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其花费远远不是当初的昌国宣威军营地可比的。
两指挥士兵在招募来的几十名经验丰富的建筑工匠带领下,在谷内日夜忙碌赶工,平地、筑基、砌砖、架梁
选将营分为谷内和谷外两部分,谷内是选将营本部,有帅营、士兵宿营和校场,帅营建于谷内北面山坡,坐北朝南,宿营于帅营东西排列,校场居于谷中低处,整个谷内营区大半建在地势稍微平坦宽敞的大陈江以北,江南河谷距离山脚不足百丈,地势稍平,在距离江边三十丈之外一直到山脚之间,五十余丈空间里,修建了一排排营房,由内向谷外延伸,有无数房屋,远远望去,不知尽头在何处。
谷内谷外,所有被划进选将营区域的土地上再也没有破旧的房屋,全被拆除干净,能平整的地面都被削平,营区内的树木也被砍伐一空,一览无余无杂物,修建成了崭新的营房,并在营房前面沿河为前来参加选将的禁军诸军留下大片操练之地,经过一个多月的平整、踩踏,形成一个从谷内到谷外,宽三十丈、长约三里的巨大操练场,供不久之后两万余禁军同时操练。
一个半月,选将营内除了工程量比较大、且建造要求高的帅营还在加紧修建之外,其余千余间主体建筑基本建造完成,因为这些建筑几乎都是建造难度不大的营房和库房,实用就行,并不讲求美观,统一的规划,同样的样式,建筑材料充足,很快就能搭建起来。
所有营房以砖石为基,原木为柱,大木为梁,青竹木板为墙,主体搭好,内以小木为架,离地两尺,再以劈碎的青竹左右铺设通铺,那通铺宽九尺、长三丈有余,一间营房可住三十人。
如今只剩房顶尚未遮盖,等稻草运来,一一在房顶铺满,营房建造便可大功告成,但据建筑工匠所言,夏日采伐的新木新竹含水较多,易生蛀虫,需得暴晒一段时间,将里面的水份晒干,再覆盖屋顶才能住的长久。
如此一来,营房建造的最后一步便不着急了,所有建筑力量马上投入帅营修建之中。
在选将营建造期间,殿前司传来消息,说是选将营统帅普安郡王可能会提前来义乌,具体时间未知。既然郡王要提前来,帅营的建造速度不得不加快,士兵可以露宿,可郡王身份尊贵,即使他不常住选将营,选将营里也得有他青瓦遮身之处。
此后半个月,几乎所有营建力量都投入到帅营建造之中。
从黎明到日暮,工匠士兵,轮班换岗,修建速度骤然加快,终于在十月之前将最后一片青瓦盖上整个选将营规模最宏大、结构最精美的帅营。
选将营房屋建筑营建至此基本完成,整个营区占地四千余亩,共建有营房一千一百二十间,伙房六百个,帅营一座,其中包含房间九间,大小议事厅三个。
营区建好,只待诸军前来义乌入营。
近两个月时间里,杨丛义很少参与营区建造,几乎全由沈缙和陆游负责,而他则全程跟着试金石部队,按训练规划督促两支队伍日夜训练。
半个月军阵训练之后,接着是半个月强行军训练,而后开始进行野外穿插行军、伏击与反伏击、偷袭与反偷袭、阵地攻坚等实战演练,两支队伍分配角色一攻一守,争锋相对,互不相让,今日大胜,明日大败,也都不意外。
试金石队伍全程训练,都由杨丛义亲自主持,一切行动尽量按实战标准进行,训练中的经验教训与得失便能更清楚,也更能映入脑海之中。
比如,在一次争夺重要据点的急行军中,两支队伍从不同的方位出发,谁先拿下据点谁胜,罗聪营占据地形优势,眼看再有十几里就能到达据点,结果疏忽大意,外围不设警戒哨,被穿插而来的姚昶营拦路打了伏击,全军覆没,直接失去争夺据点的机会。于是吸取教训的罗聪营,不论是回营驻守,还是在野外行军、宿营,外围三里必有三重岗哨。
还有一次,就在两支队伍摆下阵势,准备大干一场之时,姚昶营将士突然开始拉肚子,拉的根本无法布置阵型,就连岗哨也不能保证,战斗力完全瓦解。罗聪营随即放出消息,说是他们潜进对方取水之地下了泻药,于是不费一兵一卒,此战便分了胜负,姚昶输的脸面全无,此后不论在何处扎营,他必亲自检查水源,确认水源无误。
一次次的失败和教训,让两支队伍迅速成长,收起了大意与粗心,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每一次行动必有计划,一定会召集军中校尉和骨干军官共同讨论,明确目标,分配任务,统一意志,军令上传下达,效率一再提升。
十月初五,试金石队伍在山中的训练全部结束,两军在临时营地聚于一处,准备离山回到选将营。
“这段时间以来,诸位辛苦了!”杨丛义坐于正中。
“精钢百炼,护国为民!”罗聪、姚昶、周平、李虎四将左右围坐,高声回应。
“好!但愿你们在接下来的试金挑战中依然能保持这么高昂的斗志!”杨丛义正声回道,稍稍一顿,又道:“两个多月来,你们成长的很快,不论是力斗还是临战计谋,或是行军布阵,都与之前有很大提升,说明我们的训练有效果,只等诸军前来挑战检验!”
“都是大人指导有方,不然我们还跟以前一样闷头打仗。以后上了真正的战场,若得战功,当感谢大人教授兵法之恩!”罗聪抬手致谢,神情真挚。
“罗将军说的是,末将之前打仗全凭一身死力气,不知道啥是兵法,更不懂兵法,这段时间跟着大人,学到很多行军布阵打仗的方法,末将受用终身,以后不管到哪儿,末将都将感念大人!”周平随后抱拳感谢。
姚昶正待抬手,杨丛义赶紧摆手,笑道:“我们这是相互学习、共同学习,说不上教授兵法,我在武学也不过只学了一年多,兵法之道贵在灵活运用,而不是生搬硬套或纸上谈兵。你们在军中时间比我长,实战对敌经验比我丰富,如果现在真上了战场,跟金人打起来,你们未必不会比我强。一句话,兵法浩瀚,博大精深,这些时日我们所学习探讨的都只能算是兵法的皮毛,但不论学到多少,贵在依据战场形势不同,灵活运用,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化败势为胜势,甚至于死中求生。”
众将认真听着,马上陷入沉思。
谁知杨丛义马上又道:“说远了,以你们现在统领的部属数量,此时上了真正的战场,很可能就没有你们运用兵法计谋的机会,但我希望你们把这些时日所学记在心里,时时回想,学会思考,温故而知新,等你们以后都成了统制官,成为一军主将,必会建功立业;受用无穷!”
“是!”众将齐声回应。
第469章 将校重聚()
山中训练的两支队伍一回到选将营,便受到了另外两支队伍极大的关注,他们眼中是满满的不服与嫉妒,按理来说他们才应该是实力最强的队伍,才应该进山训练,而不是扛木头、修房子、值岗、运物资等,做些后勤事务。
试金石部队经历了两个多月的集训,实力更上一层,面对那些手下败将的言语挑衅,根本就不予理会,该休息就休息,该训练就训练。
苏仲、潘诚两个宣威军曾经实力最强的人,经过两个月的琐事磨炼,早已锐气尽失,见到试金石部队训练,直接绕道而行。人家现在是打仗的队伍,马上就要接受几十支禁军的挑战,而他们如今却跟地方厢军一样在做后勤,如何丢得起人?
“苏兄,多日不见,辛苦了!”罗聪带队前往中心校场,眼见苏仲带人收拾建营废料和余料,随口高声招呼。
苏仲远远就看到他们来了,原本已经背过身避开,谁知还是被对方认了出来,纵使尴尬,也只能转身,不咸不淡的回道“我们打杂的,哪有罗兄打仗辛苦!”
罗聪笑道“苏兄过谦了,你们营房修的这么好,怎么能是打杂的。走了,晚上,兄弟们好好叙叙话!”说完抬了下手,很快就随队伍朝校场而去。
“好。”苏仲面露笑意,嘴中吐出一字,心里却满是不甘。
“看啥看!都给老子加把劲,今天必须收拾完,完不成,晚上连夜干!”苏仲怒吼,发泄满腹委屈,他是宣威军里的佼佼者,怎么沦落成打杂帮工了?
潘诚远远的看着姚昶、罗聪的队伍在校场训练,眼中羡慕不已,却没有勇气靠近,机会是他自己丢掉的,又能怪的了谁?
日暮,全体将士归营。
帅营,右议事厅,一众将校分坐左右,副帅杨丛义居中。
试金石部队四将校居左,卫戍部队四将校居右,陆游、沈缙一左一右,两边互不对眼,气氛有些怪异。
看着议事厅里略显尴尬的情形,杨丛义却不以为意,只听他道“三个月,选将营就基本营建完成,离不开各位的付出,没有你们不辞劳苦,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栖身之所,就没有选将营,所以首先要感谢苏仲、潘诚、陆参军、沈参军以及全体参与选将营建造的将士们,正是有了你们,才有如今这偌大、气派的选将营!你们的付出与功绩,将永远跟随选将营,你们的名字将因为这个地方,永久流传!我们该向建造者致谢!”
说完抬手向苏州、潘诚等人道“多谢诸位辛劳!”
罗聪、姚昶等人赶紧抱拳向苏仲等人致谢“多谢诸位辛劳!”
苏仲等人面色稍好,抬手回应,却没有言语。
随后杨丛义道“今天是十月初九,已经有不少前来参加选将营挑战的禁军住进了营区,离十月十五日截止日期,也没有几天了。选将营天大地大,之前这里只有我们,你们想怎么闹,我从来不管,但现在不同了,其他人来到选将营,他是客人,我们是主人,他们是考生,我们是命题人,所以今天我要为选将营定几条规矩。”
稍稍一顿,确认所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