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创竺鞴呃矗3甯咝司秃谩
说笑一阵后,饭菜在后厨炖着,重新摆布上来后,李顺贞才从自己房内出来,与大家一起用饭。她伤势未愈,就没在前厅等候,一直在房内歇息,等到郑冲出来后,她才过来。
烛火之下,四美相伴用饭,这是郑冲来到朝鲜后,第一次如此安心的用饭,加上饿了许久,食欲大开,接连吃了三个大馒头,两只烧鸡,喝了三壶酒,这才算饱肚。
四女都是规规矩矩的用饭,小口慢咽,见郑冲如此狼吞虎咽的,除了李顺贞外,都是惊呆了。李顺贞和郑冲相处时日最长,郑冲很多时候吃饭也都不避她,因此见过郑冲的这幅摸样,行军打仗的都是这副吃相。
晚饭后,郑冲与诸女在院中闲坐,说些古今趣事,说些后世的诗词歌赋,黄绣英、李顺贞两女都是才女,听得如痴如醉。王月娘、徐成衿则对郑冲说的那些古怪病例和人体基因学说比较感兴趣,但后来郑冲说起诗词歌赋后,两女便不太感兴趣,转而开始密谋起来。
“说好了啊,待会儿安寝的时候,你拉大恶人去你房里,我在你房里先藏好。等你拿到东西,就交来给我。”王月娘附耳在徐成衿耳边说话。
“真要这样吗?”徐成衿扭着手中的绣帕,小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
“听话,不然今后不借显微镜给你看。”王月娘笑嘻嘻的威胁着。
郑冲偷眼见两女古怪,但也没点破。
很快夜深了,李顺贞先困倦起来,便回房歇息。接着黄绣英也起身回房去准备明日的讲义,王月娘假意先走,却半道就绕往徐成衿房内躲藏起来。
徐成衿则拉着郑冲又讲了一个笑话,才起身准备回房,临走前,她红着脸,低声附耳对郑冲道:“今晚你来我房里……”说完小姑娘一溜烟跑了。
郑冲笑得很浪,看来小姑娘想通了,当下哼着小曲,尾随徐成衿而去。
到了徐成衿房内,点起烛火后,小姑娘一咕噜钻进内室床榻上,躲在被窝里,只露出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看着郑冲。
“成妗,你不乖哦,刚才和月娘密谋什么呢?”郑冲一进屋就察觉屋里还躲着人,也不点破,便坐在床榻边调笑徐成衿。
“没、没密谋什么啊。”徐成衿眨眨大眼睛。
郑冲嘿嘿一笑,陡然转到床榻屏风后,一把将躲在后面的王月娘抱了出来。
“放手,你这个大恶人,今晚是成妗找你有事。”
“我看是你们俩都有事,快说,密谋什么呢?”将王月娘也扔到床榻上后,郑冲将两女都堵在床上。
“说就说,昨夜你不是说那些精华里有小虫么?我想取些来显微镜下看看。”王月娘气鼓鼓的说道。
“说你们什么好,现在光线不够,取了也看不清。留到明天早上,那些小虫早就僵死不会动了。”郑冲有些无语,自己媳妇儿居然想要研究自己的小蝌蚪?
“那怎么办?”
“嘿嘿,今晚咱们好好研究一下,明早晨时再来运动一回,取新鲜的给你们研究。”
“啊,不要,你这大恶人,怎能三个人一起……”
很快两女的娇声谩骂变成了婉转低吟,春宵帐内,一室皆春。
第403章 温首辅歪楼()
大明崇祯七年六月十九日上,京城正是最为炎热的时节。老天爷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下雨了,北方的旱情在进一步恶化。
乾清宫内,崇祯帝正单手扶额,斜靠在龙椅上,不只是旱情加剧的坏消息传来,最近几天关外的战事接来传来的也都是坏消息。
辽西方向,洪承畴统领十二万精锐关宁军出锦州,但在大凌河堡遭到清军顽强阻击,明军损失颇大。这让崇祯很是失望,原本以为清军主力都被吸引至辽东、朝鲜方向,辽西空虚,明军正好可以收复辽西失地的,想不到洪承畴统兵才出锦州,在大凌河就遭到了阻碍。
而辽东方向,送来的军报也都是坏消息。自从朝军得勤王令后,北方各处重镇军马纷纷南撤,清军多尔衮所部三万人趁北方空虚之际,连下朝鲜北方数十座城池,继而转攻平壤。皇太极二十余万人马分别围困义州、朔州、碧潼城、楚山城等鸭绿江沿岸五座城池。平辽总兵官郑冲坐镇义州,正苦苦支撑。
“洪承畴到底在干什么?!非要在大小凌河城下磨蹭那么久么?”崇祯扶额良久,最后才抬头冷淡的问了一句。最近他又失眠了,两鬓的风霜之色更重,人也迅速衰老了许多。
“大小凌河两座城堡,乃是锦州北面要地。古时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答话的乃是兵部尚书张凤翼,军事归他所管,对于崇祯的问话,他不得不答话。
“大凌河城位于锦州东三十余里,是屏障锦州的要地。我军若要固辽,就必修此城;而建奴要想攻我,也就必占此城。从袁崇焕时起,我军与建奴对大小凌河二城争夺就非常激烈,大小数十仗,已是两建两拆。”张凤翼继续说道。
崇祯不耐烦的拍案怒喝道:“这些朕都知道,不用跟朕翻旧账!”
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是崇祯心中的一块心病,这次战役中,明军自祖大寿以下七十余名明军大将尽皆投降建奴,皇太极一律官复原职,予以重用,加以恩养。城中的三万多人仅剩下一万一千六百八十二人,马三十二匹。按推论,饿死的和被吃的应主要是手无寸铁的民夫,这一万多人大部分应是精锐的关宁军将士,这一万余人被建奴收编,反而壮大了后金军队的实力。
而明军不但损兵折将,而且再次丢失了大凌河城,失去了固守辽西的重要战略要地。
张凤翼被崇祯的怒喝吓得跪了下去,除了连连磕头之外,他已经说不出什么话来。他头发已经花白,已经是风烛残年,目前他要负责一个庞大帝国的数十万人参战的大战役,这种压力对于他一个老人来说,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
“皇上息怒,洪经略用兵,力求稳固,没有贪功冒进,此举可圈可点。大凌河城有建奴八千人马固守,城内又有红衣大炮二十门助守,一时难以攻克,也在常理之中。若是洪经略一时冒进,中了建奴诡计,若洪经略所部有失,只怕连山海关都要守不住。”开口答话的却是新任兵部右侍郎的杨嗣昌。
杨嗣昌乃是明末大臣、诗人、兵部右侍郎兼三边总督杨鹤之子。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崇祯四年九月迁整饬山海关内监军兵备道。
此时,他的父亲杨鹤因为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任上招抚流寇失败,被下狱论死,杨嗣昌闻讯后三次上疏请求辞职,以代父罪。结果崇祯帝免了杨鹤的死罪,而改戍江西袁州,然而却没有让杨嗣昌辞职,还多次温言抚慰,激励他尽职任事。
翌年五月,杨嗣昌被任命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海关、永平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他在任内整饬防务,修筑山海关两翼城。
崇祯七年1634年五月,杨嗣昌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旋即参与督划辽东、辽西战事。
听了杨嗣昌的话后,崇祯也稍稍冷静了下来。崇祯很欣赏杨嗣昌,只因他不像其他阁臣、部臣那样,只会唯唯诺诺,不敢说话。当年杨鹤下狱之时,满朝都是要论其死罪的奏折,惟独杨嗣昌敢上书救父,崇祯很欣赏杨嗣昌这种敢于说话的精神。
“你接着说。”崇祯摆摆手,让张凤翼和杨嗣昌起来说话,环顾殿上一众大臣,似乎也只有杨嗣昌敢说话了。
“回禀皇上,正如张尚书所言,我军要攻辽西,必走大凌河城,而要守辽西,屏障锦州,大凌河城也是必先恢复的。是以洪经略抢攻大凌河城也是情理之中,此战若能恢复大凌河城,将来巩固辽西,甚至更进一步,恢复辽西诸城,都有好处。”杨嗣昌起身后缓缓说道。
崇祯忧心忡忡的叹口气道:“朕也是心急了,辽东、朝鲜那里,建奴猖獠,多尔衮所部越过鸭绿江后,便一路南进,连克朝鲜数十座城池,眼下正转攻平壤,若是平壤有失,朝鲜震动,只怕辽东之战会失利。洪承畴若能在辽西用兵迅速,多收复一些失地,也能给辽东、朝鲜分弱一些敌军威势。”
杨嗣昌躬身道:“皇上,虽然此刻朝鲜、辽东局面看似危机,但观郑总兵送来的军报中,却从未提及请求援兵之语。”
此言一出,倒是提醒了崇祯和在殿上的一众大臣。数内文震孟颔首附和道:“正是,自四月二十六日战端起,辽东每一份奏报之中,郑冲都未曾提过请求援兵之语。”
杨嗣昌道:“微臣曾今详细看过郑总兵送来的义州等地布防奏报,义州等地我军布防精妙,远近内外皆有堡寨守御,建奴一时间奈何不得。加上鸭绿江中有我大明水师策应,建奴也不敢贪功冒进,自断后路。如今皇太极这厮提建奴主力二十余万围困义州等五座城池,便明示建奴也不敢大举南下攻朝。”
崇祯却皱眉道:“但终究朝鲜有数十座府县被攻下,朝鲜为我大明屏藩,遭如此欺凌劫掠,也难以向天下交代。”
殿上内阁首辅温体仁一直眼观鼻、鼻观心,不发一语,听了这话后,心头暗暗冷笑:“这还不是你给邹维琏下了旨意,教朝鲜李倧下勤王诏令,朝军舍弃各处要隘重镇,这才令建奴有机可趁的?”
心中虽然这般想,但话绝对不能这么说,温体仁清清嗓子,忽然插口道:“回禀皇上,此趟朝鲜数十城池失陷,皆因备胡经略邹维琏举止失当之故。当日战报,议政府我军守将杨耿奉郑冲之命,主动放弃议政府,乃是诱敌深入,意图在议政府以南河谷之地歼灭多尔衮所部。但邹维琏忽然撺掇李倧下勤王诏令,致使多尔衮折返北上,趁朝军兵马南下空虚之际,才连克数十座城池的。”
说到这里,温体仁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