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着手春耕,同时组织军民修缮道路、军营、仓禀等等,倒也着实做了不少实事。
听陈启新说了这段时日的民政之事后,郑冲还是颇为满意的,只是这老小子将自己的金银细软一直都留在皮岛,看来是随时准备保命开溜的。
“陈知府做的不错,但还有一件事,上一趟让陈知府帮着傅先生筹备辽东讲武堂之事,不知筹备得如何了?”郑冲品着茶,缓缓开口问道,讲武堂设在皮岛之上,上一次临走前,郑冲选好了修建之地,随后便交代傅青主和陈启新负责修建之事。
陈启新闻言急忙起身道:“所选之地的道路修建、场地平整已经完成,按总兵大人布置,校舍和课室已经建起十八间,其余屋舍还在陆续建盖之中。”
郑冲对这个进度还是比较满意的,傅青主插口道:“少年军官团三天前已经进驻讲武堂,我与他们授课的同时,也在帮着修建之事。”
郑冲缓缓颔首:“三天后,我们同去讲武堂,烦请傅先生准备一下,我们还是举办一个讲武堂开学仪式,也算是咱们讲武堂第一期学员入学仪式。”
傅青主当下应了,随后郑冲慰勉了陈启新几句后,便吩咐他先回去。等陈启新走后,帐内都只剩下郑氏自家人时,郑冲才问起郑度海贸和陆上商贸之事来。
“小弟这些时日已经摸清朝鲜商贸状况,朝鲜此前只和我大明有海贸,所获得利并不算多。而陆上商贸则多依赖与建奴往来,但现下陆上商贸之路已经断绝,今后或许将有很长一段时日陆上商贸断绝。”郑度缓缓说道:“至于朝鲜八道之内,自己国内商贸还算平稳,朝鲜北方多矿,南方产粮,南北商贸往来调度余缺,倒也有利可图。”
“最近我们在义州、铁山、宣川等地已经成立了粮油杂货商号,贩卖我们从福建运来的货品,销量还算不错。”郑度续道:“同时几处商号也在吸纳朝鲜的人参、金银等货物,预计再有三五天功夫便可运至此处,小弟准备了三艘货船,打算将第一批货海运至江南、福建交易。”
郑度是做海贸生意的好手,在福建的时候就做得风生水起,朝鲜的海贸之事交给他,真是能省心不少。
“嗯,堂弟辛苦。这趟汉城变乱已经基本停息,堂弟可以着手准备去汉城开设商号,最好将总号就开在汉城。汉城此处沟通朝鲜南北,又靠近汉江口、仁川港等处,交通便利,又是朝鲜王都,人口稠密,正好可以开展生意。”郑冲听了之后,交代道:“最好再开一家专做矿石开采、收购的商号,朝鲜多金银铁矿,临来时我已经向李倧请得旨意,包下了朝鲜所有金银矿产的开采权,开采得利后,分润李倧一成红利便可。”
郑度闻言大喜过望,急忙道:“金银铁矿的开采权?”郑冲笑着摊开一副地图,上面将几处矿场位置都标注了出来,云山金矿、造岳金矿、宜川金银矿、成兴金银铜矿、竹大金矿、天山金矿和九龙金矿等14个金矿山都在图上,还有茂山铁矿、德岘铁矿、利源铁矿、介川铁矿、虚川铁矿、下圣铁矿、五龙铁矿、殷栗铁矿、载宁铁矿等铁矿场也都标注清楚。其中茂山铁矿埋藏量约28亿吨,是朝鲜最大的铁矿山,也是世界性的露天矿山,开采极为方便。
看了这么多矿场之后,郑度忍不住喃喃道:“想不到有这么多金银铁矿场,看来我们要多雇一些人手开矿才行。”
郑冲微微笑道:“可以多雇一些朝人开矿,还有今后俘虏的战俘也不要随意杀害,这些人都是廉价的劳力啊……”
第366章 可有错漏处()
处理完一系列琐碎的军政大事后,郑冲伸个懒腰,耳边传来军中三更天的鸣锣声。已经这么晚了啊,郑冲却没有丝毫的睡意,心头沉甸甸的事依旧压在上面。
步出帅帐来,夜色优美,郑冲仗剑巡营,脑中却还在盘算着自己所布置的一系列战略又无错漏之处。傅青主在铁山又招募了八千新军,皆是辽东汉人。直到现在郑冲才知道,原来辽东多年战乱,有十余万汉民逃到了朝鲜的地界上躲避战火,这八千新军都是从在朝鲜的辽东汉民中招募的。
这八千新军郑冲没再派给义州等地的皮岛将领们作为补充,皮岛诸将现在手上的兵力已经足够多了。等与清军的这一场殊死较量之后,郑冲便会着手开始削弱东江镇诸将手中的兵权,郑冲要在辽东和朝鲜站稳脚跟,就必须开始收拢兵权。
此前对东江镇将门一直忍让,是因为郑冲才来辽东不过数月,又恰好面临清军的一场恶战,加上还要尽快解决朝鲜之事,所以郑冲并没有对东江镇将门有大动作。但郑冲既然想要控制朝鲜和辽东,随着大战结束之后,外敌入侵矛盾弱化,他和辽东将门的矛盾便会上升为主要矛盾,事情迟早会走到那一步。
对于削弱辽东将门兵权,郑冲已经布置妥当,首先通过这一次的大战,消耗其兵力,借刀杀人这个词汇虽然不好听,但很实用。其次便是通过这次大战之后,论功行赏之时,郑冲会与邹维琏联手,有功之人明升暗降,无功之人撤职查办,随后安插郑冲的亲信接掌兵权。最后便是组建忠于自己的兵马,招募新军训练便是一定要做的。
这八千新军郑冲交给傅青主和孙泽沛统领训练,稍后战事完毕,会调张永铲来任主将。等战事结束之后,郑冲还会改编辽东将门麾下兵马,整编之后,他手上将会有数万兵力,就不必再看郑芝龙的脸色了。
不看郑芝龙脸色不代表郑冲就放弃了福建的利益,虽然那晚对郑芝鹄和七娘,郑冲都流露出不愿意争夺继承者身份的意愿,但这一切都是郑冲故意为之,从始至终,他心底深处都没打算放弃过。
福建是郑氏的老巢,而且位置得天独厚,郑冲虽然不是嫡子,但他比郑森年长,他有信心在郑森成年前,能够掌控福建的一切。
但去岁与郑芝龙闹了一场后,塑料父子情已经有了芥蒂,郑冲知道现在不宜风头太露,他需要韬光养晦一段时日,在朝鲜培植自己的势力,有了朝鲜的势力之后,对他争夺家中继承权将有极大裨益。同时郑冲摆出一副不愿手足相争的态度来给郑芝鹄看,其实就是想借他的口告诉郑芝龙,他郑冲无意争夺什么,这是一种不争而争的策略。
郑冲从来不相信郑芝龙会对自己有什么父子之情,他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利益至上的人,对义兄弟是这样,对亲人这样,对儿子也是这样。否则郑芝龙不会剿灭昔日的结拜兄弟,不会罔顾家人安危投降满清,后来间接害死了田川氏,更不会在去岁那场真假儿子案中,明知儿子真假,却还选择了假的。
所以郑冲和郑芝龙没有情分,只有相互算计。其实现在郑冲也还没有完全的把握能够争得继承权,因为他手中的兵力、战船实在太少,郑芝虎北上的援军其实都只会听命于郑芝龙,所以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郑冲也不想表露出太大的野心来。
所以才有了那晚和郑芝鹄的谈话,但郑冲并没打算放弃。在朝鲜他的长远规划就是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军校培养人才,建立自己的造船厂,建立自己的船队,建立自己的陆军,建立自己的火器局等等。总之福建有的,今后在辽东和朝鲜都会有,福建没有的,这里也会有。
辽东讲武堂将在三天后举行开学仪式,郑冲自然是担任讲武堂的校长,但他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待在讲武堂,当他不在的时候,讲武堂将会由傅青主主管,孙泽沛、桑七娘、张承寿、郭慎、林祯等人都会加入讲武堂,出任讲武堂的教习。
辽东讲武堂除了培养陆军人才外,还将会开设海军学堂,专门教授海军的各种课程,张永铲将在战后进入讲武堂,成为海军学堂的主管,同时在张永铲麾下和郑氏麾下抽调一些老水手担任海军教习。
海军学堂在后面将会扩充,等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郑冲打算将海军学堂从讲武堂中单独剥离出来,成立海军讲武堂。历史上,郑氏虽然能在海上叱咤风云一时,但到了后期,就是因为人才不济,没能科学系统的将海军人才培养延续下去,加上地域限制,最后还是败给了施琅的大清水师。
反观在荷兰马车夫之后崛起的大英帝国,他们对于海军的培养和重视绝对到了一个高度。英国皇家海军有自己专门的海军学校,每个想要登船担任军职的人都必须从海军学校毕业。有了专业的训练和学习,才让大英帝国海军中人才辈出,这才是一个想要称霸海洋之国该有的基础。
一路走来,一路思虑,郑冲只觉得自己现阶段的布置已经是他能想到最好的局面了,似乎也没有什么能调整的地方。至于洪承畴那边,郑冲其实一点都不担心。
郑冲对现在的局势研判了许久,觉得皇太极此趟征伐朝鲜,若是用兵不顺,就一定会打声东击西的主意,毕竟朝鲜不算富裕,打下来也没多少油水,大清最好的选择还是抢掠中原。
假如皇太极的声东击西之计成功,洪承畴在宁锦防线的兵力出城袭击皇太极侧后,皇太极一定会杀个回马枪。一旦野战,皇太极绝对有把握将松锦之战的大败提前上演,结果无非就是洪承畴兵败,宁锦防线丢失,明军退守山海关,然后皇太极绕道蒙古,突袭中原腹地,再来一次烧杀抢掠。
这是最坏的结果,郑冲虽然有心想挽救,但他也无可奈何,他现在只是辽东总兵官,无论是宁锦防线还是中原地区,他都无能为力,除非朝廷下旨,命他领兵支援洪承畴。
以东江镇现在明、朝联军的状况,出兵渡过鸭绿江去支援洪承畴,就是自寻死路。即便是郑冲亲自指挥,相信也不会比当年毛文龙做得更好。
当年毛文龙在东江镇为了牵制清军,也曾今发动过很多次的突袭战,但效果都不太好。郑冲也曾研究过,随后他发现建奴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