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你是咋知道金兵还有炮的?”陈明遇很奇怪,明明只看到一尊炮的,炮手都已经杀死了,怎么还挨了炮子。
“鞑子又不蠢,派一门炮来又不是来给我送礼的。如果他们摆成一排我或许还真会上当,摆一门在面上,这个将军还是个娃娃吧。”
阎应元猜的还真没错,金兵的指挥官叫曹玺今年二十多岁,的确很年轻。他之前操作的是最大的炮,后来轰塌了徐州城,那两门炮也废了,后金也没财力再造。
曹玺就开始带普通炮兵了。
第381章 双饵行动()
“你说什么,父皇没死?”朱慈烺带着惶恐和惊喜的眼神站了起来,他心里很慌乱,慌乱到待到哪,以何种姿势坐下或者是站着都感到不安全。
“皇上,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您赶快登基。”刘宗周急坏了,他堵着朱慈烺劝太子登基。
“老师,这万万不成啊!父皇还在江北征战,我岂能躲在安全之地登大位。再说,父皇也没有直接传位于我。”朱慈烺胆子再大爷也不敢在这种事上面僭越。
在战场上吓得哆嗦发抖的刘宗周,在朝政上却胆大包天,文官们无非就是仗着把天捅破也不会掉脑袋的观念,反正朝廷上都是讲理的人,他们玩的就是嘴皮子。
“我的皇上啊!您是监国,也就是既定的皇位接班人。不管先皇在不在江北,只有百官支持,您都可以即位。
皇上难度忘了国朝先例,土木堡之变了吗?”
朱慈烺心里一震,土木堡之变中大明也是两位皇帝同时在位。可是,史可法死前曾经再三叮嘱过要自己不要登基。
“好了别说了。我意已决,暂不称帝。我们还是商量商量国祭我岳父的事宜吧。”
最终朱慈烺也没有答应刘宗周的建议,但是却同意把朝政设在杭州,成立临时朝廷,并以监国身份发号施令。
虽然没有直接登基,但是也等于把一大半的朝廷事务捏在了自己手上。加上替史可法办国祭的事,足可以笼络一大批的江南官员。
刘宗周心里也感到满意了,起码江南的文官集团是倒向他这一边的。
另外,北面的一些投降过去的读书人也在悄悄串联江南士绅,表示希望看到朱慈烺登基。尤其是由某千年家族直接出面,细数了朱由检的“斑斑劣迹”,并预测了一个礼乐崩坏的可怕前景,着实吓坏了一帮子老顽固。
……
与此同时,南京方面也接到了朱由检的命令。太子监国是他亲自下令的,所以他不能说这件事太子有罪,只能说太子有错。
朱由检不可能在南京另立一个朝廷出来,那样等于是他自己在搞分裂,自己打自己的嘴。
朱由检的命令很简单,就是以南京留下的官员为根基,组建作战协调指挥部,由户部尚书方岳贡任总指挥,协调各方开始筹备支援江北作战的各项工作。
至此,江南虽然分成两个大派别和不同的若干机构,但是从表面上看,还是统一一体的。江南的百姓也还是在默默地支持着江北的抗金战事,而江南的士绅们,却在忙着朝刘宗周靠拢,准备跑官。
在刘宗周看来,朱由检最好是死在江北。如果回到江南,朝廷一应官员也会安排妥当,朱由检也掌控不了朝政了。
双方都在抢时间布局。
……
朱由检躺在马车上,马车跑的很快。
就算是开过挂的专用马车,朱由检依然被马车颠簸的浑身像散了架一样。尤其是路上的冻土像石头一样,一个不起眼的土疙瘩就能让朱由检感觉在玩过山车。
“我的李大将军,你就不能慢点吗?”朱由检扶着马车的车窗瞅着外面骑马的李岩说。
“皇上要是不喜欢坐车,可以跟我们一起骑马。”李岩笑呵呵地说。
朱由检知道李岩在笑自己,开始跑路的时候他就是跟着这几个牛人一起骑马,结果胯下的蛋子都磨破了皮。
步子迈大会不会扯着蛋他不知道,但是骑马时间长了是一定会磨到蛋的。想着自己一个人躲在马车里擦药的情景,朱由检只能选择坐车。
“我们现在朝淮安走,真的可以吸引豪格的主力吗?”朱由检感到怀疑。
“不搅乱豪格大军的后方,难道留着他派兵慢慢过江?”
“江面上不是有福建水师挡着在吗?”纪彪也赶过来凑热闹。
“小子,你见过水师晚上也能封锁那么宽的长江防线的?咱们现在需要把金兵留在江北至少一个月时间,不是一两天。
豪格又占着扬州,想找一批过江的船只并不难。他只需要派出两万精锐到江南,整个江南会一片烽烟。”李岩说道。
“朕是担心豪格不上当,要是我,我现在肯定一门心思想着过江。”朱由检确实担心豪格不会上当,自从他露了踪迹,尼勘和豪格已经汇兵一处了。
这么大一坨子大军集中到一起,不想着扩大战果才怪了。
“因为有皇上这块金子招牌啊!嘿嘿。”李岩瞅了瞅朱由检,得意地一笑。
朱由检心里一颤,他想到了什么。后金现在的目的不光是过江,实际上比过江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希望大明朝廷内乱。而内乱的最好条件是朱由检死翘翘。
“我这个鱼饵实在是够肥啊!”朱由检自言自语。
“那当然,我李岩离开山东就不值钱了,总得拿出点像样的鱼饵才能把后金的主力留在江淮战场吧。”李岩略带自嘲的口吻。
“所以,我们都得感谢史阁部。是他在扬州大半年的功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天大的好处。你看看这个,这是史大人最后递给我的奏折。”朱由检从怀里逃出一个折子递给李岩。
“天啊!难道史大人早在几个月前就预测到了所有的事情?”李岩尖叫一声,他看到的内容也太让人意外了。
朱由检没有接李岩的话,他觉得史可法是没有预测战局的本事的,有这样的结果只能说史可法是个宅心仁厚的人,他无意间的作为却帮了朱由检的大忙。
历史上满清能快速组建江南水师过江,可能也是因为在扬州找到了大量船只的缘故,但是这一次,上天却把这个有利条件推向了大明一方。
“恕我直言,之前我还担心皇上这个鱼饵不够肥。现在有了这个,我的计划就可以画圈了。
我把这次的行动称之为:双饵钓一鱼。怎么样?”李岩一扫几天来的阴霾,露出满面红光。朱由检还是第一次看到李岩如此自信。
“不好听,像是网名。”朱由检一撇嘴。
“渔网的名字?”李岩从没听过给渔网取名字的,感觉特奇怪。
“算了,就叫双饵行动吧!”朱由检算是正式肯定了李岩的行动方案。大明与后金的第二次江淮大决战正式进入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以大明损失大量城池和高官,大明完败而结束。
第382章 船在高邮湖()
金声恒的叛逃,对整个后金的整个战局来说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金声恒把朱由检藏了十天,却给整个战局带来了变化。
豪格顺应变化占领了扬州,但是却被福建水师挡在了长江防线,眼馋着江南不得前进。
没有了百姓的扬州城,已经成了金军的营地。多铎、豪格和尼勘三王聚在一起猜测朱由检会朝哪个方向用兵。
“依我看,他们一定会去徐州。”尼勘说。
“不会,徐州城现在就是一座孤城,早已经破烂不堪。徐州守军的粮草都不多,如果再一下增加好几万人,不管是坚守还是突围都不合算。”
多铎是惯于打仗的领兵大将,他绝对不会相信朱由检会这个时候去救援徐州的,实际上现在的徐州就是一颗孤子。距离南面太远,现在去增兵和突围都是死路一条。
“那他们会去合州?”
“如果大明皇上胆小怕事,这个时候带着大军去合州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豪格脸上带着鄙视的表情,实际上豪格是最瞧不起大明人的,在他看来明人就喜欢玩阴谋,比如洪承畴,不然皇位就是他的。
“这崇祯皇帝自从南下之后,不像是个胆小怕事的。恐怕是不会去合州的。”多铎觉得朱由检去合州是最安全的,但是也是最无能的,他跟朱由检交手过,不相信朱由检会去合州。
“难度他会过来找我们决斗?”豪格嘲笑着。
“哈哈哈。”尼勘也跟着笑。
“会不会顺着宿迁一路北上?”多铎的手指顺着鲁中军以前的路线朝北画过去。
“你可拉倒吧。他要是从宿州一路北上,估计没到济南部队就得一哄而散。”豪格继续嘲笑。
“哈哈哈。”尼勘又一次跟着起哄。
除非是脑残抽筋了才会对战争胡思乱想,否则没有人会设计出这样的布局。当初李岩能坚守鲁中,那是砸了多少财力人力才站住脚的。
现在想继续用这步棋根本不可能,那么像突破海州北上,粮草绝对不可能支撑到山东中部。靠抢劫吗?几万大军需要的粮草可抢不出来,除非有永城那种屯粮基地。
朱由检抢了整个永城也只够他这一部半个月的粮草用量。一般一支大军自身携带的粮草供给最多也十天半个月的,他们刚刚抢了一次,金兵是不会再给他们第二次机会的。
“咱们的粮草够不够?”多铎想到粮草,还是害怕朱由检从东线打金兵粮道的主意。
“放心吧!这扬州府是产粮区,周围的人都被我们杀了几十万,空出来的粮食足够我们吃好几个月的。”豪格骄傲地说到,反正百姓都是他手下人屠杀的。
“慎言!人是战后发生瘟疫而死,并非我大金国的勇士杀的。”多铎劝说着豪格,但是他的话豪格是不听的,要不是辈分比豪格高,恐怕多铎压根压不住豪格。
“渡江的船找到了吗?”多铎见对朱由检的预判商量不出结果,就只好换一个话题。
“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