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面,让混在难民当中潜入天津卫准备劫法场救红娘子的李岩李公子和凤三爷都大吃了一惊。
这是要干什么?那么多人看热闹,不会今天就要剐红娘子了吧?这可怎么办?自己才混进来,都没来得及踩点儿,也没联络上分头混进来的兄弟,根本没有办法劫法场啊!
正着急的时候,他们俩忽然看见大队大队的锦衣卫沿着街道就走来了。一边走还一边大喊:“肃静!肃静!”
除了大喊“肃静”,这些锦衣卫还在街道两边布置起了警戒线,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可谓戒备森严!
李岩和凤三的心都沉下来了。
这是要杀红娘子了吧?也不知道是砍头还是凌迟?
两人正着急的时候,又有几匹走马沿着街道一路小跑而来。马上的骑士都是大嗓门,沿途大声叫喊:“圣上出行,官民跪拜!”
圣上出行?
李岩一怔,原来不是杀红娘子啊,而是崇祯昏君出行。。。。。。昏君去哪儿?是要离开天津卫去大沽口了?
那红娘子怎么办?是带走,还是杀掉?
“跪!快跪!”
沿途警戒的锦衣卫大声发喊。李岩和凤三身边的百姓纷纷下跪,他们俩也没办法,只好跟着一起跪下去。
这个时候,百姓们的哭喊声就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大,很快就是一片凄风惨雨了。
“皇上,您不能走啊!”
“皇上,您走了我们怎么办?”
“皇上,求求您留下了吧。。。。。。”
“是啊,您一走,流贼就要来了!”
听到百姓们哭喊的内容,李岩可真是傻眼了。天津卫这里怎么回事?全天下都在迎闯王,这里的百姓怎么会舍不得朱贼?
朱贼有什么好的?就知道征派苛捐杂税,而且无官不贪,无吏不凶,上上下下全不是好人,压根不顾百姓死活!怎么能和仁义无双的大顺闯王相比?
心里面这么想,可是李岩也不敢和一帮无知百姓去理论,这里眼下还是朱贼的天下。
为了更好的潜伏,李岩和凤三也只好咧开大嘴跟着一起干嚎,一边嚎还一边眨巴着眼睛,偷偷看着街道上面的状况。就看见一队金盔金甲的骑士列队而来,而在这群金甲骑士当中,赫然还有一抹鲜红!
李岩和凤三定睛一看,顿时就愣在当场。
那不是红娘子吗?
她没有上绑,也没在囚车里面,而是和骑士们一样骑马,好像还在和其中一名金甲骑士说话。。。。。。凤三心想:这是弃暗投明,归顺朝廷了?是诈降?是真降?有没有用美人计?自己要不要跟着一起降,也当几年朝廷命官?
而李岩则是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
“红娘子,看到没有,天下百姓无不怀念我大明啊!”
正在和红娘子说话的是朱慈烺,虽然他这才是和红娘子第二回见面,但是双方的关系进展还是很快的——红娘子刚刚接受了朱慈烺授予的抚军大元帅府的令牌。红娘子现在已经是朱慈烺的臣下,官拜帅府千户!
这个“帅府千户”是朱慈烺昨天刚刚设立的官职。除了帅府千户,还有帅府卫士、帅府武士、帅府校尉、帅府小旗、帅府总旗、帅府试百户、帅府百户、帅府副千户、帅府镇抚、帅府指挥佥事、帅府指挥同知、帅府指挥使、帅府左右都督、抚军大元帅等十四阶。算上帅府千户就是十五阶,从而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军衔体系。
而抚军大元帅府系统内的官员兵士,都要纳入这个军衔体系。
至于授予红娘子帅府千户明面上的理由,则是让她可以名正言顺的在朱慈烺和崇祯走后接管天津三卫。
因为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中,朱慈烺很可能要暂时盘踞大沽口附近的海岛,天津这边最好就让红娘子和李岩接管。
第127章 吴三桂的根(求收藏,求推荐)()
太阳从山海关上空划过,渐渐向关内辽阔的大地斜斜行去,将这一片秀丽壮美的山河平原,还有沿着山脊修建的长城,都笼罩在无限美好的夕阳之下。
在天下第一雄关的城楼上,一文一武,一老一壮,两个大明的官员正手扶着垛口,望着山海关内一大片正在搭建中的窝棚,都忍不住一声叹息。
少壮的武官是个长得相当魁梧精壮的汉子,国字脸盘,浓眉大眼,鼻直口阔,胡须连鬓,威风凛凛。此人正是如假包换的真吴三桂,朱慈烺的二舅哥,手握四万雄兵,一念之间就足以改变天下形势的大明辽东总兵官平西伯吴三桂!
“如此雄关。。。。。。本是汉家天下的屏藩,若是让东虏由此入口,将来会否变成引狼入室,从而铸成大错?”
吴三桂发问的对象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穿蟒袍,黑面长髯,浓眉紧锁,似乎在苦苦思索。
这人名叫王永吉,字修之,如今官拜蓟辽总督,算是吴三桂的顶头上司。不过他这位总督大人所管辖的地盘差不多都丢完了,只剩下永平一府,而且还岌岌可危。
现在山海关内有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关外则是东虏八旗在虎视眈眈,真是有点腹背受敌,走投无路的意思。
“长伯,”王永吉唤着吴三桂的字号,抬手指着那些正在搭建窝棚的百姓,“如今哪儿还顾得了将来之事?你我便不是为了报答朝廷大恩,也得为此地三十万生灵思之吧?他们都是随着你我抛别家土,一起入关的。你我总得为他们谋一个出路吧?”
搭建窝棚的人都是从关外的宁远迁入的百姓。根据崇祯皇帝在三月六日下达的圣旨,放弃宁远重镇的同时,还必须将百姓同时撤入关内。随行者多达三十万人,大多是关宁军将领军士的家眷。其中一部分将领的家属还有些余财,衣食总算无忧,还可以住进山海关附近临榆县城。而一般的军士家眷乃至普通百姓,可就缺衣少食,加上长途跋涉,真是苦不堪言。
本以为入关后可以很快转移到南直隶各地,得到妥善安置。可没想到吴三桂的前锋才到玉田,就得到了北京陷落,崇祯皇帝和太子生死未卜的噩耗,而且李自成的大军也趁机压了上来。不得已之下,吴三桂只好收兵退回山海关。而跟随他入关的三十万百姓,也就只能在山海关下暂时栖身了。
这下可真是人人愁眉不展,个个怨恨不已了。而比愁、怨情绪更加糟糕的,则是看不到前途和生路的绝望心情!
这里的三十万人,包括跟随吴三桂、高第(山海关总兵)的五万官兵,现在都可以说是断绝了生路!
之前他们当中的兵将有朝廷的粮饷可吃,百姓或是种地,或是开店,或是由从军的家人供养,大致上也是衣食无忧的。如果不是满洲人的兵马时不时要入寇劫掠,他们这些人都可以算是生活在乱世之中的一片桃源乐土上面了。
可是现在,他们不仅失去了家园和田地,而且也不可能再得到朝廷的供养。。。。。。这三十万人的吃穿怎么解决?从宁远带来的粮草和山海关上的储备算不上多丰厚。如果不能在几个月内寻到一条活路,那么聚集在山海关内的这三十万人,就都得变成饿殍!
王永吉拍了拍城墙的垛口,叹了口气:“长伯,除了借东虏之兵打回京师去,老夫真是想不别的生路了。南下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圣上和太子能不能突围到天津。
即便是能到天津,也是要匆匆而走,浮海南下的。
即便可以在天津停留一段时间,也不可能收容山海关这里的三十万百姓啊!沈廷扬手中不过一百多艘海舟,即便能走几个来回,从大沽口拉走个五六万人就到头了。剩下的人怎么办?饿死还是让流贼杀死?
至于投降流贼也活不了此间的三十多万人。。。。。。流贼不会给咱们能养三十多万人的地盘的,也不会给咱们足够的粮饷。无地、无饷、无粮,不出数月,山海关下就皆是饿殍了!”
如果朱慈烺这会儿到了山海关,听到王永吉的分析,估计也无话可说了。因为朱慈烺也没打算把山海关内的三十万多人都拉走。。。。。。这是不可能的!沈廷扬能从大沽口运走五万人,就已经是天大的本事了。运几十万人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且吴三桂也不愿意抛弃山海关这里的三十多万人。。。。。。倒不是他有多爱民,而是这三十多万人是吴三桂的根。
拥有自己的“根”就是吴三桂最厉害的地方!和此时绝大部分的明军不一样,吴三桂的军队其实是授田的——辽西这块已经没有勋贵和士大夫插手的空间了,所以都在辽军控制之下。而且从孙承宗、袁崇焕经营宁远时开始,就推行辽人守辽东的政策。实际上就是将关宁军变成了一个以辽西土地为基础的兵农合一的军事集团。
也就是说,关宁军一边吃着朝廷饷,一边耕着辽西的地,不仅在经济上极有保障,而且还将自己的根牢牢扎进的辽西的土地——每一个关宁军士兵背后都是一个家庭!
有家有业,就意味着他们的命运被关宁军的首领,也就是吴三桂本人牢牢掌握了。同时也意味着关宁军拥有额外的动员和补充能力,毕竟一个家庭往往不止一个可以从军的壮丁。
所以四万关宁军不仅仅是四万人,而是四万户和几百万亩土地!现在他们离开了宁远的土地,暂时变成了“盆栽”,处于一种相当无力和彷徨的状态当中。
寻找一块新的土壤,将根重新扎进土壤,就成了关宁军上下一致追求的目标!
谁能够满足他们,谁就是关宁军效忠的对象!
顺便说一下,吴三桂的军事经营能力其实是非常强大的!在历史上,吴三桂专制云贵十余年,就把关宁集团经营到了可以和大清王朝对抗的地步!
那还是经营云贵!云贵什么地盘啊?根据万历年间张居正主持的全国清田结果,云南的在册田土总数不179。9万余亩,贵州只有51。6万余亩。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