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说朱治是孙坚的爱将,那吕范便是孙策的心腹。
当时孙策还未建立功业,手下就只有吕范经常跟随左右,常为孙策四处奔走,不避危难,渡江取母就是其中一例;因此孙策亦视吕范为至亲,每每请其赴宴,便与母亲吴夫人一起饮食,并不紧执君臣之礼。
此时,孙策正屈处袁术军中,郁郁不得志,在某次筵席之后与朱治、吕范商议独立之时。
当时作为孙策谋主的吕范,又精通相学,善于卜卦。知道孙策必有所为,在听到孙策的大计后,便提出要带领门人跟从孙策。三人在商议过程中,孙策提及有传国玉玺于手,吕范认定袁术得此后必肯借兵予孙策,结果果然成功借得军队,自此吕范便随孙策建立基业。
当然,吕范的军事才能也十分出众。当年,陈瑀自号吴郡太守,据地自守,并与当地豪强严白虎勾结。于是孙策亲自带兵征讨严白虎,另遣吕范攻打陈瑀,吕范军队大败敌军,并且斩下大将陈牧的首级,陈瑀败投袁绍。
此后吕范跟随孙策攻打在陵阳的山越贼,先后平定七个县,拜为征虏中郎将,又出征江夏,回来又平定了鄱阳地区。
凌操,吴郡人,孙策爱将,其轻便侠义且有胆气,早年孙策锋起淮南,他便忠心跟随,后转战江东。每从征伐,常奋勇当先,屡次皆行先锋之任。后驻守永平,平治山越,百姓威服,迁为破贼校尉。
其子凌统也是深受孙策喜爱,时常带在身边,甚至跟孙策的时间,比凌操都多。
全柔,汉灵帝时举孝廉尚书郎右丞,董卓之乱时他弃官归乡,后孙策入吴,起兵投奔,亦是孙策最早的支持者,别看他的文不如吕范,武不如凌操,但孙策还是将其带在身边,倚为器重。
程普、韩当、黄盖三老将更是不再多言,都是孙坚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了,看着孙策几兄弟长大,亲信程度不言而喻。孙策兄弟皆视其为长辈,尊称为叔伯。
这些孙氏宿将老臣,分列左右,皆是面沉似水,对于孙尚香被俘事件,他们已然知道了始末缘由。
孙策打量着孙匡、周泰、蒋钦,淡淡的问道:“说说吧,怎么回事儿?”
孙匡三人即刻跪地,周泰跟蒋钦自然不敢多言,毕竟这是主公家事,不便插嘴。
“兄长,小妹她……”
“军议之时没有兄弟,要我说多少次你才能记住?”孙策虎目圆睁,厉声呵斥。
孙匡连忙改口:“吴侯,郡主她突然于我等之前动手,不是韩贼对手,故而被擒。那韩贼以郡主性命相迫,致使我等退兵。”
“哼哼,那尔等就退了?没有丝毫要营救的心思嘛?啊?”孙策这么问,无疑是指桑骂槐,有质问周瑜的意思。
当时那种情况,哪里有什么好办法营救孙尚香?但再孙策赶路这几天,作为文胆智囊的周公瑾却束手无策,这让暴躁的小霸王颇为不解。
周瑜岂会听不出弦外之音?即刻出列言道:“吴侯,营救之策全看吴侯的决定了。韩孟炎已然送来了消息,要与吴侯联姻,并承诺有生之年不再攻伐江东,永结同心,世代交好,还要让出荆州四郡作为聘礼。”
孙策听后一脚踹翻了书案,怒道:“大言不惭的韩家小贼,谁要与他结亲?”
众文武纷纷开口:“吴侯息怒,主公息怒呐!”
孙策一时激愤,故而失态。旋即恢复如初,平静说道:“诸公一路奔波,颇为劳顿。还是先行歇息罢!”
“谢吴侯!”众人纷纷退出,唯有周瑜一人逗留。
孙策长叹一口气,言道:“唉,公瑾!我的好贤弟!如之奈何呐?”
周瑜微微一笑,俊郎的容颜泰然自若,谈谈说道:“伯符,这韩孟炎开出了如此优厚的条件,你为何不愿呢?怎么看都是你赚大发啦!”
“可……唉,这嫁了香儿,岂不是让世人笑我对韩贼摇尾乞怜吗?更何况,香儿岂会愿意作韩贼小妾?再有,香儿绝不会看上韩炜的。”孙策皱眉说道。
此时,足矣看出孙策对孙尚香的宠爱。婚姻大事,父母之命。绝不是女子可以左右的,孙策能顾及孙尚香的爱与不爱,可谓仁至义尽了。
周瑜看了一眼孙策,叹了一口气:“伯符是个好兄长,但可不是个好主公呀!结亲之事,于公于私都是利大于弊。于江东而言,可得荆州四郡,对于往后的发展可谓至关重要;于尚香而言,也不见得是坏事,韩炜若提出联姻,定是喜爱尚香,必不会亏待她的。”
孙策对于周瑜一向言听计从,可这一次他犹豫了,陷入了沉思。
第438章 平江大船之上()
周瑜依然坚持将孙尚香嫁出去,因为他觉得他有实力占据荆州四郡。不光如此,周瑜甚至认为只要有四郡在,荆襄九郡也迟早都是江东的囊中之物。
至于说他如何筹谋,那都是后话了,现在他要做的是说服孙策嫁妹。
“伯符,尚香若能为江东作出如此贡献,她也不负孙氏儿女之名呐!”周瑜接着说道。
孙策用力的揉搓了颌下短髯,握拳说道:“好!本侯就亲自会会韩炜!”说完,孙策大袖一甩,离开了都督府。
周瑜朝着孙策背影点了点头,而后插手应命,便准备安置了。本想交给鲁肃下书,旋即改变主意说道:“子敬,留步。”
“嗯?公瑾还有何吩咐?”鲁肃转过身。
周瑜一拍鲁肃的肩膀,笑道:“还是我亲自走一趟吧!”
显然,周瑜是不会让鲁肃这个老实人去见韩炜,那样气势上就先输一筹。
可韩炜并不在六安,这是周瑜想不到的。迎接他的,只有世之鬼才郭嘉,郭奉孝。
韩炜如今在平江大船之上,沿江而航,直奔九江。
鄱阳湖占了九江水域的三分之二。耸峙盆地之缘,而盆地内则河道纵横,池塘密布。此后由于海侵,整个盆地变成泱泱大湖,并成为长江的宽阔河段。
周瑜当年的水师大寨便在此处,如今这里只有少数的江东水师,扼守在柴桑。镇守此处的将军,正是陈武。
陈武,字子烈,庐江人氏。孙策屈于寿春时,陈武前往递帖求见,当时十八岁,仪表堂堂身长七尺七寸,孙策甚喜之。于是跟随孙策东渡长江,征战有功,被任为武烈校尉,统领柴桑水师。
平江大船之上,韩炜在甲板上观江景,身旁蔡瑁时刻候命,可谓卑躬屈膝。甘宁则坐在风帆的缆绳之上,江风吹过,金银铃铛清脆作响,他悠哉悠哉的看着蔡瑁那一副摇尾乞怜的样子,嘿嘿直笑。
韩炜抬头看了看甘宁,呼喊道:“兴霸,好生悠闲呐!”
“嗖”的一声,甘宁飞身而下,落在蔡瑁身边,吓了他一跳,铃铛再次响个不停。
“主公,宁失礼啦!还望主公勿怪,初次登上平江大船,心神亢奋,故而有些忘形了。”甘宁咧嘴一笑,言道。
韩炜点点头,说道:“忘形且忘情,好呐!孤可许久不曾有兴霸之感啦!当真是高处不胜寒,不敢,也不能为矣。”
甘宁似懂非懂的挠了挠头,说道:“待攻下了九江,主公便可轻松一些了。此战,宁愿为先锋!”
蔡瑁撇了撇嘴,开口道:“将军未免也太小觑那陈子烈了,他可是孙策麾下少有的猛将,其部下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可称得上精锐水师。若将军情敌战败,岂不是丢了武成公的颜面?”
“嗯?都督此言便是看不起宁了?主公,宁愿立下军令状,若败,敢当军法!”甘宁插手施礼,对韩炜说道。
这就是蔡瑁小人嘴脸,就是故意为之,算计甘宁。
韩炜也明白蔡瑁的心计,可甘宁已经如此说了,绝了后路,无法再给他台阶,只好笑道:“哈哈哈哈,孤有甘兴霸,可纵横四海呀!”
甘宁再次插手应命,这才对蔡瑁说道:“都督,若是宁侥幸赢了,该当如何?”
“哈,若是将军凯旋,便由将军处置。”蔡瑁微笑说道。
甘宁连连击节,言道:“也不需都督赔上性命。若宁胜了,便请都督割爱,将你那艨艟主舰:铁青虬送与我,如何?”
甘宁一斜眼贪婪的看着有后方航行的铁青虬。
蔡瑁听后,这无异于跟要命如出一辙了,作为水师将领对于自己的主战舰,看的可比性命都重要。
这铁青虬周身覆铁,船头纯铁的虬龙头,雕琢栩栩如生,极具震慑力。船上裹青挂皂,皆是上好的青色蜀锦,整个战舰看起来威风凛凛,遨游在江海之上,颇有翻江倒海之气魄。
蔡瑁一咬牙,一跺脚,旋即答应下来:“好,君子之约,一言九鼎!”
“哈哈,都督果然爽利。”甘宁伸出手与蔡瑁击掌盟誓。
韩炜看着二人约定,暗自替蔡瑁惋惜,这甘宁的本事自然是毋庸置疑。顿时暗道:这个蔡瑁,定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铁青虬怕是要姓甘啦!
思量间才又说道:“好,孤便与你等二人作个见证,到时望二位可不要违背了今日之约。”
甘宁、蔡瑁纷纷施礼:“我等谨遵钧命。”
韩炜不再理会二人,转身离开了,径直朝自己的船舱走去。
船舱内正堂、书房、侧室一应俱全,雕梁画栋,装饰精美,比起长安龙骧殿也只是逊色少许。
侧室门前站着蔽月众,见韩炜而来,纷纷欠身施礼下拜:“参见主上。”
“免了,尚香郡主可曾用饭?”韩炜问道。
“蔽月首方才进去劝解,不知如何了?”
韩炜伸手推开房门,径直走进去,只见孙尚香恶狠狠的瞪着王异,王异端着饭碗,夹着一块鱼肉与其对峙。
孙尚香见韩炜来了,便耀武扬威的呵斥道:“姓韩的,把你这无礼的侍女撤下去呀!”
王异面无表情,见韩炜不开口,便继续靠近孙尚香,想要再行用强喂饭。
韩炜算是看明白了,孙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