当大,发展起来后和内阁分庭抗议也不为所。
所以从一开始李轩就是对这个翰林院进行了极大的限制,翰林院的各科科长,其上限就是四品,任职不得超过五年,不得连任,到期后外调地方任职。
他需要的只是一群秘书而已,顶多就是还有利用这个翰林院培养后续内阁大臣而已,可不是想要弄出来一群新的‘阁老’来。
翰林院的改制,只是大唐官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小波澜而已,实际上大唐王朝的官制几乎三天两头就要改一遍,以适应越来越庞大的大唐王朝。
李轩和文官们忙着做政治上的准备时,军方的将军们也是没有闲着,他们在为渡江而做准备。
要安全的渡过澜江,难度可不小!
这河对岸可是有着好几千明军呢,哪怕他们都只是一些炮灰,但是也足以给大唐新军的渡江造成大麻烦的。
为了避免任何的意外出现,王单旭和郝柏年等将军们是极为的谨慎,已经是连续好几天在忙着准备渡江计划了。
经过多天的讨论后,这些将军们最终是同意了郝柏年提出来的渡江方案,那就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分兵渡江。
当李轩看到他们递交上来的方案后,一时间也是有些犹豫不决了。
郝柏年的这份计划,看起来好处很大,他们是准备分兵从北侧渡江,澜江渡口这边为中军所在,正面渡江并牵制明军主力,同时派遣第一步兵营、第二步兵营和第一混成等绝对主力以及其他辅助部队组成的主力兵团从三号渡口渡江,而他们渡江后直接切断兴泉府城和澜江渡口处明军的联系以及他们的退路。
避免澜江东岸的明军看到大唐新军渡江后,撤退到兴泉府城死守。
是个,这个作战方案的核心并不是渡江,而是包围歼灭明军残兵,并为后续攻打兴泉府城打下基础。
避免好不容易渡江后,还要面对一个坚城!
但是这样一来,风险也就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