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咂舳允仕卸赖街Γ栽皇性桓瘛⒃灰狻⒃蝗ざ选8褚员嫫涮澹庖源锲淝椋ひ哉槠涿睢K腾臀颐谴醋魇模奔媸χ诔ぃ惨敝列娜冢肴蛔猿伞J且阅鞘笔矢韪常淙灰灿惺κ⑻浦纾鼓茏猿梢患摇4酥质姆缟卸耘ぷ┫巳跷业氖缬衅嫘В闶强袅诵烁春杭椅姆缰⒖觥D镒右晕环瘢俊
张灵素一双美目盯着郑冲,小嘴微微张开,显是惊得呆了。一旁施福是读书人,听了之后赞叹道:“公子所言极是,想不到公子对本朝诗词歌赋精研如此透彻,属下拜服。”殷贤、吴侈也是阿谀奉承的话纷至沓来。
张灵素半晌后才回过神来,缓缓说道:“夫君所论,的确精辟,当时诗人除刘基、高启较有成绩外,像吴地诗人袁凯、杨基、张羽、徐贲,闽中诗人张以宁、林鸿,岭南诗人孙蕡,西江诗人刘崧,除继承唐宋诗词文风之外,更有自己特色所长。其时,诗人林鸿、高棅已以盛唐相号召。长达百年之久的前、后七子的复古汉家诗文也正是自此而始。”
郑冲笑道:“娘子果然不负泉州才女之名,所见也极为透彻。其后,诗必盛唐便成本朝诗词效法之道,每每都是法唐而赝,自狭诗道。虽有接纳宋诗之长刀,但难以形成趋势。眼下有苏州名士钱谦益钱阁老倡导以唐宋兼宗,以崇尚杜诗始,在诗坛引入宋代诗风,融铸异质,求变创新。以沉潜深厚代浮薄肤浅,以性情为本替唯务格调,从而成宏衍阔大之局面,使本朝诗风更具新风。钱氏的这一诗学所倡开启了本朝新诗风,娘子以为如何?”
张灵素听了连连点头,她与侯方域诗文相交,其中也多说过此时钱谦益所倡导的宋诗风骨,侯方域是复社四公子,复社乃是源出东林,是以复社才子也多学东林大佬钱谦益的诗风。因此张灵素也极为赞同郑冲的说法,居然有种知音的感觉。
当下张灵素道:“夫君所言极是,时至此刻,本朝两百余年间,均以盛唐为宗,欲使本朝诗文效法盛唐,却殊不知赝法之气太重,反而失了诗词本该有的灵性。惟正有渐衰,故变能启盛,如今唯有求变,方能使本朝诗词推陈出新。而诗文之道,及至此时已然千年之久,在唐宋两大诗学之道,已然囊括近乎所有诗学范畴,要想完全超离唐宋,而另辟天地实是不可为之事。因此钱阁老倡引宋诗之风,以求能重新体认、融通宋诗之风,以补本朝诗文之不足。”
郑冲点头道:“娘子所言不差,本朝诗道,法唐而赝,自狭诗道,眼下诗坛想要另辟蹊径,最好便是重纳宋诗了。诗之不得不趋于宋,势也。唐人尚蕴藉,宋人喜径露。唐人情与景涵,才为法敛,宋人无不可状之景,无不可畅之情。唐诗如禅,深玄窎远,宋诗如净,含容广大。本朝诗文若能兼唐宋诗风之长,俱臻通慧,一变风气,本朝诗文便可,无不可状之景,无不可畅之情。然现下要融汇宋诗,却需兼擅唐宋的大家来开其风气,只是钱阁老未必能担此大任。”
张灵素这时候已经浑然忘了是和谁在谈论诗词,听了这话,忍不住奇道:“钱阁老领袖东林,文坛泰斗,难道他也不能做到么?”
郑冲微微一笑道:“其实钱阁老并非本朝第一个倡导引入宋诗风格之人,本朝前有方孝孺、陈献章、庄昶等人,后有唐顺之、王慎中、茅坤等,皆是唐宋文派名士,其后学法宋诗者赓续不断,但潮流始终未成。本朝如此多的名士都曾做过努力,但却依旧未能扭转颓势。万历年间,公安袁氏也曾力主变革诗风,但力尚不足以纠偏,创作亦不无弊端,竟陵起而反拨,以深峭幽渺为宗,更失于仟佻诡异。显然,要改变本朝诗坛积弊,不仅需要重思诗文风道,而且还需有新风诗文大作问世,取得实绩,方可令人信服。然眼下此种诗作实在太少,难以形成风气,也难令人信服。”
张灵素尚在沉吟之时,郑冲顿了顿续道:“而且钱阁老此论,极易引出唐宋诗之争,扬唐抑宋或扬宋抑唐。前有七子派和竟陵派先后纵横天下,诗必盛唐挟裹文士,反其道而黜唐崇宋,难免会成为另一种偏颇,而从本朝诗文之道来看,当提倡唐宋并重,兼宗双修,方才能成本朝新的诗文之道。”
张灵素听了之后,秀眉微蹙道:“夫君以为当如何推行此道呢?”
郑冲道:“要行此道,当回到起初,对唐诗之识,当从盛唐之诗,阔至全唐。本朝诗必盛唐,不但目光狭隘,未看全唐诗文之道起落,如何能认知其后继起的宋诗?宋之严羽的《沧浪诗话》对本朝影响深远,盛唐与宋诗之争实源于此。自严羽之说行,本朝奉以为律令,谈诗者必学杜,必汉魏、盛唐,而诗道之榛芜弥甚。其实,本朝诗道,只论盛唐,不识古学之从来,不知古人之用心,不明初、盛、中、晚,四唐诗文源起流变,唐人一代之诗,实则各有神髓,各有气候。诗文不当以时分界定格,而既然唐代之诗不必如汉魏,那么宋代之诗何必专门祖祧盛唐呢?”
张灵素听了后陷入沉思,施福也在思索,而殷贤、吴侈则大眼瞪小眼,不知少爷所云。
郑冲说得兴起,接着续道:“此刻要想变革独尊盛唐之痼疾,当摧陷旧垒,荡涤迷雾,当鼓励文人士子尽学全唐诗文,继而才能引入宋诗之风。扭转独尊盛唐诗文之风,使天下文士明白,古今之诗总萃于唐而畅遂于宋。总萃乃是境界,宋之畅遂则是格局,境界要高,格局要大,故二者不但不可轩轾,而且应兼宗兼尚,结合互补。唐诗为根底,宋诗为枝叶,参互唐宋,甚至综贯宋元,开阔诗学识见,不拘一格,契合愈深,揄扬愈激,方能厚积薄发。若钱阁老只局限引入宋诗,而未能有大家气派,纵贯唐宋元诗文承续,或难有大成。”
说到这里时,只听门外一人鼓掌喝彩而至:“好个唐诗为根底,宋诗为枝叶,参互唐宋,综贯宋元,不拘一格,契合愈深,揄扬愈激,厚积薄发。老夫刚到石井书院,便得听如此高谈雄论,真乃不虚此行。”
循声望去,只见厅门外进来几人,当中有认识的黄汝良、沈崇阳、徐光启,而说话的却是一位不认识的青袍老者。这几人当中,除了不认识的青袍老者外,居然还跟了一位高鼻深目的洋人。
黄汝良捻着胡须笑道:“博文,快来见过季彛壬 敝3逦⑽⒁汇叮緩|先生是谁啊,脑海中也没印象,但还是依言上前行礼。
身后张灵素、施福两个却毕恭毕敬的跟上行礼,看来两人是认识这老者的。
那青袍老者笑着扶起郑冲道:“小友不必多礼,老夫黄文照,泉州人氏,今趟赴石井书院相会教友,不想听得小友高论,一时激赏,出言打扰了。”
郑冲连忙道:“能得黄老先生赞誉,小子与有荣焉。”黄文照?郑冲这才回想起来,原来季彛壬档氖谴巳税
这黄文照也是泉州名士,明末理学大家,字丽甫,号季彛忠蛑丈皇耍比顺莆撇家拢莞踩恕K小兜滥弦宦觥贰ⅰ缎⒕贰ⅰ度授埂贰ⅰ短肌贰ⅰ独硌Ь场分钍椤
与黄文照见礼后,徐光启又笑着引见那洋人道:“博文,快来见过这位泰西贤者,艾儒略先生。”
艾儒略?郑冲也表示记忆资料库中没有,但也依言上前见礼。
徐光启笑道:“博文,你别看这位艾儒略先生是泰西传教士,他可是熟知咱们中华文化的。天启年间,他便已经到了福建,在福建十余年之久,足迹遍及八闽。与泉州地方官吏、士大夫、教徒广泛交游。艾儒略先生尊重我国文化,得到福建诸多名士赞许,闽中名流聚集福州与他论道的多不胜数。艾儒略先生学识渊博,对天文、历学均有研究,且精通汉学,有西来孔子之称。”
郑冲听徐光启介绍了之后,才知道这传教士艾儒略这么牛啊。
那艾儒略也回了一礼,居然是汉礼,而且用纯正的闽语笑着说道:“子先兄不必介绍,我和他很熟的。”
众人皆是微微一惊,郑冲暗暗叫苦,谁来告诉我,这洋人和自己怎么认识的啊!
第37章 西来之孔子()
便在偏厅之上,张灵素听了艾儒略的话后,也是一阵纳闷,这洋人老先生说他和郑冲相熟,但为何郑冲好似不认识他一般?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此刻她居然隐隐有些替郑冲担忧,生怕被人看出破绽来。
还好郑冲身后两个马屁精长随,殷贤、吴侈两个也急忙上前行礼,口中都道:“见过艾老神父,您老风采依旧啊,和三年前替我家少爷受洗入教时一般的精神矍铄。”
郑冲心头大大的松了口气,好嘛,原来倒霉鬼三年前是艾儒略接引受洗入教的啊。当下郑冲微微一笑,上前再拜道:“艾神父接引受洗之恩,郑冲不敢片刻或望,只是许久未见尊颜,适才乍见神父前来,还道是在梦中。”
艾儒略笑着扶起郑冲道:“两年多不见,看来你长进了许多,说话都谦厚有礼了许多。这趟还闻得你和你父亲一道,战胜了荷兰人,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郑冲干笑两声道:“都是一众水军将士拼死力战的功劳,我只是适逢其会而已。”心中暗暗纳罕,这艾儒略的国学也太好了吧,说话完全就像是明朝文士一般,不愧有西来孔子之称。
艾儒略却摇摇头道:“纳尔逊,你们东方人就是太过谦虚了,你可知道,料罗湾一战之后,荷兰人战败的消息便在西方诸国商会之内传开。在明国的葡萄牙人、意大利人、还有西班牙人,许多教士、商人都在传扬你的战绩。他们都说你是东方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推崇你是明国的海战英雄。纳尔逊,要知道现在能击败海上马车夫的人可是不多的啊。”
郑冲笑着说道:“神父还是太夸奖了,这一仗还是父亲指挥的,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