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荣跪地,作揖道:“大王,杨司徒对汉室一片忠心,若因此事而受责罚,大王会寒了百官与将士们的心。”
朱儁跪地,作揖道:“自大王昏倒开始,杨司徒一直守在田间,寸步不离,至今尚未合眼……朱儁请求大王开恩!”
淳于嘉、皇甫嵩、荀彧、高顺、马钧、王匡、典韦、太史慈等人相继跪地作揖,为杨彪求情,盼望刘辩可以网开一面,饶恕他这次。
然,不等陈到、于夫罗跪地作揖,刘辩道:“杨司徒一片忠心,本王岂会不知?
可开荒土地,囤积粮食,这是重中之重,关乎的可是万千性命!”
话音落下,刘辩深吸了一口气,无奈道:“罢了罢了,就罚你半年俸禄,免去司徒之职。”
如徐荣所言,倘若真的重罚,无疑会伤了在场众人的心。
“大王圣明,谢大王开恩!”在场所有文武官员,无不叩首作揖。
在不明情况的人看来,罚去俸禄、免去职位,弘农王着实是开恩了。
可在极少数人看来,却是极重的处罚,等同于杀了他杨彪。
弘农杨氏,誉满天下。
杨彪若失势,杨氏满门都将跟着遭殃。
“谢大王开恩,杨彪愿弥补过失,愿往荥阳、中牟等地监督开荒,直到种子成熟,再向大王请罪。”杨彪极为诚恳地说道。
“大王,家父上了年纪,行动极为不便,还是让杨修去吧!?”杨修道。
杨彪确实上了年纪,可面对弘农王晕倒,才会展现什么叫奋不顾身。
毕竟,弘农王是汉室的希望,灭杀乱臣贼子的希望,宁愿他自己有事,也不希望大王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本王知道你有心,不过对于荥阳、中牟、宜阳等地的守护问题,本王也有失职之过。”
刘辩话音落下,朗声道:“张辽、徐晃、陈到。”
三人闻言不解,却无不应声,“末将在。”
刘辩道:“即日起,张辽驻军荥阳,陈到驻守中牟,徐晃驻守宜阳,负责一切大小事务。”
不仅是三人,在场众人闻言,无不大感吃惊。
“末将领命!”三人齐声应和。
“另外……”刘辩看向朱儁,又道:“原本打算让朱老将军驻守荥阳、统中牟,但考虑到老老将年纪大……”
“大王,我朱儁还能上阵杀敌,有事,您尽管吩咐!”朱儁拍了拍胸口,极为不服老。
刘辩挥手打断,“本王知道朱老将军忠肝义胆,纵横沙场无人能敌,但毕竟年岁大,何况本王需要一位镇得住这几个人的将领。”
陈到不解,本想反驳,证明自己很听话,不会惹出幺蛾子,反被左右两侧的张辽、徐晃拉扯衣角。
张辽、徐晃已然看穿大王的用意,只有陈到那个愣头青不懂。
“大王的意思是……?”朱儁满脸疑惑。
刘辩道:“太尉一职,空悬已久,非朱老将军莫属。”
“大王,末将难当此任啊!”朱儁极为惶恐。
“别急,本王还没说完。”
刘辩打断道:“太尉一职,非同小可,亦如皇甫将军的城门校尉,只能暂代,毕竟需要陛下应允才行。
不过,凭借朱老将军与皇甫将军的功绩,相信陛下会同意的。”
刘辩任用自己人,着实说不过去。
为防止他人说三道四,唯有将老话说尽,让朱儁坐上统天下之兵的位子。
实际,在场众人皆知,即使陛下答应朱儁做太尉,洛阳政局还是得听刘辩的。
所以,太尉一职在刘辩眼里,不过是形同虚设。
刘辩又道:“更何况,张辽、徐晃、陈到、高顺、太史慈等人,均属后辈,还需要朱太尉多多提携才是。”
“大王言重了,提携后辈是末将的本分,末将义不容辞。”朱儁拱手道。
“哦?怎么说,您答应了?”刘辩反问。
“大王都这么说,末将如果一再拒绝,可就是不识抬举了。”朱儁尴尬笑道。
“我等参见太尉!”顷刻间,张辽、徐晃、荀彧等人,率先开口道喜。
旋即,在场的徐荣、淳于嘉、皇甫嵩、高顺、马钧、王匡、典韦、太史慈等人,纷纷附和。
就在这时,杨彪起身作揖道:“罪臣杨彪,恭贺大王,恭贺朱太尉。罪臣有一事,需请示大王。”
刘辩闻言,心里也有些不忍,可为了掌控权利,不得不收起仁慈之心。
“尽管直言。”刘辩道。
杨彪道:“雨水泛滥成灾,大王决定改麦、黍、大豆为种植稻谷,可眼下,城中没有哪位官员精通种植稻谷,毕竟那是金贵之物,所以……”
杨彪方才虽是司徒,可如他所说,稻谷是金贵之物,没有人精通种植方法。
更何况,刘辩提出的种植方法,着实闻所未闻,也就难上加难。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道呼喊声——
“我要见大王,你们别拦着我,我要见大王!!”
第134章 香飘十里,不如你(3更)()
0132、香飘十里,不如你
我要见大王!
刘辩闻言,眉头微皱,“何人在外面喧哗?”
荀彧对刘辩作揖请示,继而退了出去。
不多时,荀彧满脸堆笑的折身而返,作揖道:“大王的难题解决了。”
难题解决了?
什么难题?
随着荀彧话音落下,包括刘辩在内,在场众人均是满脸不解。
“带进来。”荀彧说着,身子退向一旁。
很快,两员禁卫将外面喧哗之人,带了进来。
“是你?”刘辩看见对方的容貌,很是不解。
来人身长七尺,身披粗麻,衣服上且带有泥垢,须发皆白。
脸上的皱纹如刀劈斧凿一般纵横交错,足见岁月在其脸上留下深刻的痕迹。
此人,刘辩不仅见过,还在田间一同劳作。
是的,正是刘辩在夜里遇见的老汉。
原本,刘辩在夜里看不见对方的样貌,却在第二天晕倒之前,有留意对方。
所以才会在走出石屋之时,第一眼就认出跪地的老汉。
“小人赵六,冀州河间人,曾是大将军董宠、五官中郎将董重的眷属长工,拜见大王!”
自称赵六的老汉,当即屈膝下跪,一连三叩首。
大将军董宠、五官中郎将董重?
此二人,是汉灵帝刘宏的舅舅与表哥,算是刘辩的舅爷、伯伯。
可他们却有另一层身份——
何太后临朝摄政后,升任骠骑将军的董重,与大将军何进互争权力,宦官们依靠董重做为党援。
董氏(刘宏的母亲,董重的姑母)每次想要干预国家政事,何氏都加以阻止。
董氏忿恨地责骂道:“你现在气焰嚣张,是依仗你的哥哥何进!我如命令骠骑将军董重砍下何进的人头,只是举手之劳!”
这就是何氏、董氏的党政之争。
在场的肱骨老臣,听闻赵六曾是董氏的眷属长工,无不投去警惕的目光。
可刘辩却不以为然,毕竟董重已死,太皇太后已于一年前死去,董氏几乎覆灭,不会给何氏带来麻烦。
“老人家,你来此所为何事?”刘辩问。
刘辩在此地开会,外面更是有重兵大把,即使不知情,也该知道不能打搅。
可这老汉,偏偏在这个时候,硬要闯进来。
可见,如荀彧所说,八成是来解决刘辩所面临的难题。
“回大王,小人先前听闻,大王准备将麦、黍、大豆改成稻谷。
刚好,小人有20多年种植稻谷的经验,特效仿那毛遂,将自己推荐给大王!”赵六作揖道。
刘辩闻言,不由得一愣,疑惑道:“当真有20多年的经验?”
“大王面前,小人不敢有半句欺瞒。”赵六说完,伏地叩首。
刘辩面带笑意,朗声道:“好,自今日起,妥善培育、种植稻谷一事,本王就交给你全权来办。”
“谢大王信任,小人定不辱使命!”赵六再度一连三拜。
就在这时,淳于嘉拱手道:“大王,此人身份多有不妥,我怕……”
刘辩挥手制止,“非常时期,非常用人,解决燃眉之急,方属上策!”
旋即,刘辩看向杨彪,“杨大人,本王说的可对?”
“大王所言极是,罪臣愿意配合。”杨彪清楚,虽被免职,但刘辩仍旧会依靠杨氏。
放眼,整个洛阳城,文官之中若不依靠他杨彪,难道回去依靠淳于嘉?
至于荀彧,刘辩虽极为信任,目前却不能重用,至少不能明目张胆的重用。
旋即,刘辩与众人详细商议各项事宜,直至深夜,才遣散众人。
……
次日。
刘辩站在关前。
张辽、徐晃和陈到屈膝跪地,一连三拜。
张辽道:“大王,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方能见面,还望保重!”
徐晃道:“请大王放心,末将定会妥善管理宜阳!”
陈到正准备开口,刘辩伸手虚扶,“免礼!
你三人抵达所在之地,明面主抓良田种植问题,暗地里征收可用之兵,加强秘密训练,不可走漏风声。
切记,兵在精,不在多。”
“诺,我等谨遵大王密令!”三人再次叩首。
“有我和子义守护大王,文远大可安心。”典韦道。
太史慈拱手作揖,算作附和。
张辽拱手,双眼通红,“大王保重!”
“大王保重!!”徐晃、陈到连连附和。
“去吧!”刘辩话音落下,转身走回城内。
三人看着大王离去,心底反而愈发伤感,继而纷纷上马,离城而去。
殊不知,张辽、陈到、徐晃跟随刘辩已久,刘辩着实舍不得他们。
这不,刘辩不愿看到他们离去的背影,只好狠心回城。
……
送走了张辽三人,刘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