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俺也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士卒说着,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典韦听着对方的说话态度,看样子是真心不知道,于是只好去问其他人。
结果,典韦一连问了十多个人,唯恐被对方警觉,只好无奈作罢。
不过,典韦在对方的只言片语中可以断定,这支队伍正是夏侯渊所带领的那支!
只不过,如今的人数不是十万,而是两万。
典韦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是何人带领这支队伍,更不知道其余八万人去了哪里。
于是,典韦为了一探究竟,决定暂时留在军中。
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逐渐大亮,伪装身份的典韦已然出现在队伍最前,且,认出那领军主将乃何人。
第236章 公孙瓒(5更)()
0234、公孙瓒
话分两头。
清早,刘辩醒来得知典韦并未归来。
于是在高顺的护送下,带着夏侯渊以及其麾下,前往三十里外曹操的驻地。
……
午时将尽。
刘辩一行抵达曹营五里外,由于夏侯渊的麾下汇报,曹操、曹仁、夏侯惇等人,火速前来迎接。
在此期间,夏侯渊的麾下将已知事件,悉数告知曹操。
曹操大怒之余,不敢怠慢洛阳王。
毕竟,若不是刘辩出手相救,夏侯渊等人已经冻死,他曹操还浑然不知。
此时,刘辩眼看着远处奔来一支队伍,便减缓脚步,等候对方的到来。
很快,曹操一行纷纷下马,跪在足有一米深的积雪之上,“东郡曹操,拜见洛阳王!”
虽然曹操一直在青州对抗黄巾军,但他对司州情况,多有耳闻,除去先前刘辩疾病缠身,便是数月前除掉董卓,名震天下一事。
曹操本以为刘辩必死无疑,结果竟是刻意散布的虚假消息,若不是有青州黄巾军阻拦,他定会前往司州,相助刘辩攻打董卓。
实际呢,曹操心里更多的是有愧,毕竟当初接受济北相鲍信的请求,出任兖州牧,没有请示‘弘农王’。
再有就是对战青州黄巾军,即使刘辩知道实际情况不会怪他,可曹操依旧会觉得心里有愧,毕竟当初答应大王招兵买卖,对战董卓。
此时,曹操自称东郡,显然因为有愧,不敢自称兖州牧,也算是侧面向刘辩请罪。
最初,刘辩在诸侯、州牧眼中是懦弱无能之人,可经历弘农事件、讨董事件、把持洛阳以及除掉董卓等等,均能看出这位王侯的真正实力。
甚至有人认为,刘辩一直在掩藏其内在实力。
同样,却又搞不懂为何隐藏,毕竟如今已经不是皇帝,即使除掉董卓也不能重坐帝位,无疑是徒劳无功。
那么,他做这么多,究竟是为了什么?
真心守护汉室江山?
还是,谋求不可告人的目的?
若是‘董卓第二’,对皇帝陛下而言,无疑是最危险的人物!
“孟德无需多礼,解除青州黄巾之患,本就有功,快快请起。”刘辩骑在马上,伸手虚扶。
然,曹操听到这话,心底更加感到有愧。
“大王谬赞,曹操自知有罪,请大王降罪!”曹操话音落下,深深的叩首作揖。
“哦?”刘辩故作不解,“孟德解除黄巾之患,本就有功,何罪之有?”
刘辩没有继续听,而是策马入城。
夏侯渊见状,连忙翻身下马,扶起曹操道:“曹公,眼下事态紧急,大王不会真的降罪。”
即使夏侯渊不提示,曹操也清楚眼下局势,方才的举动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只会彰显诚意。
只不过,随着曹操被夏侯渊扶起,反倒面色铁青,冷眼看向对方。
刹那间,夏侯渊立时意识到原因,不等屈膝请罪,反被怒气满满的曹操飞起一脚,踹在他的胸口,而后翻身上马,追上离去的刘辩。
纵使夏侯渊是曹操的堂弟,可面对弄丢十万大军,曹操真心忍不了。
不过,夏侯渊明知有罪,没被曹操杀了已属万幸,并没有因为这一脚而怀恨在心,反倒认为惩罚的太轻。
……
三刻钟后,曹营。
刘辩居中而坐,众人于帐内分列两侧。
这时,曹操出列,躬身作揖,回答刘辩先前的追问。
曹操心中有愧,将所有愧疚之事以及心情,尽数道出。
片刻后,曹操陈述完毕。
“孟德有此想法,本王很是欣慰。”刘辩道:“但,事出从权,救出无辜百姓、平消叛乱刻不容缓,何况最终战胜黄巾贼,本王岂会怪罪?即便陛下亲临,不仅不会怪罪,还会对你进行嘉奖!”
“曹操不敢!”曹操再度躬身作揖。
“你倒是谦虚!”刘辩话音微转,道:“好了,说正事。”
刘辩再次说道:“先前济北之事,妙才(夏侯渊)已对本王言明,他们被丢在冰天雪地中,无疑是刘备巧夺兵权,趁机劫走十万大军!但,本王虽对刘玄德不甚了解,可他的为人还是略知一二,劫走十万大军,并非出自他的本意;将妙才一干人丢在雪地中,反倒像是有意为之。”
殊不知,曹操等人得知夏侯渊率领的十万大军,被刘备悄无声息的夺走,也有短暂的交流。
曹仁、夏侯惇等人认为,刘备此人虽然虚伪,但却做不出劫走大军的勇气,至少他没有那个胆量!
另外,为何只是将夏侯渊的人丢在雪地中,而不是趁机杀掉?
当然,刘备等人帮助曹操御敌,是由督运粮草的夏侯渊举荐,这份情义不能不报。
但是,既然刘备已经夺走十万大军的兵权,绝不会因为‘情义’而放过夏侯渊,难道他不怕曹操率军追杀吗?
别忘了!
即使刘备拥有兵权,却不见得麾下听他的话,毕竟那十万大军是由青州黄巾军组成,本就军心不稳,就不怕临阵倒戈吗?
然,曹操虽未表明态度,但他却心如明镜,十分清楚刘备的为人。
至少,在济北时,刘备在被逼…迫的情况下,才会向曹操催促发兵一事。
显然,问题出现在麾下士卒身上。
眼下,经过洛阳王刘辩的提点,曹操不由得想到,定是有人逼…迫刘备,而那个人绝对不会士卒,而是士卒们惧怕之人,从了那人的话,才会向刘备发难,否则刘备宁愿避而不见。
由此看来,刘备真不像劫走十万大军的人。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能让士卒惧怕,导致刘备不得已而为之?
忽然,曹操的脑海中,不由得想起一个人。
“公孙瓒!”曹操道。
公孙瓒?
众人不解。
刘辩早已料中是公孙瓒,却没有直说,所以才会旁敲侧击。
原因无他,即使刘辩不喜欢刘备,可他终究是汉室宗亲,公孙瓒一样在‘讨董’期间立功,故而不便言明。
旋即,曹操将近期与刘备所发生的种种,尽数道出。
众人听后,认为能有道理,至少刘备当真不敢劫走十万大军!
再有,夏侯渊极有可能被杀死,结果是刘备不忍,才会放在冰雪中,任其自生自灭。
……
就在这时,营外士卒前来禀报,一位自称典韦的人,要求面见洛阳王。
第237章 借刀杀人(1更)()
0235、借刀杀人
不消片刻。
典韦在士卒的带领下,来到帐内。
刘辩此行,有交代韩馥、杨修,所以典韦在返回之后,直奔此间。
另外,刘辩有意让典韦前来,为的就是引起曹操的注意。
然,韩馥、杨修虽未告知详细情况,却能猜到大王必然另有用意。
是以,典韦出现在帐内,拱手作揖,不便言明,“禀大王,您让属下查的事……”
“有话直说,孟德又不是外人。”刘辩道。
在刘辩眼中,曹操不是外人!
刹那间,刘辩的这句话落在在场众人耳中,倍感震撼。
曹操听到这话,即使知道大王不与他一般计较,仍旧万分惭愧与自责。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此时此刻,这诗句用在曹操身上,再合适不过。
实际呢,呵呵……说你是大傻叉,还混不自知!
“诺。”典韦会意,再度说道:“属下在高唐西南二十里外,发现两万敌军,直奔清河而去,主将乃是关羽!”
讨董期间,典韦尚未出名,自然没见过关羽,可他对关羽的样貌十分熟悉,这才会断定其身份。
刘辩虽对两万大军感到不解,却忙道:“本王在高唐五里外,遇到一股敌军,险些遭遇袭击,幸好高顺麾下的陷阵营异常勇猛,将敌军全部杀死。
就在追问伤者的身份时,遇到一个箭术了得之人,羽箭竟能在夜里,将其麾下的头颅贯穿!遂,命典韦前去追查,不料遇到的竟是关羽!”
目前,根据刘辩的提示,曹操已经推断出,公孙瓒乃是刘备的身后主使!
可听了刘辩此时的解释,曹操不由得想到一个人。
对方能在夜里,不偏不倚的射杀麾下的头颅,显然箭术异常高超!
白马义从属于轻骑,箭技更是了得,可放眼公孙瓒的军中,能有此等箭术,唯有他公孙瓒本人!
倘若公孙瓒有心找韩馥报仇,乃理所应当,可过早暴露身份,显然于己不利!
反之,公孙瓒没有对洛阳王下死手,显然不想杀死刘辩。
可问题是,这么做无疑向韩馥暴露自己‘敌军’的身份。
这样一来,韩馥必然会率军出去寻找,导致高唐内虚……
公孙瓒,他想做什么?
难道,是想借用曹操的手,除掉韩馥?
可问题是,倘若曹操不知道夏侯渊的遭遇,公孙瓒此等做法显然没有意义。
可换个角度想,公孙瓒这么做,是向曹操传递内黄已经攻下,试图两面夹击韩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