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面面相觑,霍去病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咱们走错方向了?”
赵破奴气愤道:“不可能,某记得清清楚楚,就是这个方向,这个胡虏肯定在骗咱们,让某一刀宰了他!”
说罢,便将刀刃放在了胡人的脖颈上,胡人战战兢兢,根本没弄明白什么事,只是不断地磕头,嘴里不停的嘟囔着什么。
“他在说什么?”
霍去病问道。
“他是再说,他已经告诉了他知道的全部,希望不要砍掉他的脑袋,准许他吞金而死。”同样懂胡语的公孙贺说道。
“狗屁!”
赵破奴在大骂了一句,用胡语对着胡虏说了半天。
公孙贺对众人解释道:“老赵在问,当年王帐明明是在这边,为何要欺瞒咱们,如果他再不说实话,不光要将他的脑袋砍掉,还要将他的身子喂狗。。。”
胡人头目使劲摆摆手,叽勒咕噜说了一大堆话。
赵破奴瞪大了眼睛,明显是一愣。
公孙贺也将本来要放进口中的羊肉放下,看着霍去病等人疑惑的目光,连忙翻译道:“这胡虏说,王帐本来是在这个方向,但因为历年雪灾,为了方便入侵周朝,还有抵御羌人,胡人大汗便将王帐迁移到了西方,老赵记忆中的王帐是几年前的事了!”
“原来是这样!”
众将恍然。
“如今咱们走错了方向,将军,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颇为稳重的李息向霍去病询问道。
公孙敖这时道:“如今咱们找错了方向,如果继续往西区寻找,没有向导的话肯定容易迷失方向,在草原上迷失方向,那咱们这八百人可就不一定能回去啦!”
霍去病虽然激进,但也知道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才可以深入草原内部,此次趁着胡人兵败,偷袭胡人王帐最主要的便是赵破奴知道王帐的大致位置,所以霍去病才有此信心要拿下胡人大汗的人头。
但让霍去病意外的便是胡人王帐的牵走,小型部落根本不知道王帐所在,只有寻找中型部落,或者更大型的部落才可以。
但漫无目的的四处寻找,很容易丢失方向。
霍去病点点头,站起身来对众人道:“公孙都尉说的没错,咱们根本不知道西边什么情况,必须从一些胡人贵族中询问出胡人王帐的位置来,才可以行动,我舅舅也曾嘱托过,要小心在草原上迷失方向,既然如此,咱们只能原路返回,等到下次时机成熟,在出兵大漠!”
霍去病做出这个决定很是艰难,他的目标便是那北胡大汗,来为刘德封公庆贺,可惜。。。
“将这个部落清理干净,休整一天,明日返回西集。”
霍去病对众将吩咐道。
“是!”
众将连忙应喝道。
说罢,众将便随霍去病出了大帐。
赵破奴看着还在不停磕头的胡人部落头目,一刀便斩断了头目的头颅,头身分离,鲜血横流。
赵破奴将刀上的鲜血擦拭干净,将刀插进了刀鞘当中,也大步出了营帐,追随上霍去病的脚步。
。。。。。。
西集。
卫青独坐在大殿之上,擦拭着手中的宝剑,而心中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都督,您的家人到了!”
卫青惊醒过来,暗自一叹,将宝剑放置到一旁,起身道:“我这就过去!”
卫青心中思虑万千,和自己的家人无关,而是另一个事情。
卫青因奇袭西集,将两万胡人拒之于城外的功劳被刘德封为校尉,虽然从白身直接提拔为校尉,有些不合规矩,但白起的功劳不小,众将虽然惊讶,但也没太多质疑。
但刘德将卫青封为右副都督,这就让众将大哗,一片质疑声。
都督虽然不是正式官职,而且刘德一任命都督,就任命了一大堆,这也让都督这个职务有些贬值了,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身份的象征,地位的体现。
大周以左为尊,杨业为左副都督,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杨业屡立功劳,又带着七个儿子随刘德四处征战,又有镇守云县之功,武力冠绝全军,又颇为善待将士,资历在白起军中也仅次于尉迟恭,所以被封为副都督说的过去。
好,说到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尉迟恭。
自秦琼因为不满白起无故屠戮北原降兵,与白起发生争执,被刘德调离,白起麾下唯一的大将便是尉迟恭,尉迟恭武艺惊人,作战勇猛,屡立大功,资历雄厚,官职是偏将军,又是武举出身,理应是副都督,甚至位在杨业之上担任左副都督。
但最后竟然左右副都督都没占上,让一个不知道是谁的白身突然空降下来,将尉迟恭挤掉了,这如何能让众将心服。
尉迟恭心中当然也不满,当然这个不满肯定不能针对刘德,而卫青就理所应当的获得了尉迟恭的不满。
卫青也有所疑惑,不知道为何要将自己突然提拔为右副都督。。。
难道真的是主公因喜爱去病而爱屋及乌对自己有所偏爱?
卫青只能想到这一点。。。
“兄长。。。”
一声呼唤打断了正在思考的卫青。
卫青抬起头来,看着自家笑颜如花的妹妹,卫青也感到所有的烦恼一下都除去了。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卫子夫之志(二合一)()
“恭喜兄长荣升为校尉一职,又担任右副都督,统领西集一郡之地。”卫子夫笑靥如花,向卫青行了一礼。
后面两位青年也赶紧向卫青行礼,口称:“兄长!”
他们便是卫青的两个弟弟,卫步,卫广。
“子夫莫要取笑为兄了,吾正因为此事而发愁呢!”
卫青叹了口气,对卫子夫说道,邀请卫子夫与自己的两个弟弟进入大殿。
卫子夫少而多智,所以在一些事情上卫家兄弟姐妹都愿让卫子夫来拿主意。
卫子夫在皇后之位上一坐便是38年,中国历史上乃是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后,而她的夫君可是汉武帝这为千古大帝,汉武帝何许人?不提他的丰功伟绩,就说汉武帝的性格,那可是多疑,寡恩,残暴,专制到了极点。
由此可见卫子夫不管政治水平还是为人处事方面是多么的出色。
“兄长为何而发愁?”
卫青将自己得到的消息全部告知了卫子夫,卫子夫听罢,这才轻笑道:“兄长受到汉公的重用,理应更加勤勉用心,又何必理会他人的看法。
兄长之能吾等尽知,乃是大将军之才,外人的妒忌不过是因为兄长的功劳较少,等兄长屡立战功,这些小人的嫉妒便如同小丑一般,惹人发笑罢了,兄长功劳越多,汉公殿下便越加高兴,因为这说明汉公有识人之明,所以兄长万不可因此而苦恼,而是要尽忠职守,保境安民,让那些小人无言以对。”
“子夫说的对,为兄有些钻牛角尖了!”
卫青同样笑道。
卫子夫继续说道:“如今汉公殿下已掌三州之地,带甲数万,兵精粮足,谋臣如云,良将如雨,已有统一天下之势,兄长此时要多为卫、霍两家考虑。”
“子夫这是何意?如今大业未成,吾等既为汉公之臣,理应奋死为主公效命,不应有任何私心,何故要为家族考虑,这不是因私废公吗?家中诸人如若有能力,便让他们在战场上立功,不要来找我,或是去找霍峻、去病。。。”卫青对卫子夫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卫子夫身后的卫步偷偷拉扯了一下卫子夫的衣襟,卫步见到自己的外甥,也就是霍去病都已经升到了偏将军之职,心中满是羡慕,更何况卫步比霍去病还要年长几岁,毕竟是大男子汉,被自己的外甥压一头,心里面肯定不好受。
如今见到自己的兄长卫青担任起了一郡之都督,卫步心里就起了小心思,不过卫青乃是自己兄长,平时对族人要求甚严,所以卫步、卫广对卫青颇为惧怕,只能央求卫子夫向卫青替卫步、卫广来谋求军中的官职。
不过没想到被卫青一席话直接怼了回来。
卫子夫当然知道自家兄长的性格,也不生气,而是继续道:“卫步、卫广都已成年,弓马都还算熟练,不如让他俩在你的帐下做一员小卒,不说建功立业,最起码也不用在家乡惹是生非,让家中徒增烦恼,这家里也只有你能管教他二人,如果到去病那里,他俩都是去病的长辈,在去病麾下必然心里抑郁,或有不服,徒惹事端,以去病的性子,说不定要严惩他们兄弟二人,还是让他俩在你这吧!”
卫青想了想,道:“也罢,玉不琢不成器,他俩也应该出来历练历练。”
然后卫青向卫子夫问道:“兄长还有大姐身体可好?”
卫青与卫子夫上面还有一兄二姐,便是长兄卫长君,长姐卫君孺,二姐卫少儿。
卫少儿便是霍去病的母亲,嫁给了霍峻的兄长。
卫君孺则嫁给了公孙贺,公孙贺现在在霍去病的率领下前往了草原。
卫子夫道:“大哥亲自下地种田,不小心崴了脚,只能在家中休息,大姐则是有些担心公孙姐夫,托我来看看。”
“那就让大哥在家中安心静养,不过公孙贺已经随着去病出了边关,北上大漠讨伐胡人王庭,现在还没有什么消息。”卫青说道,虽然卫青脸色平静,但过去这么长时间,他同样担心去病他们的安危。
北上草原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啊?”
卫子夫为人聪慧,当让知道北上草原的危险,但既是遵命行事,又能建功立业,荫蒙子孙,那便只能将担忧压在心里。
“报!”
一名哨骑来到了殿外,向卫青禀告道:“都督,这是北平传来的诏令。”
卫青连忙起身,郑重其事的接过诏令,将诏令细细的看完,对身旁颇为好奇的卫子夫三人道:“主公以我有功,命我即可前往北平,参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