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云声音有些低沉,向钟声问道:“你想说什么?”
殿中百官也纷纷看向钟声,想听听他会怎么说,这一瞬间,钟声变成了众人的焦点。
钟声昂声道:“汉公生擒李将军,不过是因为汉国已经没有能力在将战争进行了下去,所以,汉公最大的可能便是与咱们议和,所以,在下认为,换回李将军还是十分有希望的!”
钟声聪明的将魏国换成了咱们。
李云看着眼前这名瘦弱的男子,头一次发现原来朝廷当中也有智者,李云先前以为朝廷当中基本上全是酒囊饭袋。
而且钟声一句话就说到了重点。
大朝会在众人心思各异的情况下结束了,小皇帝命李云决定如何将李风换回,反正李风是李云麾下的大将,朝廷的一些大臣对于李风被擒实际上是比较幸灾乐祸的。
李云将钟声带回了魏公府衙,并且召集其他将领议事,就连李雷因为自家二哥的事将中州的一系列事情委托给了副将,自己轻骑赶了回来。
“大哥,一定想办法将二哥救回来!”
这是李雷见到李云的第一句话。
而且用上了大哥的称呼,这是希望李云记得他们是兄弟。
其实要说起来,因为李风的性格原因,和李雷的关系并不算太好,但毕竟是血脉相连,李雷可没有那么狠心不救自己的哥哥。
“放心,我会的!”
李云点点头,用的是“我”而不是“孤”,可见他明白李雷的想法。
钟声跟着李云在一旁坐定,十分的坦然,他在大朝会上的表现,就是为了现在的这一刻。
“钟先生,说说你的看法!”
李云对于钟声还是给予了一些尊重。
而李云麾下众将也纷纷看向了眼前之人,想听听这位让李云都有些尊重之人的想法。
钟声起身对众位一拱手,道:“殿下,诸位将军,如今不是咱们付出什么可以换回李风将军、苏军师还有李竟衍将军,而是看汉公想要什么!”
“你说的在理!”
李云点点头。钟声说出了问题的本质,如果李云连自己的兄弟、连襟都无法换回来,对于麾下将士们绝对有非常大的打击,甚至会对李云产生不信任。
而李风与苏粲对于李云十分重要,不管用何种代价,李云都必须换回两人。
钟声听到李云的赞叹,仿佛受到了很大的鼓舞,继续道:“所以要想知道汉公什么想法,必须派遣使者前往北平,甚至在下已经想到汉公也等待着殿下您派去的使者!”
“那对于使者的派遣,你有什么建议吗?”
李云目不转睛的盯着钟声,询问道。
钟声倒是一愣,没想到李云竟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因为北平与陈留路途遥远,如果发生情况,根本来不及禀报李云,所以就必须需要使者的随机应变,解救李风等人同样如此。
钟声道:“在下倒是有一个人选,在下认为非常合适!”
“谁!”
“征南将军!”
钟声所说的征南将军乃是李雷。
钟声继续侃侃而谈道:“征南将军与汉公有旧,而且北平有李夫人在,想必对于解救李风将军他们有奇效!”
随后钟声在向李云一拜,“在下虽然不才,但也愿意为朝廷出力,请殿下允许在下跟随征北将军一同前往北平!”
终于露出自己的算盘了!
李云眼睛微微眯起来,钟声虽官职不低,九卿之位,但因为李云掌控了朝局,所以他这个九卿基本上是透明的,连一个低阶将军都不如。
所以李云毫不在意这些人的动作,在李云看来,军权在手,各个官员也都是自己的人,这些人所有的动作都是徒劳的。
但如今钟声今天这一出的确是让李云大感意外,疑心病比较重的李云第一时间就想到钟声不甘寂寞,想要干些什么,但李云暂时不太确定。
所以,李云就将钟声领来,看看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而如今狐狸尾巴漏终于出来了,钟声也要前往北平,是要和刘德联系吗?
李云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道:“那就以李雷为正使,钟声为副使,出使北平!”
李云想看看钟声到底想干什么,还是有不怕死的啊!
李云有了杀心。
是夜李云将李雷叫到身边,仔细的嘱咐了几句,最后,手臂向下一挥,做了一个斩的手势。
钟府,钟声的妻子正在帮钟声收拾行囊,一名仆役前来禀告道:“老爷,太傅大人来了!”
“太傅!?”
钟声慌忙相迎,卢太傅穿的很是普通,看来是不想让人发现。
“卢太傅!”
钟声拱手拜道。
“钟声,你想死吗?”
卢太傅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让钟声心中一寒,勉强笑道:“太傅此言何意?”
“你忘了姬大人是如何死的吗?”
卢太傅最终还是冒险过来了,他老了,只想保存家族,安度晚年,但卢太傅还是颇为欣赏钟声的,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不愿意让钟声去送死。
卢太傅道:“你如果留在陈留,以现在的局面,李云轻易不敢动任何人,但你跟随李雷出使北平,便将性命握在了李云的手中,是死是活,任凭他们摆布,就算你善于智辩,还能躲过他们的刀枪不成?言尽于此,你好好思量吧!”
说罢,卢太傅也不理会钟声,带上斗笠,跟随仆人离开了钟府。
钟声肃立半响,惨淡一笑:“钟家世受皇恩,为了大周,为了陛下,总该有人牺牲的!”
。。。。。。百;镀;一;下;“;帝国之召唤武将系统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4
第四百九十四章 刘嘉的婚事(二合一)()
刘德得到霍去病的来信后,召集群臣议事,刘德手中拿着霍去病快马飞报的军情,向殿下文武百官问道:“如今滦城已经收复,去病随后便派遣陈汤为使,命滦州各郡县投降,所以孤本次召大家前来便是商议一下,谁能担任滦州牧坐镇滦城。”
荀彧说道:“滦城历经数次统治,情况复杂多变,非强臣不能胜任!”
“荀爱卿乃是吏部尚书,推荐官员本是自身职责,你可有建议的人选?”刘德询问道。
吏部尚书只能任免包括正五品在内以下的官职人选,从四品以上的官员任免必须由君主亲自任命,但吏部尚书对于大多数官职有建议、推荐的权利。
而此次议会,陈朔因病告假,众文官便是以荀彧为首,荀彧虽未入阁,但基本上也没多大区别了,只差一道流程。
荀彧拱手道:“兵部尚书高熲、北平太守范仲淹、都察院左都御史崔佑、国子监祭酒百里奚均可担任滦州牧!”
刘德手指轻轻地敲打椅把,高熲、崔佑、百里奚担任的官职均为正二品,与州牧等级相同,但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国子监位在中央,如果让其担任地方的州牧,这实际上相当于贬谪,不妥,不妥!刘德暗暗摇头。
太守乃是正四品,但北平乃是首府,北平太守的级别要高一般太守半级,也就是从三品。可以参与朝政议事。
虽然范仲淹担任北平太守才短短数月,但将北平治理的井井有条,将范仲淹提拔为滦州州牧倒是可行。
刘德这时在问荀彧,“那北平太守之位,谁可担任?”
这就是默认了范仲淹担任滦州牧是八九不离十了。
任何一次官位的调动,都涉及到各个方面,跟所有人都会有影响,而北平太守这个位置看似得罪人的职位,但实际上非常重要,你可以想想现在北京市高官的地位就可以了。
众臣屏息凝视,不知道荀彧会推荐谁?
而荀彧此时却道:“既是接任范太守的北平太守之位,殿下何不听一听范太守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此言有理!”
刘德对大殿稍微偏后的范仲淹问道:“范爱卿,接任北平太守之职,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范仲淹赶紧出列,手中握着笏板,微微躬身,说道:“启禀殿下,臣倒是有一人选,此人能力出众,政务通达,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只不过。。。”
刘德疑惑道:“既是能力出众,政务通达,范爱卿为何犹豫?”
范仲淹上前一步道:“只是此人刚加入臣之麾下才数月,官低位卑,不过是太守府衙中一名八品书记,这太守之位恐怕。。。”
“爱卿此言差矣!”
刘德起身朗声道:“如今汉国初立,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如有贤才,为何不举荐之?但凡能力出众,孤亦当重用!”
“将此人传入大殿,当有文武百官考校其能,如真是大才,孤不吝封赏。”
“臣领命!”
范仲淹下去对侍卫说了两句,侍卫匆匆而去。
而大殿内继续议事。
接下来商议的便是军事方面的事情,如今滦城收复,那么滦州必须要有驻扎的军队,刘德和文武百官商议一番,便直接将现有的战区做了微调,大体并不改动。
右军都督白起改任前军都督,前军都督治所设立在北原,负责整个北州的防区,左卫大将军杨业、右卫大将军黄盖,包括祖逖、刘琨、孟明视、刘植等将受白起统领。
而左武卫继续受白起管辖。
也就是白起将掌握左右卫、左武卫三个卫所。左武卫大将军乃是尉迟恭。
霍去病接任白起为右军都督,掌管右武卫、右威卫两个卫所。
右武卫大将军乃是魏延,右威卫大将军是于禁。
魏延之前兼任长歌太守,也因为此次军事调动而免去的长歌太守之位。刘德让荀彧挑选出合适的长歌太守人选,在供自己选择。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