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必秦军的补给压力会非常巨大。”
纸上谈兵,似乎每个人都会。逛足球论坛的时候,似乎每个人都是资深教练,战术引援经营,说得一套一套的。
蒙恬实地考察之后,一方面感叹这个时代地图的粗糙,另一方面,也是真正体会到了腓特烈大帝的军事名言:要永远保证你的侧翼。
如果秦国现在攻打韩国,过于突出,秦楚两国南北夹击,侧翼不保的话,身在韩国的军队,就会面临长平之战中赵军的命运了。
秦国相对于六国,取得了国力上的优势。可要想攻灭六国,统一六国,也不会那么容易。嬴政果真顶着拴狗冠的名声的话,也不会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
“蒙将军说得这些,只是可能,而不是代表着必然。”见蒙恬道出了灭韩的不利,李斯心里有些不高兴。如果不争取一下,岂不是显得他的策略欠缺考虑。“秦国攻灭韩国的同时,游说诸侯,采取连横之策,破坏合纵之议,蒙将军口里说的灭韩不利的后果,就会消散于无形之中。”
李斯说得并不算错,灭韩的策略,也有成功的可能性,而六国也可能不会采取干涉行动。
“李长史说得有理,末将自从带兵之后,每次打仗之前,总要考虑到最坏的局面,即使发生了难以意料的情况,也不会手忙脚乱。”
李斯的未来,官运亨通,蒙恬表明了灭韩论的缺陷,便不想与李斯发生太多的冲突。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只是争论用筷子吃饭,还是勺子吃饭,很可能就会成为两人矛盾的开始。
李斯太过激进,蒙恬与李斯,很可能不是一路人,但也没有必要过早为自己树敌。
蒙恬闭口不言,李斯没了一展辩才的豪情,只能静静的坐立着,等待陷入思索的嬴政回过神来。
“李斯,寡人拨了十万金,让你收买六国大臣的事,你办理得怎么样?”
嬴政没有继续追问灭韩的事,反而问起了李斯管理的糖衣炮弹工厂。
“臣正在努力筹划,暗中招募了人员,只是要铺开到六国,尚需要时间。不过,臣定会尽心尽力,不负大王所托!”
李斯这个时候,可真是诚惶诚恐。
记得两年前,李斯偶遇秦王的时候,除了推销急并天下的策略,还提出了收买六国大臣的计划。能收买则收买,如果不能收买,则派人刺杀。
嬴政听了之后,特别欣赏,当即提拔李斯为长史,负责筹办此事。
可李斯真正着手之后,才发现做实事,可比耍嘴皮子要困难多了。
收买六国大臣,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有的人,即使你有钱,也没有门道送出去。这个时代没有大张阔斧的反腐,六国又没有像秦国那样奉行“制吏甚于制民”的政策,总的说来,六国的官员,特别是朝堂上的大臣,日子还是过得相当滋润。
李斯发现,他手里拿着大把的金钱,要真按他说的,去收买这些生活无忧的大臣,只怕不用多久,就要折腾光了。这些人收起钱来,无底洞一般,可还不一定给你办事。
人家楚国的朝堂,大权掌握在大族手里,有自己的封地,还有军队,收了钱之后,可不会讲究什么契约精神。
不能收买,派人刺杀吧?那也不行。
秦国不兴养士,可六国的豪族,却有养士的传统。秦国派人去杀了人家的衣食父母,这些门客报复起来,秦国也招架不住。山东六国的门客,鸡鸣狗盗之徒不少,刺客屠夫也不缺。
想到秦国各地官吏遭到刺杀之后的情景,李斯身后冒出了冷汗,果断打消了自己提出的刺杀策略。秦国人遵纪守法,出行需要备好验、传,相当于这个时代的身份证。
可六国人伪造起来,连秦国人自己都分辨不出来,尚没有特别好的防伪手段。如果不是秦人具有根深蒂固的守法精神,还有朝阳大妈那样的爱国精神,拿着假的验、传,几乎可以走遍整个秦国。
个中的心酸,只有李斯自己最懂。现在嬴政突然问起来,李斯心里担惊受怕不已。
“那如果秦国攻灭韩国,爱卿能否收买六国的大臣,让他们保证劝说六国国君,任由秦国打下韩国呢?”
嬴政没有继续深究,收买六国大臣的事,确实急不得,只能耐心等待成效。
“臣竭尽全力,只是,六国国君最终会做何决定,臣不敢保证。”
春秋战国,不少时候,国君与大臣的意志,并不完全一致。阏与之战的时候,廉颇、乐毅等赵国将领,都反对救援阏与,可赵惠文王,却一力主张救援。要不然,堂堂赵王,也不会转来转去,选了一个税吏领兵。不过,他多少有些识人之明,赵奢也没有让他失望。
李斯心想,要是贿赂了大臣,可国君自己有主见,不听大臣的劝谏,他李斯也没有办法啊!邯郸之战的时候,魏王不想救援赵国,可哪里知道,还发生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变故呢!
嬴政皱了皱眉,似乎不满意李斯的回答,可转念一想,也就释怀了。如果有人来劝他不要攻打六国,即使他的大臣都来劝他,他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主意。
六国的国君,以嬴政获得的情报,或许比不上他,可也没有十足的蠢货,还真不能将成功寄托在对手的愚蠢身上。
这样想着,嬴政就觉得,还是得进一步提升秦国的实力。只要秦国实力足够强大,才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第85章 落魄的战略家()
离开嬴政召见大臣的宫殿,蒙恬不由得苦笑一声。
蒙恬对灭韩策略的分析,彻底浇灭了嬴政心里的冲动,明白灭韩的事,眼下还急不得。只是,李斯眼里露出的失望,只怕对蒙恬没有什么好印象。
有时候,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李斯相信灭韩的策略可行,蒙恬没有表示支持,李斯的心里,多少有些气恼。
“管他呢,别想那么多了。人与之人之间,想要完全避免冲突,根本不可能。只要保持住蒙家的地位,就不用担心李斯在背后使绊子。”
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低低的压在咸阳城头,蒙恬努力驱除心中的阴霾。不再愚忠的猛将,可不是一纸诏书,就能够收拾得了的。
“蒙大哥······”
一声温柔婉转的声音传来。
“燕公主!”
蒙恬回过头来,只见赢燕从廊柱后面,悄悄现身,身后跟着贴身的宫女小雨。
几年不见,赢燕出落得越发亭亭玉立。经历了贵族教育,赢燕褪去了小时候的刁蛮,浑身透着一股温柔的气质。
赢氏出好女,果真如此。
“蒙大哥什么时候回来的?”赢燕微笑着,踏步上前,与蒙恬肩并肩,缓步走着。
“今日才刚回咸阳。”
“王兄也真是的,都不知道让蒙大哥休息一下。”
赢燕嘴里嗔道,脸上却浮现了一丝红晕,白里透红,活像初熟的美味苹果。
蒙恬曾经与嬴政一同学剑,那时候,赢燕和子婴常常在旁边当观众。时间久了,赢燕越发觉得蒙恬不一样。没有传统贵族的傲气,祖上身为齐人,但尚武的气概丝毫不输给老秦人。
关中的女子,爱慕勇武的年轻人。蒙恬的身上,既不缺少勇武之气,还学识不凡,口里道出的奇闻异事,深深的吸引着赢燕。
“大王作为国君,自然需要担起君主的责任,这么急着宣我进宫,也是想要了解前线的战况······”
“你就知道为王兄说好话!”
赢燕嘻嘻笑道,心里却感到很高兴。蒙恬与嬴政相处得好,以后,如果蒙恬能成为驸马,嬴政应该会表示支持······
想到这里,赢燕的心里泛起一阵甜蜜。嬴政成了婚,蒙恬也到了加冠的年纪,这一天,应该不远了吧······
“蒙将军,你不知道,公主听说楚国大军打来的时候,心里多么的担心你呢!还向上帝献祭,保佑你能打个打胜仗呢!”赢燕背后的宫女小雨,调皮的说道:“你能歼灭楚军,里面也有公主的功劳呢······”
“你还说,看本公主不撕烂你的嘴······”
······
两人打闹着,看得出来,赢燕与小雨,两人的主仆关系,相当良好。
蒙恬无奈的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笑容。男人如土,女人似水,赢燕的温情,宛如一团暖洋洋的阳光,洒在了蒙恬的心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蒙恬赢得了赢燕的芳心。眼下的秦国,国力蒸蒸日上,已经没有需要嫁公主换取别国支持的必要。秦国的大臣将军,娶公主为妻的,以后不会属于少数。
李斯在秦国站稳脚跟后,他家的公子李由,就成功的做了嬴政的女婿。
“燕公主,你的及笄仪式,定在什么时候?”
古代的女子,从她的发型,便能看出她的年龄。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表示已经成年,可以嫁人了。后世的女人,发型多变,选择了在食指上戴戒指,表示自己单身。
“太后说了,在王兄大婚之前,让我及笄。”
赢燕口里的太后,指的是华阳太后。赵姬在雍城筑起了爱巢,跟赢燕、子婴几乎没有什么往来。
“蒙大哥,你到时候会来观看吗?”
“当然,末将可是护卫公主的勇士呢!”
女子及笄的时候,除了邀请亲朋,还会广泛邀请好友,特别是家里有适龄公子的。这跟后世的相亲大会,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年轻人相互能看对眼,男方便会找人前去伐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时候,喜欢的感觉,显得那么简单。
高高的宫阙,一处小小的窗口。
嬴政目视着蒙恬与赢燕相谈甚欢,依依惜别,终于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蒙恬既然对赢燕有意,嬴政心里就觉得更为舒心。有了赢燕的羁绊,即使蒙恬统领大军在外,嬴政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