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道:“另外两件大事就是九旗军改和咱们关外老家的整理开发了!”
“九旗军改?咋改?”布木布泰先问起了军改的事儿——刀把子可不是小事儿!如果多尔衮想趁着军改的机会抓九旗兵权,那大妈也是要翻脸的。
虽然大妈的亲儿子是皇帝,但是毕竟没到了可以亲政的时候,所以大妈也担心多尔衮集权后失去制约。。。。。。然后在由皇阿玛摄政王变成大清皇帝!
多尔衮看中大妈一脸警惕的表情,笑了起来:“九旗军改主要就是两点,一是大办炮兵,各旗都要建红夷小炮牛录,原来的红夷大炮牛录也不能废了,而且各个甲喇都要有一个配备大将军炮、佛朗机炮和班鸠脚铳的看家牛录。
二是筑城分守所领!每个甲喇都要有一座甲喇棱堡,称为甲堡,要照着南明棱堡的样子修筑,作为甲喇的根本之地,由看家牛录分守。”
大妈松了口气儿,多尔衮并没有集中兵权的意思,反而在加强各旗的军力。
“关外老家又怎么整?”布木布泰大妈又问。
多尔衮叹了口气:“关外老家是咱们的退路啊!现在的局面,能不用心去经营一番?所以我就琢磨着,每个甲喇再抽一个牛录回关外老家去。。。。。。也分地筑城,各守一摊。关外老家虽然苦寒,但是临水的肥沃土地还是不错的,可以开垦耕种起来。
另外,这几年罗刹国不断东侵,离咱满人的老家越来越近,不少巴尔虎人和达斡尔人的部落都迁到了黑龙江、精里奇江流域。。。。。。咱们得把他们收拢起来,也编入八旗。”
历史上清朝初年因为在关内收获太多,所以就忽视了关外的经营,也忽视了罗刹国步步逼近黑龙江、精里奇江流域的事儿。对于巴尔虎人、达斡尔人的求援,大清朝廷也没太当回事儿。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关内的局面不大好,没准真有退出去的一天,关外老家不经营好了,九旗子弟能往哪儿去?
“孩子他阿玛,去关外老家的到底是九旗还是八旗?”布木布泰还是有点不明白。因为多尔衮一会儿说八旗,一会儿又说九旗。
“自然是九旗了!”多尔衮笑着,“正绿旗人多,有十万户呢!当然该分一部分去关外老家了。。。。。。不过投奔咱们的巴尔虎人和达斡尔人就不必分他们一份了,他们又不缺人口。”
现在标准的八旗满洲牛录应该有二三百户,而汉军牛录通常有四五百户。当然了,牛录的户数只是个大概,牛录之间有时候也会有很大的差距。
而新编的正绿旗的各个牛录就比较标准了,基本上都是五百户——一个牛录点集之后,正好就是一个五百人的营。另外,五个正绿旗的牛录编成一个甲喇,正绿旗有两百个牛录,编四十个甲喇,如果每个甲喇都出一个牛录去开发关外,那就能从关内调出去四十个牛录,大约两万户。
而“老八旗”那边大约可以调出六十个牛录,一万多户,如果再搜罗一些巴尔虎人、达斡尔人、索伦人(也是黑龙江流域的居民),大约也能凑到两万户。
而这四万户又会被分成九份,各自驻守一块旗地,一边经营土地,一边守御边疆。。。。。。这样大清国就有退路了!不过这事儿要办成也需要时间,一年两年的都显得挺吃紧的。
第574章 北伐,当然是越早越好的!(月票,月票)()
一秒记住【 。。】,!
已经升级成为大清皇阿玛的多尔衮千方百计想要推迟南北全面开战的时间,以便推进他“抚定西北,军改九旗和开发关外”的三大布局。
而在洪兴皇帝的首都南京,这个时候有一群入京参觐的军阀,正一个劲儿的鼓动洪兴爷北伐,而且是越来越好!
因为在这个看来,时间并不在大明一边。。。。。。
“陛下,用兵之道,自古就没有万全的。而且由北及南,更是鲜有功成完全者,唯有本朝太祖雄才伟略,得以告成大功。可如今之天下和元朝末年大有不同。占据中原和燕云的东虏和元末的蒙古不一样,元末的蒙古已经腐朽不堪,内部又分崩离析,斗争不休,因此是冢中枯骨,早晚为太祖高皇帝扫平。而如今的东虏,却是初兴始建之邦,由努尔哈赤起,传至福临不过三代,而真正掌握大权的多尔衮、多铎等宗王不过是二代。。。。。。正是蒸蒸日上之时啊!
如果陛下为求北伐万全,于是先整顿内部,再精练兵马,不惜耗费三五年时日,就不怕东虏也利用这三五年整顿发展,更加蓬勃吗?
所以依臣之见,若要北伐有成,就必须尽快行事,抢在东虏发展蓬勃之前,用个三五年时间,全力以赴,一举功成。如果错过了这三五年,只怕我南朝日益蹉跎,而北地却欣欣向荣。。。。。。”
说出以上这番话的,正是总督七省军门的史可法!
因为在朱慈烺即位的时候表现不错,所以史可法现在勉强可以算是忠臣了。
之所以是勉强算忠臣,是因为纪坤从徐州带回来的那封高宇顺的亲笔信,已经证实是真的!
信的确是高宇顺写的,但是信里面的内容。。。。。。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了!反正纪坤搞不清楚——这家伙早先是讼棍,后来是酷吏,也算是阅人无数,练就了一双看人的火眼金睛。可就是他的火眼金睛,也看不出史可法、黄得功这两位到底有没有谋反的心思?
而锦衣卫指挥使朱纯杰也一样搞不太清楚,虽然他在史可法、高杰身边都派了特务,可是却从没得到过二人和高宇顺或朱慈照接触的报告。
但与此同时,率兵攻陷了襄阳的吴三辅却密奏上报,说朱慈照、高宇顺、袁贵妃早在崇祯十八年末,就被秘密释放,并且由大军师宋献策亲自护送着离开了襄阳府境。。。。。。而且这事儿在投降或是被俘虏的大顺军官兵中有不少人知晓,应该是可信的。
另外,吴三辅并不知道纪坤和锦衣卫在调查史可法、黄得功的事儿,也不知道高杰密奏举报史可法、黄得功的事情。
吴三辅和史可法、黄得功、高杰三人并无交集,也没啥往来,所以也不可能去罗织一个罪名构陷史可法、黄得功。而且吴三辅这个人从来没在朱慈烺跟前打过谁的小报告。。。。。。
所以这个案子真有点扑朔迷离了!
“史卿,”坐在奉天殿东暖阁内的一张案几后面的朱慈烺,只是面无表情的打量着史可法,“你认为东虏会欣欣向荣?”
史可法是坐在一张椅子上和朱慈烺“独对”的,听见朱慈烺的问题,便点点头道:“陛下,臣在曲阜多时,日日都留意北地形势变化。以臣的观察,自东虏设立两绿旗,并且在山东、北直隶、山西、河南等地行计口授田之法开始,形势就日趋稳定,百姓也不再逃亡,农事逐渐恢复,各处义军也一天比一天困难。如果北伐在年内开始,应该还有相当的胜算,如果拖延上三五年,只怕就没有多少胜算了。。。。。。。”
朱慈烺知道史可法观察到的是一个重启之后的初兴王朝日益兴旺的场景——人少、地多、利出二孔(耕战),各种复杂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也都被一扫而光,一切都变得非常简便。
对于史可法这样的北方书生而言,这种简单和初兴的社会,恐怕比南明这里乱哄哄的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更加理想吧?
“史卿,”朱慈烺道,“朕也想早日北定中原,收复旧都。但是北伐之战起码要动用三四十万大军,上百万民夫,耗数年之功。。。。。。交战一载所耗之粮,怕是就要以千万石计了吧?如果考虑到北地还有不少民众需要赈济,朝廷需要准备的粮食就更多了。”
三四十万大军本身一年所要耗费的粮食,就不下二百万石了(具体数目还要考虑到军中的牲口数目),如果没有水路可以转运粮食,而要依靠陆路或部分陆路,一年所需耗费的粮草在二百万石的基础上乘以五,也不见得能完全保障供应。
而这个数目的粮食,在湖广的粮食生产没有完全恢复之前,想要供上是比较困难的——并不是朝廷收不到那么多的粮食,而是很难结余出那么多的粮食。
“陛下,”史可法说,“臣所呈之奏章上已经写明了北伐方略。。。。。。并不需要数十万大军,上百万民夫,也不需要数年之功。只需要有一旅之师跨海据山海雄关,引东虏精兵壮士前往交战。臣等自可提精兵西上,沿河(黄河)而进,直取中州,再入山西,联兵代王,到时陛下再以国公之位延揽吴三桂还朝。东虏如何还敢盘踞燕京?北伐之业如何不能成功?”
史可法的计划听着似乎不错,有实现的可能——只要登陆辽西,取山海关的作战能够吸引多尔衮的主力前往。那么山东、淮北的军阀和南阳的唐王就能一起扫荡河南。河南到手后,山西的形势也一定会急剧变化,抗清义军一定会声势大涨。而缩在甘陕的吴三桂再趁机起兵反清,何愁大事不成?
“史卿,”朱慈烺问,“你们从山东、淮北出兵西进,需要多少粮食?多少民夫?多少牲口?你们能自行筹集多少?”
“陛下,”史可法道,“山东、淮北去岁粮食欠收,诸军都靠蕃薯充饥,百姓多有逃亡,的确非常困难。今年的春播情况不好,天气干旱少雨,估计还是会欠收,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需要官府放粮救荒了。所以诸军恐怕筹集不到多少粮草。。。。。。不过民夫和牲口还是能筹集到一点的。”
朱慈烺低头想了想,又道:“今岁有湖北赎田米,也许还会有海关的关粮税运到。到冬季军田司应该就有富裕了。。。。。。冬季之前,是凑不出什么粮食的。所以史卿可以先回去准备,等到秋天时再来,朕再和你议论北伐之事吧。”
虽然史可法的历史表现不大靠谱,不过朱慈烺却觉得他提出的这个计划有一定的可行性。。。。。。至少登陆辽西,攻占山海关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