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都能够传到城中来,而不少从东南涌来的人群,已经有不少进入京城,分布在京城各处,谁又敢保证这其中没有天门道的内应。
正自思虑,忽听得外面传来声音,“启禀殿下,西城发生动乱……!”
那人不敢进入厅内,只在外面禀报,但是声音却很大。
太子一怔,赵权立时转身出去,没过多久,神情凝重回来,禀道:“殿下,西城的庆安道观发生大火,有人趁机作乱。”
“庆安道观?”太子皱起眉头。
皇帝崇信长生道,在帝国各处大兴土木,修建道观,而作为京畿重地,帝国的心脏洛安京城,自然也是兴建了诸多的道观,诺大的京城,前前后后也是有十几处道观分布在京城各处,虽然规模远比不上通天道观,但是却也是修建的十分豪阔,大量的长生道徒充盈在众多道观之中。
太子虽然对这些道士没有丝毫的好感,甚至有厌恶之心,但是却也不敢轻易对道观下手,毕竟这些道观,每一座道观都有皇帝御笔题字的匾额,一旦对道观发难,便等同如对皇帝发难,皇帝依然是大秦的天子,太子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禀殿下,天刚亮的时候,庆安道观忽然起了大火,据说整个道观,竟是在同一时间有十几处发生火灾,道观里的道士们本要救活,西城一群人也大叫救火,冲到了道观之中,见人就杀,武京卫赶到那边的时候,与那群人也发生冲突,如今那边一片混乱,武京卫也死伤不少人。”
太子眼中射出冷峻之色。
他当然已经明白,庆安道观这场火,绝不是偶然出现,必然是有人精心计划,道观同时出现十几处火源,如果不是早有筹谋,绝不会出现如此情况。
“传本宫之令,调动西城武京卫,赶赴庆安道观,但有作乱者,不必留情,杀无赦。”太子冷声道:“同时派人通知武京卫各署,加强戒备,但有异动者,立刻逮捕,如有反抗者,立斩不赦。”
赵权正要退下,外面再次传来声音:“启禀殿下,南城长乐道观刚刚发生火灾,有人趁机冲到道观之内,肆意滥杀。”
太子的眼角开始抽搐起来。
他知道京城有敌对势力,也一直小心提防,今日本来还准备赶赴前线坐镇,但是赵权所言,让他意识到京城或许比前线更为凶险,本已经决定继续留在京城,以防京城发生动乱,可是人没走,这动乱竟然是说到就到。
西城庆安道观,南城长乐道观,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火灾,也同时有人冲到道观行凶,他此时已经确定,京城之内,有一个极为恐怖的对手正在暗中操纵这一切。
“皇城情况如何?”太子沉声问道:“皇城可有动静?”
皇城居于洛安京城中心,乃是城中之城,一直有轩辕绍的皇家近卫军守卫,皇帝北巡,皇帝和皇后都离京而去,轩辕绍也带着近卫军主力随侍北巡,护卫在侧,五千近卫军,调走大半,如今整座皇城,不过留下近千近卫军驻守。
皇帝和皇后虽然走了,但是宫中贵人众多,都留在了宫里,一旦皇宫发生混乱,整个京城也就完全陷入混乱之中。
“回禀殿下,皇城并无动静,依然是四门紧闭。”
太子微微颔首,轩辕绍离开之时,留下了手下最信任的骁尉展翼统领近卫军守卫皇城,而太子早已经传令展翼,在皇帝北巡时期,皇城四门封锁,皇宫之人,不得随意进出,任何人想要出入皇城,必先得到太子应允方可。
“派人立刻传令展翼,四门严加防守,任何人不得出入,告诉展翼,让他通传宫中各处,无论何人,呆在自己宫中,不可出宫,谁若违抗,无论身份,立刻逮捕,送到本宫这里来。”太子神情冷峻,沉声道:“告诉迟不言,全城禁足,从现在开始,尽数归家,谁若是在街上行走,以谋反罪论处。”
迟不言是武京卫指挥使,黄天都随着安国公一族覆灭之后,马仲衡继任武京卫指挥使,但是随后马仲衡被派到齐王府,太子提拔迟不言担任武京卫指挥使,由此将武京卫牢牢控制在手中。
太子很清楚,这个时候禁足,很有可能会激起城中百姓的怨气,可是对手已经出招,而且明显是要让京城乱起来,这种时候,自然不能存有丝毫的妇人之仁,必然要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反应。
……
……
京城道观发生火灾,有人趁机作乱,这消息自然也在第一时间送到了徐从阳这边,作为中书省目下的首脑,徐从阳已经许久不曾回复,吃住都在中书省衙门内。
距离皇城之外不远,一条大街,宽敞却有森然,这里是军机重地,亦是中书省衙门所在,宽阔的院落之中,徐从阳每日操劳的事情多如牛毛,如今愈发显得苍老。
齐王从京城消失,徐从阳当然也已经知道其中消息,他知道齐王卷入了诬告刑部尚书裘俊篙的官司之中,为此被太子软禁在齐王府,他被困在中书省,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齐王被软禁,但是徐从阳却也知道,与其让齐王在京中与太子争锋相斗,在这种时候,软禁在王府,也未必是什么坏事,可是随后传来齐王潜逃之事,这让徐从阳大吃一惊。
齐王消息全无,可是他却没有太多的精力继续去找寻齐王的消息,帝国危在旦夕,他只能将所有精力扑在了政事之上。
太子监国,但是因为残疾在身,许多具体的事务,都是要徐从阳来操劳。
得知京城道观发生火灾,有人行凶,徐从阳也第一时间敏锐地知道事情非同小可,在这种危难当头之际,他只能竭力辅佐太子,和太子同舟共济,想要渡过眼前的困境,中书省其他官员得知消息,都是帝国的精英,也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不少人已经变了颜色。
第一五一五章 乱民()
中书省众官员正自焦急,门外已经有人前来禀道:“报,监国殿下已经下令,全城禁足,但有在城中为非作歹者,杀无赦。;ybdu;”
徐从阳冲出大门,沉声道:“这是监国下的令?”
“是。”来人禀报:“殿下已经调动了城里的武京卫,严加戒备,武京卫署门的官兵,全都出署,以防京中生乱。”
身后几名官员也都跟了出来,有人已经道:“监国应对及时,那帮乱党,必然是趁着前方战事紧急,故意骚乱京城,必须要下狠手,才能镇住他们。”
徐从阳皱眉道:“诸位大人是这么看?老夫倒不这样认为。”
“哦?”有人问道:“徐大人,您的意思是?”
“老夫知道监国的意思,如今局势未名,监国下令禁足,本是为了防止更多的乱局出现,可是禁足令一下,城中的百姓必然会产生恐慌的情绪。”徐从阳正色道:“不到万不得已,朝廷当然不会下令禁足,如今虽然是多处火灾发生,但是几场大火,并不能导致整个京城发生动乱,无非是几处出现骚动而已,调人过去处理,即使手段严酷些,都是未尝不可。京中几十万人,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火灾的真正原因,如今全城禁足,反倒弄巧成拙,让所有人都知道京中出了事儿。”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明白过来,有人已经道:“正是如此。如今本就是非常之时,京城民心极其重要,秦水布阵,随时都要打起来,这京城必须要稳定方可,监国和徐大人处事明觉,最近一段时间,京中也确实保持着太平,可是……可是禁足令一下,就像一点火星,很容易让事情闹大。”
徐从阳神情严峻:“这几场火,必然是有人居心叵测,精心筹划,他们的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要让京城出现恐慌……!”回身拱手道:“诸位大人,你们各守其位,不必担心,老夫立刻前往太子府,向太子陈述其中利害,劝太子收回成命,再商议对策。”
众人立时道:“徐大人,京中有乱党无疑,你路上可要多加小心。”有人已经去召唤护卫,保护徐从阳前往太子府。
中书省乃是军机要地,如今帝国虽然动荡,可是中书省依然是帝国的大脑,国政皆在此处,日夜运转,太子自然十分注重这里的安全,专门调了上百人在此守卫,以保证众官员的绝对安全,此时有官员调来十几名兵士,护送徐从阳出去。
徐从阳也不多说,上了马车,在十几名兵士的护卫,迅速往太子府驶去。
徐从阳心急如焚,也不知拐了几条街,猛然间听到前方传来一阵锣鼓声,随即听到阵阵惊呼声,徐从阳立时撩开帘子,沉声问道:“出了何事?”
前面一名护卫禀道:“大人,北边传来骚动,那边浓烟滚滚,好像着了火……!”
“着火?”徐从阳心下一紧,“那里是什么所在?可有道观?”
“回大人,那里确实有一座嵩阳道观,香火一直都很好……!”
“去嵩阳道观!”徐从阳沉声道。
那护卫一怔,问道:“大人,不是去太子府吗?往嵩阳道观去,就岔开了路,走错了方向……!”
“莫多话,赶紧往嵩阳道观去。”徐从阳厉声道:“越快越好。”
护卫不敢多言,当下众人护着徐从阳的马车,折向北面,只过了一条街,便见到不少百姓惊慌失措四处奔逃,其中又夹着少数武京卫兵士,也如同无头苍蝇一样,在街上拦截叫喝,马车前面被堵住,徐从阳掀起窗帘,边上刚好有一名武京卫兵士正要走过,徐从阳沉声道:“站住。”
那武京卫兵士扭头看了一眼,只看车驾护卫,虽然不认识徐从阳,却也知道是高官,忙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前面出了什么事情?”
“回大人话,嵩阳道观发生火灾,道观里正在救火,忽然冲出一群乱民,正要往道观里冲进去,他们手中持有刀枪武器,百姓们都受到惊吓……咱们人手太少,正要召集人手过来。”
徐从阳皱起眉头:“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