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声音不是那么整齐,甚至可以用混乱来形容。但是一千多人齐声呐喊的阵容还是非常庞大的,嘈杂、高亢的声音把赵康尿都差点吓出来。
约摸过了两一分钟,赵康才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场面才缓缓安静下来,赵康继续说道:“我现在宣布咱们民团的基本军规,大家一定要牢记!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群众才会对我们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三大纪律要做到!别外还有八项注意切莫忘记。
第一说话要和气,第二买卖要公平,第三借东西要还,第四损坏东西要赔偿,第五不打人骂人,第六不损坏庄稼,第七不调戏妇女,第八不虐待俘虏。”
赵康直接很不要脸的把工农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生搬硬套的拿了过来。不过因为自己声音虽然不算小,但是人太多,太嘈杂,估计也没啥效果。不过他已经让赵福贵安排人把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修改过后的《纪律条令》融合大明的《十七禁令五十四斩》等编成了名为《军纪》的小册子,抄了无数份准备发给将来的军官们,让他们教导士兵们学习。
对于军队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赵康觉得必须做到位才行。
至于日常训练嘛,那完全可以参照学校组织的军训。而且明朝的军队中也有完整的训练方案,只是到了这没饭吃、没衣穿的年头,把明初的三日一操、五日一操转变成了一辈子一操而已。
赵康其实觉得那些底层的边军们很憋屈,姑且不论体能、武艺什么的,甚至有的边军士兵一家人就只有一条裤子,平时见人都是换着穿,穷到这种境界你难道叫人家光着屁股去打仗?这样的军队也不能怪人家没有战斗力。
能打仗的都是募来的兵,有军饷拿的兵。
赵康看到自己的三大纪律八大注意说得台下的民团士兵们有些发懵,于是决定先结束自己的演讲:“现在,我念到名字的每名士兵都上来领一套军服,同时我会把第一个月的军饷发给大家,让各位士兵不要怕自己的家人没有饭吃。发了军服和粮食过后,大家将在各位军官的带领下进行我颁布的第一项工作:建设军营!”
赵康的话引起台下一阵轰动,这年头当兵不为了吃粮那当什么兵?
本来赵康从现代社会只买来了五百套劳保服,士兵却招募了一千多人。不过在尤万雄的帮助下,又紧急从榆林总兵王定那里买了一千套军服才算是解决了眼前的问题。
第十七章 赵大人的兵续()
第十七章赵大人的兵续
接着赵康从主薄张俊手里接过名册,赵康大声念起来:
“王大牛!。。。。。。”
“到!”台下一个声音响起,紧接着一个黝黑精壮的汉子屁颠屁颠的跑到台上,赵康亲手把军服交给他,然后在一旁的赵福贵扛了一袋子米放在他面前。
王大牛有些不可思议又有些紧张的问道:“大。。。。。。大。。。。。。大人,这些都是我的了?”
赵康笑着拍拍他的望膀道:“当然,因为你从现在开始,就是我赵康的士兵了,好好上阵杀敌!”
不拍还好,刚拍了一下,王大牛就跪在了地上哭得稀里哗啦:“多谢大人!效为大人效死!”
王大牛下去之后,赵康又开声念道:“下一个,李老三!”
。。。。。。
———————————————————我是邪恶的分割线———————————————————
大半个月之后,一千多人的民团营在饭、菜管饱过后,加上陈二典及其手下军官们的每日操练,总算是恢复了那么一丝精气神。免免强强能排成整齐的方队,练练齐步走、跑步前进等难度系数较低的军事训练了。
府谷县城外的一大块比较平整的校场上。一千多号人分成十个小方阵整齐的站在校场上,赵康赵大人骑着一匹温顺的小红马正在第一次审阅自己的军队。
陈二典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来到了赵康前面约五六米处,然后用了一个非常潇洒的下马动作,单膝跪在赵康的马前,大声道:“末将陈二典,请赵大人检阅军队!”
赵康道:“好的,可以开始了!”
陈二典再次上马跟在了赵康的小红马身后,赵康骑着马缓缓前行,来到第一个方阵前,赵康手一挥,向士兵们大声喊道:“大家好!”
对面的士兵们立刻齐声高喊:“赵大人好!”
赵康继续:“大家辛苦啦!”
士兵们:“为赵大人服务!”
接着又是下一个方阵。。。。。。
约摸过了一柱香时间,赵康才心满意足的体验完最高领导人的待遇。站在了部队的最前方。
陈二典吹了一声响亮的口号,十个小方阵很快便结集成一个大方阵,速度很快,看来对于这支难民组成的民团的训练,陈二典还是下了苦心的。
赵康看到军队结集完毕,宣布道:“升旗仪式,正式开始!”
这时四名穿着劳保服、黄胶鞋,挎着腰刀的高大士兵,拉着一面很大的大明日月旗,踏着整齐的正步走进了校场,后面紧紧跟着十六名同样穿着劳保服、黄胶鞋,抱着长矛的士兵。
走到校场正中央立着的一根大约二十米高的大竹竿前。
这时陈二典纵马走到部队面前,大声吼道:“现在开始演唱府谷县民团军歌!预备,唱!”
底下一千多士兵开始扯开嗓子大吼起来,对,只能算吼,不能算唱: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头枕着边关的冷月,身披着雪雨风霜。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赢得荣光。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风采在大明日月旗上飞扬。
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
赵康直接将这首非常有气势的经典歌典搬过来当作自己的军歌。至于脸皮这东西,赵康暂时还没有在意过。
在军歌的歌声里,大明日月旗缓缓升起,随着风如波浪一样飘扬在校场上。
升旗仪式结束,赵康问身边的陈二典道:“咱们府谷县境内现在有没有什么乱党、反贼、土匪、叛军什么的?”
陈二典道:“回大人的话,现在咱们府谷县,走出县城三十里都不安全。土匪强盗简直是多如牛毛,少的有数人,多的有数千人,其中有三支土匪势力在咱们境内是最大的。分别是麻镇的李老官、田家寨的独眼龙、武家庄的刘老四,这三伙强盗中就算最势力最小的刘老四,也聚集了千余人马,已经差不多成了气候。势力最大的独眼龙,更是聚拢了三、四千人,打家劫舍,强抢民女,无恶不做,已经是府谷县一大祸害。”
赵康听到三伙强盗集团就算最少的也有千多人,最多的更是有三、四千人,小心肝吓得不要不要的。心中直骂人工智能:麻的,让赵哥我穿越到这种鬼地方来,面对李自成、张献忠这种神级对手不说,就连塔码的一个小怪。。。。。。不。。。。。。是完全没听说过的土匪都比自己强,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赵康问道:“为什么咱们府谷那么多土匪,那些延绥镇的总兵、巡抚什么的也不管管?”
陈二典道:“他们哪有精力管得了这些?前些年所有的兵力都被调去剿灭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这些大反贼去了,就今年这些反贼才被官兵打败,听说跑到四川去了,这才消停了一些。但是刚打败了这些反贼,咱们陕西几乎所有的精兵又被前任三边总督洪承畴洪大人带到辽东去打鞑子了。所以咱们延绥镇几乎无兵可派,对这些土匪、强盗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看到赵康脸色有些难看,陈二典继续说道:“其实咱们府县还算好的,神木、绥德、葭州、米脂那些地方,下官听说更乱,特别是米脂,听说县城都被攻破过两次了。”
第十八章 县令剿匪记…准备篇(一)()
第十八章县令剿匪记…准备篇(一)
听到连县城都被土匪攻破两次,赵康同学差点吓尿了。有些心虚的问道:“陈二典,话说咱们这一千多民团士兵是不是少了点。你看万一那些土匪,比如说那个叫什么独眼龙的土匪头子,带着几千土匪来进攻咱们府谷县城。我们会不会挡不住呢?”
陈二典用不屑的语气说道:“县尊大人放心,有民团在,加上警察局的众人辅助,就算给那些土匪一百个胆子,他们也绝不敢踏进咱们府谷县城三十里处,更别说进攻县城了。”
赵康不解的问道:“你不是说他足足了三四千人吗?咱们就一千多士兵,怎么跟人家斗?”
陈二典道:“县尊大人,那些土匪强盗虽然号称三四千人,不过是连老弱病残、女人家眷全都算上。真正能战的人能有三百人顶天了,再说就凭那些土匪手中的菜刀木棍根本没法与咱们民团相比。如果正面作战,末将相信一个冲锋就能杀得他们丢盔弃甲。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占山为王,如果真的像李贼、张贼之类的大反贼一样,朝庭哪能让他们如此逍遥?”
陈二典的话给予了赵大县令无限的勇气,对于欺负小朋友这种事,赵康一向认为是非常有趣、非常值得去做的。托着下巴想了想,赵康说道:“咱们士兵的家属要种地,那些流民们要分配土地,光靠咱们这县城周围可远远不够。县城周围好一点的土地全都是那些士绅们的,他们有地契,合理合法,咱们也不能去强征。”
陈二典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