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听了之后,眼前豁然开朗起来,笑呵呵的说道:“皇儿说得不错,其实天下间做生意的商人多如牛毛,也都和安平会其实一般无二。要是每个商贾做了生意,朕都想着据为己有,那与强盗有何分别?好,这一节上,朕也明白了。那这皇家入股安平会,该如何运作呢?入股之后,皇家每年又能分得多少红利?”
坤仪公主道:“儿臣与郑冲详细商议过了,皇家入股安平会,冠名费便是分得安平会干股十万股,这十万股干股盈利了可分红利,赔了不必出钱。十万干股估计每年能分得红利在二百万两左右。”
崇祯闻言大喜过望,忍不住站起身来:“二百万两?真有这么多么?”
坤仪公主点点头笑道:“是,这还是以现下安平会的营生来计算,将来要是皇家安平会生意做大了,怕还不止这点红利。”
崇祯笑得合不拢嘴,一个穷久了的人,咋闻有这么多钱的时候,也是这个反应。
“第二便是咱们皇家给予安平会贡品特许经营权!其实大明及藩属国每年进贡的贡品种类繁多,光茶叶一项上成为贡茶的就不知有多少种。安平会若是能得到皇家贡品的特许经营权,便能赚取更多的银子。父皇,您知道吗?在海外,好像武夷山贡茶,一两茶叶能买到一百两之巨啊。”
崇祯听完愣了一愣,迟疑片刻道:“但这贡品乃是皇家独享,拿出去贩卖,岂不是坏了皇家名头?”
坤仪公主耐心的劝说道:“父皇每年也赐给臣下不少贡品,其实早就将贡品拿出来与臣民们分享了。而且贡茶之所以能卖得这般贵,就是因为有进贡独享二字,物以稀为贵,便是如此。比如贡茶种类繁多,今岁可以下旨,去掉几种不必再进贡,而这几种贡茶因曾经进贡过,也不许民间交易,便交给安平会特许经营,这样便既能保全皇家颜面,而又能赚取银两。”
“这皇家贡品特许经营权,可用五万干股红利为费用,每年安平会也会支付大概百万两上下的银子。”
大明一年的岁入也才六、七百万两,现在一个冠名费、一个特许经营便能多得三百万两,这可是极大的一笔银两了。崇祯听了之后,点点头道:“既然如此,这件事便交给皇儿办理,稍后将要经营的贡品列个清单出来,朕仔细看看,要是一些不常用,不合用的,下旨不必再进贡,但也不许民间经营,只交给安平会特许经营便是了。”
坤仪公主喜滋滋的应了,接着又说道:“除此以外,安平会还需要在海外的贸易权、外交权和开战权!”
此言一出,崇祯和周后都是大吃一惊,想不到安平会居然还会要这么多权利!
崇祯脸色沉了下来,皱眉道:“安平会要这些权利做什么?”
坤仪公主似乎料到崇祯会有这种反应,当下不慌不忙命人将她带回来的那副万国全图展现在殿上。这幅图便是郑冲所绘制,然后被坤仪公主强取豪夺过来的。
见得这幅全图展开后,饶是崇祯见过当年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也不由得大吃一惊,只因这幅图比上一幅还要大,还要详细。
坤仪公主指着地图上的南洋位置,缓缓说道:“父皇,请听儿臣详细说来……”
第461章 水到终渠成()
便在翊坤宫内,坤仪公主贝齿轻起,指着南洋之地缓缓说道:“父皇,此乃南洋海域,当年成祖时,郑和七下西洋,走的便是这条海路。如今有泰西诸国荷兰、西班牙等盘踞此处,占港口、霸海路,独占与西洋通海之利,又劫掠地方小国,奴役南洋诸国百姓,实乃天怒人怨之事。”
“南洋诸国早在成祖时,便已经得沐我大明皇恩,但因远海阻隔,未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但前往南洋诸国商旅带回的消息都说,这些小国仰慕我大明中原上国文化,早就渴慕进为藩属之国,只恨大洋阻断,又有泰西国人从中作梗,方才不得成行。”
崇祯看着南洋诸地上标注了许许多多的小国,点点头道:“难得这些小国尚有孝心,但这与安平会索要的开战权、外交权有何关碍?”
坤仪公主指着南洋之地一路到非洲之地,缓缓说道:“父皇,儿臣查阅了成祖时的典籍,据记载当时郑和船队乃是到了这里,此处乃是非洲之地,还曾有郑和船队中,我大明将士留下与当地人通婚,繁衍后嗣的。可惜后来我大明就未曾再派船队西进,以至于如今泰西诸国猖獗。”
“父皇请看,这是泰西诸国中荷兰小国本土,此乃西班牙小国本土。”说着坤仪公主将两个国家位置指给了崇祯看,这图上将各国疆域也标明清楚,一看便知大小。
“这两个小国如此之小,而且离南洋之地如此之远,他们居然敢如此大兴舟师,远道而来犯我大明海域?”崇祯皱眉道:“难道他们都是三头六臂之人不成?”
坤仪公主道:“荷兰与西班牙举国皆好出海行商牟利,海船颇多,国民们贪婪无度,仗着海船坚固,火器犀利,便驾船远赴海外行劫掠之事。”
崇祯哼了一声道:“真是狼子野心,还好东南有郑芝龙镇守,谅他们也不敢北上南海。”
坤仪公主接着说道:“父皇,大明万里海疆,若是岸上处处设防,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而且也不一定能防得住。儿臣在福建时,便与郑冲商讨过此事,儿臣觉得郑冲所说的策略非常有理。这策略便是以安平会海贸为根本,大举派水师南下,涤荡盘踞南洋的泰西诸国,与南洋诸国交好,引为藩篱,进为藩属之国。将来我大明水师巡弋南洋海域,扼守大小吕宋、东南半岛海峡等地,便可教泰西诸国不敢再东进半步。这样我大明海域,方能高枕无忧。”
顿了顿,公主续道:“安平会自从海贸以来,多派船队下南洋与诸国交易,赚取的银两便是安平会的红利。今后若是父皇允准,我皇室入股安平会,这些红利便也是我皇室的红利。可如今安平会南下后,与泰西诸国在南洋之地多有摩擦,或争抢买卖,或劫掠商船,或拒绝我们的商船入港,着实令人生厌。”
听到这里,崇祯脸上渐渐浮起怒色,冷冷的说道:“这些泰西蕞尔小国,安敢如此无礼?”
坤仪公主急忙劝道:“父皇息怒,这荷兰、西班牙便是欺咱们大明不敢派船队南下,这趟在福建时,郑氏父子已经准备派遣船队南下,与泰西诸国在南洋一决雌雄。”
崇祯闻言,喜忧参半,怔怔的道:“可如今国内尚有建奴、流寇未平,又兴兵海外,是否妥当?”
坤仪公主微微笑道:“父皇宽心,儿臣与郑冲商讨后,此趟船队下南洋,便是以安平会的船队南下。与泰西诸国在南洋之地周旋,皆由安平会一力承担,不会花费朝廷一兵一卒,一钱一粮。但其不论是商船还是兵船,南下海贸还是与诸国交通,皆需名正言顺四字。况且南洋远在万里海路之外,若是南下的船队遇上棘手之事,须当机立断处置,岂能又通禀入京,等候旨意再做决断?这般一来一回,贻误战机,甚至可能导致船队失了先机。因此,安平会需要在海外的外交权、开战权以及贸易权等。”
崇祯笑了起来,抚掌道:“皇儿的意思是,朕只需给安平会对外的权利,安平会便能替大明扼守南洋,兴盛海贸?”
坤仪公主缓缓颔首笑道:“父皇英明,正是如此。与南洋海贸,一年所得极为丰厚。南洋之地物产丰富,大米一年三熟,盛产香料、珍珠、宝石及各种珍稀物产。更有些小国之内,多金银矿产,安平会还可以在那里开采矿产,只需父皇给安平会外交之权,安平会便可与当地小国签署条约,获得采矿权,为大明运回一船又一船的金银来……”
小公主好像一只摇着尾巴的小魔女,她那平缓轻柔的声音中满是充满诱惑的毒药,将南洋之地描绘成了遍地黄金。南洋诸国也的确非常富庶,除了水稻一年三熟之外,还有各种水果和农作物,更多的还是各种香料,胡椒、豆蔻、丁香、肉桂等等几乎遍地都是。而且南洋盛产金银矿,像马来半岛因当地盛产黄金,就有黄金半岛之称。
小公主游说崇祯的核心点就是两条,一条便是出于大明海疆的战略防御体系,大明海疆要想高枕无忧,最好便是将守御的海域进推至南洋海域,大明水师通过扼守马六甲海峡,控制南洋诸国,以此来阻断西方的骚扰。第二条便是海贸之利,只要大明水师霸住南洋海域,这片海域的海贸便尽归大明所有,而且大明还能从南洋诸国得到丰富的物产。
小公主虽然说道最后,还是很客气的没说出泰西诸国抢得,为何我大明抢不得这种不太仁德的话,但崇祯明白安平会索要那些权力的意义何在了。
崇祯也是聪明人,他已经猜到了郑冲的用意,他想霸住南洋之地,以安平会的名义,赶走盘踞南洋的泰西诸国,然后蚕食鲸吞般攫取当地的一应物产,然后将这些利益带回大明重新分配。
“若是朕答应此事,今后每年朝廷能从南洋诸国那里得到多少进贡?”崇祯笑着问道,他说的也很含蓄,不言而喻的是,崇祯已经动心了。
“父皇若是能允准此事,今后朝廷每年能从南洋诸国那里得到不低于五百万两的年贡。”坤仪公主将郑冲的条件说了出来,其实郑冲的条件很有弹性,他和坤仪公主商议的时候曾说过,要是崇祯觉得少了,可加至七百万两。
郑冲估算的南洋财富大概是每年能得利不低于一千五百万两之***据后世记载,荷兰东印度公司仅在印尼等地攫取的利益就高达每年一千八百万荷兰盾。荷兰盾乃是银币,换算成大明的银两差不多是七钱银子,也就是说每年荷兰人在印尼等地就得到了一千五百万两之巨的利益。这还没算西班牙人占据的大小吕宋等地所得的利益!
将来要是郑氏水师能赶走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