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图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闹了一场风波后,郑冲等人也没了游玩的兴致,便早早回到了水寨之内安歇。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郑冲换了武官常服,带着公文并书信,施福备了马匹,郑冲骑了马便往福州衙门而来。

    到了衙门外,郑冲取出官符印信并公文来,便先要拜会福州知府。虽然此趟郑冲是来求医的,但他此趟还有公务在身,而投送公文的衙门便是福州知府衙门,是以便先到此。至于王肯堂所在的巡抚衙门便稍后再去,好在孙泽沛的病况也不是什么急症。

    片刻后,衙门出来几名官吏便引郑冲入内拜见那福州知府。

    临来前,郑冲早得郑芝龙、郑芝虎提点,知道现下这位福州知府何许人也。时任福州知府之人名唤吴炳,字可先,号石渠,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任湖北武昌府蒲圻县知县。吴炳严谨执法,不徇私情,深得民心。后任江西提学副使,不久又调任工部都水司主事。这时,正值修建被烧的三殿,吴炳对工匠很体贴,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深受工匠爱戴。

    在任福州知府时,福建沿海一带的刘香佬作恶,扰乱沿海居民,十分猖獗。抚军熊文旵兵败舟焚,想没收外国商人的金银财物,作为重新补造战船、贿赂上司的费用,希望能将战败之事掩盖过去。于是便嘱吴炳伪造外国商人的罪状,打人监狱。吴炳却正值的拒绝:“杀人媚人,吾不忍也。”

    福建有个叫陈晃的人,因为向权贵行贿而得禄位的事败露,企图逃脱罪责,便托库使曾士高用千金贿赂吴炳,也被他严辞拒绝。足见吴炳乃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好官,而郑冲对他的映像却是来自后世历史。在浏览过的抗清义士资料中有吴炳此人。

    后世历史记载,崇祯死后,隆武二年十月,桂王朱由崧在广东肇庆即帝位,吴炳被授为兵部右侍郎,从至桂林。八月二十四日,听说清兵将到,便急忙和永历帝一起奔向湖南靖州。当时情势十分危急,永历帝命吴炳护送王太子到湖南城步,同往的只有吏部主事侯伟时。到达时,城池已经被清兵占领,吴炳战败被俘,囚于衡州湘山寺。吴炳被俘后坚贞不屈,永历二年正月十八日,连续绝食7天而亡,年仅54岁。他在临终前写了一首绝命诗,诗中有“荒山谁与收枯骨,明月长留照短缨”之句。

    这吴炳不但是位清廉忠臣,在文学造诣上也颇有建树。同时他和徐光启、王肯堂等人一样,是个有其他副业的大明官员。他的副业便是创作戏剧剧本,用现代话语来说便是兼职编剧,而且颇有成就。

    在福州知府任上多年后,他看不惯官场黑暗,便辞官隐居,居住宜城南门外五云庄的粲花别墅,潜心诗文与戏剧创作。这期间他精心编撰剧本多种,尤以《绿牡丹》、《画中人》、《西园记》、《情邮记》、《疗妒羹》5个剧本最为著名,后人把这5个戏剧合称《粲花五种》。其中《绿牡丹》名列《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为越剧保留剧目,久演不衰。《西园记》为昆剧传统剧目之一,并相继与《画中人》在后世被搬上银幕过。

    对于拜见这样一位忠臣,郑冲很是期待的,当下由知府衙门官吏引入堂上,却见堂上一位面容清隽的官员正在署理公务,身着明国四品官服,胸前是云雁的补子。

    郑冲当即上前参拜了,引路官吏便将郑冲公文呈上。这趟郑芝龙给他来福州公干编造的理由是巡备海路兼送粮饷至福州水师大营。

    那福州知府吴炳也不抬头,接过公文,只道一声:“免礼、看座。”随后便打开公文细看起来。左右搬来一张杌子,郑冲便即坐了。

    片刻后吴炳才略略抬头看了郑冲一眼,从这一眼郑冲发觉这吴知府似乎很不待见自己,他的目光中透着深深的厌恶。郑冲很是奇怪,总不会之前那倒霉鬼神通广大,还会得罪过福州知府吧。

    “你便是郑家龙须儿郑冲?金厦海战之中,独自一人便勇夺一条红夷战船的少年英雄?”吴知府的语气听来似乎不太相信郑冲一个人能夺下一艘红夷战船。

    郑冲当下略略欠身道:“属下只是做好自己的本分。”

    吴知府轻轻笑了一笑道:“好个本分,你父亲为了能让自己儿子博得战功,费了不少心思吧。”

    郑冲此时听了才明白过来,原来吴知府以为自己这趟功绩是郑芝龙安排的,是以才会有这种厌恶之情。想来也是,现下大明官场之内,许多大将皆在培养自己的子侄,便号称什么什么将门。如什么辽东将门、宣府将门等等,其实大多数的将门子侄,也没什么真本事,都是那些领兵大将为了抬举自己子侄,将别人的战功侵吞,又花钱贿赂,于是一颗颗将星便由此冉冉升起。

    这吴炳定是见惯了这种事,因此以为这趟郑冲的战功也是这般来的。想来也是,一个人夺一条红夷战船,多么匪夷所思的战功啊,不知情的人有所怀疑也是人之常情。

    当下郑冲正色道:“知府大人之语,属下不敢认同。此战之中,的确是属下一人登先夺船,杀红夷战船上三十七名红夷兵将,后擒住红夷战船船长,逼迫他勒令余众投降,这才夺下战船。并无侵吞他人战功,也无半点夸大其词,是以知府大人揣测之语,属下不敢领!属下战功得前任巡抚邹老爷亲自检验,才奏报朝廷,若是知府大人不信,可亲至安平、金厦水师营寨,询问各部兵将,看属下所言是否属实!”

    吴炳微微一鄂,他想不到郑冲会如此不卑不亢,当下微微颔首道:“这倒不必,朝廷都下旨嘉许了,本官也无话可说。”顿了顿又问道:“那此趟郑守备巡备海路而来,可有什么收获?”

    郑冲当即道:“便在福州东南岚岛(今平潭县)外海,遇上海寇李魁奇余部,战船三艘,海寇两百余人。属下等以火炮击之,只是这伙海寇皆是李魁奇死忠之辈,死战不肯投降,在船中暗藏许多火药,意图与我官军战船同归于尽,属下等不得已,只得尽数诛灭。最后击沉两艘,俘获一艘,余众不肯投降,皆跳海自尽。”

    吴炳哦了一声,随手在公案上翻出一份公文,看了看道:“此乃昨天夜里岚岛上连夜传来的消息,便称昨日清晨,有许多渔夫见得外海有官军船队与海寇炮战,炮火连连,声震百里。今早报到本官这里,本官还纳闷是那支官军水师在和海寇恶战,原来这一仗是你打的。”

    郑冲颔首道:“正是,俘获的一艘海寇福船已经拖至太平港修船码头,知府大人可以验看。”

    吴炳这才满意的颔首道:“果然名不虚传,先前是本官无端臆测,这里给你赔礼。”说罢起身一礼,郑冲急忙还礼道:“知府老爷言重了,属下战绩说来确实有些令人匪夷所思,有所怀疑也是人之常情。”

    吴炳这才口气有些缓和,肯定的赞道:“嗯,郑守备的确有大将风度,郑提督有你这般英勇的儿子,也算是他的福气。我八闽海面有你这位龙须儿坐镇,也是百姓的福气。”顿了顿又问道:“可还有其他所获?”

    郑冲道:“这伙海寇皆是穷途末路之辈,缴获的福船上只有百余桶火药,除此之外兵器、火器皆少。”

    吴炳捻着胡须笑道:“这些海寇,有你郑氏多年清剿,已经渐入末路,金厦之战,最大的一股海寇刘香佬再一去,便已经是兴不起风浪了。好,好,好,稍后本官自会向巡抚衙门申禀你此趟战功,你可将战况详细报来,有功将士一并列明,本官自会为你们请功。”

    郑冲谢了一回,吴炳又问道:“郑守备此趟前来公干,还有一趟便是解送太平港水师大营的粮饷,不知可否交割?”

第65章 按察使曾樱() 
郑冲早已经得郑芝龙言语,便道:“此趟粮饷皆在缴获刘香佬的货品之内,临来时,家父已经奏报巡抚衙门新任沈巡抚,便从缴获的货品内拨出一些来充作太平港水师粮饷,只不过金厦、安平皆缺现银,是以只得命属下押送一批货品来福州换取银两,而后给太平港水寨发放粮饷。”

    自从郑芝龙受了招安之后,郑氏水军皆是郑芝龙自己掏腰包凑粮饷,这是福建乃至大明官场皆心知肚明之事,从前郑芝龙用货物商贸,换取钱粮将养水师,也是福建各州衙门都知道的事,吴炳也知道,是以郑冲这般说了之后,吴炳也不奇怪。

    当下吴炳道:“既然是巡抚大人那里已经知道之事,那本官这里便也不多问了。只是你那些货品可曾寻到买家了?”

    郑冲道:“昨天傍晚才到福州,尚未寻得买家,若是知府大人与福州乡绅商贾熟识,可替属下引见一二。”

    吴炳摇头道:“官不言商,此事你自去打听吧,本官爱莫能助。只是稍后换了钱粮,便即来府衙交割,虽然都是要发给水军将士们的,但钱粮要来我这里走一遭,也是常例。”

    虽然郑芝龙是自己掏钱包养兵,但他与福建各州知府也都有默契,这朝廷的脸面还是要顾及的,是以通常郑氏拨来的钱粮都要入当地知府衙门账上走一遭,然后由知府衙门以朝廷名义再发放给各处明军水师。而各地知府衙门从中也要克扣一些,这也是郑芝龙认可的,以此来换取各地知府对于郑氏在各地商贸的便利。

    而各州府克扣的多少,郑氏也早已经与各知府达成了协议,交割的时候便要多交割一些。比如要发放一千两的粮饷,郑氏要交一千一百两,那一百两便是知府衙门扣下的。此乃两家都认可之事,也没什么可说的。

    当下郑冲便道:“属下知道,稍后办妥,便来知府衙门交割。”

    说完公事后,吴炳道:“郑守备远道而来,午时我这里便备些家常饭菜,请郑守备用顿便饭。”

    郑冲急忙谢了后道:“多谢吴知府厚爱,只是属下差事未完,岂能安心吃饭?属下此趟来拜见知府老爷之后,便想早些回去办妥差事,以免耽误了水师发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