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图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川登陆场。

    就在刚才,哨探小队扮作朝军服色,已经前进至十余里外,也不见有朝军的踪迹,只遇上些朝鲜百姓。而那些朝鲜百姓一看是自家军队服色,也就没管,他们正忙着春耕插秧。或许就算真是明军大摇大摆的通过,他们也不会管,百姓要忙着种地呢,耽误了春耕,秋天吃什么?

    所以郑冲知道现在挡在他面前的唯一障碍,就只有自然条件设置的障碍了。

    到得正午时分,明军在海滩边上铺设了六条木制通道,登陆的士卒可以踏着圆木铺设的道路迅速登岸,而不会再陷在泥泞里挣扎半天,登陆的速度陡然加快起来。但还是受限与两条水道的狭窄,明军战船始终运力有限,到了中午时分,损失了八条沙船后,才有三千人登岸,运送上岸的物资也只有一小部分。按照这个速度计算,明军一万多人及所有物资运送上岸,只怕需要不下三天的时间,郑冲可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

    于是等到绫阳君李倧、邹维琏等人都登岸后,郑冲立刻召集诸将在吃午饭的时候,进行了第一次军略调整。

    “大军全部登岸只怕需要三天时日,此刻我们没有那么多时日可等待。”郑冲等人在朝军营帐内围坐一圈,每人拿着干粮默默嚼着,都在仔细听郑冲说话:“我打算亲自与郑彩领一千五百人先行前进,请绫阳君、沈先生及宋将军一路随行,后续大队便请邹经略、侯监军、黄参军及郑芝燕、郑芝彪统帅,随后跟进!”

    此言一出,沈器远大吃一惊,李倧面色有些难堪起来,沈器远急忙道:“郑总兵,我与宋将军随你同去实属应当,但君上千金贵体,将军麾下只有一千五百人,是不是兵力少了点?若是遇上叛军大队兵马,君上有什么闪失,只怕不太好。”

    郑冲淡淡说道:“沈先生放心,我自会亲自护送君上,我麾下皆是精锐的火枪队护卫,不会有什么危险的。”顿了顿郑冲望着李倧意味深长的道:“君上,此役关键便在一个快字上,只要我们早一天进入汉城,君上就能早一天废黜李晖。自古此等废立之事上,最忌拖拖拉拉,当机立断才能成功!”

    邹维琏沉吟片刻后道:“君上在前队与郑总兵一道也好,只要有君上在,打出还政归朝、废黜昏君的旗号,加上有我大明军马扈从,想必方能教沿途贵国城池军民望风而降。而君上亲临阵前,鼓舞士气,也能让国中军民百姓知道君上才是明君!”

    连邹维琏都开口了,李倧思虑再三,最后看着郑冲道:“郑总兵,你当真能护得我周全?”郑冲微微一笑道:“我敢拿自己性命作保!”听了这句,李倧才咬牙道:“好,我随郑总兵先行!”

    商议好后,诸将饱食一顿干粮,便各自分头行事。郑冲与郑彩点起一千五百名精锐火枪队并郑冲护卫队、夜不收小队一百余人,共计一千六百余人。这些日子里,郑彩在各军之内挑选了两千余名精锐火枪手加入,内里郑冲看到了不少外国面孔,甚至还有十几名黑人,这也没办法,郑氏水军之内骁勇善战之士中,有不少都是外籍军团的人。

    点起一千五百名火枪队军士后,每人配备西班牙胸甲一副,外面穿明军鸳鸯战袄,燧发火枪一支,配腰刀、短刃各一口,那短刃可插在枪口之上,便是原始的刺刀形制。每名士兵再配三百枚纸弹,七天的干粮,每人又携带了手雷三枚、火箭一枚,随军配属了先登岸的战马三百匹。

    朝军宋成庸则点起在仁川港俘获的百余名朝军随行,郑冲麾下五十多名精锐护卫随行,张承寿、桑七娘等人也一同随行。

    两个时辰后,都准备停当,郑冲便率领中朝联军一千六百余人,护卫着李倧、沈器远,与郑彩、宋成庸、张承寿、桑七娘等诸将出发了。

    离开仁川港,步行二十余里后,来到仁川郡治城下,守城朝军见得忽然有大队明军到来,果然大吃一惊,连忙紧闭城门,派遣使者出城探问。

    在军前,那使者听闻绫阳君李倧得大明天子旨意,打出还政归朝、废黜昏君的旗号后,惊得说不出话来,再看明军铠甲鲜明,士气高昂,沈器远又答应亲自与使者回去面见郡守,陈说厉害,当下那使者便与沈器远一同回城去。

    天黑之前,仁川郡守打开城门归降,亲自领城内大小朝鲜属官来门前迎接绫阳君李倧,郑冲便传令,全军入城过夜,宋成庸则顺利收编了仁川郡城内五百余名朝军。

    次日清晨,郑冲吩咐继续上路,让宋成庸将仁川郡的五百朝军悉数带上,并嘱咐仁川郡守开城门等候明军大队到来接收,那郡守麾下兵马已经被宋成庸收编带走,自然只得听命行事。

    郑冲领军马护送绫阳君继续上路,一路上遇上一些朝军小城镇、关隘,无不都是顺利的劝得守将投降,朝军士兵尽皆被收编进队伍中。到得正午时分,郑冲率领中朝联军已经长驱而入三十余里,很快便到了汉城外围四镇之一的富川城下!

    这一路上非常顺利,军民百姓无不望风而降,让李倧颇有些飘飘然起来,见得宋成庸麾下朝军已经壮大到八百余人,李倧心情大好。

    郑冲并不感到意外,一来自己军势强大,所过之处朝军皆不是敌手,二来李倧又有明朝天子圣旨,大义在手,朝鲜军民此刻还是非常敬畏明国,三来这李晖当国,的确没做什么好事,杀弟幽母,大兴土木恢复汉城王宫,是以朝鲜军民都痛恨这昏君,所以才有望风而降的举动。

    不过郑冲也很清醒,富川城乃是拱卫朝鲜王都汉城的四处重镇之一,李晖定然是会派自己最亲信的人守御此处,到了富川城下,这里的守将一定不会再开城的投降的了。

第331章 富川城之战() 
富川城位于汉城西面,汉江南岸,距离汉城不过五十里远近。富川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一座雄城,它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典型的易守难攻。但李晖自从拒纳明使之后,就开始准备布置防御,因为陆路与大明通路断绝,那就意味着明军要兴师问罪的话,最有可能就是从海上来,因此李晖派人加固了富川城,并且派遣了五千军马长期驻守富川城。

    守卫富川城的是李珲心腹大臣左议政朴承宗的长子朴自兴,此人与其父朴承宗多年以来,一直忠心辅佐李珲,李珲与建奴暗通曲款,拒纳明使,杀弟幽母等等恶事,朴氏父子都是帮凶。

    自从上一趟绫阳君起事失败之后,李珲便加强了汉城周边四镇的防御,朴自兴被委派驻守富川,麾下五千兵马皆是出自朝鲜内禁卫军马,可见李珲对其信任。

    接近富川城后,郑冲派遣夜不收小队先巡哨富川城四门,朝军见得明军和绫阳君旗号,皆是大惊失色,直到现在,距离仁川近在咫尺的富川还没得到明军在仁川大举登陆的消息。

    得报说明军忽然兵临城下,正在府中饮宴的朴自兴惊得呆了半晌,随后才问左右:“明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难不成他们真是天兵天将,从天上掉下来的?”

    朝鲜国主李珲其实一直与后金互通消息,自从郑冲率领明军重占铁山、义州、宣川一线,后金皇太极便派了使者送信给李珲,提醒李珲明军若是重新登上朝鲜半岛,势必会废掉他的国主之位,提醒他早作准备。

    李珲一开始也没在意,但后来闻报说平安北道李廷彪居然与明军合兵一处,公然帮助明军对抗后金,李珲这才清醒过来,明人果然没按好心,又听闻明朝调集东南郑芝龙所部水师大举北上,李珲就慌了,于是也调集兵马,号令朝鲜军马准备防御明军!

    朴自兴麾下内禁卫军五品卫率李诚大道:“明军忽然兵临城下,一定是从仁川登陆而来,我军在仁川守卫薄弱,明军定然是忽然偷袭,全军覆没,是以才没有人能送出消息来。”

    对于这个很合理的解释,朴自兴却勃然大怒,开口怒斥道:“一派胡言,仁川港水道狭窄、暗礁密布、潮水涨退不均,根本不适合大队水师登陆!”

    李诚大默然无语,他对朴自兴这个酒囊饭袋很是反感,但人家有个好爹,他只能听命于他,当下李诚大只得默不作声。

    “接下来怎么办?说话呀!”朴自兴开口询问诸将,但诸将之内有些本事的将佐都和李诚大一样保持缄默,只怕一开口又被朴自兴训斥。

    数内忽然一人道:“大将,明军远来,定然疲惫不堪,不若开城迎击,先挫他锐气!”

    此言一出,朝鲜诸将皆是大惊失色,转头看时,远来说话的人乃是李珲外戚柳希奋的侄子柳承在。这柳希奋乃是李珲爱妃的兄长,当朝外戚,柳承在和朴自兴一样,都是不学无术的官二代,只是来军中镀金的。

    听了柳承在的话后,朴自兴大喜过望道:“不错,就是开城迎敌,明军远来疲敝,一定打不过我们!”

    李诚大急忙拜下恳求道:“大将三思,明军战力一直在我军之上,前趟听闻明军在铁山三战三捷,大破胡奴军马,开城野战并非上策。此刻当死守城池,火急派人向汉城示警才是啊!”

    朴自兴大怒喝骂道:“适才问对策,你们一个个都做哑巴,现在有个主意了,又跳出来反对!”嘴上虽然骂,但朴自兴多少还是有些心虚,毕竟明军战力给朝军留下了太深的印象,这种畏惧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于是朴自兴又问了一句:“那明军来了多少人?”

    属下禀报说:“约有一千余人,只是不知道有无后续兵马接应。”

    闻言柳承在笑道:“仁川那里不适合水师大队登岸,能从仁川登岸一千多人已经算很多的了。大将,既然明军只有一千余人,而我军有五千,难道五个打一个,我们还要龟缩在城里么?”

    李诚大又再劝道:“大将,明军虽然无故犯境,但我国毕竟还是大明属国,国主先前只是命我等防御,不可主动出击、轻言刀兵。此刻当关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