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抉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开头的,而且就在旁边端着面碗唏哩呼噜,后面几个胆子顿时也壮了起来。其中一个抹了抹脸上的眼泪和鼻涕,把牙一咬就过来把斧子捡了起来。

    何顾却伸手拦住了他:“你得砍‘半座山’的胸口,而且得砍两下!再后面的就得砍下一条腿!最后动手的……去把那边的脑袋给我劈开!”

    尸体和脑袋都被冻成了冰坨子,以小孩子的力气当然是劈不开的,再说何顾主要是为了激起他们的血性和勇气,其他都是次要的。所以,在四个小孩儿都象征性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之后,都心满意足的端着面碗开始唏哩呼噜。

    何顾却觉得一阵恶心……自己刚才仿如恶魔附体……到底是多变态的人才会去教十来岁的孩子做这些……一阵寒风吹来,何顾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凉透了,浸入骨髓的寒冷,仿佛要将心跳凝固。

    “爷,您是不是该给他们起个名字?”江玉秀在旁说道。

    何顾转身看向四个小孩儿,他们虽然很饿很饿,但听到江玉秀这句话却一起把脸从面碗里抬了起来,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起名字从来都是何顾的弱项,就连他养过的狗,殚精竭虑好几天也不过憋出来一个‘尼古拉斯小黑’。

    最先动手的小孩下巴尖尖的眼睛大大的,何顾忽然想到了什么,手指挨个点了过去:“你以后叫阿矢,你叫阿龙,你叫阿冰,你叫阿瞬。”

    是的,不管你有没有想到,这四个名字都出自那几个为了女神而战的圣斗士。

    四个小孩儿忽然一起把面碗放下,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开始‘砰砰’的磕头:“谢谢阿大赐名!”

    何顾瞬间懵圈了,阿大?这似乎是在叫爹啊……

第9章 粮食靠买() 
据江玉秀说,本地有一个风俗,只有干爹才能给孩子起名。

    何顾怀疑自己是被坑了,他觉得这是江玉秀担心四个小孩儿因为没有劳作能力会被自己赶出去,所以才下了这个套。

    但仔细想想,江玉秀几乎这两天几乎一直围着自己转,那四个小孩儿话还说不利索,这似乎又不太可能。半信半疑之间,何顾对这个便宜干爹也就认账了。他并没有发觉自己的内心此时对于亲情和友情是多么的渴望,将近一年的流浪漂泊让他的精神世界犹如一片荒漠,急需温情的慰藉,哪怕只是一点点。

    这一整天何顾几乎都和四个小孩在一起,寨前寨后的转悠。溜达累了何顾还会给他们几个讲一讲金刚葫芦娃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等到夜色降临,出去劳作的女人们渐渐归来,清点人数以后何顾表示满意——跑了三十多个,大部分都是那些略有姿色的少妇。选择留下的都是面容已衰的妇女和未成年的少女,当然也有几个性格明显要强的少妇没走。

    下午的劳作效率比上午提高了一倍,但大家明显都累的够呛,常年营养不良的她们不是两顿饱饭就能生龙活虎的。

    吃罢晚饭,何顾叫了几个人进屋——他已经能大概辨认出这个山寨里有多少小团体,谁又是这些小团体的头目。本寨的那些老人几乎跑了个干净,另外三寨也不是一股绳,她们大概有七八个小团伙。

    除了江玉秀以外,另外几个都是壮年妇女,她们对于自己能进大王的屋子显然有些受宠若惊,一直处于点头哈腰的状态,脸上挤着生硬的微笑。

    何顾直奔主题:“明天我要去吴堡镇买粮,你们每人推荐一个可靠的人选跟我一起去,要身体强壮些,最好是能扮成男人的。”

    江玉秀先道:“爷,我跟您去吧。”

    何顾摆手拒绝了她,东寨的小团伙算是人数比较多的,他不在的时候还得倚仗江玉秀替他管家。

    几个人选很快被推选出来,何顾又叮嘱了一遍她们要如何装扮和明天的劳动任务。今天的材料已经堆满了院子,明天所有人就暂时不要出门了,在家里修整木材和蒿杆,一切等到自己后天回来再说。

    五十几里也就是二十来公里的路,如果是2018可以用近在咫尺形容,但搁现在却要两天才能回来。

    当众人请安散去,江玉秀却不肯出去:“爷,我给您换了一床被子,这就去给您暖床。”

    何顾有点哭笑不得,自己的意志可没那么坚定,白天教四个小孩儿戮尸就已经觉得罪孽深重,他可不想再搭上一个恋童的罪过。或许这在乱世里不算什么大事,可何顾依然决心恪守底限,有些事情一旦开了口子,就等于打开了走向深渊的大门。

    “你先回去,我要清点一下明天带的东西。”何顾知道硬撵她是没用的,干脆来了一招逼虎出山,山洞里的东西可不是她该觊觎的。

    果然,一听见自己的主子要点钱,她旋即明白自己应该回避,立刻乖巧听话的退出去了。

    山洞里有用的东西很多,但可惜这库房不太合格。里面有几捆弓箭,因为潮湿的原因箭杆都弯了,箭头也锈迹斑斑。

    还有七八张弓,这玩意儿是个技术工种,据说没有几年的操练根本不出效果,远没有大刀大斧子抄起来就能砍人来的爽快。或许就是这个缘故,‘半座山’把这些弓丢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弓身都散了。

    一堆铁料就在旁边,上面的铁锈足有一指厚,显然‘半座山’以前的班底里并没有一个铁匠,否则拿来敲几块铁片绑在身上,昨天夜里死的到底是谁就不好说了。

    他的视线最终停在了装满了金银的箱子上。金子貌似啥时候都是硬通货,何顾不打算动那些金锭和珠宝首饰,翻开了一个装满银锭的箱子。

    里面摆满了巴掌大小的银锭,像一艘艘银色的小船。随手拿起一块仔细端详,船首和船尾的部分有一层层的纹理,这大概就是‘纹银’称谓的由来吧。银锭中间平坦的部位还潦草的刻着几个字,何顾连蒙带猜好像写的是:延安李氏,纹银一百两。

    其他的银锭也是大同小异,绝大部分都刻着字,重量则从二十两到一百两不等。何顾稍微计算了一下,这些银子加一起大概能有个七八千两左右。

    算着算着,何顾又开始痛恨自己当初没有好好读书,这七八千两银子到底能有多少购买力他完全不懂。他当兵的时候倒是有饷,但只给粮食——如果那些康麦麸皮也算粮食的话。

    围着这箱银子转了几圈,他伸出手臂抱住箱子想试试这七八千两银锭到底有多重,不想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就稍微把箱子挪动了一点而已。

    “卧槽,得有四五百斤啊!这特么谁搬得动!”何顾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何顾头疼起来,还是2018好啊,拿个手机就能刷遍全世界,现在买东西竟然还要扛着几百斤金属出门,还不知道到底能换多少粮食……

    这些疑问,第二天有人给了他详细且实用的答案。

    跟他一起去的一共有六个人,有一个叫周三娘的貌似见多识广,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

    如果去一些大的州府购买粮食,现在差不多是一两银子一石粮,一石粮按官制是210斤,但实际上商铺都会做些手脚,缺斤短两那是必不可少的操作。

    但如果去吴堡镇这种地方买粮食,就要二两银子一石粮了,而且要买多的话还会强迫你购买三四成杂粮,比如刚流行起来的玉米、红芋干、洋芋干、陈年的小麦谷物什么的。

    面粉什么的是万万不要想,那玩意儿在吴堡镇这种地方根本不是大宗商品,搜刮干净了最多也就几百斤,还死贵死贵不老划算的。至于山寨里那点面粉,是几位前大王的专享食物,其他人只能喝麦子粥。

    何顾这才明白,为什么每人一大碗厚粥让江玉秀像割了肉似的心疼。

    根据杨三娘提供的信息,带两千两银子去吴堡镇正合适。除了购买一万多斤粮食以外,还可以采办一些其他物资。

    明朝一两只有三十七克左右,二千两银子也就是一百五十斤,何顾可不认为自己和另外六个女人能背着这么重的银子走几十里山路。

    把箱弩从车上拆了下来,把银子装上,再检查一遍身上携带的武器和各人的装扮,确信一切安排妥当,他把江玉秀和四个小孩儿喊过来耳语几句,这才几个人推着小车出了山寨。

    临出寨门何顾又想到了什么,扭头向一院子送行的人喊道:“如果有外人来,你们千万不要反抗,只管归顺,我回来之后绝对不会怪罪你们。”

    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所有人感动莫名,她们感受到了久违的关慰。

    一路无话,时至中午吴堡镇就出现在了视野之中。何顾看在眼里不禁大吃一惊——这真的只是个镇子?这分明是一座城池啊!

第10章 卖身的铁匠() 
何顾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四股山贼势力的不远处,竟然还有这样一座人烟稠密,可称繁华熙攘的城镇。不过仔细看看吴堡的地形也就明白了什么叫存在即合理。

    黄河于此地蜿蜒而过,河岸两侧是陡峭的峡谷地貌,也不知是原本如此,还是远古时期的洪荒冲刷而成。

    这吴堡城就建在黄河峡谷上面的一座石山之上,随山形地势而建,北高南低。

    城北,是一片狭长的黄土原。城南,是一座屏风也似的山梁。城西,是悬崖峭壁,悬崖下是百米深壑。城东是更为陡峭凌厉的悬崖峭壁,足有三百米高的悬崖之下便是蜿蜒前行的黄河。

    城镇周围有城墙耸立,虽然有四座城门,但抵达城下的道路却只有南北两条道路。何顾他们走的是北边这条路,黄土原并不平坦,其间遍布沟壑,在距离城墙数十米的地方便有一个大豁口,形成了一条天然的护城沟,一座吊桥横跨其中。

    桥头附近有十几个人正等着进城,有四名官兵模样的人正在检查,这可不是何顾之前当的那种乞丐兵,人家至少衣甲武装齐备。就在不远处,还扎着四五个防风的棚子,棚子下伫立着四五名黑衣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