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二人连夜整顿麾下轻车,带上干粮,绕过赵军防线,直插赵国腹地。”
“老将军,目标会是哪里?”
李信猛地坐直了身子,整个人变得意气风发。秦赵两军相持,车骑部队少有出彩的日子,现在王翦安排他轻装出击,立功的机会来了。
面向众人询问的目光,王翦的口里,缓缓吐出了两个字。
“邯郸!”
“父亲,你为何改变了之前商定的战事安排?”
等众人离去之后,王贲悄悄折回来,道出了心中的疑问。
“此一时彼一时,我之前想等赵军无粮的时候,挥军掩杀,但现在有人想去攻打邯郸,我就不能坐视不管了。”
“蒙恬麾下就那么点人,竟然想要去打邯郸?”饶是王贲用兵喜欢出奇制胜,乍一听闻,也吃了一惊。
“蒙恬带兵的时间不长,据我了解到的用兵风格,蒙恬善于指挥骑兵作战。这次,他或许想打邯郸一个措手不及。”
王翦喝了一口水,靠在榻上,继续说道:“蒙恬与大王一起长大,受到大王的信任,如果蒙恬折在了邯郸城下,我可就不好交代了。”
“以蒙恬的骑射本领,就算失败,保得性命,还是没有问题的。”
王贲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可是,若是蒙恬侥幸成功,攻取了邯郸,我同样不好交代啊······”
王翦苦笑着摇了摇头,内心深处,王翦还是希望,自己麾下的军队,获得攻取邯郸的荣耀。
“我派桓龁、李信前去,一方面支援蒙恬,不至于陷入危险的境地。另一方面,如果蒙恬真的能够打下邯郸,也不至于让蒙恬独享攻下赵国国都的荣耀······”
第175章 进军邯郸()
“北线的杨端和将军,与司马尚率领的赵军在柏人遭遇。”
“南边的王翦将军,向李牧所部发起了攻势。”
“邯郸周围,没有诸侯各国派来的援军。”
曲梁城中,蒙恬盯着随身携带的简易地图,综合斥候传回来的情报,终于等到了出兵的合适时机。
这场提前到来的灭国之战,秦赵两国共投入了近百万的兵力。前线的王翦,死死的拖住了李牧的赵国大军。李牧动弹不得,更谈不上回援邯郸。
秦国向外派出去的行人,在诸侯各国间活动,卓有成效。赵国派出去数拨使者,请求援军,均石沉大海。
“传令下去,即刻出发,目标邯郸!”
随着蒙恬一声令下,秦军骑兵火速上马,陆续离开曲梁,风驰电掣,扬起滚滚烟尘,直往邯郸而去。
“听说邯郸的舞女特别漂亮,这次如果能打下邯郸,得挑选几个标志一点的带回秦国去······”
蒙豹骑在马上,一边催促着士卒前进,一边陷入了遐想。
秦国王宫中,既有郑卫之地的温柔歌女,也有燕赵之地的豪放舞女。相比起来,蒙豹更喜欢赵国邯郸的女人,美丽的外表下,透着一股桀骜不驯的烈性,就像一匹尚没有褪去野性的骏马,等着人去征服。
备战的这几天,蒙恬派人做出了一个邯郸城的模型。光是听听斥候们的介绍,秦军将领就能想象邯郸城的繁华。
跟蒙豹存着同样心思的秦军将士,为数不少,蒙恬看在眼里,却没有什么担心。
秦赵两国,战争绵延不断。常年的战争,导致两国的靑壮损失不少。二十几年前的长平一战,赵军年轻士卒全军覆没,赵国国内,平白添了许多寡妇。直到现在,赵国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都还没有恢复过来。
秦国斩首记功,严格核定首级,女人、小孩的首级不算功劳。秦军作战,虽然斩首颇多,却没有屠城的习惯,这样一来,女人总是不缺的。不像后来,项羽、刘邦等人率领的造反军队,怀着大破灭的仇恨,屠城无数,死的人远远超过了统一战争时的伤亡。
邯郸北城门外的军营里,扈辙爬上高高的望楼,放眼望去,只见秦军轻而易举的击退了前去骚扰的赵军骑兵,稳稳的扎下了大营。
“这次蒙恬却变成了稳扎稳打?”
扈辙皱着眉头,心下有些焦躁。曲梁的粮食,就算秦军只能带来一部分,也能吃够一个季度。可秦军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在邯郸城下扎营,时间一长,邯郸城本就不稳的人心,会变得更加人心惶惶。
“将军,我军真的不用追击吗?赵军现在没有什么战斗力,我军歼灭城外的赵军,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赵军落荒而逃,李必本来打算追杀,却听到了收兵的命令,不得已,只能率军折返回来。
“诱饵而已,不必理会。”
蒙恬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扈辙的心思,他多少能猜得到,趁着秦军新到,打蒙恬一个立足未稳。
秦军孤军深入,只要蒙恬麾下的部队伤亡过大,就失去了对邯郸的威胁。
“眼下我军以守为主,大营立好之前,不可放松,不可休息!”
望着渐渐西斜的太阳,蒙恬下达了一个死命令,暮食之前,秦军的大营,必须竖立起来。
蒙恬领兵之后,对于如何构造营地,花了许多的心思。秦人本就擅长工程建设,很快就领会了蒙恬要塞式军营的构想。
高高的栅栏,深深的壕沟,不多一会儿,一座要塞的轮廓,就开始出现在赵军的眼前。直看得赵军目瞪口呆。
这个时代的大军扎营,只是简单的围上一圈栅栏,谨慎一点的将领,顶多筑起几道土墙。可眼前的这支秦军,扎营的时候,先从壕沟开始挖起,挖出来的泥土,就势筑成土墙。土墙之上,斜斜的立着锋利的长矛,错落有致,如龇牙咧嘴的刺猬一般。
讽刺的是,这些防御敌人攻击的长矛,正是赵国武器的式样。
“传我将令,骑兵校尉们,轮番出击,绝对不能让秦军扎好军营!”
扈辙的额头,冒出了冷汗。他可以遇见得到,等秦军的军营立好,再想击败进可攻退可守的秦军,可就难了。
秦军一面,蒙虎、骆甲率军开展军营建设,热火朝天。蒙恬亲自率领剩下的骑兵,守卫在周围,包围扎营的军士。
一半人扎营,一半人掩护,差不多是蒙恬定下的规程。
“弩箭,三段击,放!”
蒙恬举着手里的环首刀,高声命令道:“记住,要将赵军挡在弓箭的射程之外,不允许赵军靠近三百步以内!”
秦军士兵扎营的时候,修筑军营的士兵,几乎处于毫不设防的境地。这个时候,赵军若是靠近了,胡乱的射一通箭,也能造成不小的伤亡。
秦军骑兵以五百人为一队,大胆的冲了上去,善用弓箭的骑兵,与善用弩箭的骑兵相互配合,联合绞杀前来骚扰的赵军骑兵。
赵国骑兵,已经开始运用简易马镫,但却是士兵们无意识的行为,尚没有实现规模化。
蒙恬派人特制的简易马镫,加上保护战马的马蹄铁,极大的提高了秦军在马上的灵活性。
秦军骑兵稳稳的操控着战马,在马背上完全换弩箭的动作,按照训练时的队形,轮番上前,向赵军倾泻箭雨。
冷兵器时代,弓箭的射速更快,骑兵可以快速的完成换箭的动作。但弓箭的射程和穿透力,却不如弩箭。训练娴熟的秦军骑兵,换弩箭的速度丝毫不慢。
合理的队形错落有致,分队之间密切配合,落在赵军眼里,秦军的弩箭输出,似乎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
“将军,赵军骑兵的战斗力,不过如此嘛,哪里有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风采!”
蒙豹撇了撇嘴,摸着腰间的环首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开光呢。
“如果武灵王还在,我等岂能深入到邯郸城下。”
蒙恬瞧了瞧夕阳斜晖下的邯郸城,似乎能瞧见城头上的士兵,眼里透着迷茫惊慌的神色。
“对面的赵国将领,心有顾虑,不敢放手一搏。虽然骚扰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只不过碰上我蒙恬,只能是隔靴搔痒罢了。”
第176章 邯郸城下(一)()
夜幕渐渐降临,秦军的营地,顺利的矗立起来,遥遥对着邯郸北城门的方向。
站在赵国王宫的亭台之上,放眼望去,邯郸的北面,似乎多了一个漆黑的圆盘。
“这个扈辙,果然有贰心,没有尽全力!”年轻的赵国国君赵迁,重重的冷哼了一声:“这些领兵的将领,与公子嘉藕断丝连,眉目传情,真是可恶!”
这时,赵迁的心里,倒有些怪罪他的父王赵偃。既然能够废掉公子嘉的太子之位,可为何又没有撤换忠于公子嘉的领兵将领,让他这个赵王做得整天担惊受怕。
“平阳君,秦军大兵压境,大将又心怀贰心,寡人该如何是好?”
夜色渐深,远处的秦军军营,没入了夜色之中,再也瞧不见了。赵迁回过头来,探询的目光,落在了平阳君赵葱身上。
“大王啊,秦军来攻,只是想要一部分赵国的土地而已,再不济,大王还能到代地继续做王。”
身为平阳君赵豹的儿子,赵葱畏秦的心思,倒是一脉相传。秦国的强大,让赵葱失去了抗秦的信心。
左右环视了一周,见宫女、卫士远远的跟在后面,赵葱压低着声音,悄悄说道:“若是公子嘉勾连大将,谋夺国君之位,大王怕是比主父还要悲惨啊!”
“公子嘉真的敢?”赵迁的背上冒出而来冷汗。
“主父主持赵国国内改革,建立强大的军队,灭中山、北退胡人,开地千里,尚活活饿死在沙丘宫。大王你初继位,母家势力薄弱,若公子嘉真的反了,将士们对大王又有什么顾忌呢······”
想到沙丘政变的时候,失败的赵章一方,树倒弥孙散,手下的亲信尽灭三族,赵葱就有些担惊受怕。虽然他身为宗室,可赵国的权力斗争,一向十分残酷,由不得他不担心。
“报,扈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