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将魂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这样,那就去请蒙老将军前来商议吧!”嬴政向王绾的位置望去,记住了王绾的样子,知道王绾并没有投靠吕不韦。

    蒙恬随侍在嬴政的王座下,一直没有说话。朝堂大殿之上,还没有他说话的位置,现在的他,只不过是小秦王身边的伴童罢了。悄悄抬眼望去,蒙恬瞧见了一脸平静的王绾,心想这个王绾以后前途无量,摆明了我不是吕不韦的人,不愧后来成为嬴政的丞相,帮助嬴政统一天下。

    王绾在历史上名声不显,司马迁只有寥寥几笔记载。可蒙恬觉得,嬴政推动统一的过程中,王绾一直担任丞相,直到与嬴政政见不合,才主动隐退。以嬴政的心性,如果王绾没有几分能力,绝不会让王绾在丞相之位上呆那么多年。按统一的实际贡献,王绾的功劳,怕是还在李斯之上。李斯跟威廉二世一样,行事太过激进,王绾则是俾斯麦一般的人物,真正具有洞察力的政治家。况且,王绾有从军经历,获得军功后才进入御史府,正因为有军人背景,明白军权的重要性,他才反对吕不韦染指军队。田氏代齐能够发生,跟田氏一族在军队的势力有很大的关系,没有军队的支持,吕不韦再怎么揽权,也只不过是一时权臣罢了。

    这样想着,蒙恬心里对那位没见过面的李斯,印象不由得差了几分。李斯这个人太会钻营,或许是摸准了嬴政的心理,他提出的建议,十分激进,恰好满足了嬴政想要构建伟大帝国的心思。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使命,如果没有李斯激进的施政方针,嬴政或许不会犯那么多错误。

    “上将军到!”正在思虑的时候,宦官已引领着蒙骜进了大殿。

    “老将军,蝗灾汹汹,仲父建议出兵借粮,老将军以为如何?”蒙骜落座后,嬴政开口询问道。蒙骜的头发胡子花白,映衬着他的脸色,看起来很慈祥,跟吕不韦相比,有蒙骜在的时候,嬴政更加心安。田氏代齐的故事,早已成为了无数权臣的榜样,吕不韦的所作所为,不得不让人警惕。

    “大王,三年前,老臣败于信陵君之手,这三年来,老臣时刻警醒,细细研究信陵君的用兵之法,可最终却想得明白,老臣用兵确实不如信陵君。”

    嬴政没有反应过来,蒙骜到底是同意用兵呢,还是不同意用兵呢,扯到信陵君身上干嘛!内心深处,嬴政对信陵君倒是有一丝崇拜,早在邯郸的时候,邯郸人时时处处传扬信陵君的事迹。那个时候,嬴政朝不保夕,连秦人都还不是。孩童时期确立的偶像,形象总是很深刻。现在嬴政做了秦王,心里仍然佩服信陵君。这个信陵君,可是魏国的樗里疾啊!

    “老将军,那你是否赞成对外用兵呢?”嬴政问道。

    “大王,用兵的提议是由谁提出来的呢?”蒙骜反问道。

    “仲父。”

    “丞相,你提议用兵,可否想好攻打哪一个国家?”蒙骜转过身来,面向吕不韦,眼里炯炯有神,吕不韦对视之下,心里竟有些心虚。

    吕不韦活这么大,最危险的经历不过是买通赵国城门守,逃离邯郸。蒙骜早年打过匈奴,手里的剑真的杀过人,整个人的气质具有一股军人的铁血风范,这种气质内化于心,即使现在的蒙恬已经垂垂老矣,吕不韦仍然能够感受到那种杀伐之气。

    “魏国土地肥沃,水利发达,存粮多,当然是打魏国。”其实,打哪国都不要紧,吕不韦想要的是像魏冉、甘茂一样,以丞相的身份领兵,掌握兵权。蒙骜问到了,吕不韦内心权衡一番。赵人悍勇,与秦国苦大仇深,代地边郡调回的兵马,能征善战,又有名将率领,硬骨头不好啃。韩国地狭人多,存粮不多。楚国是华阳太后的娘家,打楚国,华阳太后、昌文君、昌平君这些人都不会同意。算来算去,还是打魏国最划算。

    “丞相所言差矣,魏国恰恰是暂时不能攻打。”蒙骜摇了摇头,回过身,对着嬴政分析道,“三年前,信陵君得胜回大梁后,声望如日中天,有人提出,魏王应当禅位让贤,由信陵君即魏王位。由此,魏王猜忌信陵君,不久罢了信陵君的权。老臣得知,信陵君免职后,心灰意冷,从此纵情声色,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如果秦国攻打魏国,魏王无奈之下,启用信陵君,很可能信陵君会再度焕发生机。老臣以为,放弃攻打魏国,等信陵君身子垮掉的那一日,魏国一战可下。”

    “哼,老将军还是怕了信陵君嘛!”吕不韦悠悠说道。

    “老臣并不怕信陵君,只是如果可以选择话,我还是希望可以攻打死了信陵君的魏国。”没脸没皮,天下无敌,想起蒙恬有时候挂在嘴里的这句话,蒙骜也厚黑了一回。秦国这个时候重要的是不折腾,蒙骜打定主意,轻易不对外用兵,任吕不韦怎么激将,也没什么用。

    “各位大人,眼下最重要的事,不是怎么对外用兵,而是如何灭蝗啊!”出兵的提议算是被打入了冷宫,经嬴政同意后,蒙恬站出来,抱拳说道,“再不想出消灭蝗虫的办法,等蝗虫飞入蜀地,可就连明年的粮食也没有了了。”

第29章 灭蝗(一)() 
蒙恬的话,如同一颗千钧重的石头,落在秦国君臣的心头。

    秦国征服巴蜀后,几十年移民同化,巴蜀地区成功与秦国本土融合,成为秦国领土的一部分。几任蜀郡守,内政军政上都颇有能力。不得不说,秦国郡守的素质,随便拧一个出来,个个都是能臣。蜀守若率军攻打楚国,开疆扩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成都平原从此远离旱涝灾害,真正成为了天府之国。秦国没了蜀地的粮食,好比中国没了山西的煤炭,后果不堪设想。

    从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了蜀地的供血,秦国再也离不开蜀地的经济支持。

    “仲父可有什么好办法?”嬴政的脑海里,浮现出漫天蝗虫飞向蜀地的景象,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吃光了粮食,吃光了青草,吃光了大地上一切的植物,心里倍感焦急。

    “这······”

    朝堂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吕不韦身上,有充满期待的,有充满怀疑的,有幸灾乐祸的。吕不韦心里也想骂娘,老子是丞相,你们这些人,都不懂得为丞相分忧吗?

    “內史盛,你主管关中之地,掌管京畿粮库,平常有负责防虫防害之责,你给大王说说,该怎么对付铺天盖地的蝗虫?”饶是吕不韦走南闯北,见识丰富,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将皮球踢给了內史盛。

    內史盛心里狠狠问候了吕不韦的祖宗十八代,大庭广众之下,不得不站出来,硬着头皮道:“秦国立国以来,还从未见过如此厉害的蝗灾,臣没有什么好办法,或许可以请太祝令祭祀大禹、上帝,以庇佑我秦国!”

    蒙恬皱着眉头,乍一听到上帝这两个字,他还以为基督教传到中国了呢,即使已经知道,上帝原来是中国的本土神灵,全名叫做昊天上帝。习惯了基督教的上帝,却忘了自己本民族的上帝,作为炎黄子孙,蒙恬心里感到十分汗颜。上帝,或许存在,或许不存在,蒙恬心里清楚,蝗灾肆掠,这个时候万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上帝身上。

    秦国人没有经过无神论思想教育,普遍存在着对鬼神的敬畏,驱鬼卜筮的日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卷,出门看吉日,走禹步。战国时期,人们有着自己的特殊信仰。蒙恬不理解,但却在努力习惯这种被后世批判的蒙昧意识。

    堂堂大秦内史,说出的一番话,比忽悠长生不老的方士还要神棍。蒙恬心里不以为然,等上帝显灵,蝗虫都要成为秦国的统治阶级了。令蒙恬大跌眼镜的是,竟然有不少大臣连连点头,没有点头的大臣也面露思索。

    时代不一样,以后世的眼光来苛刻古人,确实不可取。秦国君臣严肃的通过了祭祀禹神、上帝的提议,蒙恬不忍心破坏人们心中的美好希望,想着上帝肯定是靠不住的,还是得自己想办法才行。

    “蒙恬,寡人瞧你一直愁眉苦脸的,有什么心事吗?”

    廷议结束之后,嬴政发现蒙恬出乎意料的沉默,他还没有见过蒙恬苦苦思索的样子,不由得大为好奇。难不成蒙恬喜欢上了某家的姑娘?

    “赢燕对你缠得紧,可她还小,现在才十岁,等过几年,寡人就将她嫁给你。”

    “大王,我可没有往那方面想。”私下里,嬴政的少年心性显露无疑,蒙恬心里十分委屈,我在忧国忧民,你作为一国之君可倒好,还有心思风花雪月。“刚才内史盛提出祭祀禹神、上帝,可我觉着,神明的事,虚无缥缈,心里总是很忐忑。”

    “那你有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嬴政可不是没心没肺的司马衷,只是手里没有权力,无奈之下暂时不想管那么多而已。

    “办法我倒是想到了,只是,却需要大王配合。”蒙恬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哦,需要寡人怎么配合?”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嬴政果然上了钩。或许,这个时候的嬴政,还没有学会对任何人都使用权谋之术,真正将蒙恬当做了玩伴。

    “大王可以这样······”

    嬴政支开宋午,听蒙恬细细道来,时而皱眉,时而点头,时而惊讶。

    “你确定蝗虫可以吃?”

    “我确定。”

    中国人对于吃的东西可是有特别的研究,这个时代的烹饪技术,没有后世发达,可入口的食物,人们仍然十分讲究。屈原写楚辞的时候,更是大段大段的描写了享受美味佳肴的场景。伊尹向商汤进谏的时候,也以美食作喻。想到后世,在不少国家肆掠泛滥的物种,却在中国人的餐桌上苦苦呻吟,蒙恬灵机一动,何不发扬人们的吃货精神。蒙恬记得,后世有一道特色菜,食材便是蝗虫,营养专家说,蝗虫蛋白质丰富,可是大补之物。

    秦军征服岭南后,条件艰苦,军粮时常不济,饥不择食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