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丛义笑道:“不至于吧,城里也没几家酒楼饭馆,怎么会不赚钱。”

    郭青道:“杨大哥,你是不知道,城里这几家大酒楼,厨师都是从庐州请来的,差点的也是怀宁来的,菜做的确实是好,我跟他们没法比。他们酒楼的装饰布置也非常讲究,我小本生意,更没法比,花得起大钱的都去酒楼了,爱面子的也会去酒楼,来我小店的能有多少人,我还能挣什么钱。”

    杨丛义喝口茶,道:“年前你这儿可是常常爆满,不是说本钱早就收回来了,还准备翻新装饰一番,我还想着是不是可以入股,赚点钱娶老婆呢,看来是要泡汤了。”

    郭青道:“年前那也只是说说,新鲜劲没过,我本不是一个坐得住的性子,这半年可把我折磨狠了,要是有更好的事情可做,早就把饭馆关了。”

    杨丛义道:“各行各业都没那么好做,关键还是要沉得下去。”

    郭青道:“这个道理我也懂,可我对开饭馆的兴趣淡了,没心思了。”

    杨丛义想了想,道:“坐不住,你可以去做跑商啊,衣食住行,什么赚钱就贩什么,不也挺好。”

    郭青道:“我也不是没想过,可跑商风险大,路上不太平,出点事可就全完了。我也没多少本钱,百八十两银子能贩什么。”

    杨丛义道:“现在宋金议和,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盗贼没那么猖獗。再说了,做什么没点风险。你就是在家坐着,不是也有风险。”

    郭青点头道:“也有道理,那我考虑考虑。”

    杨丛义道:“还考虑什么,既然不想坐着开饭馆,就趁着年轻,出去跑跑,就算挣不到钱,也见了世面不是。”

    郭青笑道:“好,就听杨大哥的,我这几天就把这饭馆盘出去,再看看贩什么好。”

    杨丛义也笑道:“年轻就该随性点,哪有那么多顾虑。不知道贩什么的话,我建议你先去庐州看看,那儿离北方近,应该有南方稀少的东西,江南这边缺什么就贩什么,准能挣钱。”

    郭青道:“好,等我把这饭馆盘出去,就去庐州看。”

    杨丛义道:“到时候需要本钱,跟我说一声,我有点闲钱,放着也是发霉。”

    郭青道:“谢谢杨大哥,到时候挣了钱还你。”

    杨丛义笑道:“不用还,就当我入股吧,要是挣钱了,分我点红利,赔了也就算了。”

    郭青连忙推辞道:“这么好意思。”

    杨丛义道:“没事儿,就这么定了,我出五十两金子,给你做本钱,改天你去县衙找我拿。”

    当初杨丛义从山里出来,身无分文,在县衙做捕头,每月陈知县也不过是给他三百文钱,没有多少积蓄。但去年在小松坡救了莫大人父女,临别时莫大人可是赠送了不少财物,张大人给他平反冤狱后,那些财物自然就属于杨丛义的合法财产。五十两金子对杨丛义来说也不是太多,不怎么花钱的他,还是能拿出来的。

    听杨丛义这么说,郭青也就没再推辞,道:“好,既然杨大哥这么相信我,我听杨大哥的。我本钱没多少,凑合凑合也只有两百两银子,要是赚钱了我们五五分成,要是小弟赔了,杨大哥可不要怪罪小弟啊。”

    杨丛义笑道:“怎么会,赚钱当然最好,赔了也没事儿,对我来说也都是身外之物。”

    郭青道:“那行,我这两天就张罗起来,先把这饭馆转出去。”

    杨丛义道:“嗯,有事儿直接来找我。”

    郭青点头道:“好。”拿起茶壶给杨丛义续上茶水后,问道:“杨大哥,好久没见,元宵节都没见你,最近干嘛去了?”

    杨丛义道:“出了个任务。”

    郭青好奇的说道:“什么任务,忙的元宵节都过不了。”

    杨丛义想了想,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说的,便把去莲花村追查越狱的案子讲了讲。

    聊完案子,再闲聊聊县城里的大小趣事,时间就已经不早了。

    杨丛义见已经有客人进店,便道:“郭兄弟,我先走了,改日再聊。”说完便起身往店外走去。

    郭青起身挽留道:“好长时间没见,炒几个菜,吃了再走吧?”

    杨丛义道:“不了,我先回衙门看看,最近事儿不少。”

    郭青送到店外道:“杨大哥,那我过两天去找你。”

    杨丛义道了声好,便朝县衙方向走去。

第27章 传言() 
杨丛义刚出店门不多远,便远远的听到似乎有人在叫他,“杨哥,杨哥。。。。。。”

    衙门里很多衙役都这么叫他,抬头一看,果然见是一捕快在喊,等那捕快到了近前才问道,“有什么事?”

    那捕快上气不接下气的喘道,“杨哥,县老爷让我们回县衙,好像有急事。”

    杨丛义想也没想,道一声,“走。”便快步向县衙行去。

    回到县衙,只见外出的捕快衙役几乎都已经回来,聚集在衙门里,议论纷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知县老爷上任以来,可从来没有如此召集过大家,也极少让他们留在衙门,多是让他们外出查访抓人给他断案,今天一反常态,定然有大事发生。

    有人道,“你们听说了吗?最近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但说了一句便停了,不再继续。

    众人住口正要听他说什么,他却闭口,有人便忍不住骂道,“有话赶紧说,别他妈拉屎拉一半,找不痛快。”

    那人神神秘秘的低声道,“我告诉你们,你们可别乱传。”

    众人被吊起了胃口,赶紧保证道,“我们又不是大嘴婆娘,谁他妈会乱说。”

    那人低声道,“今年金国万寿节朝廷派遣使者去祝贺,礼品送了十几大车,本想表示恭顺讨些封赏,结果封赏没讨到,还无端被讥讽羞辱一番。你们是不知道啊,庆典上为各国使臣斟酒上菜的下人,晚间侍寝的女人,居然有不少是十几年前被抓去金国的皇室宗亲,其中侍奉我朝使臣的是一个当年仅有两岁的小公主,使臣得知公主身份后跪地痛哭不起,那公主见是南朝旧人羞愧难当,当夜便在使臣帐内咬舌自尽。那使臣一回到临安,便被治罪投入大狱。这事儿你们可不要外传,免得招来牢狱之灾,要是再来一个柔福公主案,谁都吃不消。”

    众人听完这事面面相觑,没人敢接口。当年因柔福公主之事,就有一大批人被杀头,无数人蹲了大牢,此事并不久远,他们多少都有些耳闻。

    当然众人中还是有人不知道,就比如杨丛义。靖康之耻他知道,皇室宗亲被金人一锅端,几乎全被虏去北方黑龙江,受尽屈辱折磨,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但柔福公主之事他却从未听过,不知跟这个羞愧自尽的小公主有何关系。

    杨丛义心中好奇,便问道,“柔福公主是谁?我怎么没听过。”

    柔福公主之事已经过去多年,该杀的人都杀了,朝廷早就定案,很少有人再提起。天高皇帝远,想来说说也没关系。

    见杨丛义不知道,于是便有人卖弄道,“这都不知道?当年可是闹得沸沸扬扬。绍兴十二年天下有四件大事,其一便是岳元帅冤死,其二大宋北向称臣,其三显仁太后回京,最后一件便是柔福公主之死。当年显仁太后从金国被送回来,听说柔福公主还活着,便说真正的柔福公主在前一年已经死在五国城,在临安的柔福公主是假的,于是朝廷当即就把她抓了起来,严加拷问,后来柔福公主承认她是假冒,欺骗皇家罪大恶极,她便受到了极刑。当年柔福公主回到大宋时,众多人指认她为真,于是当年的那批人也被诛连,因为假柔福公主回宫已经有十多年,也嫁了人,最终这件案子牵连很广,许多人坐了牢,掉了脑袋。这就是柔福公主案。”

    另有人不屑的说道,“你说的不对,其实当年被处死的柔福公主就是真正的柔福公主。皇室宗亲被抓去北方全都受到欺凌,没有人会例外,但能活着回来的就只有显仁太后一人,她在北方十几年做了什么,只要她不说就没有人知道。当她回到临安见到柔福公主后,知道她在北方做过的一些丑事肯定会被人知道,为了保守自己见不得人的秘密,她就说真正的柔福公主已经在和议前一年死了。她是皇帝亲娘,皇帝当然会选择相信她,所以就抓了柔福公主严刑逼供,让她承认是假冒的。从北方回来的皇室宗亲只有显仁太后一个人,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何况还有皇帝支持她。所以真正的柔福公主就只能变成假公主,保全显仁太后的名声。”

    杨丛义听后只觉得匪夷所思,不过细一想也就释然了,国之栋梁岳飞都能被冤杀,区区一个乱世公主又算得什么。便叹息道,“有些人啊,为了私利什么事都干的出来,武则天为了权利连亲生儿子都能杀,何况那些没多少关系的人。”

    有胆小之人劝道,“官家的事儿,你们不要瞎说,小心祸从口出。”

    众人赶紧闭口,能不能说全凭官府一句话,虽然他们也替官府做事,但也不敢口无遮拦,胡口乱说。

    原先吊人胃口那人憋了没一会儿,就又说道,“我跟你们说一件跟皇家无关的事儿。你们可知道今年金国万寿节还发生了什么大事吗?”不等众人开口问,他接着道,“西夏国使臣带着国书向金主请求割地,金国竟然同意了,割了好多地给西夏,西安州、德威城、定边军好几块地全割了。”

    有些人心有疑问,问道,“金国那么强大为啥要割地给小小的西夏国?”

    立即便有人答道,“西夏虽然是小国,可它跟金国相接,若金国要南下攻打我们,西夏肯定要趁机抢夺他们的地盘,所以不如直接割给西夏,先安抚好他们,然后专心攻打我们。所以这不是好兆头,宋金和议估计管不了几年,又要开始打仗了。”

    众人一听说要打仗,顿时来了兴致群情激昂,纷纷说道要报仇打过淮河,打过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