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他们上来。”
杨丛义一声吩咐,护卫军士兵马上行动,放下船桥,走下海岸,在船下接应。
不过多时,对面四人来到海边,他们的面目已能看的清楚。
其中一人年纪较大,约莫四五十岁,其余三人年纪较轻,一个四十来岁,另外两个二三十岁,全都身着粗布衣裳,脚踩草鞋,十分简陋。
“兵刃不能上船!”
四人十分警惕的走近神舟之后,忽听岸边护卫呼喝,当即停下脚步,警惕之心更甚。
“是不是在岛上时间太长了,这点规矩都不懂吗?”见他们似乎并没有依言放下随身兵刃的意思,一火长立即高声喝问。
四人脸色大变,顿时更加紧张。
几息之后,年长那人转头向另外三人道:“把刀剑放下,杨大人是朝廷命官,还能欺骗我等草民不成!”
话音未落,他当先将手中刀弃之于地。
另三人稍有犹豫之后,虽有不舍,最终还是很快将刀剑丢在地上。
“上船吧,杨大人等候多时了!”火长后退一步,让开登上船桥必经之路。
四人没有言语,个个神色紧张的一步步向船桥上走去。
杨丛义负手而立,见四人登上神舟甲板,目视众人,微微笑问:“诸位觉得这神舟如何?”
最为年长那人连忙将悄悄扫视的目光收回,抬手抱拳回道:“大如山岳,稳如平地!”
杨丛义哈哈笑道:“这艘神舟劈波万里,去过南洋、西洋数十个国家,人人都觉得它巨大无比,夸赞之语,数不甚数,你这八字却是较为朴实的。”
“我姓杨,乃回易处正使,负责朝廷回易。你们既然上了船来,想必已有意向重归大宋,归附回易船队。那就介绍一下这岛上的情况和你们的来历。”
“是,杨大人。这个岛上目前有一百一十多人,都是这几十年来陆陆续续从登州、益都府一带来的,金人贪婪,搜刮无度,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逃到海上谋生。可在荒岛谋生很不容易,出来的人不得不聚在一起,一是相互帮衬,二是免遭外人欺负。我已经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是来到这座岛上比较早的人,如今也算得上是岛上老人。这么多年了,我们也想回归大宋,却再也没有见过朝廷的人,现在大人来了,我们愿意将这座岛屿交给朝廷!” 富品中文
第546章 烤羊飘香()
“都是大宋子民,你们愿意归附,我很高兴。但你能代表这座岛上所有人吗?”
杨丛义脸上的神色忽然严肃起来,若他能完全做主,那么这座岛屿上的人以后如何有效管控却是个问题,若他不能做主,收复岛屿恐怕还要一番波折。
“小民不才,早年也曾在登州州衙做过几年捕快,如今虽然上了年纪,岛上的兄弟多少还会给我些面子,归附大宋,我可以做主!”年长之人抱拳回道,语气也忽然坚定起来。
“哈哈,那还真是有缘,不瞒你说,我早年也曾在州县做过一年捕快。既然如此,我代表大宋朝廷接受你们的重归大宋,岛上众人全部归入回易护卫军,吃大宋朝廷粮饷,由回易船队供给,仍然驻守这个岛屿!”杨丛义笑道。
“多谢杨大人!”那人抱拳称谢。
“我该如何称呼你?”
“小民姓孙,单名一个平字。”
“好,孙平,我且问你,此岛可有名称?”
“还没有名称,请大人赐名!”
“也好,既然你们心向大宋,久慕南方,迅速归附,此岛便称钦岛。”
杨丛义说完,马上又高声道:“孙平率众归附大宋,一片赤诚之心可鉴日月,在此我任命孙平为回易护卫军部将,统领钦岛百姓,继续驻留钦岛,协助回易船队完成北方回易差事!”
“多谢大人,小民接令!”孙平抱拳,单膝跪地。
“起来说话。”
杨丛义接着问道:“你们在钦岛是如何生活?跟登州和其他岛屿可有联系?”
孙平起身回道:“岛上能开垦了几十亩地,能种些粮食,平常也会在海上打鱼,在岛上存活下来不成问题,只不过有些辛苦。我们跟登州的联系很少,每年会去一两次,周边几个岛屿也去过几次,但联系不多。”
“在钦岛北边还有三个岛,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离我们最近的那个岛不大,人也不多,只有二十多人,主要是岛上能用的水少,不能多住人。更远处的两个岛,我去的少,听说上面也有不少人,虽说没有钦岛多,加起来应该也有上百人,多数是很多年前从登州过去的,主要以打鱼为生。”
“回易船队在北方要停留一段时间,为安全起见,其他几个岛也要归附大宋,你在钦岛时间长,对这一片比较熟悉,少不得要你们出力。”
“小民乐意效命,杨大人吩咐便是!”
“不急。你们在岛上生活辛苦,既然已经归附大宋,加入护卫军,那就是兄弟,这里有一百担稻米、铜钱五百贯,你让人过来搬回去。钦岛位置很好,船队会在这儿修建回易营地,后续船队马上就来,等他们一到,我们再去招抚其他三个岛屿。”
“是,多谢杨大人赏赐!”
随后孙平让同来的两人回去召集人手,来船上搬运粮食,他自己则留在船上,为杨丛义等人就如何招抚其他三岛屿提供帮助和建议,并参与议事。
与此同时,一艘船回到沈缙等人驻守的荒岛,传达杨丛义的命令,将整个船队转移至钦岛驻守。
船队在钦岛驻留两天,将岛上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力编入护卫军,进行简单集训,其他人同样给予军籍,不论男女长幼,均有朝廷粮饷可吃。
之后,杨丛义带着两百来人,乘着神舟和五艘海船,在孙平等人的帮助下,很快将其余三个岛屿全部招抚,编入回易护卫军,给了他们所有人军籍,赏赐铜钱和粮食。
随后回易船队将四岛之上的青壮力全部召集在一起,稍加训练之后,将他们带上神舟和海船。
几天后,船队朝辽东湾而去,钦岛只留下三艘海船和五十余名全副武装的精武军、护卫军,组织百姓修建回易营地。
船队一路北上,沿着辽东半岛西边直奔辽东湾。
十多天后,终于在北风将起时,到达辰州海岸。
辰州在辽东湾沿海,辽河由此如海,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但地处北方,气候寒冷,春天来的迟,冬天来的早,一年有四五个月时间土地结冰,难以耕种,因此本地百姓多以放牧为生,人口不多,繁华程度根本不能跟登州相比。
船队在海岸登陆之后,派出去的探子回报说,城中百姓很少,商贾也不多,估计人口不足五千人,连大宋最偏远的县城都比不上。
这个消息让杨丛义和沈缙有些措手不及,不足五千人的小城,能消多少货?
但既然已经来了,也不能就这么回去。
于是根据原定计划,派了两队人进城,买了十只肥羊,在城中生火烧烤,用上杨丛义亲自调配的香料。
能生活在城中的都是大户人家,有钱、有粮、有时间,日子漫长,只能用吃、喝、玩、乐打发时间。然而辽东苦寒之地,除了吃肉、喝酒、玩女人,也找不到更多乐趣。
城中忽然飘起的独特的烤肉香气,很快将众多人吸引到街上,一时之间围观者众,里三层外三层,将每一个烧烤点团团围住。
烤肉烤全羊,他们早就吃腻了,却从没闻到过今天这种烤羊的味道。
在纷扰杂乱的议论声中,他们看到烤羊人时不时的往烤的流油的羊身上撒上香气四溢的粉末,引的他们口水直流。
未等全羊烤熟,便有围观者受不了香味诱惑,上前求食。
可护卫军都是宋人,纵使有准备,在吵吵嚷嚷的街市上也很难听懂金人说话。
好在辰州距离燕京并不算太远,在唐汉时期也归中原统治,此地还有少数人懂得一些汉语,能听懂正在烧烤的护卫军说话。
一番简单的沟通之后,吵着要吃肉的本地人才安静下来,静等全羊烤熟。
可护卫军中并没有几人烤过羊肉,烤羊的手艺实在是生疏,有些围观者实在看不过去,主动上前帮手。
在本地人帮助下,护卫军士兵按照杨丛义交代,时不时的撒上一种香料粉末,双方配合下,不到半个时辰,整羊渐渐烤至金黄。
而后烤羊的护卫军士兵拿出小刀,切下一块块香喷喷的烤羊肉先送给帮忙的本地人品尝,接着再送给围观者一人一块,忙的不可开交,他们自己都没时间吃上一块。
对吃惯了烤羊肉的众人来说,只有一块香喷喷的烤羊肉怎么能管够?
可一只肥羊即使再肥,也经不住几十上百人分食,到最后连骨架都众人分抢一空。
等烤羊吃完,众人肚里的馋虫被彻底唤醒调动,随之而来的问题便在意料之中。
虽然护卫军士兵听不懂,也听不请他们在叫嚷什么,他们反复说早已背诵的滚瓜烂熟的两句金人话语:“珍贵如黄金的香料让烤肉更好吃,要用牛和马来换香料。”
反复说过多次之后,众人总算明白了,这些送他们烤肉吃的外来人,原来是来做交易的,心里虽然不爽,但方才烤肉的香味还在街上飘荡,想起方才咽下肚子里的烤肉,口水直流。
随后护卫军又说出另外一句话:“想换香料跟我走!”
高声喊过多次后,他们转身就走,出了城,便往十几里外的海边而去。
城里能有闲心循着香味上街吃肉的,就有闲心跟出城去看个所以。
于是一队一队人或是步行,或是骑马,跟在护卫军士兵身后,亦步亦趋,一直走到海边。
巨大的船只,庞大的船队,瞬间映入眼帘,直接将他们震撼。
他们何曾见过这么大的船?
平常所见船只能有八尺宽