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过去的大学 作者:钟叔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信学校虽以自力更生为主,但在必要时也不能不争取“外援”。这里所谓“外援”,可分人力、物力、财力三项来说。人力方面的外援首先表现在师资的征聘,其次是教材的编写;物力方面的“外援”则是图书的收集;财力方面则为校舍的大规模兴建,不得不向工商界募捐。 
  在立信最初建校的十二三年间,所用教本,都是由我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同人顾询、钱乃瀓、顾准、李鸿寿、陈文麟、钱素君、张蕙生、王澹如、施仁夫、唐文瑞、王成杰等编著的,图书室的图籍,都是我们把自有的书籍凑集而来的。至于财力则以学费收入为主,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收入为补充,没有向外募捐的需要。 
  可是年复一年,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和班级迅速增加,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应付。于是三四十年代,在人力方面,广泛征聘了数百位校外的会计专业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担任日夜校教职员工,又征求国内政治经济、工商管理等学科的专家,来为本校的出版机构立信会计书社编写各科教本。到五十年代,出版刊物多达二百数十种。在物力方面,由立信同学会数以万计的校友为本校新设的图书馆征募图书,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就征集到中外图书五万余册,其中最大的捐赠人是校董会副董事长王云五,捐赠了两万册左右,其次是我的胞兄潘伯彦,捐赠了线装书三千数百册,我也把存书两千数百册全部捐赠。在财力方面,一九四二年迁往重庆以及抗战胜利复员回沪以后,因开始大量购建校舍,除我以会计师的大部分收入捐作建筑基金外,还靠立信同人同学所募集的捐款和立信书店所给学校的版税开支,此外并扩充校董会,大量向工商界募捐,使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 
  会计学术研究和教材编译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同人日间从事会计业务,晚上多兼在学校教课,因为对于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进修,具有迫切的需要,又因这种需要进一步引起了钻研的兴趣。 
  一九二八年立信补习学校开办后,由于国内会计读物非常缺乏,而外文书籍在文字上既多隔膜,在制度和习俗上亦多与国情不合,乃由同人等结合实务,编写讲义在补校试讲,修正后付印出版。         
… 
潘序伦:立信会计学校的发展(4) 
…     
  随着学校的扩大,师生们在会计事务和会计教学中的成果需要交流探讨,乃由同学会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二年间,以顾准为主编,出版《会计季刊》。一九三三—一九三四年,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接办,改称《立信会计季刊》,除登载会计论著外,并特约专家编写各业会计制度,为工商各业采用新式会计制度创造条件。这些制度,以后汇编成《各业会计制度》三册先后出版。 
  一九三三年后,立信事务所设立编辑科,《立信会计丛书》的编辑工作更有计划地进行,出版速度加快。截至一九三六年底编辑出版了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高级商业簿记教科书、会计学、银行会计、审计学等书,翻译了成本会计(劳氏)和成本会计原理及实务(陀氏等)等会计书刊,共计五十余种。 
  在编辑书籍过程中,深感我国会计名词不统一,译名无标准,对编译工作和广大读者都增加了不少困难,于是集合同人进行讨论,积有成果,出版《会计名词汇译》一书,收集会计名词二千四百余条,每条之下,先录我国会计书刊中原用的各不相同的译名,再列我们选定、拟定或暂拟的译名,末备附注,加以说明。名词选译标准有三:一、含义恰当;二、习用普遍;三、用字简赅。此项工作,对便利翻译工作,减少学生阅读困难,有所帮助。 
  随着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在会计方面曾发生改良中式簿记和引进西式簿记的争论。在争论中,立信出版了《改良中式簿记之讨论》一书,汇集专家们关于改良中式簿记的研究和批评论文,对收付与借贷的比较、四柱结算法和帐簿的分割等问题,讨论颇详,可算是我国会计技术发展史中的一篇实录。 
  《立信会计丛书》编辑之初,曾订立四项原则:(1)材料必须切实,各书所作学理和实务的讨论,都要按照我国实情,特别注意法律规定和商界习惯。其中备作教本者,对于课程标准、教材分配,均须详细研讨,书成以后,先用油印讲义,在立信补习学校试教一两次,若有不妥,不惜再三修改,待教师学生都满意才付印。(2)说理不厌详明,力求学者阅读以后,即可全部明了,而无模棱费解或一知半解之苦。(3)编制注重合理,务使巨纲细目,支节相承,组织系统,可合可分。(4)文笔力求畅达,一稿完成必须数度修饰,待全部顺妥而后定稿。这些努力未必都能如愿,但从效果检查,以后立信丛书获得畅销,与此不无关系。 
 一九四一年,随着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会计职业训练班的开办和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的内迁,深感工商管理书籍不足,又约集专家编写《立信商业丛书》,以后又扩充到统计、法律等书籍,先后出版二百余种。 
  学校的出版机构 
  立信学校所编的《立信会计丛书》,抗日战争开始前,主要的只有二十多种,都交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抗战前期,商务印书馆总部迁至香港,在重庆设一规模很小的分馆,所售书籍大部分由香港运来,在重庆印刷的数量很少。当时东南各省的工商企业纷纷迁往西南,带动西南各省工商业蓬勃发展,非常需要会计人员,我们曾开办短期训练班为他们训练会计人才。可是当时要买到《立信会计丛书》,颇不容易,不仅使我校教学发生困难,而且商务印书馆不能大量出版《立信会计丛书》适应需要,也使我校的版税收入大大减少,影响扩充计划。经多次与商务印书馆重庆分馆经理交涉,他总以香港厂印刷力量有限,港渝间运输困难等语推诿。后来该馆总经理王云五来到重庆,我建议把该馆总部迁至重庆,他坚决不同意,再三商讨,始允立约把《立信会计丛书》全部版权交还我校,并由该馆把所存《丛书》的纸版作价出让,由我校自行印刷发行。 
  我校收回了《丛书》的版权,又拿到纸版,立即与当地印刷厂订立印书合同,印制新书,并委托立信会计师重庆分事务所代为发行。但当时重庆纸张来源不足,质量低劣,加之《丛书》发行量迅速扩大,会计师事务所无法继续担任发行工作。经立信同人决定,另设出版机构,并与当时迁渝的生活书店经理徐伯昕商妥合作办法,由生活书店和立信各出资金三万元创设立信会计书社,经理由生活书店方面推荐原任该店副经理的诸度凝担任,副经理则由立信职员蒋春牧担任,我以不受薪金的社长名义,主持社务。 
  抗战胜利前后,书社营业蒸蒸日上,资本需要增加。生活书店方面因资金周转困难,把所有生活书店股权作价让与立信。从此立信书社的股份,就为立信会计学校和一部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同人所有。 
  立信书社成立后,鉴于当时各单位需用的西式帐表,都要自己设计印制,能力较差的会计人员设计有困难,而各单位印制帐表,时间长,费用大。我们就根据日常业务中所了解的情况,设计印制了各种帐册、表单,供各单位选购,并赠送“使用说明”,内附几种“簿记组织系统图”,减少了会计人员设计和改进会计制度的困难,保证了各单位的需要,深受各界欢迎。这时,立信书社也就改名为“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解放后,由于人民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对于企业管理和会计技术的重视,会计书籍更为畅销,帐册表单的销数大量增加,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的营业额和利润也相应增长,到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时,现金存款达三十六万元之多。       
… 
潘序伦:立信会计学校的发展(5) 
…     
  解放后的立信会计学校 
  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海解放,一向以“专重业务,不问政治”为口号的立信会计学校,在政治形势和社会制度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当然要经一番重大改革,首先像我这样在旧社会积习较深的人,不宜继续担任校长,因此我申请当时担任专科学校董事长的黎照寰先生,召开董事会,推选原任本校副校长的李鸿寿为校长。李校长任职以后,对于校务多所改革,使专校在一九五二年移交政府接收并入上海财经学院以前,仍能继续发展。所聘教职员大都是进步人士,学生人数继续增加,每学期在学学生近一千人,毕业后成为新社会工商企业的称职人员。 
  与此同时,在上海的会计补习学校校长,也改由原副校长陈文麟担任。并在解放后的两三年内,陆续扩充校舍,广设分校,增收学生,在一九五一—一九五二年间,学生人数竟多至一万五千六百余人。但这种无计划的发展,与当时工商业的需要很不适应,所以后来逐期收缩,于一九五二年移交上海市教育局,改组为几所中学。 
  在上海的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也有四百人,由我继续担任校长,但校务实际上交由副校长陈文麟、教务主任向江南、辅导主任王成杰等处理。一九五五年五月移交上海市教育局,改组为上海市会计学校。 
  在重庆北碚和广州的三所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原由庞怀陵、刘芷休、蔡经济三位立信老同学、老同事分任校长。重庆解放之初,学校经费支绌,来电告急,我曾以私款汇去接济。后由重庆市教育局接收,改组为其他学校。广州一校自行停办,并未移交当地教育局。       
… 
杨廷福/陈左高:无锡国专杂忆(1) 
…     
  一 
  我们的队伍青黄不接,文史领域尤为突出,办好文科大学是刻不容缓的。在这“才难”之叹和如何培养的时刻,就不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