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应元,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还在练兵,练战术,找防御点。如果不是提前训练过,徐州的守军不可能这么迅速。
阎应元守在一堵矮墙后面,拿出一支火铳慢慢地清理药膛。枪已经好久没有使用过了,但是还是被保管的很好,一层层的油纸剥开之后还散发着火药味。
他轻轻地把引药锅里的一些火药残留用耳勺挖出来,然后像雕刻刻版一样仔细。
再打开一包纸制定装药,咬开一端然后塞进枪管,紧接着用铁棍捅实了。这就是明军的纸制定装药比普通火铳好的地方。
阎应元扣开扳机,然后在引药药锅里添了些引药,平端燧发枪,朝远处瞄准。
那一片黑点正在慢慢变大。因为在水面上看远处会看得很远,所以那片木筏大约会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到达徐州。
李岩是亲自来徐州的,他没有带任何军队,他带的只有辎重后勤和医疗特别分队。几乎就在刚刚从宿州组织木筏出发后就碰到了冯厚敦。
阎应元的视线有些发昏,有点迷糊。他端着望远镜也只看得清一个人影在木筏上摇晃着手臂,而在那个人的背后是一个两面打着旗语的旗子。
“陈明遇,你看看那些鞑子是不是又要劝降我们?”阎应元揉揉眼睛,把望远镜递给身边的陈明遇。鞑子劝降了无数次,他已经对这种把戏没任何兴趣的。
“好像不是鞑子,像是我军的旗语。”陈明遇年轻些,可是眼神最近也不好,爬久了浑身发麻无力。那是许久没吃到盐的缘故。
“怕又是鞑子的骗术吧,上一次他们就是装援军被我们反杀了几十个,想想都痛快。哈哈哈。”
阎应元许久没笑了,他这次笑得很痛快。陈明遇也笑得很爽朗。
“你想过我们为什么能守住徐州吗?”阎应元突然问。
“因为我们防御工事修的好。”陈明遇不假思索地说。
“不,那是因为我们都不懂作战。我,你和冯厚敦。我们三人没一个是军伍出身,我们不会打仗更不会战阵。
可是就那么巧了,这守城战法压根就不需要野战战阵,守城战术最重寸土必争了。所以我们使用一切手段跟鞑子拼,想所有办法杀掉一个个的敌人。聚少成多之后才发现我们居然守住了。
还记得第一次城破,十几个老伯身上绑着火药,穿着厚厚的棉袄一起假装出城投降。结果鞑子派了一个贝勒和好几个将军迎接他们,最后全都炸死在那座大帐篷里……”
阎应元笑着笑着,眼泪流淌的满脸都是。
不管是正史的江阴还是现在的徐州,阎应元的确没有打正规的战阵。如果是列阵跟金兵打,估计阎应元早输了。
说到底,这个原江阴典史打的是一场几百年后才出现的城市游击战。这才是他们能坚守那么久的原因。
陈明遇摸干了自己的眼泪,他感觉到阎应元这次似乎是在说遗言一样,话特别多。陈明遇拿起望远镜仔细地看着远处靠近的“敌军”。
“咦!”陈明遇再次揉揉眼睛。
“将军,真是援军。是冯厚敦回来了,冯将军回来了。”陈明遇这次看的很清楚,那的确是援军来了。而且他的话音刚落,对方不光打出旗语好响起了军号声。
阎应元听到军号,瘫坐在砖头堆里,浑身的劲儿一松,蠕动着双唇哭了。
第408章 胜利的消息()
豪格才刚到邯郸就被就地看管起来,然后快速一路押解回京城了。在没有彻底弄清楚事情原委之前,京城团队和朱由检的想法居然出奇一致,双方都选择暂时掩盖真相。
而实际上真相也确实是太雷人了。
后金想能瞒一时是一时,而大明是希望这个消息得有朱由检亲自在南京宣布。
江淮之战中所有的俘虏还集中在淮南和合州一带,而明军主力正在朝河南大部进攻,北伐军团在堵住黄河决口之后准备东进朝山东进军。
南阳的守军仓惶北逃,整个黄河南部的金兵和后金官员都在一窝蜂似地北蹿,留下的人都急急忙忙地髡发。
南京。
朱由检在所有人和所有消息之前赶回了南京,除了方近南等少数人,南京城没有人知道江北已经打胜了。
返回南京的朱由检第一次上朝的情况不太乐观,至少听从圣旨从杭州返回南京的官员并不多。相反,江南士绅像是要看笑话一样觉得明军根本打不赢江淮大战。
就连郑家军的郑鸿逵都明确表态要迎接太子去福建组建新的军事力量抵御金兵。
在刘宗周和钱谦益等人看来,朱由检压根打不赢这场仗,下圣旨让官员回南京不过是想把这些人绑架到江北毫无胜算的战场之上。
他们的理由很充分,如果朱由检能打赢,何至于连将军山的学生都派上了战场。都已经打了几个月了,听说整个淮泗被淹了一大半,皇上连他最宝贝的理工学院也派出去了,还有什么希望。
对于在五天时间,江北真的连一丝消息都没有传到江南这件事,朱由检感觉里面肯定不只是方近南在做。
江南能得到的消息是方岳贡运到江北的粮草越来越多;邢红艳的工厂加班加点在供应前线,似乎永远也不够。
如果连郑鸿逵都走向了太子的怀抱,这里面郑成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值得玩味。不过,朱由检现在不想去探究郑家内部的事,他只看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好。
可是就在昨天,皇帝朱由检居然真的在五天内回到南京城了,而且随时带着一身杀气的亲卫营和拥有几万老兵的第十三军。
“圣喻:堵胤锡任河南巡抚;宋应升任安徽巡抚……”
“哗…”朝会立刻开始慢慢喧哗了。
河南巡抚?皇帝竟然把重要官员任命为河南地方官了,这说明大明已经实际控制河南了。
王承恩手中的圣旨读不下去了,因为大殿里讨论的声音实在太大了。
“皇上,您就别憋坏老臣了,我们这心早就悬不住了。”袁继咸站出来说。
“袁爱卿想知道什么?”朱由检憋不住,实在想笑。
“臣等想知道江北战事如何了?”方岳贡扛不住,前方天天跟他要粮草,他都快扛不住了。他心里太清楚了,他现在每天供应到江北的粮草足以供应几百万人的。
“我大明将士经过数月艰苦卓绝的奋战,终于在五天前…”朱由检喝了一口茶停了半天,众人的心已经吊在嗓子眼上了。
“一举全歼了百万金兵。”朱由检以最快的速度一口气说完,然后插着腰很不顾形象地仰着头傲视前方。
“祖宗保佑啊!”方岳贡立刻跪在地上,紧着底下跪成一片。众大臣没有山呼万岁,而是丑态百出。
整个大殿炸开了锅,底下有人哭泣有人仰天长啸。就连王承恩的身子都歪在柱子上,哪怕他已经听过一次战果了。
赢了,大胜。
许久没有听过这么好的消息,此刻听起来是多么震撼。
朱由检在朝堂宣布江北大胜一刻钟之后,整个皇城钟声大起,百官朝贺,山呼万岁的声音才开始响彻整个武英殿。
然后所有黄门开始唱响皇城、后宫。紧接着,由信任十三军军长的熊丽静身穿盔甲,英姿飒爽地带着一长队齐整的士兵开始在南京城宣布战果。
熊丽静的身后除了一面皇命大旗之外,还有一面大大的熊字旗,旗上明确写着:故辽东督师熊廷弼之女,大明殿前巾帼将军。
关于这个问题,朱由检和熊丽静足足谈了大半天。熊家的要求就是还熊廷弼的名誉,而朱由检想要的就是利用熊家的影响力来稳定一部分江南读书人。
因为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否定熊廷弼的,大约只有东林党高层的一些大佬才了解当年的事情。而作为读书人崇拜的偶像,熊廷弼有相当的人望。
朱由检把这份荣耀给了熊家,同时也收获了许多人心。不过这不算是最大的荣耀,顶多也只是一个荣誉传递者,所以熊丽静接受了。
当天晚上,整个南京城也不宵禁,包括秦淮河在内的无数地方,烟火燃亮了整个天空。
南京城的百姓足足闹了一整夜,万人空巷。在这个夜晚,酒水是不要钱的,甚至去秦淮河看姑娘都是免费的。
唯独只有留在南京城的李香君黯然伤神地躲在家中,家里没有点亮一支蜡烛,一片漆黑。
“小姐,怎么不点灯啊?”李香君的丫鬟正好从外面看热闹回来,她吹亮火折子,还没找到蜡烛转身就被李香君一巴掌打落在地上。
“谁让你tm点灯的?”李香君的声音刺耳又恶毒。丫鬟很委屈,她跟李香君多年还从没受过这么严厉的语气。
李香君趴在桌子上哭了,无声且泪流满面。她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事情总是变成了相反的方向,老天偏偏要和她做对。
不行,一定要联系上侯公子,问问他是否安全。李香君已经忘记了自己,她现在满满脑子都是侯方域的笑容,她觉得越是对方失败的时候就应该越要支持对方。
而后宫里,陈圆圆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之前的无限内疚仿佛正在慢慢散去。作为一个女人,她多么希望之前的流言蜚语能随着这场胜利而烟消云散,因为那种伤害真的很伤人。
“娘娘,我听说跟皇上一起回来的那个女将军,是之前辽东督师熊廷弼的女儿。”小玉耳朵尖,早已经把消息从宫外带到了陈圆圆的这里。
“哦,是吗?”陈圆圆心里咯噔一下,她感到了一股真正不安正在袭来。陈圆圆不是那种醋劲十足的人,可是她就是感到十分不安,心慌的厉害。
“皇上在干嘛呢?”陈圆圆问。
“皇上正在跟众大臣商量战后事宜。听说皇上要带着那个女将军一起去杭州,说是要把太子接回南京。”小玉说完,陈圆圆的眼神就定住了。
第409章 王承恩要放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