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帝国再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资本可以用来谈判,生死都在阎应元的一念之间

    ,但要让他立刻拉下面子,叩头谢恩自问也做不到。

    “我就是崇明卫水师营军户出身,受不了百户欺压这才落草为寇,这年头,官军残害起百姓来,比山贼水寇更为凶狠。”王岳喃喃说道。

    “大明军中,却有败类,但阎某部下乡勇,绝无害民之事。”说到这里,阎应元循循善诱道:“你若肯归降官府,阎某定请示大令,保你一个出身,光宗耀祖不说,还能洗却半世的贼名,岂不美哉?”

    “阎……阎大人愿意收留……收留我王岳吗?”王岳说着,声音竟有些发颤。

    “只要你肯真心归降,阎某定不会薄待于你。”阎应元一字一句的说着,言语中充满着一种不可名状的信服力。

    扑通!

    王岳跪倒下来,纳头便拜:“小人不求荣华富贵,只求跟随大人左右,誓死报效!”

    阎应元抢步上前,扶起王岳,亲自给他解了绑,道:“你既愿投效,大家便是兄弟了。”

    成功将其招降后,阎应元让亲兵给王岳寻了个座位,招降的诚意可谓十足。王岳也是前倨后恭,一脸的受宠若惊之色。

    再接下来的交谈中,阎应元和王岳大致讲了一下江**匪之患的问题,并真诚透露出他希望江阴再无水匪之患的愿望,只是因为顾三麻子还在,这个愿望怕是很难实现的,字里行间,暗示着官贼不两立。

    王岳听到这里已经明白,阎大人是想让他纳个投名状,他起身拱手对阎应元深施了一礼,道:“在下既然投效大人,便当立功,大人若是信得过,小的便带些兄弟回转江中,召顾大当家的前来归降。”

    “万一那顾三麻子不降呢?”阎应元面无表情的道。

    “大当家的若是不识时务,小的少不得要大义灭亲了。”王岳一狠心,咬牙说道。

    阎应元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又提醒道:“王兄弟是不是还有什么没交代呢?”

    在道上混久了,王岳自然明白阎应元的意思,他再次拱手道:“小人犬子王斗还在县衙大狱中,我王家就这一颗独苗了,等小的走后还请大人代为照看一二,如此,小的感激不尽。”

    “王兄弟但请放心,只要阎某在这江阴一日,定能保你儿子平安无事。”阎应元听到这里,黝黑的脸上这才展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召来一个亲卫乡勇,低声耳语了几句,亲卫得令,转身出了正堂,往县衙大狱而去,很明显,此去便是验明身份的。

    阎应元的智谋勇武和谨慎小心,王岳都看在眼里,脑海中刚刚升起的一丝异念立时被压下去了。

    当晚,县衙前堂灯火通明,阎应元亲自设宴款待王岳及其心腹部下,给其压惊,期间县令林之骥也到宴席上坐了一会。言语中对王岳颇多欣赏。

    “如今国事蜩螗,天下豪杰若能都如王壮士这般深明大义,哪还会有那么多匪患?王壮士年富力强,正当有为之年,朝廷也正当用人之时,今能诚心归顺,本县心中甚为喜悦,定优加善待,来日若能扫除匪患,保得江阴太平,本县定亲自上奏朝廷,为诸位壮士请功!”

    王岳众人听了这几句话大为动容,诺诺连声,他们是大老粗,言辞也简单,翻来覆去就是“草民惶恐、誓死报国”几句话。

    又说了一些吃好喝好的冠冕堂皇话后,林之骥便起身离开座位,在师爷和乡勇的簇拥中退回县衙后堂,众人单膝跪地相送,等知县老爷走后才起身,回到座位继续大吃大喝了起来。

    几日之后,一切准备妥当后,王岳带着几十个心腹部下出了江阴城,坐船往顾三麻子的老巢行去。

    等王岳走后,阎应元立马点了三百乡勇也乘船悄悄跟在了王岳的船队后面,由于事先通过那些俘虏已经打探好了顾三麻子老巢的准确位置,所以阎应元的船队并没有追得太紧,避免被王岳发现异常,被逼着再次反水。

    此行要的就是出其不意,对于王岳的悍勇,阎应元固然很欣赏,但要说什么信任却是谈不上了,和水匪谈忠信,那是评书上的桥段,他阎应元却不敢将江阴的安危寄托在这种危险的信任关系之上,即便留有人质也不行!也亏的他将戏做得足,成功的麻痹了王岳他们。

    见王岳部入了水寨之后,寨中半日没有反应,阎应元就知道顾三麻子肯投降的几率不大,他当机立断,决定帮王岳来下个决心。

    他指挥着船队绕到了水寨的后面,找到了一个偏僻的岸口,随着乡勇们陆续上岸,整队完毕,阎应元率部冲向了水寨,沿途打着官军和支援王岳的旗号。

    水寨内的水匪们,不管是王岳部还是顾三麻子的残部,都万万没有料到官军会在这个时候前来围剿,前几日大败亏输的战争阴影还在脑海中,士气正是最为低落之时,而且头领们都在聚义厅,寨门口无人指挥。见到冲来的乡勇,纷纷丢盔弃甲,四处逃散。

    ……

    “你敢骗老子?!!”

    聚义厅里顾三麻子得到了喽啰汇报的消息后,惊怒异常的看着王岳。

    王岳见此情形,知道自己就是有十张嘴也解释不清了,水寨被官军突袭,破寨基本没有悬念了,不想跟顾三麻子他们一起殉葬,只能选择和官军联合了。

    “杀!”

    王岳果断下令,和顾三麻子部火并了起来。

    双方几乎都没有犹豫,迅速的厮杀在了一起,刀矛互刺,鲜血飞溅,聚义厅内立时陷入了厮杀之中。

    乡勇们以有备算无备,士气高昂,冲杀也猛,战斗只进行了不到半个时辰不到就结束了,七百多水匪,死伤了一两百人,余下的尽数跪地投降。

    阎应元命亲信手下看住俘虏和水匪的家眷,随即步入聚义厅,厅内火并后剩下的水匪们都已跪地请降,直到此时阎应元发现王岳并没有死于乱军之中,脸上,衣饰上满是血污,心道:“这水汉的命还真硬!”

    然后上前一步,关切的道:“王兄弟没事吧!”

    王岳手提着顾三麻子死不瞑目的首级,跪倒在阎应元跟前,道:“顾大当家的不愿弃暗投明,已被小的手刃当场,请大人验收!”

    阎应元欣慰的拍了怕他的肩膀,道:“王兄弟心存朝廷,大义灭亲,阎某果然没有看错你!”

    王岳唯唯诺诺的应了几声,不敢抬头,对阎应元,此刻他的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敬畏。

    ……

    大明崇祯十七年端午节前后几日,阎应元屡出奇谋,一举平灭了江阴附近最大的水寇顾三麻子的势力,不仅成功收服了其余部,还缴获了大量的钱粮物资,县令林之骥得到消息后大喜,在上奏朝廷给阎应元、王岳等人请功的同时,大笔一挥,从缴获的钱粮物资中划出了部分作为乡勇们的军资。

    按照原本的历史,阎应元会因此此功被提为广东英德县主薄,因母亲病重,兼士绅百姓的挽留,暂时留在了江阴没有去上任,然而历史却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拐弯,一切都因御营总兵张堂功和朝廷敕使太监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

第47章 第045 面圣() 
张堂功等人是五月初九到的江阴,正好错过了阎应元平定顾三麻子水匪的大戏,不过在士绅百姓交相传颂之下,他们或多或少的知道了一些阎应元的事迹,不由的对这个皇帝指名超拔的人充满了钦佩与好奇。

    江阴县令林之骥带着一干佐贰官隆重接待了朝廷钦使,并跪接了两道皇帝的圣旨,一道是提拔江阴典史阎应元为御营亲军游击,挂正四品指挥佥事衔。一道是令知县林之骥配合御营总兵张堂功在江阴募兵充实御营。

    对于同僚兼下属的阎应元被朝廷重用,林之骥欣慰的同时也有些惋惜,江阴没了这等能吏,以后不知道还会不会这么太平安稳,对于朝廷要在江阴招募禁卫,他也予以了最积极地配合。

    第二日县衙就发布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皇上超拔典史阎大人为四品御营游击,并将在江阴招募四千御营亲军,凡江阴良民百姓,皆可应募,只要入南京集训半年后未被淘汰者,正式录入禁卫军籍,成为天子御前亲卫,步卒月俸二两,骑卒月俸三两,炮手月俸五两不等,无家口拖累的年轻壮汉,江阴乡勇优先!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江阴县,天子招募良家百姓为御营亲兵,还是难得一见的事,要知道天子禁军大多是由功臣勋戚子弟担当的,就是大头兵也是父子相替,世代相袭的,寻常百姓就是想进也进不了,没想到现在朝廷居然对百姓开放了天子亲军的兵额,而且待遇看起来还不错,连一个步卒都有二两银钱的月俸,相当于别的营头战兵两倍的月俸了,若是实发下来,就更多了,这让他们大为惊讶,也颇为惊喜,特别是在他们得知阎大人也将在御营中任职的消息后,参军更是积极。

    张堂功等人在知县林之骥和典史阎应元的配合下,只花了三天不到的时间就招募到了三四千人,很快就把预定的兵额数量凑齐了,其中还有不少是阎应元一手栽培出来的乡勇,他们是参军最积极的一批人,誓死要跟随阎大人。考虑到江阴的安全问题,阎应元只同意了两百多人入伍,留下两百人作为守御江阴的力量,防盗备寇。

    期间阎应元也向张堂功等人举荐了水寇出身的王岳,他不放心把这支刚刚归降的水寇部队单独留在江阴,张堂功得知其中的原委后,答应带着王岳部一起入京面奏天子。

    于此同时,江北和义乌的募兵行动也都在马雄、韩诚等人的筹划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五月十四日,得到阎应元及四千余江阴子弟入京消息后的朱由桦欣喜不已,忙派内监侍卫们去南京分水门迎接,并引阎应元入宫觐见。要不是因为身份至尊,他恨不得亲自前去。

    阎应元见状,内心颇有些受宠若惊之感,不明白自己为何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