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娇梢韵猿⒅兀衿H踔科!
“臣明白。”
朱由桦又道:“东虏大军不日将要南下,整肃削藩之时爱卿定要兼顾防务,修筑工事,部署兵力,预先谋定好攻守大计,志欲其坚,步欲其稳,二者兼顾,方为万全。至于其他详细安排,等爱卿到了江北后再说,祝爱卿一路顺风,马到成功!”
堵胤锡叩头谢恩后乃去。
就在他离开皇宫的同一时刻,午门外的广场上密密麻麻跪了一地的人,一个个都是垂头丧气,引颈待戮的样子。
其中就有黄宗羲、侯方域、左光先、顾杲这些东林复社的死硬造反派,还有一些就是在皇帝亲征在外与左良玉军激战时,趁机在南京城内煽风点火,鼓动人心的一些有东林复社背景的士子,他们都是二三十岁年纪的读书人,其中不少都有秀才的功名,甚至还有举人功名的。
朱由桦凯旋回京后,秋后算账,出动数千锦衣卫,不到两日,这些原本的漏网之鱼全被一一锁拿归案,一体抄家,革除功名,判处极刑。
午门广场外的四周满满当当的全是看热闹的城中百姓,看着那些昔日高高在上的书生老爷们,指指点点,还有一些特意被邀来观看的东林籍士绅朝官。
“查黄宗羲、侯方域、雷演祚、胡以轩、钱天成、陈贞慧等人,不仅胁从左逆图谋叛乱,且造谣蛊惑,诋毁天子,欺君罔上,今已核查清楚,着令全部处斩!”
刑部官员将判决书一字一顿的说完后,早已准备在一旁的侩子手,立刻拥奔上前,一把按住他们,然后齐刷刷地举起手中的鬼头大刀,纷纷大喝一声,便挥刀劈下,只见得一片血光迸溅,五六个大好头颅,当场便滚落到了广场上的砖石地上,喷撒出的鲜血,将青色的砖石染成一片血红。
侩子手们斩完一排,再接着斩下一排,跪在地上的那些还没被处斩的士子书生们,平日里左右乡里,什么诉讼,赋税、教育,基本上就是这些书生和他们所在的宗族左右着,一个普通儒生可以和县令叫板,干涉朝局,颐气指使惯了,原本只是想声援一下狱中的好友,何曾想过最后会是这等结局。
在最初色厉内荏的唾骂过后,此时大多已吓得瑟瑟发抖,不少人甚至大小便失禁了。对于他们的哀求讨饶声,侩子手们一概置之不理,只是一排排的斩过去。可怜侯方域,直到死前都不知道他最钟爱的小妾李香君的消息,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带着巨大的遗憾就到阎王那报道去了。
等罪犯们全部人头落地,四周百姓沉寂了片刻后,突然发出一阵惊天般的叫好声,纷纷拍手称快,唾骂这些人伪君子们死得活该。
也亏得阮大铖宣传工作做的到位,在行刑前就有大量的舆论造势了,运用他超凡的文笔,把那些东林伪君子的真面目毫不留情的揭露给了世人,邸报贴满了南京城的大街小巷。早已元气大伤的东林党们根本无力还击,南京城内的舆论几乎是一面倒了,全都在讨伐那些叛国的书生败类。
百姓们冒着寒雪天气前来围观,一直闹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在卫士的疏导下乱哄哄的散去,被邀的剩余有东林复社背景的士绅们一个个脸色苍白,大冷的天都冒着虚汗,第一次感受到了帝王的威严不容侵犯。
大明自二祖以来,多少年没遇到手段如此酷烈的强势君主了,曾经让他们恨得牙痒痒的万历皇爷和这位主儿一比,都算难得的仁君了。这些日子,社友党友们如割麦子一般,被一批一批的斩杀,有的人憎恨、有的人不甘、但更多的还是庆幸,庆幸自己没有蹚这几潭浑水,庆幸自己当初的明智退让,庆幸自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第118 锄奸行动(一)()
堵胤锡辞出以后,不敢耽搁,加班加点收拾准备,点齐兵马甲仗后,便马不停蹄,急急赶路,出南京、渡长江、入浦口。
三个营一万多御营亲军马步骑乘船沿江而上,紧跟其后。其中有参加过平叛的忠武镇马雄统带的甲营近四千老卒,还有月前刚成军的六千多新卒,这六千多新卒是从原来守卫南京的两万御营新军里抽调的,营中冷兵器较多,火器、火炮较少,且缺乏足够战争经验的军官做骨干,装备和战力较老卒差了很多,所以真正的主力还是马雄的忠武镇甲营的近四千兵马,有独立的炮队和骑兵队,五六十门各式红夷,弗朗机火炮,战力不俗。
至于堵胤锡的两个督标营六千人马,暂时还留在九江整编,因为加入了五千多左部降卒,军心未定,暂时不便大用。
入了江北后,在赶赴扬州的路上,堵胤锡给江北各府县长官发了一道檄文,晓谕朝廷救民水火的德意,勉励大家尽忠效力。同时又用十万火急的文书通谕驻防在各地的总兵镇将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高杰、许定国等人,统统于十二月二十前赶到扬州府城进行军事会议,并听他面授机宜。
这些火急文书都交给地方塘马以接力的方法日夜不停地飞马传送。宁可跑死马匹,文书不许在路上滞留。这些被召集的总兵大将,接到通知后虽然有些不情不愿,摄于朝廷新近平左的威势,毕竟不敢抗命,遂收拾行装,带着一干亲兵家丁赶赴扬州。
堵胤锡此次携天子亲军回江北是要立威的,江北大小六七个勋镇总兵,嚣张跋扈的不再少数,全捕杀了肯定不行,和皇帝沟通后,堵胤锡临行前心里已经有底,初步把目标锁定在了许定国、刘良佐、刘泽清三人身上。
其中两刘自不必赘言,许定国却自有取死之处,在原本的历史上,明弘光元年,清兵下河南府,高杰约河南总兵许定国,互相联络。然许定国已暗自降清,并送其子渡黄河押为后金人质,反诱高杰至睢州营中,砍下头颅,持首级向清军邀功。
这是一颗重量级的定时炸弹!作为穿越者预知前世未来的朱由桦肯定要在清兵大举南下前将其清理掉,以除后患。
堵胤锡深深的明白,要出其不意的一下子干掉三个藩镇,还要预防其他藩镇借机反叛投鞑,不是那么简单的活计,仅仅斩杀了首领远远不够,还得控制住其部属,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住江北局面,而且还得考虑到计划失败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行动前需要非常周密的计划和方案,保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一旦泄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次削藩行动只有皇帝、朱大典、马雄、张堂功和自己等寥寥数人知道,其他人都是听令行事,就是为了防止有心人通风报信,打草惊蛇,导致大局崩坏。
为了防止三镇麾下兵马因此作乱,糜烂江北,堵胤锡除了自带一万步骑精锐,同时还致书总督朱大典,将皇帝的密令传达给他,让朱大典领阎应元部的四千忠武镇乙营精锐,还有两万左部降营预先将兵力部署在江西安庆,目标直指江北,随时支援平叛。
朱由桦则领着拱圣营韩诚的三千多步骑精锐及一万四千刚成军不久的御营新军坐镇在南京,稳住南都局面,同时视江北情况选择是否增援。
一切布置妥当后,堵胤锡一路急行军,每日天刚亮就启程,日落以后方才驻下,不到三天就赶到了扬州。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淮南第一州。
明洪武元年改路设府,建有五门,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一座,五门之外有瓮城,城墙五角各有角楼一座。城周二十六里,包砖,连女墙高两丈八尺,有城垛两千零七十五个,造串楼八百六十九间。
扬州府城西有蜀冈,东有大运河,南滨长江。东北是艾陵湖,正北是绍伯湖。是天然的防御屏障。
城外东有万寿镇,西北有上官桥,南有瓜州镇,合称三检司。扬州府万历六年有户14。1216万户,81。78万人口。时至今日,不下百万。”
城周各处皆驻有重兵,建有三大兵营,所以扬州是当之无愧的江北第一军事重镇。
扬州城外,旌旗招展,仪仗优隆。
扬州知府郑元勋、诸镇总兵、巡按、兵备道等一干文武大吏站在城门前恭迎堵胤锡一行。
步履整齐的御营兵正有序开进城内,堵胤锡勒住马缰,站在城门下,问道:“诸镇总兵、副将还有哪些没到?”
亲信幕僚点过人头后回道:“河南镇总兵许定国、徐州镇总兵高杰、淮安镇总兵刘泽清等等,还有近一半没到。”
堵胤锡点了点头,在众人的迎候下,策马进城,一路轻车简从,并没有清道的仪仗部队。
等到了衙门前,署前新立照壁一座,石狮雄峙,左右辕门时列,三座牌坊由东至西曰“抚绥江北”,曰“提督三关”,曰“文武危宪”,大门、二门、西隅立关帝庙、酂侯祠,一面东西列书吏房。正北为悬山式大堂五间,后为穿堂、二堂及内署等处。堵胤锡神情肃穆的入驻了督师衙门。
入城后,御营亲军休整了一日,堵胤锡连夜与张堂功、马雄等御营军将商议行动规划,第三天,一切布置妥当后。
督师衙门外枪矛如林,明盔亮甲,刀枪剑戟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刺目的光芒。
咚得一声炮响,辕门大开。从辕门到大堂,是深深的两进大院,中间一道二门,二门外站着八个卫士。
堵胤锡身穿一品文官仙鹤补服,腰系玉带,头戴乌纱帽,走入正堂公案后边坐下,两名执事官捧着尚方剑和“督师”大印侍立两旁,众幕僚和御营亲军总兵张堂功、副将马雄等人也分列两旁肃立侍候。
看着空空如也的正堂,堵胤锡面如寒霜,半日没有说话。
第119 诛罚三镇()
ps:不是剑客有意拖稿,实在是接下来这几章太难写,书友们还是多点宽容之心吧!
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