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衣卫基地就像是一个流水线,锦衣卫的人一批一批的往外培养,虽然他们现在都是个半成品,但是至少比他们以前要好多了,也正是因为如此。
中愈才敢放心地离开的,让别人在处理这件事情。
他们会很好地将这些事情都做好。
王雨辰还有其他人,都在在这件事情上帮忙,人们都很忙碌。
人生在世,谁还没有几个朋友呢?谁又没有几个助手?
或者说现在他们就是助手,帮助中愈做得很好。
“国公爷,您看怎么样?”
在徐辉祖的大营里啊,阿良正引导着徐辉祖观看他们近期的训练成果。
国公爷的亲卫队已经开始,接受训练,还有,挑出来的一部分兵马,作为第一批实验的对象。
要想练就出一支强兵,规矩肯定是要想的,还好,徐辉祖手下的兵马并不差,况且还是他之前带过的人。
看着他手下的人在,一板一眼的,走着队列,排着整齐,还喊着口号,徐辉祖突然有一种很怪异的感觉,虽然,他不知道,以前,锦衣卫是不是这样过来的,但是现在看起来他的人精神头儿都不一样了,这种感觉有些怪异。
“还不错,看着似乎像那么个样子。你们之前都是这样训练的?”
徐辉祖点点头,身边的人也看着,这些,他们现在已经习惯了,不仅仅锦衣卫和梅驸马的人,他们在大营里面也住了一段时间了!
他们能看到他们每天的训练和操作,包括后勤,卫生,他们都做的很好。
人在一起之后就会作比较,他们自然会拿自己的兵和锦衣卫做比较,现在看起来,锦衣卫比他们的兵做的要好多了,所以不服气。
这件事儿就出现啦,人都想争上游,不想比别人弱,他们也不例外,虽然,他们知道,似乎手下的兵,还到不了他们的程度。
“是的,锦衣卫都是这样练的,我家公子还和我们一起训练过,第一批锦衣卫,都是我家公子亲自训练的。”
“额,不错不错。”
徐辉祖笑了笑,称赞了一声。
第0412章 我有上中下三策()
人见得多了就会对自己,遇见的事情有一些想法,和别人出现一些分歧。
某些事情发生了之后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有可能是不可能改变的。
只要有比较的时候就会显现出一个人的不同,就算你不是刻意的要做这些事,但是,在别人眼里,那就是这样,你越是想要低调,反而越是引人注目,说起来,人生就是这样。
中愈从来没有想过,凭借这个对他们做些什么,或者自己做些什么,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很多,总有人会拿出他来说事情,或者是做个比较。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认识到了中愈不是个普通人,不是普通人,自然就不会做普通的事情而做的这些事情,恰恰也会影响太多的普通人,那他这件事到底是做呢还是不做?
说不清楚的时候,那就不说,搞不清楚的时候就装糊涂,装胡涂的时候可能活的更久。
阿良是个实在人,他从来不夸他,中愈到底做了什么,他也不会撒谎,至少目前不会,撒谎,也没有必要撒谎。
他说的都是实话,中愈到底跟大家在一起做了多久,做了什么,外人不知道,他们自己人还是知道的,第一批的暗卫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内部人是最清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深刻的认识到,终于是不一样的,是可以值得追随的一个人。
徐辉祖听了那话,心里很是诧异,他是知道的,要想成为一个勇敢的,符合资格的大明战士。
需要做的东西有多少,需要经历的辛苦有多少,他常年在军中自然知晓这些习惯,年长的军士看不惯那些刚刚上战场的人,也是因为他们知道新兵是死的最快,而他们的经验来源于战场的搏杀,菜鸟,他们是不屑的。。
中愈居然跟他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而且进行如此高强度的训练,着实让他有些钦佩,这样的人不多了,不过他也明白,要是多少不跟他们在一起拼搏一下,人家只会看轻他,哪里会和他一起拼命呢,战场上,要是没有了信任,谁还敢上战场。
大明立国三十几年,大多勋贵的都已经在享受,京师的繁华之后,沉迷其中,不愿意再过多操劳,躺在祖辈的余荫之下。
也就是说以后能征善战的武将,越来越少,愿意为大明流血牺牲的人,越来越少。
就算太祖皇帝费尽心思,在全国开设卫所,军户制,但是事实上有很多地方的军户已经逃跑了,作为大都督的他心里是很清楚,这些事情的,但是又没有权力去改变。
就算他是魏国公,他是大都督也不行,有些事情不是一个人的影响力,可以改变的。
况且他的地位,确实有些尴尬。
更何况在,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公然起兵反叛后,这种定位就更显得尴尬了。
他在中愈的身上似乎看到了未来的变化,也许他的是一个变数,像其他人说的那样,会给大明带来不一样的东西,可能是好,可能是坏。
他们一行人观看了那些,士兵的操练操,这并不是摆拍或者是提前说好的。
他们只不过是临时决定来看一下,现在发现效果还不错,其他的将军,虽然心里也有些想法,但是表面上也看到了自己手下士兵的变化,所以他们选择了支持,之前那些不服气的现在也,只能看着,要郁闷也是自己郁闷。
在观看之后学会,徐辉祖回到了了自己的军帐,其他人都去做自己的事情。
作为一名合格的统帅,他自然知晓自己在做什么?
其他人该做什么,他分的很清楚,所以手下人在他身边久了自然也知晓他到底要做什么。
亲兵送上了新鲜茶叶泡的茶,徐辉祖端起了那杯茶,与同在军帐内的奉浦先生一起把那壶茶喝了。
“先生,觉得怎么样?”
慢慢品尝着茶的徐辉祖,看着先生,率先开了口,他也想弄清楚先生到底是什么想法?
“都督心中已有分晓,老夫,哪里敢班门弄斧,在都督面前?”
奉浦先生放下那杯茶,笑了笑,说道,他自然知道徐辉祖问的是什么,只是,他现在还不清楚大都督现在是个什么想法,所以,说的还算是谨慎,即把他表扬了一番,又不失颜面。
“先生,莫不要取笑辉祖了,辉祖虽然心里有些想法,但还是想听听先生您的想法,毕竟您才是处于事外,看的透彻。”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他是清楚的,所以自己现在本身就加载,皇帝和燕王之间。
按理说他是要避嫌的,但是出于皇帝的信任,让他领兵在外。
这信任有多大,他心里并不清楚,也许仅仅是因为他父亲的面,堂皇的才愿意网开一面吧!毕竟,他们与燕王的关系,并不差。
“都督,既然你你希望我说一说,那我就说几句,我现在这里有上中下三种解决办法,不知都督想听哪一种?”
他就知道先生一定会有想法的,也猜到了他的意思,所以直接了当的说道:“先生就不用拐弯抹角了,您有想法就说出来吧,咱们之间不必那么客气,况且,这么久了你还不知道我嘛,我对那些弯弯绕的没兴趣。”
徐辉祖确实是没那些想法,他其实想的很简单,保住大明朝廷就可以了。
“这下策,也很简单,听他们的意思方中愈应该离开了京师,说不定最后也会到咱们这儿,如果都督您真的有想法的话,等他来了之后想方设法击杀便可。”
徐辉祖听得,眉头一皱,有些意外的看着奉浦先生。
“先生,这是何意,我对他并无恶意,我跟他也没有交集。况且他现在也是有功之臣,大明的未来,说不定就在他手中,先生这是要陷我于不义吗?”
徐辉祖可能就只记得先生所说的击杀这两个字,所以并没有明白奉浦先生暗中的意思。
“都督可以看见他手下的人对他是什么态度?他所做的那些事,多少有些不符合大明官场,况且……”
“况且什么?”徐辉祖追问道,他想知道先生,是如何动了这个心思的。
“都督,况且,我观此人行事。颇有章法,与其他的年轻人不同,所以,如果,如果以后他做出对大明不利的事情,应该如何?”
奉浦先生,似乎在等带着,徐辉祖的判断他,这一点,他要弄清楚,他到底是个什么回事。
“他应该不会,如果他不忠于大明,现在就没有必要做这些事情,而且他的事情,而且,方孝孺也不会允许他做这些事情。咱们要是真这样做啦,才是一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啦!况且我也没有权力杀他,更何况也没有能力杀他,你觉得这些人,咱们要多久才能完全解决掉,而且还要不被人发现?”
“这个我自然想到了,并不需要都督您动手,您也不会杀他,但是有人会。”
“谁?”
徐辉祖有些奇怪了,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今上。”
徐辉祖,站起来说道说道:“先生说笑了。这个方法不妥,换一个吧!”
“这中策嘛。也简单,都督可以多观察观察,互为僚属,他现在带的兵不错,如果咱们可以跟他,合作。平定燕王之后再做打算,那个时候他是忠是奸,又会如何发展,都看的出来了,都督也不会违背自己的心意,到那时,是杀是剐还是囚禁,都是可以的。您看如何?”
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或者说说起来有一些很随意的感觉,但是听在徐辉祖耳朵里就有另外一种意思,怎么今天这先生有些奇怪啊?
“这个方法还是难以接受。先生,再想想。”
“这上策吗,就是,大人可以借助他的力量,和他成为同盟,坚决站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