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雄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踩着申时的钟声,姬延走进了中央大殿的大堂中,王丁则率领着一群宫女内侍进入了大堂边上的小间。

    “天子驾到。”

    广阔的大殿中,乌鸦鸦人头攒动,闹嗡嗡恍若集市,听到内侍山呼后各自寻找位置,乱糟糟的老半天才还不能平静下来。姬延站在大殿上方的王座旁边,一动不动的看着。自从他即位时举行过一次大朝,之后就只是在偏殿举行一些小朝会,这个中央大殿一直被冷落了八年,百官们大多数不要说参加这样的大朝会,就是小朝会也没有参加过,今天这乱七八糟的情形实属正常。

    当年的大朝文武百官济济一堂不下千人,而现在怎么看也不到两百人,且多数都已经皓首白须,好些人巍颤颤的似乎站都站不稳,堂堂大周,竟然见不到一个年富力强的臣子,让姬延胸中如压下了一块大石,郁闷得想要吐血!人才啊,不只是二十一世纪,这大争之世更是举足轻重!

    大半个时辰后,大殿中好算是安静下来,左右两排靠近王座的案台分坐着三公六卿,没有座位的百官按文武站成两列居于大殿下首中央。

    姬延缓缓走向王座,面南坐下,对于这种跪坐的礼仪感觉非常别扭,完全找不到天子高高在上的感觉,不由腹诽不已,心想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陋习。

    “秦军五万虎狼之师直奔我洛阳王城而来,是战是降,众卿可有良策?”

    大殿中一片寂静,只是偶尔传来一声强忍不住的咳嗽,无人开口。

    老半天后,老将军李桂站起来慷慨说道:“臣愿请战!”

    大殿中一片嗡嗡之声响起。

    老太尉杨含站起来说道:“老将军豪情可嘉,但你拿什么去战?兵将可战?士气可战?军械可战?甲胄可战?粮草可战?”

    李桂高声道:“我李氏一族世受王室大恩,如今王室有难,虽然出战毫无胜机,但我仍然要愤而一战,惟愿将一腔热血洒到洛阳城墙之上。你杨氏一族同样享受了周王室几百年的恩荫,难道要不战而逃吗?”

    杨含一时语塞,支支吾吾的说道:“既然战而必败,又何必自取其辱,不如早降。”

    大殿中又是一阵噪杂。

    颜率也站了起来,声音黯哑却坚定:“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老臣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见到我王受辱。”

    李桂和颜率两个老臣衰老的面容,瘦弱的身躯,与慷慨赴死的神情形成了让人泪崩的反差,姬延感觉有一道暖流从心中流出,眼眶瞬间湿润了,此时此刻,来自遥远时空的灵魂和这个时代开始产生真正的融合。他强忍住内心的激荡,平静的说道:“老将军,颜太师请坐。战还是降,大家继续。”

    正在此时,大殿外一个内侍高喊道:“东周公到。”“西周公到。”

    姬延心头一喜,该来的终于来了,他今天之所以提议开大朝,就是要打这两位周公的主意,要从他们身上榨点油水出来。

    周显王时期,在韩赵两国的唆使下,姬根叛乱,最后从周王室分离出去,于巩地建立了东周公国;西周公国则是周考王封其弟姬揭于王畿而形成的一个小国家,现在的西周公名叫姬朝。

    东周西周两个公国都处于洛阳王畿,地盘不大,但土地肥沃,隶农众多,相当富裕,相较洛阳王室,他们可以说是地主老财,财大气粗,一向不把天子放在眼中。但现在形势比人强,秦军汹汹而来,明显是要灭掉周国,他们这两个处于王畿的小国家,肯定会受池鱼之殃跟着灭亡。姬延作为天子,灭国之后还有可能得到册封从而世代尊荣,而作为周王室分封的东西周两个小邦的国公,却十有**是要被枭首的。所以两位周公听说天子召开大朝商议战降之事,急匆匆就赶了过来,他们要劝天子跟秦军决一死战。

    两位周公快步进入大殿。前边的东周公姬根六十来岁,头顶白玉冠,身穿黑色玄端,背后披着大红金丝斗篷,面带红光,圆圆的脸上没有一丝皱纹,虽是脚步匆匆,却仍然气定神闲,一看就是养尊处优久居高位的贵胄人物;西周公姬朝也有五十来岁了,同样衣冠华美,雍容岑贵,只是红扑扑的脸上带着几分难掩的焦虑。

    在姬延示意下,两名内侍在靠近王座的地方左右各设了一个案台。姬根来到右边的案台处,两只大袖一甩,从容的跪坐下来;姬朝走到大殿中央,却没有走向左边案台,对着王座拱了拱手,急切说道:“秦军已至百里外,不知大王可已有万全之策。”

第四章 打劫两周公() 
姬延好整以暇的看着西周公姬朝,缓缓道:“尚无定论,不知王伯可有见教?”按照辈分,姬朝和周慎靓王平辈,且年龄较周慎靓王为大,所以姬延一直称他为王伯。

    姬朝明显松了一口气,略作思量,高声道:“见教不敢,但本公有几句肺腑之言上呈大王。”

    “王伯请说。”

    “想我姬姓一族,乃上天所遣治理天下的天潢贵胄,自先祖武王兴义兵灭商而建周,至今已近八百载,制定礼仪教化臣民,开辟井田养育八方,分封诸侯无数,开拓疆域无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歇了口气,姬朝继续道:“秦国作为我大周分封的西部诸侯,按礼应该岁岁来朝,年年来贡,以前做的还像个样子,但过去百余年来,基本不再朝贡,野蛮之邦,不服王化,我泱泱天朝自有肚量,就不予计较了。”

    说到这里,大堂中响起一片嘘声,姬延也是暗自摇头:不予计较?你拿什么去计较?人家有新军二十余万,且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其中的数千铁鹰锐士更是精锐中的精锐,算的上是这个时代的特种部队,直接平推过来将王城都给你填平了,你敢计较么?想到王国的没落,嘴里发苦,心中发涩。

    姬朝对嘘声却充耳不闻,声音越来越高昂,语气越来越铿锵:“何曾想,时至今日,这个蛮邦越发的嚣张跋扈,居然敢向我洛阳王都发兵,这是以下犯上,这是以子犯父,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啊!对于这样的野蛮之邦,大王就应该兴我王师,予以迎头痛击,只有将其军队打痛打垮了,才能让其再归王化、重修礼乐,也为天下树立一个榜样。当然,这个蛮邦兵多将广,颇有些战力,但只要天子兴王师,赵齐韩魏楚燕宋鲁卫等各国都会发兵讨秦,到那时,兵将何止百万,灭掉这个不知死活的蛮邦也只是举手之劳。”

    大殿中一片寂静,但温度却明显上升了。虽然大家都明白这是西周公的煽动之词,却不由引发了心中早已消失的宗主国民的豪情,不知不觉间对秦国充满了同仇敌忾之情,甚至有人在小声附议。

    姬朝说完,脸上已是一片潮红,因讲话太过用力而急促的喘着大气,他满意的看着大殿中百官渐渐升起的激愤之情,充满期待的看向姬延,相信自己这一番声情并茂的慷慨陈词一定能让这个小屁孩激动不已,马上就会兴兵作战。可姬延脸上冷冷的却没有任何表情,也不说话,只是定定的看着他,这让姬朝的信心慢慢动摇,就如洛水一般滚滚东去,渐至消失不见。

    姬延心中冷笑:好你个老不休,居然煽动起我来了,还一副尊王守礼的模样。去年闹饥荒,我向你借钱借粮的时候,好说歹说还得打欠条才借到打发乞丐般的一点钱粮,怎么那时候没见你这么慷慨?前年大旱,王田缺水,想从你的水渠上放点水,居然要我拿粮产的两成作为交换,怎么那时没见你这么慷慨?过了良久,他才淡淡道:“王伯的话孤知道了,请坐吧!”

    姬朝懵懵懂懂的走向为他设立的案台,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这还是那个没心没肺,易怒易笑毫无城府的小屁孩吗?

    东周公姬根端坐案边冷眼旁观,在来的路上,他和姬朝早就商议好了要如何如何去引导姬延兴兵,这样一个小屁孩,还不手到擒来,对于结果是成竹在胸,所以一直非常淡定。但姬朝一番话似乎对姬延毫无影响,难道说在我们来之前他们就已经议定投降了?这还了得?于是他再也没法蛋定了,腾的起身,高声道:“大王,西周公之言入情入理,更合乎周礼,本公深感认同,还请大王速速兴我王师,教训教训这个目无君父的西部蛮邦。”

    对于姬根,姬延更是恨得咬牙切齿。姬根是姬延爷爷周显王的弟弟,所以他一直尊呼其王叔公。姬根对姬延却从来没有臣子的自觉,一向当自己是天子的尊长,视天子为无知小儿,偶尔来一次王城总是对天子耳提面命,甚至动手揪他耳朵。百官对这个东周公也是敢怒不敢言,他本就有造反的前科,所在的巩地更是富得流油,有足够的钱粮养兵,如今也是带甲数万,若是惹怒了他,谁知道他会不会再向王城兴兵。

    当年姬延即位之时,姬根居然带着整整一军万多人马的队伍来到王城外,说是为天子贺,吓得王城臣民惶惶不可终日,姬延也是整日担惊受怕,提心吊胆,不知道这个老东西要干什么。直到四天后韩国派出了八千军马直逼巩城,姬根大惊失色之下,才匆忙回师将队伍带走了。当然韩国也不是为了勤王,而是不希望由姬根造反自己做了天子,谁知道这个好战的老东西做天子之后会出什么幺蛾子,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天子多好啊,肯定老老实实的待在洛阳,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韩国这个靠近王畿的诸侯国才能心安。

    姬延面无表情的说道:“王叔公所言,孤亦非常认同,奈何我王室缺兵少将,粮草全无,若勉强而战,恐城毁人亡啊!刚才廷议,百官多以早降劝孤,孤也颇为意动。”

    姬根一反云淡风轻的神态,急切的说道:“大王不可啊。且不说我姬姓八百年王统不容亵渎,就算气数已尽,也不能亡于你我之手不是?否者必然是史官笔伐,后世口诛之结局,为大王千古名声计,也须奋起一搏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